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對手來了?大批連鎖藥店開診所,縣域醫藥診所門店已具規模!

2020-12-23 診鎖界

醫改終於邁向了深水區:兩票制、藥品零加成、4+7集採大範圍落地、處方外流……院外市場的爭奪越發激烈,網際網路醫藥新零售在第三終端和C端打響了百團大戰……總的來說,近年來的傳統醫藥市場並不好過。開診所,似乎成了大大小小藥店轉型的一個思路。

本文來源:診鎖界

作者:天相

今年11月,旗下有6000餘家藥房的上市零售藥店「一心堂」前腳與京東健康達成合作,便宣布在海南成立全資子公司一心健康,其營業範圍為醫療服務、診所服務、網際網路信息服務以及遠程健康管理服務等,是一心堂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健康業務閉環的預兆。

此外,旗下有著4家直營中醫診所、2家直營社區診所、1家直營體檢中心的健之佳低調上市,似乎傳遞出「連鎖藥房開診所」的信號。

根據診鎖界資料庫、企查查數據統計分析,截止2020年12月,國內可查的開2家以上診所的藥店品牌有61個,這些藥店累計運營的診所門店有1205家,加上龐大的藥房控股的單體診所,藥房開診所的數量共計有3000家以上。(本次統計分析以企查查收錄的藥房診所、藥店診所為關鍵詞抓取,如有遺漏,請見諒指正!)

一心堂的兩步走

網際網路醫療發展十餘年,業界得出了相對一致的結論是:線上醫療,暫時是無法完全脫離線下實體,而疫情影響之下,線下的傳統醫療企業、醫藥零售商,又亟需線上平臺開拓渠道,找到出口,一心堂在2020年開展的兩步走戰略,就是如此。

今年11月份,一心堂與剛上市不久的京東健康達成合作,合作是為了給連鎖藥店擴大線上銷售能力,並通過SaaS工具打造覆蓋患者購藥全流程、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網際網路+零售藥房」服務,就當下的線上醫療模式來說,醫藥零售,無疑是看上去更具網際網路基因的那一個。有了線上平臺的合作資源,這下便相當於有了金剛鑽,再攬瓷器活。

隨後,一心堂宣布成立全資子公司一心醫療,業界有這樣一種說法「有6911家門店的西南跨區域連鎖藥店巨頭,帶著一把『市值4000億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平臺』的武器,大刀闊斧地挺進醫療市場了,這無論是對於傳統藥店,還是對民營醫療來說都極具震撼力,而一心醫療的未來也有很大想像空間。

困獸之鬥,健之佳的突圍

同樣在雲貴高原享有高知名度的健之佳,相比於一心堂,上市時間晚了6年時間,健之佳在網際網路上的品牌表現,似乎與網際網路醫療很難聯繫在一起,而健之佳的本次上市,也更像是為了「出走」,讓自己有條件向其他的省份去擴張,減緩來自本土醫藥連鎖飽和所帶來的壓力。

2020年上半年,健之佳實現營業收入21.09億元,同比增加29.23%,淨利潤0.97億元,同比增加34.42%。在過去三年,健之佳營業收入及淨利潤保持著22.62%和36.63%的增長。

讓人注意的是,財報披露的體檢服務板塊的毛利率高達67.39%,相比醫藥零售35%的平均毛利率高出近一倍。通過或併購或自建的手段,健之佳披露的報告顯示,在1539家社區藥房之外,還運營有4家直營中醫診所、2家社區診所以及1家體檢中心,在社區醫療板塊的毛利,財報並沒有公開顯示。

對於做慣了社區生意的健之佳來說,健之佳的社區診所也僅是在探索階段,並未放出太多公開信息,對於當前政策環境尚不瞭然的情況下,低調籌備是一個好策略,但「社區醫療經濟」應當是他們不會輕易徹底放開的一個環節。

連鎖藥店做醫療有跡可循嗎?

