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遊客香港買瑪卡被刷卡10萬 已訂機票赴港維權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當事方費先生已訂好機票赴港維權

  10月22日,華西都市報的報導《天價「皇帝果」成都2元1兩香港藥房賣我3800》,引發了不小的共鳴,讀者紛紛打進96111熱線電話,或者在網絡留言,講述自己的「港囧」經歷。

  其中,費先生父親一周前,在香港藥房遭遇瑪卡「斤」變「錢」賣,被刷走108800港幣的事情,格外惹眼,而現在,正欲維權的費先生更是遭遇到藥房各執一詞的「羅生門」。

  但費先生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他不想沒有期限地等下去,已訂好機票的他決定去香港討要說法。

  天價「羅生門」/

  遭遇瑪卡從「斤」變「錢」的費先生確信,他父親身體健康頭腦清楚,肯定事先問清楚了按斤賣還是按錢賣後,才會下單,藥房是在撒謊。而藥房店員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堅稱,「知道內地很多是按照斤賣,所以我們會專門強調是多少錢一錢,達成共識才會收錢。」

  內地遊客:刷走10萬才知「斤」變「錢」

  費先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片孝心竟然最後讓60歲的父親悶悶不樂,而究其原因,是老費先生在香港藥房裡遭遇了從「斤」變「錢」欺瞞銷售。

  費先生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今年10月14日,老費先生和朋友一起到香港旅遊,為了讓父親玩得舒服,費先生事先專門在老人家的儲蓄卡裡匯入10萬元現金。

  10月17日,已回家的老費先生發現銀行卡裡的餘額不對,他拿出仔細收好的在港購物收據一看,驚呆了!在不知不覺中,自己竟然買了10萬多元港幣的瑪卡。

  從費先生提供的購物收據來看,10月14日,老費先生以680元(港幣)一錢的價格,買入了160錢瑪卡,總購物金額為108800元(港幣),其中,還標明藥房贈送了80錢。

  「我爸完全沒注意,」費先生告訴記者,父親一口認定,當時問清楚是680元(港幣)一斤,才會購買。

  「我爸一輩子都節儉,要是知道680港幣一錢,他肯定不會買。」費先生說道。

  香港藥房:已事先告知按「錢」賣

  到底事情是怎樣?按購物收據上的電話,華西都市報記者聯繫上了老費先生購買瑪卡的龍城大藥房。

  「我們一直是按照錢賣的,」藥房店員在聽完了記者的講述之後,同樣很肯定地表示,在售出貨物之前,他們都會告訴消費者具體的價格。「知道內地很多是按照斤賣,所以我們會專門強調是多少錢一錢,達成共識才會收錢。」

  而對於費先生這種想要全額退款,該名店員表示,只要購物小票和藥品還在,退款是沒問題的,「但沒有加工的藥品才能退。」他同時補充道。

  費先生說,瑪卡已被切片,按照藥房的說法當然是不能退貨了。在費先生看來,父親身體健康頭腦清楚,肯定事先問清楚了按斤賣還是按錢賣後,才會下單,藥房是在撒謊。

  「但沒有錄音,當時也沒有報警,要怎樣才能證明我們說的是實話?」費先生很苦惱,而他父親在得知自己被刷了10多萬港幣的瑪卡之後,也變得悶悶不樂,這讓做兒子的費先生更是擔心。

  「一片孝心,怎麼就成這樣了呢?」費先生長長一嘆。

  維權呼無門/

  香港遊變作囧途。整理這些年的報導,華西都市報記者發現,近年在港購物被藥房坑蒙的內地遊客不在少數。最常見的就是遭遇計量單位的陷阱,不少從「斤」變「錢」或者從「兩」變「錢」售賣的藥品,因為被加工切片或者磨粉而無法退貨……

  大多遊客耗不起硬吞下「苦果」

  掉進這樣的「坑」,應該怎麼辦?這是彼時身處異鄉的遊客們最無措的事。

  昨日本報報導,在港遭遇126港幣止咳藥變22800元的許先生表示,他曾在第一時間報警,並投訴至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無奈沒有下文。而被刷走10多萬元的費先生,也聯繫上了香港海關,他向海關提交了購物憑證,並陳述整個事件經過後,海關回復表示將展開調查,而至於什麼時候出結果,也無從得知。

