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身體內,細胞之間的信息靠什麼傳遞的嗎

2020-12-20 小蟲說科技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你正給一個人發信息不需要及時回復 也不是那麼重要你只是隨便聊聊今天的工作聊一聊辦公室八卦聊天之餘 你翻看社交媒體看到你正聊天的朋友發布了一個他們小孩的視頻非常可愛於是你又在這個社交軟體上給他發了消息這下你就尷尬了對容易想多的人而言 這是噩夢你意識到你正用兩個不同的軟體進行單獨的對話嗎?你是否繼續過著這種雙重生活在某種薛丁格式的簡訊對話中存在兩個不同現實世界的自己?你會做難以置信的事 給那個人打電話嗎?這就是我們體內的細胞要應付之事的宏觀版本

只不過細胞不需要考慮人情世故你不僅是在用兩個不同的社交軟體聊天你體內也有數以億計的交流在細胞間或細胞內發生可以是相鄰細胞間的交流也可以相距一米以外的細胞間的交流這種交流不僅基於信息數量也基於信息傳遞方式所以在今天的視頻中我們將了解到底什麼是細胞信號以及細胞如何從點到點獲得信息我本來不想告訴你但細胞不使用表情符號

為了交流 你必須掌握某類語言雖然我個人完全能用尼古拉斯凱奇的表情包進行交流但你體內的細胞用起來沒那麼熟練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他是一個既有品位又有文化的人我完全同意另一方面 細胞用的是化學語言細胞釋放的信息是一種叫配體的化學物質配體的形狀和大小多樣配體就是能與受體結合的分子受體就是字面意思所表示的那樣某種合成的蛋白質只能接受特定的配體受體可以存在於細胞外或細胞內可想而知不同的情況會使用不同的配體與受體就像講激素那一期提到的一些化學物質像類固醇能穿過細胞膜與細胞內的受體結合但其他蛋白質類激素不能穿過細胞膜只能與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併且用這種方式交流信息

一旦配體與受體結合化學信號就被解讀然後引發一系列的生物反應最終啟動 加速或減慢細胞活動這常導致複雜的級聯反應級聯反應組成了生物體的重要活動過程

如何發送和接收而不是細胞對信息做出什麼反應一開始當我們了解到細胞通訊的不同方式時我們要關注配體移動的距離就像當你與朋友交流時針對不同情景會有不同的交流方式一些情況下 細胞間直接接觸並直接將配體傳給對方這樣效率很高當你想傳遞很小的粒子到鄰近細胞時比如鈣離子和其他的離子這種情況下 鈣離子是配體它會被送至鄰近細胞的受體處毫無疑問 這種方式就叫直接聯繫我們可以看到它在心肌電活動中起作用通常 我們希望所有心肌同步收縮要做到這一點.你的心臟自身需要非常快速地傳遞電信號因此心臟各心肌間有很小的連接蛋白這叫做間隙連接這可使離子快速通過

這基本上就是一種兩個細胞內部的直接聯繫這種連接只能讓非常微小的粒子通過這使心肌收縮一致且更快最終實現正常的心跳但最終細胞要完成與其他類型細胞的通訊就要依靠下一類直接信號的作用幾乎所有細胞表面都有蛋白質其他細胞表面有與其匹配的蛋白質複合物就像鎖與鑰匙

當不同細胞表面的蛋白相互匹配時它們會做出某些反應並傳遞信號就像上課傳紙條一樣你可以寫一個紙條 將它揉成一團然後從地上踢給你朋友你也可以把紙條直接遞給朋友這是種十分安全的傳紙條方式相信我 因為我曾是一名初中教師這種類型的細胞通訊是我們體內免疫系統區分健康細胞與外來入侵細胞的方法我們體內健康細胞表面有一種叫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1簡稱1的蛋白質一種叫做自然殺傷細胞的免疫細胞表面有能暫時結合1類蛋白的蛋白質這種情況下 自然殺傷細胞是受體1類分子是配體當兩者識別後這一細胞被確認是你體內的一部分自然殺傷細胞就會放過它但當細胞被病毒感染時如水痘或皰疹病毒1類分子不再表達自然殺傷細胞就會裂解受感染細胞這就是不知道密碼的終極結局你沒有?噢 我猜你會死的