事實上醫藥公司開診所,在業內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早在2002年5月時,上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便入股開辦了一家診所,作為實體藥店營銷結構改變的雛形,藥+醫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對藥店作為醫療終端的屬性提供了它最需要的補充,一改以往「買贈買減」的方式,以醫療專業主導,為顧客提供更精準的消費計劃以及健康管理服務。

企查查中可檢索到成立時間最早的醫藥公司名下診所

這個板塊對於醫藥零售大廠來說,都是具有吸引力的。在企查查中,以「藥房診所」與「藥房」門診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後,我們得到了共計3370組數據(篩除無效數據),並在其中對知名大廠及診所門店5家以上的品牌進行了計數統計。

(本次統計分析以企查查收錄的藥房診所、藥店診所為關鍵詞抓取,如有遺漏,請見諒指正!)

北京同仁堂在錄診所門店數量367家,門診有42家,遠超「第二名」一心堂的86家診所,從表中不難看出,體量巨、規模大的上市公司對醫藥+診所模式的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諸多大廠品牌的雲集中,一些縣域藥房品牌的診所也成一定規模,如山西省陽泉市盂縣陽光百姓藥房,開在僅有30多萬人口的盂縣,在藥房成立後不到6年開始布局第一家診所,在運營連鎖藥房的同時,旗下還有了6家診所和8家門診(含藥診店形態)。

下沉的縣域市場進行長期的深耕,避開了二三線及省會城市中大型品牌過剩的慘烈廝殺,這對品牌積累及用戶群的培養來說是極佳條件,這也是值得市場思考的案例。

雖未在表中提及,但還有一家醫藥業出身的診所品牌卻十分值得關注。

脫胎於健康元集團的健康阿鹿,於2016年成立,健康阿鹿診所已在全國17個省市開有連鎖門店,在醫藥行業的診所項目中,健康阿鹿診所的案例相對成熟,在業內也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零售藥店開診所,仍處於初級探索階段

拋去佔市場90%的單體藥房診所,僅看2家以上規模的「藥房開診所」,規模都集中在5~50家之間,100家以上、甚至50家以上都十分少見。

零售藥店開診所,不是一蹴而就的,當前仍然以設置坐堂醫、藥診店並存的形態為主,相比搭建診所和門診部,零售藥店的人力成本和運營成本比較低,風險小,資質容易獲取,擁有1000家以上藥店的品牌有不少,但擁有100家以上門診所的零售藥店企業堪稱萬裡挑一。

河南最大的本土藥店張仲景大藥房也在近年成立了子品牌——張仲景國醫館,張仲景國醫館品牌部負責人孟燦認為,當前藥店分級管理、醫保統籌等相關政策,對連鎖藥店產生了比較大的壓力,藥店需要作出抉擇,是為了醫保捨棄大量毛利?還是放棄醫保轉換藥店經營化?張仲景國醫館的誕生,就是零售藥店放棄醫保增加自費和獨立運營的一個選擇。

儘管網際網路醫療在疫情後的重要性獲得了較為廣泛的認可,但就當前的國內醫療環境來說,網際網路只能滿足小部分人的需求。而當前的政策環境對於中醫館來說一方面中醫藥在國家發展戰略的地位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則是政策紅利促使的審查門檻降低,這也是重要原因。

也是對於中醫潛力抱有期待,老百姓大藥房除品牌旗下冠名診所門店之外,還有子品牌主打名醫良藥的百杏堂名醫館,迄今為止,百杏堂名醫館可檢索9家門店,於杭州、長沙有布局,醫藥零售巨頭對診所門店的關注度不言而喻。

網際網路醫療平臺的興起,給這種「藥診店」模式以新的可能性,益豐大藥房董事長高毅認為:「零售藥店要建立自己的網際網路醫院,去全面承接處方外流和醫生多點執業,為患者提供更加便利、更加專業、更加及時的診療服務。」

