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錢,怎麼辦?

2020-08-19 鄭委老師

有一個家長學員打電話給我:「鄭老師,對不起,要佔用您的時間,有一件事情憋在我心裡好多天了,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我孩子偷拿我們的錢好幾次了,每次都是100-200,前幾天又拿奶奶200元,買東西!」


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偷」的標籤

這是一個特別愛孩子、特別焦慮、自己嚇自己的媽媽,其實這根本不是問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

遇到孩子「拿」別人東西怎麼辦?

1、「有信念」而不是「總擔心」:

家長要有正向的信念和信心,告訴自己「孩子遇到這樣的事情是正常的,需要我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千萬不要去想:「現在就偷東西,以後怎麼辦?」,這種胡亂勾連的想法,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還是那句老話「想什麼來什麼,怕什麼有什麼!」



2、「解決問題」而不是「貼標籤」:

孩子只是一個「偷偷拿了別人東西的錯誤行為」,而不是貼個標籤「孩子是小偷」,給孩子貼上標籤,孩子最終很可能就會是「標籤」的結果;永遠記住,孩子是「拿」而不是「偷」!



3、「關注」而不是「焦慮」:

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一定要重視,記住「焦慮對於解決問題沒有一點好處」,只有「定」才能產生「慧」,智慧是解決孩子問題的唯一方法;只要心不靜,就不要解決問題!

4、「故意」還是「無意」:

確定孩子的行為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如果是無意的,那說明孩子沒有弄清楚「物品所有權」概念,這種無意行為經常發生在學齡前兒童群體中,就是俗話說的:「不會區分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最好的方法是在家裡玩「誰的東西?」的遊戲,家裡的很多東西也要分清楚所有權,告訴孩子,拿別人的東西需要先知會別人,在家裡做很多次的「演習遊戲」;如果孩子把鄰居、幼兒園或同學的東西帶回家時,父母一定要親自帶著孩子將東西還給人家,並教導孩子向人家認錯,父母千萬不可因自己羞於向人認錯,而將事情含糊過去,這是最要不得的態度。如果是「故意行為」,就往下看。

