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方費先生已訂好機票赴港維權
10月22日,華西都市報的報導《天價「皇帝果」成都2元1兩香港藥房賣我3800》,引發了不小的共鳴,讀者紛紛打進96111熱線電話,或者在網絡留言,講述自己的「港囧」經歷。
其中,費先生父親一周前,在香港藥房遭遇瑪卡「斤」變「錢」賣,被刷走108800港幣的事情,格外惹眼,而現在,正欲維權的費先生更是遭遇到藥房各執一詞的「羅生門」。
但費先生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他不想沒有期限地等下去,已訂好機票的他決定去香港討要說法。
天價「羅生門」/
遭遇瑪卡從「斤」變「錢」的費先生確信,他父親身體健康頭腦清楚,肯定事先問清楚了按斤賣還是按錢賣後,才會下單,藥房是在撒謊。而藥房店員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堅稱,「知道內地很多是按照斤賣,所以我們會專門強調是多少錢一錢,達成共識才會收錢。」
內地遊客:刷走10萬才知「斤」變「錢」
費先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片孝心竟然最後讓60歲的父親悶悶不樂,而究其原因,是老費先生在香港藥房裡遭遇了從「斤」變「錢」欺瞞銷售。
費先生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今年10月14日,老費先生和朋友一起到香港旅遊,為了讓父親玩得舒服,費先生事先專門在老人家的儲蓄卡裡匯入10萬元現金。
10月17日,已回家的老費先生發現銀行卡裡的餘額不對,他拿出仔細收好的在港購物收據一看,驚呆了!在不知不覺中,自己竟然買了10萬多元港幣的瑪卡。
從費先生提供的購物收據來看,10月14日,老費先生以680元(港幣)一錢的價格,買入了160錢瑪卡,總購物金額為108800元(港幣),其中,還標明藥房贈送了80錢。
「我爸完全沒注意,」費先生告訴記者,父親一口認定,當時問清楚是680元(港幣)一斤,才會購買。
「我爸一輩子都節儉,要是知道680港幣一錢,他肯定不會買。」費先生說道。
香港藥房:已事先告知按「錢」賣
到底事情是怎樣?按購物收據上的電話,華西都市報記者聯繫上了老費先生購買瑪卡的龍城大藥房。
「我們一直是按照錢賣的,」藥房店員在聽完了記者的講述之後,同樣很肯定地表示,在售出貨物之前,他們都會告訴消費者具體的價格。「知道內地很多是按照斤賣,所以我們會專門強調是多少錢一錢,達成共識才會收錢。」
而對於費先生這種想要全額退款,該名店員表示,只要購物小票和藥品還在,退款是沒問題的,「但沒有加工的藥品才能退。」他同時補充道。
費先生說,瑪卡已被切片,按照藥房的說法當然是不能退貨了。在費先生看來,父親身體健康頭腦清楚,肯定事先問清楚了按斤賣還是按錢賣後,才會下單,藥房是在撒謊。
「但沒有錄音,當時也沒有報警,要怎樣才能證明我們說的是實話?」費先生很苦惱,而他父親在得知自己被刷了10多萬港幣的瑪卡之後,也變得悶悶不樂,這讓做兒子的費先生更是擔心。
「一片孝心,怎麼就成這樣了呢?」費先生長長一嘆。
維權呼無門/
香港遊變作囧途。整理這些年的報導,華西都市報記者發現,近年在港購物被藥房坑蒙的內地遊客不在少數。最常見的就是遭遇計量單位的陷阱,不少從「斤」變「錢」或者從「兩」變「錢」售賣的藥品,因為被加工切片或者磨粉而無法退貨……
大多遊客耗不起硬吞下「苦果」
掉進這樣的「坑」,應該怎麼辦?這是彼時身處異鄉的遊客們最無措的事。
昨日本報報導,在港遭遇126港幣止咳藥變22800元的許先生表示,他曾在第一時間報警,並投訴至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無奈沒有下文。而被刷走10多萬元的費先生,也聯繫上了香港海關,他向海關提交了購物憑證,並陳述整個事件經過後,海關回復表示將展開調查,而至於什麼時候出結果,也無從得知。
同樣因為「按錢計價買藥」,被香港藥房刷走3萬元積蓄後,合肥的王小姐曾8次向香港消委會投訴,10月16日,她收到了最新回覆:「該公司拒絕再次提供退款,並表示這是最後的回覆」,憤怒的王小姐第九次投訴後,像被耗盡了所有氣力,但她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會一直等待下去。