對連鎖藥店來說,通過深度醫療服務提供的營銷要素,結合常規營銷方式完成差異化轉變,並在線上醫療發展的支撐下,完成線上線下閉環的搭建,實現對患者和客戶的深度服務,以求增量轉化。

顯然,僅提供醫藥零售業務,在想要實現「醫生多點執業對接」與「為患者提供專業及時診療服務」,單憑線上平臺與藥店既有優勢是不夠的,診所與門診業務的開展便更具必要性。從服務方面來看,藥店要從藥學服務出發,向處方保健、用藥跟蹤、慢病管理、健康生活顧問等領域延伸。

此外,「網際網路+醫療」吸引的更多是中年、青年群體,但傳統藥店的客戶大頭是老年人,放著社區醫療的紅利不去深入,選擇許多老年人不善用的網際網路服務深入,頗有些「為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感覺。況且,藥店最熟悉的場景仍然是線下,配合藥店本身的信息化系統,在省去藥品供應鏈的成本之上,再建一個提供醫事服務的診所, 不算什麼難事。

藥店想要往大健康領域進行布局,中醫診所、社區診所或門診就是一條可選擇的優勢路徑,這種1+1>2的模式,在當前社區醫療人才緊張的情況下大規模複製也許還存在問題,但其爆發力與可能性仍然不容小覷。

診所人家門口的「生意」,又產生了新對手,藥診店在醫藥消費的場景化構建上,將會比傳統診所更具優勢,而成熟的用戶會員營銷手法也會成為其競爭力的展現。當然,對於傳統診所門店來說,面對對手,驚而退避與置若罔聞都不是辦法,見賢思齊,才是找到突破口的關鍵。//來源:診鎖界

//作者:天相

//編輯:太白

慎重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學習交流,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疑問請聯繫編輯。

