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彭光瑞 實習生 劉權 文 警方供圖
2018年2月,沙坪垻區公安分局辦公室樓梯間的角落,中等個頭,面色黝黑的李興德眉頭緊鎖來回踱步,陷入沉思。
李興德是沙區公安分局刑偵支隊便衣大隊隊長,1973年出生,參軍入伍12年,2005年轉業從警,一直在案件偵破一線,有著豐富的辦案經驗。那一天,他了解到一件奇怪的「借貸糾紛」。借錢的是一名大學生,而債主是一群所謂的「公司人員」。大學生不僅遭到了恐嚇和限制自由,就連他的父母也被討債人員控制和威脅。討債者甚至報警,聲稱「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這是一起簡單的「借貸糾紛」,還是別有隱情?李興德和涉事大學生小唐(化名)進行了一次促膝長談,他越來越篤定,這是一起刑事案件,且極有可能涉及受害者眾多,按照網上的說法,這叫做「套路貸」。那時,重慶還沒有類似案件的辦案經驗。
「這些人是披著合法外衣的狼。」一定神,李興德快步走出樓梯間,立馬將案情上報……
▲工作中的李興德
刑警直覺
一起「借貸糾紛」挖出的大案
2019年12月2日,見到李興德時,也許是碰巧,正當他打開話匣回溯辦案經歷時,便衣大隊民警李海波送來一份文件打斷了談話。送來的,正是這一系列套路貸案件中,警方打擊的最後一個犯罪團夥的起訴消息和相關材料。
「終於齊活了!」李興德舉手伸了個懶腰,朗聲大笑。因為距離他接手這起影響甚廣的套路貸案件,已經快2年時間。「去年,這些犯罪嫌疑人敢問警察:『給欠債的孩子家裡送花圈違法不?』囂張到了極點。現在呢?全部歸案!」他拍拍文件,指著手中厚厚的A4紙,一字一句地說。
案件還是得從大學生說起。小唐是沙坪垻區大學城某高校的學生,2017年進校剛讀大一。小唐的家境一般,父母每個月給他1千多元生活費。但進校後,小唐生活開支太大,逐漸的,父母給的生活費便不能完全滿足他的開銷。
通過小廣告,他找到一家借貸公司,籤訂合同貸款23000元。哪知,這份合同幾乎毀掉了他的人生。籤訂合同後,小唐並沒有如約拿到所有的錢,貸款公司以扣除手續費、資料費等各種理由,讓他繳納、退還了超過一半的費用。最後,他僅拿到8000元。
之後,公司又脅迫小唐「還款」,而還款的方式,則是找另一家借貸公司繼續借錢還。也就是說,要償還2萬多元債務,就需要再借4萬多元。
本就沒有經濟來源的小唐根本沒有能力償還高額的利息和本金。「公司」便鎖定了他的父母。
所謂的公司工作人員用堵鎖眼、電話轟炸、威脅攔截的方式催款,並且打著「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的旗號,大張旗鼓地聲稱自己是合法要債。走投無路,小唐只好向警方求助。
「受害人基本不會報警,『公司』把證據和帳目做得很完美,受害者又大多是學生。」李興德說,他詳細地和小唐了解了他借錢的整個過程。有著14年辦案經驗的李興德,立即嗅到了當中不平常的「味道」。
這不是普通的借貸!合同詐騙、尋釁滋事、恐嚇威脅……老刑警的腦子出現了一連串的名詞。李興德說,那時校園套路貸在全國剛剛出現,重慶還沒有相關的辦案經驗。但無論犯罪者如何偽裝,這絕對不是一個單純的「借貸糾紛」,而且涉及的也絕非小唐一人。
李興德迅速將案情上報,沙區公安分局立即成立了以他為組長的專案組著手偵破此案。
▲工作中的李興德
經過辦案民警偵查核實,很快,警方便掌握了大量證據。2018年3月中旬,沙區警方採取行動,搗毀一個披著借貸外衣,專門針對高校大一新生實施詐騙的「套路貸」犯罪團夥。
然而,這才剛剛撬起了「冰山的一角」。
訊問高手
智破「吃人」套路貸系列團夥
「我已收到XXX打款3萬元,清楚月利息為2%」
「我收到XXX公司2萬元,月利息2%」
……
