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鎖界近日獲悉,國內首個美式直營全科診所FastMed診所即將落地深圳,在國內的籤約合作方為「華南首家醫生集團」名醫匯康,這是名醫匯康醫生集團自成立後新四板上市以來的又一大前瞻性創舉。
來源:診鎖界
作者:太白
日前,華南首家醫生集團「名醫匯康」(由原「名醫匯」更名而來)宣布,已與美國知名連鎖診所FastMed籤約合作,雙方強強聯合將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深圳前海共同打造美式標準全科診所,這是FastMed在國內首家直營並擁有獨立牌照的診所。
2015年9月5日,名醫匯康醫生集團在深圳綠景錦江酒店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成立,是華南地區首家醫生集團,2015年12月掛牌新四板(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成為國內首個掛牌上市醫生集團。經過4年多的探索發展,目前集團已籤約近300名專家,籤約醫生的資質均有三甲醫院副教授、博士或資深主治醫師,執業範圍覆蓋北上深廣等一線城市。
FastMed(美速醫)是美國家喻戶曉的連鎖診所品牌,自2005年成立以來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卡羅萊納州和德克薩斯州等地區擁有數百家診所,為超過580萬名患者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
FastMed在美國全年全天無間斷地為患者提供包括家庭醫學、運動醫學和企業醫療服務在內的急性與預防保健醫療服務。FastMed在美國的所有診所均獲得由美國醫療聯合委員會(the Joint Commission)認證的醫療質量金標準認證(Gold Seal of Approval),其醫療質量與安全標準符合美國醫療聯合委員會的全部要求。
名醫匯康醫生集團創始人徐甫博士表示,本次名醫匯康與FastMed的合作具有創新的前瞻性意義。
FastMed(深圳)診所是國內首家國際知名連鎖診所品牌的直營落地項目,作為典型的美式醫療診所,FastMed在標準化診療體系、醫療質量把控、裝修標準及風格等方面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所有工作人員均接受及完成美國標準護理培訓,為深圳居民提供正統的美式全科醫療服務。而名醫匯康核心團隊來自深圳三甲醫院重點科室(如內、外、婦、兒、腫瘤、康復等),在臨床水平、管理經驗、新醫改等方面有紮根本土積累的經驗優勢;
這種強強合作,正是國內醫療圈較為缺少的組合。
01
「國字號」文件為醫生集團開路,
實體化、差異化是核心壁壘
醫生集團(Medical Group)起源歐美,有近百年發展歷史,是由多個醫生組成的執業聯盟或組織機構,一般是以股份制運作的獨立法人。據美國醫療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統計,目前全美有83%的醫生選擇加入醫生集團,成立了超過28萬個醫生執業團體,其中超過20人以上的醫生集團達2936個。
而國內的醫生集團從2014年開始零星出現,部分早期成立的醫生集團在資本助力下引起大量關注;成立於2015年9月的名醫匯康也是較早的入局者之一,「剛成立的時候,市場上有名的醫生集團還不超過5家」,也曾獲得如中國凱利集團、北控醫療健康等社會資本的青睞。
2016年10月25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創新醫務人員使用、流動與服務提供模式,積極探索醫師自由執業、醫師個體與醫療機構籤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這是「自由執業」第一次寫進「國字號」的文件,也是「醫生集團」第一次寫進「國字號」的文件
2017年4月1日,《醫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醫師多點執業制度在法律層面不再存在任何阻礙。
在這樣的利好政策下,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國醫生集團如雨後春筍般冒起,國內新興醫生集團的數量達到一個高峰。據《2019中國醫生集團發展報告》顯示,近三年間有接近2000家以「醫生集團」為工商註冊名稱的醫療機構出現。但由於準入寬鬆、股權分配、運營模式、醫生兼職等多重問題,市場上出現了大批「殭屍」醫生集團處於不運營、不運轉狀態,據八點健聞報導,當前真正還在活躍的醫生集團品牌數量只有100多家。