  同樣因為「按錢計價買藥」,被香港藥房刷走3萬元積蓄後,合肥的王小姐曾8次向香港消委會投訴,10月16日,她收到了最新回覆:「該公司拒絕再次提供退款,並表示這是最後的回覆」,憤怒的王小姐第九次投訴後,像被耗盡了所有氣力,但她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會一直等待下去。

  報警、投訴、起訴……常見的維權手段背後,是大多數遊客面臨返航時限,或在時間精力和資金的壓力下,選擇硬吞下這枚「苦果」。

  「沒有錄音,人證,我該怎麼證明我說的是真的?」費先生很困惑。

  而同樣遭遇到「天價藥」的黃小姐成功追回了27000元藥款,她將自己的經驗分享到了所在的維權群裡,那裡聚集著近百位在港購物遭遇陷阱,卻未能成功維權的遊客。「我就是去鬧的,」黃小姐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她坐在藥房門口,對每一位顧客說這家店全是坑錢的貨,藥房最終還錢。

  「這種(方式)不安全,而且我們本來就是受害者,除了鬧,就沒有其他正常途徑了嗎?」費先生和許先生對此並不贊同。

  費先生告訴記者,他已經不想再沒有期限地等下去,目前已訂好赴港機票,將會親自到香港展開維權。對此,華西都市報記者將追蹤報導。

  知/道/一/下投訴香港藥店和解不足三成

  華西都市報記者查閱發現,香港從2013年7月開始正式執行新修訂的《商品說明條例》。其中,虛假商品說明、誤導性遺漏、餌誘式廣告宣傳、威嚇性的營業行為、先誘後轉銷售行為、不當地接受付款等六大不良營商手法成為主要打擊對象。《條例》中提到,任何人違反公平營商條文,可能受到刑事檢控,最高可處罰款50萬港元及監禁5年。

  同時,根據香港海關8月公布的數據,《商品說明條例》實施2年來,海關共調查1296宗個案,其中藥房行業居多,但最終被檢控的個案有149宗。

  「我們沒有權利幫舉報人做退款退貨服務,」華西都市報記者致電香港海關的投訴熱線,海關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海關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後續調查,消費者需要提供購物過程、購物發票及其他證明材料,海關依據材料判斷該個案是否可以處理。他建議消費者可以第一時間聯繫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展開協調。

  但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卻表示,消委會並沒有執法權,主要在消費者和商家之間扮演協調者。今年頭7個月,香港消委會共接獲127宗針對該7間藥店的投訴,包括售賣參茸海味和中成藥,總金額超過150萬港幣。而在這些投訴中,只有35宗經消委會調停後,能成功達成不同程度的和解,成功率不足三成,遠低於消委會平均超過七成的成功調停比率。

  在香港消委會的官網上,消委會提到,若是商家始終不合作,調停不成功,那投訴人可根據索償金額的不同,選擇向小額錢債審裁處、區域法院、乃至高等法院作出申索訴訟。

  連/線/香/港

  天價「皇帝果」藏著「錢」

  10月22日,在看到本報對天價「皇帝果」的報導後,香港媒體的記者也第一時間聯繫上華西都市報記者,想要對此事做進一步報導。

  22日下午,香港記者到達事發藥店採訪,店員很憤怒地展示了裝皇帝果的罐子,店員說,雖然字體小,但是也標明了是以「錢」為單位販賣的,且價錢都事先談妥的,不然許先生也不會籤單。●「內地遊客在香港被圍毆身亡」追蹤報導

  打死內地遊客嫌犯昨日受審

  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警務處官方網站消息,兩名男子因涉嫌19日在香港紅磡民樂街毆打一名54歲的內地男遊客並致其死亡,暫控兩人一項誤殺罪。分別為32歲及44歲的兩名男子22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受審。據《法制晚報》

