想要獲取更多的情感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01.題記
如果離別在所難免,我希望她不要為我哭泣。我會忍住眼裡的淚水,笑著目送她離去。
02
齊天大聖被佛祖懲罰,在五行山下,懺悔五百年。五百年裡,他都想了些什麼?是不是想到了五百年前那個金甲稚冠,直上靈霄的自己。而五百年後,孫悟空卻要道一聲師傅,再回頭已無岸。
你我皆在輪迴裡,沒有人能掙脫。沒有人會甘願帶上緊箍咒,在可以肆意妄為之前。而在肆意妄為之後,各自都會踏上修行之路。
行者悟空的修行在漫漫西天取經路上。而我們的修行之路,則因為我們不同的因果,會以不同的方式進行。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都將找到屬於自己的修行之路。儘管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以言語來表達,但最終我們都能瞭然於胸。這是我們此生的宿命。
03孩子已經不記得她的親媽了
一些事情,一些話,總是在到來或者即將到來的一剎那,才會讓人在精神上徹底奔潰,心理防線也土崩瓦解。
她和她的媽媽許久未見,母女上次分別是在三年之前的那個夏天。
倆人的矛盾不可調和,最後終於走到了互相謾罵,轉為彼此用最惡毒的語言去攻擊對方的軟肋,也許最讓她受不了的是,我在這段感情和婚姻裡,絲毫沒有留戀和挽留她的意思,最終壓垮了她對這個家最後的希望,離開了這個家。
她的媽媽離開的時候,我小小的女兒,才1歲。也許在孩子的印象裡,甚至連媽媽這個概念都沒有。
3年前母女離別,她的媽媽甚至都沒有來得及和她告別。孩子一直在我母親身邊。
3年後,按照我和她媽媽的約定,她會來把女兒帶走,撫養她一直長大。
她媽媽來之前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她待在房間裡,我看著她的眼睛,輕聲告訴她:「千千,明天,你的媽媽要來接你了,她會帶你上幼兒園,你要乖乖的,要聽媽媽的話,到時候不要哭,要乖。」
她看著我的眼睛,但還是會經常瞟著旁邊電視上正在播放的動畫片。我希望她能聽懂我的話,但是我知道,她是不懂的。她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摸了摸我的臉,摸到了我臉上流著的眼淚。
她問我:這是什麼?
我說:這是眼淚,這是我對你的愛
晚上,我們一夜無話,我看著她看動畫片看到沉沉睡去,我關掉電視機。在黑暗裡,聽著她均勻的呼吸聲。今天晚上,她睡的比之前早,是不是也預感到了明天會有什麼事發生。
凡事總要作了斷。我和她的媽媽之間,同樣也是。如果沒有女兒,我們現在已是路人,早已相互忘卻在這塵世間。3年的婚姻,一筆勾銷。如今,因為女兒,我們的人生,還要繼續在人海裡糾葛下去。這是我的修行,也是她的。
而她的修行,就包括現在,怎麼和3年未曾見面的女兒相處。我知道,在妻子的心裡,女兒就是她整個生命的那束光,能照亮她心中所有的陰霾。
我能體會到妻子內心的緊張,當她時隔3年終於看到她生命中的那束光的時候。可是當她嘗試著去抱抱那個小人的時候,女兒卻躲開了,她哭著來找我,一邊哭一邊拉著我的手,試圖讓我帶我帶她離開這間屋子。
很顯然,女兒已經不記得她的媽媽。在小孩子的眼裡,眼前的人,對她來說,只是一個讓她感到安全感受到威脅的陌生人。
無論妻子敏不敏感,首先她是一個媽媽,看到自己的女兒面對她時,眼裡布滿了驚恐和逃避。曾經和妻子爭吵到天翻地覆,彼此敵視。但是此時我只看到母女兩人。
關係微妙,妻子因為女兒的疏遠,眼角流下淚來。無論之前那麼多的爭吵,此時我也不願意看到她哭。我提議我抱著女兒出去轉轉,讓妻子一起,母女兩人熟悉一下,關係或許會緩和,女兒也會親近她。
