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孩子「一步慢步步慢」,學齡前「搶學」小學知識的現象司空見慣,可「搶跑」究竟有多大意義?昨日下午,武漢市優秀教師、體育館小學優秀班主任張琦老師做客「名師課堂」,圍繞「幼升小」這一熱門話題與家長進行對話。
「我不知道2011年要不要送孩子上小學。」家住漢口北湖的餘女士稱,女兒生於2005年10月24日,先後報了兩所小學,都因年齡不足被「卡」。她原打算緩一年再上,但朋友們都說「女孩上學宜早不宜遲」,更何況幼兒園畢業後,如果不能上小學,女兒豈不是要「撂荒」一年。
「我們也正為這個事犯難。難道要為了這一兩個月耽誤孩子一年?」餘女士話音一落,現場又有家長舉手示意。
「不要為了『搶跑』一兩個月,反而誤了孩子一輩子。」張琦說,國家規定年滿6周歲的適齡兒童都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是遵循兒童成長規律的。
張琦稱,往年總有不少不夠年齡的孩子想提前入學。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她有一個感觸:真是一歲年齡一歲人。一些提前入學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在心智、自理能力等許多方面,要比適齡入學的孩子「吃虧」一些,結果導致孩子產生自卑心理,進而影響學習。當然,孩子是有個體差異的,也有部分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下,順利適應小學的生活,「關鍵是在做決定前,家長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武漢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