  中消協呼籲取締不合理低價團

  22日,針對不合理低價團,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合作,加大查處力度,對發布和經營違法旅遊產品的主體形成有力震懾,發現一起,取締一起。同時,呼籲建立違法經營者黑名單制度,淨化旅遊市場環境。 據新華社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為華西都市報見習記者杜江茜採寫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香港買瑪卡刷10萬"內地遊客已訂機票欲赴港維權
    當事方費先生已訂好機票赴港維權10月22日,華西都市報的報導《天價「皇帝果」成都2元1兩香港藥房賣我3800》,引發了不小的共鳴,讀者紛紛打進96111熱線電話,或者在網絡留言,講述自己的「港囧」經歷。
  • 內地遊客香港買瑪卡被刷10多萬
    其中,費先生描述其父親一周前,在香港藥房遭遇瑪卡「斤」變「錢」賣,被刷走108800的事情,格外惹眼,而現在,維權中的費先生更是遭遇到藥店各執一詞的「羅生門」。  10月22日,費先生對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講述了這段讓他倍感憤怒的經歷。
  • 在香港藥房買斤瑪卡刷掉10萬 原是「斤」變「錢」來賣
    當事方費先生已訂好機票赴港維權10月22日,華西都市報的報導《天價「皇帝果」成都2元1兩香港藥房賣我3800》,引發了不小的共鳴,讀者紛紛打進96111熱線電話,或者在網絡留言,講述自己的「港囧」經歷。
  • 遊客在香港買瑪卡刷掉10萬港幣 維權花費遠超賠償
    (原標題:香港買瑪卡刷掉10萬港幣 內地遊客赴港維權:花費遠超賠償)
  • 老人在香港買斤瑪卡被刷10萬 混淆概念欺瞞銷售
    當事方費先生已訂好機票赴港維權  10月22日,華西都市報的報導《天價「皇帝果」成都2元1兩香港藥房賣我3800》,引發了不小的共鳴,讀者紛紛打進96111熱線電話,或者在網絡留言,講述自己的「港囧」經歷。
  • 老人香港買斤瑪卡被刷10萬港幣 兒子赴港要回9萬
    10月23日,華西都市報所報導的《在香港藥房買斤瑪卡刷掉10萬原是「斤」變「錢」來賣》,講述了費先生父親在港旅遊時,遭遇「天價」瑪卡,被刷走10餘萬港幣的事情,報導引起極大關注,23日,費先生親自赴港展開維權。  10月24日中午,費先生第一時間從香港傳回消息,他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自己已經要回了9萬餘港幣的藥款。
  • 老人香港買斤瑪卡刷掉10萬港幣 兒子赴港要回9萬
    10月23日,華西都市報所報導的《在香港藥房買斤瑪卡刷掉10萬原是「斤」變「錢」來賣》,講述了費先生父親在港旅遊時,遭遇「天價」瑪卡,被刷走10餘萬港幣的事情,報導引起極大關注,23日,費先生親自赴港展開維權。10月24日中午,費先生第一時間從香港傳回消息,他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自己已經要回了9萬餘港幣的藥款。在同一時間,另一遭遇天價藥的內地遊客,從藥房要回全部藥款。
  • 赴港遊客暴跌99%!黃金周香港與內地的「冰火兩重天」!
    然而,這個中秋+國慶雙節的黃金周對於香港來說,卻不怎麼快樂! 從公開數據來看,雙節的前五日,赴港的內地遊客數量僅為801人,而去年同期的內地遊客累計入境人數超過67萬,同比暴跌99%,實在令人唏噓!
  • 國慶遊香港不必帶大量現金 銀聯、中行針對內地遊客推出刷卡消費...
    本報訊 (記者王欣)如果你打算國慶遊香港,千萬別忘了帶上信用卡。節前,中國銀聯、中國銀行紛紛推出各種針對內地赴港遊客刷卡消費的優惠、抽獎活動,讓內地遊客體驗更加安全、快捷和便利的支付手段,不必再像過去那樣手持大量現金赴港了。
  • 內地遊客重回香港 暑期香港遊提升明顯--旅遊頻道_權威全面報導...
    赴港遊比去年同期漲三成 來自攜程旅遊發布的《暑期內地赴香港旅遊報告》顯示,暑期7、8月選擇自由行、跟團遊產品赴香港的人數,單月超過2萬人次,相比去年增長達到25-30%。這一增速達到了近一年來的新高,在暑期出境遊目的地排行榜中,香港排名第三,僅次於曼谷、新加坡,這是香港遊持續低迷之後首次恢復強勁增長態勢。
  • 內地香港特效藥差近萬元 深圳湧現赴港帶藥族(圖)