相關焦點

  • 診所可開藥店 藥品零售終端現勁敵
    中國醫藥人俱樂部創始人錢立正認為,從理論上而言,診所+藥店模式比藥店+診所模式更有優勢,但從管理角度而言,跨領域經營挑戰不小。「肯定會有民營醫療機構嘗試,他們看準了零售終端這塊蛋糕,如果哪家民營醫療機構能在某個區域開出連鎖門店,並建立服務化體系,再導入醫院資源,馬上能夠爭取到優勢。」藥品零售終端市場添對手進入11月,各省份衛生計生委相繼發布通知,開始推進上述改革事宜。
  • 美國沃爾瑪和零售藥店競開線下連鎖診所 店內診所為何走俏?
    美國最大超市的「沃爾瑪保健診所」數年來,沃爾瑪在各地與當地的醫院和醫療機構進行合作開辦了約100家無須預約的隨到隨診的診所,儼然已經成了一家準醫療機構了。沃爾瑪獨立而不是與醫院合作開設的這類店內診所,既可預約掛號,也可不經預約直接來就診,而且,不像一般的醫生診所每周只周一到周五工作5天,而是一周7天都營業接診,只不過周日的營業時間是上午10點到下午6點,周一到周六的營業時間是上午8點到下午5點的標準工作時間。患者還可來這些診所做許多診斷所需的基本檢驗和化驗,而且收費都很低。
  • 臺灣連鎖藥店先進於內地連鎖藥店約5-10年
    有幸參加代航老師倡導發起,由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和重慶中盟聯合協助組織的海峽兩岸醫藥零售行業發展論壇互動遊學交流團,通過四天高密度接觸臺灣四家連鎖藥店,對臺灣連鎖藥店的發展與經營管理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既有診所,又有藥店,其中的診所有些是連鎖把物業出租給執業醫師,有些是自己開辦,但診所除了中醫診所有自己調配藥店以外,其餘診所的藥品都是由藥店提供。如大樹就是診所為特色的大型藥局。其發展的方向是:其發展的趨勢是商超化,出現大型綜合型醫藥mall,比如大樹藥局的醫mall。如康是美、屈臣氏。
  • 單店利潤200萬,疫情下連開4店,一家縣域連鎖診所品牌的成長之路
    來自山東德州的趙連偉醫生,基層行醫20餘年,在2015年創立了屬於自己的連鎖品牌——開元紅連鎖診所。從最初的一個大夫,發展到現在80人的成熟團隊,從1家夫妻店到現在的11家形態豐富的醫療機構(包括8家中西醫診所、2間城鎮衛生室、2家日間照料中心和1家艾灸康養中心) ,未來,他打算走出縣城,在市區也能開一家屬於老百姓的開元紅診所。
  • 雲南又一家連鎖藥店上市 健之佳開啟申購擬募資超9億元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繼一心堂之後,雲南又一家連鎖藥店上市。11月19日,雲南健之佳健康連鎖店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健之佳)開始接受投資者網上申購。本次發行價為72.89元/股,擬募資9.66億元,其中7.67億元將用於新開門店建設,計劃新開1050家門店。
  • 首家個體診所連鎖平臺在穗成立以加盟...
    該平臺運營方廣州歐凸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周炳權放言,將用三五年的時間將「在線醫生」打造成集社區、診所、醫生、患者、藥品於一體的基層醫療機構連鎖信息化運營平臺。門店加盟超過1萬家,營業額超過100億元。
  • 醫藥電商來了,連鎖藥店還是好生意嗎?
    2、 頭部連鎖藥店正處於快速擴張期,資本市場正迎來第二梯隊連鎖藥店上市潮。3、大參林具有差異化優勢,盈利能力突出。12月8日,醫藥電商京東健康(06188.HK)赴港上市,引發了資本熱,線上賣藥時代真的來了。
  • 開診所難,在北上廣深民營診所?難上加難
    文 | 劉暢問:在中國,開一家診所有多難?答:「說」得通政府,「鬥」得過規矩,招得來醫生,引得來患者。問:在中國的一線城市開一家診所有多難?答:「說」得通政府,「鬥」得過規矩,招得來醫生,引得來患者,「擠」得過公立醫療。
  • 山西省食藥監局:73家藥店、131家診所未按期提交自查整改報告
    國藥控股國大藥房山西益源連鎖有限公司德祥六院店國藥控股國大藥房山西益源連鎖有限公司福康店山西佰彤大藥房有限公司大北門店山西國大萬民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太原勝利西街店山西榮華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程家村藥店山西榮華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濱河店山西榮華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府西街店山西匯來醫藥有限公司府西街店
  • 雲南藥店老二健之佳,這回鐵了心要上市
    近日,雲南健之佳健康連鎖藥店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健之佳」)再次披露招股書,擬發行不超過1325萬股,並申請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擬募資金額為9.21億元,主承銷商為紅塔證券。 本次募集資金將用於新開門店建設項目、醫藥連鎖信息服務項目、全渠道多業態營銷平臺建設項目。