李興德的手機上,有許多類似的視頻。畫面上,一個個稚嫩的面孔一手拿著身份證,一手拿到蓋滿紅手印的「借款合同」,機械地誦讀著這樣的話。
「這些犯罪者用心良苦,他們的借貸證據,比真的還『真』,太恐怖了,其心可誅!」李興德說,這些視頻全是借貸公司逼迫借款學生留下的「證據」,目的,就是要讓被害者即使訴諸於法,也拿他們沒有絲毫的辦法。
「既然他們認為自己合法,我就利用好這一點。」去年三月打擊第一個套路貸團夥時,他發現,這些所謂的「公司成員」仗著自己準備的證據充分,竟有恃無恐。
「既然如此,正好和他們好好聊聊!」嫌疑人並不知道,李興德是赫赫有名的訊問高手,曾依靠訊問技巧,攻破過很多難啃的「硬骨頭」。李興德知道,犯罪嫌疑人這樣的心態,他更容易突破。幾次交鋒,嫌疑人在李興德面前「撂」了個底朝天。案情便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專案組弄清楚了該團夥的組織構架、詐騙模式,理清了查獲的大量證據。
原來,這家所謂的貸款公司在借貸時,會通過讓借款人籤訂形式合法的借款、租車、租房等合同,手持身份證、合同拍攝視頻的方式,以此來製造形式上的合法,甚至有合理的銀行流水。
但是,在完成明面上的借貸後,他們會以各種名目,甚至用脅迫的方式大量剋扣受害人獲得的錢款,最終受害者拿到的錢款不到約定的5成,最低甚至不到1成。
還款時,借貸公司更是仗著所謂的「合法」,無所不用其極。「衍生出來的犯罪更是讓人扼腕,」李興德說,還不了錢,犯罪分子就會「用強」,強迫交易,非法拘禁、尋釁滋事甚至搶劫,這些手法在他們的追債過程中,幾乎都用了。
而更重要的發現,是這家公司只是圍繞在大學城附近「做業務」的其中一個團夥。這些團夥雖然各自打著不同的名號,但實際上互相之間勾連緊密。例如受害者在其中一個團夥被騙,無力償還錢款,他們會強迫受害者再到另一個團夥借錢償還,用的還是同樣的腳本。「像滾雪球一樣,讓你無法自拔。」
李興德知道,突破一個點,便能各個擊破。到此,這一系列勾連緊密的「套路貸」犯罪團夥逐漸浮出水面。然而,由於案件牽涉面廣,受害人、線索、證據錯綜複雜,要想理清並不容易,李興德帶領專案組民警穿梭於重慶各大高校,奔波於多個區縣調查走訪。先後遠赴廣東、廣西、浙江、湖南等地核查犯罪線索,抓捕網逃嫌疑人,行程超過20萬公裡。
▲現場抓捕
2019年1月,「富E貸」、「眾鑫」兩個套路貸犯罪集團的30餘名成員全部到案。2019年6月,「眾鑫」套路貸10名犯罪嫌疑人,以及「富E貸」套路貸14名犯罪嫌疑人被沙坪垻區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
李興德並沒有就此停止,而是順著線索繼續深挖,進一步查出了另外幾家專門從事套路貸犯罪的虛假公司(無合法工商執照及營業執照)。
「幾乎每一起案件,團夥之間都互相『倒騰』,關係錯綜複雜,組證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專案組民警李海波介紹說,此時李興德帶著專案組已經積累了不少的打擊套路貸的經驗,他們很快找到了切入點。加班加點查清了三個公司的犯罪事實,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鏈條。2019年8月,「義信」、「永信二手車」、「玖鑫」三家貸款公司共計30餘名犯罪嫌疑人被全數抓捕歸案。
此時,從2018年初開始,李興德和專案組已經持續偵查校園套路貸系列案件1年半之久,一共五起套路貸案件,案卷合計已經超過了2萬頁。
反扒先鋒
他在哪裡,賊娃子就不敢來
接到報案不到一個月,就抓捕嫌疑人。從一個小「糾紛」挖出整個犯罪「產業鏈」。問到李興德的辦案秘訣。他的解釋是:「當刑警,需要足夠多的社會閱歷,而更重要的,是抱持打擊犯罪,保護民眾的初心。」