報警、投訴、起訴……常見的維權手段背後,是大多數遊客面臨返航時限,或在時間精力和資金的壓力下,選擇硬吞下這枚「苦果」。
「沒有錄音,人證,我該怎麼證明我說的是真的?」費先生很困惑。
而同樣遭遇到「天價藥」的黃小姐成功追回了27000元藥款,她將自己的經驗分享到了所在的維權群裡,那裡聚集著近百位在港購物遭遇陷阱,卻未能成功維權的遊客。「我就是去鬧的,」黃小姐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她坐在藥房門口,對每一位顧客說這家店全是坑錢的貨,藥房最終還錢。
「這種(方式)不安全,而且我們本來就是受害者,除了鬧,就沒有其他正常途徑了嗎?」費先生和許先生對此並不贊同。
費先生告訴記者,他已經不想再沒有期限地等下去,目前已訂好赴港機票,將會親自到香港展開維權。對此,華西都市報記者將追蹤報導。
知/道/一/下投訴香港藥店和解不足三成
華西都市報記者查閱發現,香港從2013年7月開始正式執行新修訂的《商品說明條例》。其中,虛假商品說明、誤導性遺漏、餌誘式廣告宣傳、威嚇性的營業行為、先誘後轉銷售行為、不當地接受付款等六大不良營商手法成為主要打擊對象。《條例》中提到,任何人違反公平營商條文,可能受到刑事檢控,最高可處罰款50萬港元及監禁5年。
同時,根據香港海關8月公布的數據,《商品說明條例》實施2年來,海關共調查1296宗個案,其中藥房行業居多,但最終被檢控的個案有149宗。
「我們沒有權利幫舉報人做退款退貨服務,」華西都市報記者致電香港海關的投訴熱線,海關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海關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後續調查,消費者需要提供購物過程、購物發票及其他證明材料,海關依據材料判斷該個案是否可以處理。他建議消費者可以第一時間聯繫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展開協調。
但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卻表示,消委會並沒有執法權,主要在消費者和商家之間扮演協調者。今年頭7個月,香港消委會共接獲127宗針對該7間藥店的投訴,包括售賣參茸海味和中成藥,總金額超過150萬港幣。而在這些投訴中,只有35宗經消委會調停後,能成功達成不同程度的和解,成功率不足三成,遠低於消委會平均超過七成的成功調停比率。
在香港消委會的官網上,消委會提到,若是商家始終不合作,調停不成功,那投訴人可根據索償金額的不同,選擇向小額錢債審裁處、區域法院、乃至高等法院作出申索訴訟。
連/線/香/港
天價「皇帝果」藏著「錢」
10月22日,在看到本報對天價「皇帝果」的報導後,香港媒體的記者也第一時間聯繫上華西都市報記者,想要對此事做進一步報導。
22日下午,香港記者到達事發藥店採訪,店員很憤怒地展示了裝皇帝果的罐子,店員說,雖然字體小,但是也標明了是以「錢」為單位販賣的,且價錢都事先談妥的,不然許先生也不會籤單。●「內地遊客在香港被圍毆身亡」追蹤報導
打死內地遊客嫌犯昨日受審
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警務處官方網站消息,兩名男子因涉嫌19日在香港紅磡民樂街毆打一名54歲的內地男遊客並致其死亡,暫控兩人一項誤殺罪。分別為32歲及44歲的兩名男子22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受審。據《法制晚報》
中消協呼籲取締不合理低價團
22日,針對不合理低價團,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合作,加大查處力度,對發布和經營違法旅遊產品的主體形成有力震懾,發現一起,取締一起。同時,呼籲建立違法經營者黑名單制度,淨化旅遊市場環境。 據新華社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為華西都市報見習記者杜江茜採寫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