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偷」的標籤。

相關焦點

  • 孩子愛偷東西,怎麼辦?
    孩子愛偷東西,怎麼辦?第七期■孩子愛偷東西,怎麼辦?本期內容孩子愛偷東西,怎麼辦?案例小林上四年級,他學習成績好、性格活潑,喜歡與同學交往。如果孩子從小就有愛奪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家長沒有及時制止並教育這樣的行為,使得孩子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錯誤的行為,就可能進一步強化這一壞習慣。孩子的佔有欲望不斷的增強,只能通過偷拿他人的物品來滿足自己的佔有欲。2、受好奇心驅使小學的孩子有強烈的好奇心,這些好奇心除了指引孩子去探索外,也會驅使他們去做一些本不應該做的事情。
  • 王金海:發現孩子偷拿家裡的錢不承認,我們該怎麼辦?
    今天給各位講的題目是發現孩子偷家裡的錢還不承認我們父母該怎麼做,那麼有媽媽找我來諮詢,說發現自己包裡少了200塊錢,已經確定是自己11歲的兒子偷的,並且平時在家裡抽屜裡放的一些零花錢也經常都不見了。我就直接問孩子,是不是你從我的包裡拿了200塊錢,孩子死活不承認說沒拿,那麼我該怎麼處理這件事?
  • 孩子偷拿家裡的錢,這樣做,輕鬆戒掉偷錢壞習慣
    大部分孩子童年時幾乎都有過「偷拿」家裡錢的經歷,父母為此也是頭疼不已,本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結果咋就變成了「壞孩子」!但其實孩子還太小,他只是悄悄的把家裡的錢拿出去花,他們還沒意識到這種行為在大人的規則裡屬於「偷」!他們還不懂得做人處事的規則。其實這都是正常的,在孩子最錯事情時,父母及時的溝通教育,孩子很輕鬆就會改掉壞習慣!
  • 孩子偷了東西,父母應該怎麼辦?
    回憶我們小時候,其實有許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小偷小摸的行為。但我們也要知道,孩子偷拿東西很多時候只是一個孤立的事件,並不意味著通往罪惡的深淵。對於不同年齡孩子偷東西的行為,也應該有不同的方式去處理。
  • 孩子「偷」錢去買東西,被發現還不承認,家長該怎麼辦?
    小孩子沒有那麼複雜,遇事先不要著急貼標籤,先別急著責怪、批評孩子,而是應該想一想,孩子為什麼要自己拿錢?家長需要做些什麼?了解孩子的想法,想辦法進行引導。孩子身上出現的所有的「錯誤」都是提高家庭教育的契機,都是孩子給父母發出的信號:「我又長大了一點,我現在需要幫助了,後面該怎麼辦呢?」
  • 孩子偷拿東西,怎麼辦?
    有一些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愛偷別人東西,去幼兒園或者是小朋友家的時候,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回來。還有一種就是在家偷拿爸媽的錢,當然偷錢的性質會比拿玩具的稍微嚴重一些.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家長們不必過於緊張,驚慌失控。
  • 孩子「偷拿」自家的錢如何處理?
    如果孩子犯錯後,您是怎樣處理的呢?孩子"偷拿"自己家裡的錢相信許多家長都遇到過吧!對於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發現孩子偷拿家裡錢的時候,不會放在心上,這就放任孩子的小動作。孩子的世界觀、金錢觀以及人生觀是在爸爸媽媽以及老師的幫助下逐漸塑造的。孩子"偷拿"錢的行為雖然是"小惡",但絕對是不值得提倡的。孩子如果不明白"偷拿"錢是偷盜行為,而爸爸媽媽又不去及時教育引導,那麼孩子的觀念就會逐漸扭曲。這類爸媽的做法最容易導致嚴重的後果。
  • 孩子偷東西說謊該怎麼辦
    最近遇到一件很滑稽的事情,那天我去朋友那兒玩,她老公不在家,只有女兒和她在家,我們一直聊天,孩子自己玩,直到吃飯了才走。可是剛回到家不久他就打電話告訴我說錢不見了,我心裡一驚,感覺這事不好,搞不好她得遭懷疑了。
  • 當孩子開始「偷」錢,家長的解決方式,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若是獨身一人或許真的不需要太多錢,但有了孩子後,還是需要有經濟實力作為保證。多數家庭是大人在賺錢供孩子花,孩子花多少大人有權利看管,不怕孩子花多少錢,而是擔心孩子對錢的看法。整個過程中,夏女士沒提一個「偷」字,卻把孩子這種不好的行為改正了。
  • 愉悅寶貝 | 孩子偷拿其他小朋友的東西怎麼辦?
    現在的孩子是一家一個的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可勁兒的疼,爸爸媽媽只要嚴厲的管教一下,就可能招惹了哪個長輩,管來管去,爸媽只能越管越寒心,越管越累心,乾脆全權交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自己樂得做一對卿卿我我的小夫妻。但是在這樣的生活背景下,孩子有可能沾染上了一些不良的習慣,比如偷拿其他小朋友的東西。遇到這種情況時,爸爸媽媽該怎麼辦呢?
  • 孩子偷家裡的錢,同居偷對方的錢,夫妻偷拿共同財產算盜竊嗎?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家庭觀念較深的國家,即使孩子已經成年、成家立業,在外人看來仍然是一家子那麼,在社會生活中,如果孩子偷拿了家裡的錢算不算盜竊?同居期間偷拿了另一方的錢算不算盜竊?夫妻一方偷拿共同財產是不是盜竊?本文將一一進行揭曉,並重點論述婚內盜竊問題。