04.我很想把那個場景畫下來,現在記憶畫面的工具太多太多,手機,相機。但我只想把那個場景畫下來。
房子前面是一條很長的石子路。路的兩旁栽了很多樹。安靜,適合行走。女兒因為貪玩,讓我帶著她,一直往前面走。我扭頭看到想靠近女兒,可擔心女兒因為抗拒她靠近,會哭,只好遠遠的跟在我們後面。
我示意她跟上我和女兒。小孩子有愛玩的天性,幾步路走下來,便忘記了旁邊的大人是誰。我放慢腳步,看著妻子帶著女兒繼續往前走。
我望著母女兩人的背影,突然心裡有種莫名的複雜情感。這一刻我感到很安寧,女兒還是需要妻子的母愛,這是天性使然。下一刻我又覺得悵然,我和妻子的感情已經結束,而隨後我也將失去我的女兒。
可是我還是說服自己,此刻對女兒,對妻子,對我都是最好的結局。因為我無法欺騙自己的內心,在我看懂母女二人背影的時候,我的心裡分明是安寧。
我一邊這樣想著,一邊獨自一人往回走。
「爸爸,爸爸......」,伴隨帶著哭腔的聲音,我那3歲的小小女兒,哭著跑回來來找我。小姑娘情緒敏感且脆弱,我蹲下身子,看著她因為害怕隨時都感覺會大哭的臉,對她認真的說:「爸爸的鞋帶鬆了,要把鞋帶系好,才能帶你去玩,你先跟媽媽去啊。」
女兒卻只管拉著我的胳膊,想讓我站起來,繼續陪她玩。她不會看到我低著頭,掉在地上大顆大顆的眼淚。
那天,後來的經歷,我就像做了一個噩夢。我根本不願意去回憶和女兒的離別:彼此都是聲嘶力竭的哭泣和撕心裂肺的依依不捨。
我沒有去看妻子是怎麼抱著已經哭成淚人的女兒坐上汽車離開,旁邊的人勸我跟著去看看,我沒有說話,轉頭回到自己的房間。我想起龍應臺寫的那一段目送自己的孩子離去的話。我為什麼連目送女兒離去的勇氣都沒有?
我想,這是我的修行,現在怎麼和只有3歲的女兒告別,目送她開始新的,她的人生。
05.女兒跟著妻子走的第一個晚上,不適感的直接表達就是失眠
3歲半的女兒,是我的母親一手帶大。女兒被妻子接走後的第一個晚上,母親失眠了。儘管她刻意把女兒之前睡過的地方遮蓋了起來,可老人這幾年帶女兒的習慣卻不會改變。
晚上12點,以前母親要喊熟睡的女兒起來小便。這天晚上,母親還是在半夜12點醒來,只是女兒已不再身邊,而母親卻怎麼也睡不著,就那樣睜著眼到了天亮。
第二天醒來的早上,母親小心翼翼的問我:」千千的小風扇沒給她帶去,還有拉肚子的藥也沒帶去,萬一她跟著她媽媽太熱了咋辦?」
中午,母親洗了一個西瓜,並沒有急著切開,問我:「千千最愛吃西瓜了,以前在家的時候,一下能吃好幾塊西瓜呢。」
我看著母親說:「不如,把這個西瓜切成兩半,留一半,你去給千千送去。」
西瓜,藥,風扇,小女孩愛玩的小鏡子,新買的零食,母親一一悉心打包在一起,包了一遍又一遍,臨出門,開始下起不算小的雨來。
我勸母親:「不如改天?」
「不了,改天,西瓜不新鮮,吃了要壞肚子的」。我知道母親,心心念念想去妻子家去看女兒。
一個老人,明知道女兒的離她而去,是定局。可放不下的是對女兒的親情。一邊不想女兒被妻子接去生活,一邊卻要自己安慰自己,只有離開自己,女兒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有更好的生活空間。
06.看我落寞,旁人走過來安慰:「別傷心,過段時間,在結婚,還會有孩子。以後等你有了新的孩子,和你女兒的關係就會慢慢變淡了。那時,你心裡的牽掛就會少很多了。」
沒有經歷過這種糟糕且痛徹心扉的離別,是不會觸摸到那種痛的。
想起之前看過的一段話:對一件事,或者是一個人,當你不能夠再擁有的時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記她。
我的小小女兒,以後,她不能在隨時在我身邊,我也不能隨時都能看見她了。
但是,我想告訴她的是:我的小小女兒,餘生,你去哪,我去哪;你在哪,我就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