    圖:內地遊客來港採購各類藥品,令本地藥房增加了很多生意。來源: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8月16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經深圳口岸赴港買藥的內地旅客近期越來越多,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受到內地居民追捧的「港版」藥品有兩種,一是香港常備保健藥品,這類藥品多為旅客「手信」(出門到外地時為親友買的禮物),亦是跨境水客走私的熱門貨品;二是治療罕見病、腫瘤、癌症等病特效藥,因在香港上市的品種多,加之動輒上千近萬元的兩地差價,吸引內地患者赴港買藥。
  • 銀聯境外刷卡設限5000美元 赴港投保路漸窄
    「我的大部分客戶都來自內地,香港保險公司是『窄進寬出』,投保時要求嚴格,理賠時卻很痛快,並不需要親自來香港,理賠快速規範,也是不少內地人捨近求遠到香港投保的重要原因。」一位英國保誠保險公司在香港的代理人告訴記者,香港保單性價比相對更高,不少內地客戶匆匆赴港只為了買一份保險。
  • 內地孕婦赴港產子調查:兩萬元讓孩子變香港人
    香港政府隨即調查內地孕婦赴港生子問題,香港入境處和醫管局出臺政策限制內地孕婦赴港。曾蔭權去年年底赴北京述職時,專門就內地孕婦生子問題與公安部領導磋商。2006年6月24日,在深圳婦幼保健院派發卡片的施小姐,被警方設計抓獲。施小姐手中的卡片,揭示的是一個活躍在深港兩地、為內地孕婦赴港生產提供「一條龍」服務的地下團夥。
  • 華人買機票需確認機場代碼
    所以,下次訂機票,一定得注意機場代碼,以防因粗心大意耽誤事兒!  未買返程機票被遣返  2016年10月,在美國某知名大學就讀的王偉,帶女友到洛杉磯。結果他順利過關了,持旅遊籤證的女友,卻被扣在小黑屋,原因是沒有買返程機票。
  • 廈孕婦20萬買香港出生紙 赴港生子費用還要漲
    這次赴港產子,她全部的花銷在20萬元左右,其中生產和檢查費用大約10萬元,包括順產套餐7萬元和產前檢查費用;另外10萬元主要花在赴港期間的吃和住上,以及採購一些必要的嬰兒用品。這些天,小美聽當地的朋友說,同樣還是這家醫院,順產套餐已經由去年底的7萬元上漲到10萬元了,而且今年年底前的床位幾乎不可能預訂到了。
  • 聚焦內地人赴港打疫苗熱潮
    近年來,赴港打疫苗已成為內地人的新選擇,《環球時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其中,關注醫療話題的香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表示,內地人赴港打疫苗其實早已很普遍,香港疫苗是否足夠,關鍵在於供應方,與內地客人關係不大。香港私人執業醫生邱健則提醒內地客人,赴港打疫苗千萬不要盲目,做好足夠的評估才是降低健康及財產風險的方法。
  • 遊客遭瑪卡騙局 網友:別讓瑪卡毀了陝西旅遊
    由於這些外地遊客在陝停留時間不長,加之這些「特產店」位置偏僻、「黑車」行駛路線不固定,給維權帶來很大不便,許多外地遊客往往在吃了「啞巴虧」後「自認倒黴」,損失難以追回。西部網多次協助維權 整頓期間投訴有增無減西部網在實地調差走訪後,從今年8月底開始,不斷將情況反映給臨潼區相關部門,協助網友維權。
  • 多花20萬也要赴港生子 值不值?|內地孕婦|香港生產|赴港生子_網易...
    不少代辦赴港生子的中介公司紛紛坐地起價,有內地孕婦揚言:「即使花10萬甚至20萬港元都要到香港生!」而,一紙香港戶口到底能為港生寶寶帶來多少真正福利呢?,但仍難擋內地孕婦赴港產子熱情,反而令私家醫院床位費被捧高,更有內地孕婦揚言:「即使花10萬甚至20萬港元都要到香港生!」
  • 港媒:內地人赴港爆買保險 「港漂」改行稱躺著賺錢
    港媒稱,內地旅客赴港不再「爆買」奢侈品,各種保險產品取而代之成為新的搶購對象。過去10年內地客在港新增保單急增超過10倍,保險業監理處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內地客貢獻新單保費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顯示內地客赴港投保的熱情持續高漲。
  • 內地中產結伴赴港看牙 不信內地牙醫只當笑話
    中新網5月21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內地和香港交流促進商貿,連帶吸引一幫內地客為追求醫療質量,自由行赴港尋求牙醫診治。  有香港牙醫不諱言,近年內地客求診個案增加兩至三成,有牙醫亦透露近月獲一批中產「商務客」赴港捧場,他們有錢、行事低調,經常三五成行,互相介紹親友赴港求診,更會豪擲十多萬元(港幣,下同)接受種牙服務,出手闊綽,視赴港求診是「中產」象徵。有香港醫生估計,目前香港私人牙科診所的生意,內地客至少佔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