  • 孩子偷拿家裡200塊,媽媽說了一句話,從此錢再也沒少過!
    孩子因為年紀小,還沒有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念和消費觀念。在面對外界誘惑的時候,有時會忍不住偷偷拿家裡的錢。但是父母一定要搞清楚一個概念,那就是對於孩子而言,拿家裡的錢並不意味著實質意義上的偷盜。因為他們尚且年幼無知,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對於所有權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 5歲孩子偷家裡的錢被寶媽教訓,奶奶:拿家裡的東西不算偷
    有句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小時候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成長,在一些老人的眼裡孩子犯了錯事都是可以原諒的,這樣過度的溺愛會是會損害孩子的一生。,這麼多錢我打算買一個變形金剛」樂樂媽聽到孩子的話後非常生氣的對他說:「沒有經過主人的同意亂拿別人的東西,這種情況是盜竊,警察叔叔是要把你抓走的」奶奶看到兒媳都快把小孫子給訓哭了,眉頭一皺說:「樂樂想要變形金剛是吧?
  • 孩子「偷拿」100元,兩位爸爸不同做法,孩子10年後走向不同人生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偷拿家裡錢的情況,這時候家長們該怎麼辦呢?要知道,家長們的教育,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趁媽媽在廚房忙碌的時候,他偷拿了錢包裡的100元錢,塞在沙發了底下。爸爸洗澡出來的時候,便發現錢包裡的錢不見了,詢問媽媽,媽媽說不知道。看到一旁一臉緊張的華華,他猜想有可能是孩子拿了,但是並沒有直接挑明而是請求華華:"兒子,爸爸錢不見了,幫爸爸找一下好嗎?"華華點點頭,東翻西找,翻出了沙發底下的100元錢交給了爸爸。
  • 當孩子出現「偷拿」別人物品時,父母該怎麼辦,做好這3點
    如果你家孩子出現以上現象,那麼基本就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可別把這種行為認為是「自私」喲!當然這個時期的有些寶寶也會出現大人眼中「偷拿」別人東西的現象,別上火,別介意,孩子真的只是「誤拿」並不是「偷拿」,因為他真的沒有「偷」的概念。其實就這個5歲的小女孩來說,她真的只是因為喜歡才把同學的手錶,偷偷藏起來的。
  • 當孩子出現「偷拿」別人物品時,父母該怎麼辦,做好這3點
    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弟子規可是這件事發生在一個5歲小孩身上,就不是這個道理了。因為這個時候的小孩根本就分不清什麼是「偷」什麼是「拿」。更多的時候孩子出現這種偷拿的行為只是因為喜歡,只是因為感興趣,就把他拿走了。
  • 女兒三番五次偷家裡錢 被母親懲罰在街頭乞討
    根據翁老師的一項不記名調查,有四成的孩子承認曾經偷偷拿過家長的錢,其中超過三成的孩子表示經常背著家長拿錢,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  給孩子充分的信任  快報2008年4月12日第3版也有過類似的報導,一位媽媽說,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學習成績蠻不錯的,就是經常偷拿家裡的錢。
  • 孩子從家偷拿兩百塊錢,媽媽說了一些話,從此家裡錢再也沒少過
    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沒有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和金錢觀念,在面對外界誘惑的時候,有時會忍不住偷偷拿家裡的錢,但是父母們一定要搞清楚這一個觀念,那就是對孩子而言拿家裡的錢並不意味著偷竊。因為他們年幼無知,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對於這件事情也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 孩子,偷父母的錢,不管是多是少,都是偷盜行為,是很嚴重的問題
    你告訴媽媽是你的朋友曉周(不同班級)給你買的,你說,曉周告訴你,他經常偷他爸媽的錢來買零食吃,今天偷了五塊,剛好給你買一瓶飲料和他自己買一瓶飲料,並且你答應他明天你也請他喝飲料。媽媽問你:&34;你說:&34;媽媽再問:&34;你想了想說:&34;然後你說:&34;噢,孩子,大概你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 7歲孩子偷東西被發現,你會怎麼辦?這教科書式的做法值得點讚
    有網友說他7歲的兒子,偷偷從外婆家把表哥的電話手錶給拿回家了,這是他第一次偷拿別人的東西。網友求助大家,要怎麼辦?該怎麼教育孩子。有位網友給出了一份教科書式的教育方法,值得所有的父母反思和學習!很多時候孩子會偷偷拿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因為父母教給他的社會規則太少了,在本質上,或許孩子並不知道這樣的行為其實已經破壞了社會規則。3、正確做法可以陪孩子一起去給表哥道歉,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陪孩子一起去人才,讓他不會覺得自己孤單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