▲現場實地勘察
李興德說到,也做到了。他所在的便衣大隊的前身是反扒大隊。在沙坪垻區,流行著這樣一個說法,只要李興德往三峽廣場一站,小偷就不敢進。他的車停在哪裡,小偷全都銷聲匿跡。原因很簡單,賊娃子被他弄怕了。
反扒大隊剛成立的時候,李興德作為大隊長加入其中。20多個入警不滿半年的小夥子都是抽調來的,全是新兵蛋子,沒有半點基礎,很多人並不看好他們。李興德說,當時壓力很大,整晚整晚睡不著覺,最初的那段時間,他是既當指揮員,又當「爹媽」,帶領一幫新兵早出晚歸,手把手教他們辦案。
2017年元旦下午3點至晚上9點期間,分局110指揮中心連續接到報案,短短6個小時,磁器口古鎮、三峽廣場等商場連續發生25起扒竊案件。
接到報警後,老李連夜組織案情研判。根據現場監控視頻,民警很快確定犯罪嫌疑人為三名婦女。雖然有了線索,但磁器口古鎮和三峽廣場是沙坪垻人流車流最密集的地方,一個交通卡口平均每分鐘經過的車輛就達幾十臺,要想找到嫌疑人,工作量十分巨大。
「沒啥說的,找唄!」李興德帶著民警不眠不休,連續審看了40餘小時的視頻監控、5000餘條卡口信息。兩天後,終於發現嫌疑人的蛛絲馬跡,在濱江路的一處卡口覓得嫌疑女子的身影。很快,他們便順藤摸瓜,鎖定了嫌疑人暫住地,將範圍縮小到渝中區一棟17層的居民樓。通過蹲守,最終將嫌疑人抓捕。
「不能光用蠻力,得有巧勁。」李興德知道,打擊扒竊只靠民警蹲守破案是事倍功半的,必須要想出讓扒竊者無所遁形的辦法。於是,在他的倡導下,警方開始搭建聯動作戰平臺,刑偵總隊、各區縣分局通過網際網路保持信息共享,對扒竊人員的作案手法、活動區域進行大數據分析,編織出一張密不透風的反扒網絡,擠壓扒竊犯罪的空間。
▲研判會
在李興德團隊的努力下,沙區扒竊案件發案率大幅下降。2016年發案2000件,2017年發案1200件,到了2018年,發案量下降到600件。今年,這個數字僅為300件,而破案率卻上升了3倍多。沙坪垻區公安分局刑偵支隊政委童闖評價說,這個成績,李興德要記頭功。
「鐵頭」警察
通宵辦案暈倒,他說:累了,沒病
找尋扒竊嫌疑人,他通宵達旦看監控
辦理套路貸案件,他連續「007」工作制數月無休
……
「我們私下叫李頭『鐵頭』,辦起案子來就完全沒有時間概念。」大隊民警胡太偉說,李興德的拼,在沙區刑偵是小有名氣的。有一次,李興德跟蹤一個販毒集團,6天時間裡,帶著隊裡的隊員們熬了兩個「三天三夜」,只在中間空擋休息了幾個小時。那一次,李興德在辦案過程中突然暈倒,大家想送他去醫院。李興德一把推開扶他的同事,說:「累了而已,沒病」。
胡太偉說,有的年輕民警不解,已經掌握了嫌疑人的動向,為什麼還要通宵達旦地辦案?李興德回答,毒品案件一個線索套一個線索,如果停下來,再想繼續深挖,太難!
「當一天刑警,就得辦好自己的案子,不然就不配當刑警。」這是每個便衣大隊的人都聽李興德說過的話。他的工作方式,似乎也影響到了其他的人。在偵破套路貸系列案件的過程中,民警胡太偉加入專案組後,足足瘦了20多斤,他對犯罪嫌團夥的四臺筆記本的海量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將每個嫌疑人、被害人,每一宗犯罪事實製作成一案一表;民警李海波是雙警家庭,孩子剛剛1歲,他硬是將孩子「丟」給妻子,幾個月連軸偵查……
「套路貸」案塵埃落定。李興德說,這時他本該心情愉悅。但其中的一宗宗案情,卻讓他無法輕鬆。這起案件中,如此多的大學生受害,箇中原因除了涉世未深、缺乏警惕性外,也有很多大學生的價值觀、消費觀不正確,甚至因此毀了自己的前途。
李興德說,作為刑警,破案是他的職責。但看過生死離別,人性扭曲,他希望的是每一起案件都能警醒世人,希望「天下無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