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防控已經到了膠著戰的關鍵時刻。能不能完勝,對於我們這些不在一線救援,不在一線生產的宅人來說,取決於大家能不能憋住不出門。
然而,疫情之下,「心病」成了次生災害。心理疏導,也上了新熱搜。
宅,在南京一家企業的高管魯西西看來,一點兒也不難。因為心靈手巧,宅對她其實還是一種享受。
看了魯西西的作品展示,不由得感嘆,手作——真不愧是輔導作業的最佳伴侶、超期宅居的減壓神器、饋贈親友的誠摯佳品……
這十多天來,手作達人魯西西的「抗疫宅生活」真的豐富多彩。
一會兒當繡娘,鉤針沙發墊、十字繡相框搞起來;
一會兒當皮匠,掛件、包包縫起來;
一會兒做珠寶設計師,項鍊、手鍊串起來……
手工作業,不僅消磨了時間,還緩解了家庭矛盾。
「手作,是減少母女衝突、夫妻衝突的一劑良藥,大家可以試一試。」魯西西笑言道。
原本一輔導娃的數學,就怒火衝天;現在輔導一題,戳幾針,緩一緩,火力值立刻降低。
和老公吵架時,看看滿牆滿架的美美作品,頓時神清氣爽,怒氣值瞬時消減。
魯西西手工作品
魯西西手工作品
魯西西手工作品
魯西西手工作品
魯西西的生活,已徹底離不開手作,就連生病住院,她都帶著一袋子手工品,沒事戳幾針。
「你瞧,一個羊毛氈做的小猴子,要扎幾萬多針才能塑形!你可以把這團毛想像成任何不開心的事兒。當然,有時候不小心也會誤傷自己,扎破手指是常有的。」魯西西的一番話真真讓人捧腹。
魯西西的先生曾戲言:「攝影窮三代,手作毀一生!」如今,他還要感謝手作,「拯救了自己」。
當今社會,吃快餐、刷快手、坐快車、拿快遞成常態,很多人卻丟了快樂。尤其是疫情防控的這段日子,一家幾口,蝸居一起,矛盾日增。被電子產品和信息爆炸淹沒的宅男宅女們,需要一個金鐘罩、一件鐵布衫,用來屏蔽雜音,屏氣凝神,專注於一件單純的事,放空大腦,怡情減壓。
魯西西手工作品
魯西西手工作品
魯西西手工作品
心理學家分析,封閉和焦慮會讓人坐立不安、注意力難以集中、發無名怒火。壓力重負之下,需要找一個宣洩口。記者也注意到,許多風靡社交網絡的減壓神器,這幾年銷量越來越火。一萬塊裝的拼圖,拼幾個月的大型樂高等玩具成為成年人的新寵。像魯西西一樣,找點事做做,培養一個不發出噪音的愛好,也不啻於是抗疫戰中的一份收穫。
唐悅 文魯西西圖
策劃執行:徐冠英
策劃統籌:王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