「只停留在技術交流層面是不行的,醫療一定是要圍繞痛點來解決實際問題,作為一個醫生執業組織,早在2017年底,我就公開認為只有通過實體醫療來落地解決醫療問題,才是醫生集團未來發展的方向。」在徐甫博士看來,醫生集團實體化是必由之路,名醫匯康在成立後就曾與深圳維世達、肛腸專科醫院、社區醫院等實體醫療機構嘗試合作。
體制內醫生集團在實體化過程中更容易發揮技術「制高點」優勢。與美國不同的是,我國醫生集團可劃分為體制內和體制外。相比體制外醫生集團,體制內醫生集團的核心優勢,在於居民對公立專家和技術的信任,「市場上居民就醫選擇更認可專家、認可技術」,華東地區某醫生集團創始人曾直言,「三甲醫院的品牌背書比個人強太多」,此外,在醫生的技術培訓、轉診通道上,體制內醫生集團也更有先天優勢。
差異化是醫生集團運營實體機構的首要考慮,一定要區別於傳統民營醫療及公立體系下的社康中心。部分醫生集團選擇有技術優勢、易形成高壁壘的專科醫院,如冬雷腦科、哈特瑞心臟醫生集團等;部分選擇輕資產連鎖診所落地,如張強醫生集團、小蘋果兒科醫生集團等。
名醫匯康走的是一條國際化標準引進共建道路,以國際標準的康復醫療和全齡段私人醫生健康管理為主,建立會員制服務群體,在開展家庭醫療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與FastMed在中國落地全科連鎖診所的想法不謀而合。
02
多點執業是大勢所趨
深圳是醫生集團成長沃土
2017年4月1日,國家衛健委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實施細則開始落地執行,其中刪除了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三項「醫療機構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內容。這意味著政府層面放寬了申辦醫療機構條件,在職醫務人員可辦醫。
2018年6月20日,國家衛健委又發布《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醫療機構、醫師審批工作的通知》,再次降低社會辦醫門檻,取消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設置環節,直接將審批與執業登記環節合併。
對於在職的醫生來說,前者認可了辦醫的身份,後者簡化了的複雜申辦程序,公立醫院醫生可進行自由開業的這一天終於到來。
深圳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推動在職醫生創新執業、鼓勵醫生集團多元發展扮演著開創性角色:
國內第一張「醫生集團」營業執照於2016年3月份頒發於深圳;
2018年8月北大(深圳)醫院的李天石醫生成為全國第一個公立在職開設診所的醫生;
2018年11月,全國第二個在職開設診所的王衛醫生,也是就職於深圳的公立醫院體系之中。植根於深圳的醫生集團,有著最開放的政策驅動、最廣闊的市場潛力和最活躍的醫生後備軍。
對於未來醫生集團的發展趨勢,名醫匯康創始人徐甫博士認為,國內醫生集團仍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一方面歸結於從中央到地方鼓勵醫生集團發展、鼓勵多點執業的政策將更加開放;另一方面,當前醫生的職業環境發生了變化,體制外醫生環境的改善、醫生對自我價值的追尋,讓醫生選擇多點執業和人才雙向流動更為頻繁。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會有更多醫生集團註冊入局,但如何把醫生集團盤活,讓醫生動起來才是關鍵。只有把醫生集團做成「大樹」,才能吸引更多優秀資源、人才「擇木而棲」,美式標準化全科醫療診所的引進,就是名醫匯康醫生集團中意的那隻「鳳凰」。
徐甫博士表示,「我在公立三級醫院工作了20年,做了很多關於醫聯體改革和醫改新方向的探索,基礎醫療與品質醫療需要並重。名醫匯康與FastMed接觸後,雙方前後歷時一年深度探討如何打磨國內首家美式直營診所,就是想把全世界最優質、最正統的全科醫療引進中國,服務國內廣大的城市家庭和追求高品質醫療服務的精英階層。」
//來源:診鎖界 作者:太白
//編輯:太白(lzxx12580)
慎重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學習交流,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疑問請聯繫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