  • 兒科診所行業報告:醫療資源向基層轉移 民營兒科連鎖診所興起
    兒科連鎖診所需向衛生主管部門申請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並對診療科目範圍有嚴格約束。(2)醫學人才壁壘醫學專業人才是醫療服務行業的核心資源,是兒科連鎖診所創建其核心競爭力的保障。人才壁壘意味著企業在專業技術、服務等各方面的競爭優勢。現階段,中國高等兒科醫學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型三甲醫院和科研院所。
  • 平安萬家醫療平臺戰略走出第三步 仁和連鎖診所批量加盟
    12月29日,平安萬家醫療與山西仁澤醫藥集團在上海籤署合作協議,推動仁澤醫藥集團下首批5家仁和連鎖診所正式以加盟形式與平安萬家醫療全方位合作。此舉標誌著平安萬家醫療診所加盟模式的成功落地,首秀太原。平安萬家醫療董事長兼CEO範少飛、總經理許志紅以及山西仁澤醫藥集團董事長楊全柱、副總經理韓麗婷出席了籤約儀式。
  • 創新性連鎖診所的頂層結構設計
    2、外資診所經營模式早期進入我國的外資醫療機構基本上是診所形式存在,北京國際醫療中心是我國第一家外資診所,成立於1993年,他們的服務宗旨是為境內外高端人士提供溫馨舒適的專業化醫療服務。成立於1997年的美資和睦家醫院,儘管已經被復星醫藥收購,今天的和睦家在北京仍然有8家診所或門診部。
  • 2018-2022年美國連鎖零售藥店行業預測分析
    從20世紀末開始到現在,藥品供應鏈寡頭競爭格局的建立、PBM新業態的興起、信息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慢病疾病譜的轉變和醫療控費的需求均推動零售藥店開始往服務化的方向轉型,其中零售診所、專業藥房、醫藥電商、慢病管理等均成為美國醫藥零售業未來的新增長點。  美國零售藥店發展歷程
  • 藍海競爭,兒牙診所如何打造可複製性的連鎖模式?
    接下來,你將了解到:1、「預防大於治療」的理念如何落地;2、連鎖門店盈利的兩個難點;3、連鎖的標準化和系統化需要改造哪些流程和環節;4、兒牙未來發展的邊界:舒適化、保險結合、健康管理等。不同於成人口腔,競爭激烈,而且頭部品牌已經形成,兒童口腔市場依然一片藍海,頭部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兒牙診所熱起來主要原因,首先和整個兒童消費市場的高增長有關,更受到資本關注;另外,從供給端而言,離滿足市場真正的需求而言,確實還遠未飽和。
  • 「顛覆醫療」的沃爾瑪社區診所開業,對「零售診所」中國本土化有
    ❺連鎖平臺優勢,沃爾瑪在全美已經擁有超過5,000家商店,並且每個商店旁邊都有空間來建立一個獨立的診所,這可以從其現有的人流量中受益。據美媒報導,沃爾瑪計劃將健康診所拓展到喬治亞州的其他地區,計劃中的下一個診所在喬治亞州的洛根維爾,將於2020年的夏天開放。
  • 遼寧省食藥監局通報藥店診所及化妝品經營單位飛行檢查情況
    為進一步規範藥品、化妝品經營秩序,有效防控風險,整治突出的違法違規行為,按照《藥品醫療器械飛行檢查辦法》、《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開展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藥店診所藥品質量安全集中整治的通知》、《關於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2017年化妝品監管工作要點的通知》等要求,2017年8月14日至30日,遼寧省食藥監局對瀋陽、鞍山、撫順、本溪、營口、遼陽、葫蘆島等7個地區
  • 全科診所的中國式落地 專訪優合連鎖診所盛蓓
    而優合連鎖診所,是首都醫療集團和盛蓓團隊共同出資建立的一家全科連鎖門診,目前有酒仙橋診所,金融街診所、萬柳診所,優合CBD診所預計在今年年底開業。《四百味》到訪的優合連鎖診所酒仙橋店,其面積為2380平米,一共有3層。30多名醫生中,全職的全科醫生、專科醫生一共有15名。診所涵蓋了全科、婦科、中醫、口腔、眼科、外科、兒科、醫美等科室。
  • 即日起 大批藥店下架、停售這些藥
    即日起,大批藥店下架、停售這些藥鑑於近期國內多地出現本土新冠病例,並呈現家庭聚集性的特點,為進一步加強發熱、咳嗽人群的管理,有效阻斷疫情的擴散和傳播,多地宣布,對藥店退燒、止咳、抗病毒類藥品進行管控,或下架、或暫停銷售......
  • 四大上市連鎖藥店瘋狂「圈地」 一季度併購數已近700家
    中國網財經8月23日訊(記者杜丁 實習記者許倍)藥品零售行業洗牌在即,連鎖藥店開始了瘋狂「圈地運動」。2017年四大上市連鎖藥店一年發起23次併購涉及724家藥店,此熱度延續今年「高燒不退」。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一季度,四家連鎖藥店併購(加盟)數量已近7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