心臟的間隙連接和自然殺傷細胞都是需要細胞間互相接觸的例子但如果想與比較遠的的細胞通訊呢?那取決於有多遠如果是與附近的細胞交流就只是在鄰近的細胞之間旁分泌信號就派上用場了在這類的細胞信號中細胞會釋放配體到它周圍的組織液中它們可能會遇到相匹配的受體如果沒有的話 配體不會起作用然後被降解當你被割傷時就會看到這一效應當血管內部的薄層上皮細胞也就是內皮細胞被破壞時它會向周圍的血液中釋放一些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會引發一系列生物反應從而使血小板聚集於傷口處血小板與其他結締組織聚集在傷口表面開始傷口癒合的第一步這就是旁分泌信號的偉大之處因為你只想讓配體作用於周圍的細胞如果血液裡的血小板突然全部聚集 這會很糟所以旁分泌是和周圍細胞通訊的好方法但它們也可以通過一些相同的機制與自身通訊這就是自分泌信號.細胞釋放配體並與自身表面的受體結合這就像早上給自己寫了個便條然後中午看了它我們在幾個不同的地方看到自分泌信號主要是在正在生長和分化的組織中例如在子宮中發育的胚胎例如上皮細胞會分泌一種叫表皮生長因子可以促進細胞生長的配體但不是每個細胞都適合自分泌信號這種通訊方式需要細胞表面有大量的受體來與配體結合使細胞更容易接收自身發出的信息最後要講的一種體內細胞通訊方式它涉及到我最喜歡的化學物質——激素內分泌信號是由內分泌系統分泌的並把激素泵到血液中這樣它就能隨血液到達身體其他部位的細胞 .並發揮作用與其他細胞通訊方式相比較內分泌信號比較慢當內分泌激素到達它的受體時與配體濃度更高的旁分泌和和自分泌信號相比 它的信號比較弱雖然比較慢 .但它們作用時間長且影響範圍廣泛這正是我們要用內分泌信號的原因例如生長激素 一種由垂體分泌能夠促進骨骼和軟骨等組織生長的激素顯然 我們並不是只有一塊位於垂體旁邊的骨頭因此旁分泌信號發揮不了作用而通過向血液中分泌生長激素就可以確保體內許多不同的組織會收到這種化學信號現在我們常將內分泌信號與遠距離通話類比雖然激素的確可以通過血液被運送到距它們很遠的靶點細胞但這個比喻並不精確它更像是將大量信息裝進漂流瓶通過河流將它們帶給下遊的朋友們就像你在本視頻中的例子看到的那樣人體內很多功能都取決於及時的細胞通訊

相關焦點

  • 你知道身體的細胞是如何相互交流的嗎?
    如果您曾經參加過小組項目,那麼您就會知道溝通是至關重要的。好吧,生命在6億年前開始了自己的小組項目,當時人們認為第一種多細胞生命形式已經進化了。隨著這一過渡,出現了許多挑戰。該小組項目的成員,即細胞,必須相互溝通和協調。現在,如果它們需要某些東西,例如多餘的糖或感染時對免疫系統的關注,它們就需要提醒身體的其餘部分。
  • 尿液黃、異味大,是身體在傳遞什麼信息?是時候知道了
    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進行代謝,所以很多人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廁所排尿。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排尿之後,會觀察一下自己尿液的顏色。一些懂得養生的人,就會知道從尿液的顏色、氣味等,都能對身體健康做一個判斷。
  • 《工作細胞》:你知道自己的細胞那麼萌嗎?
    (咳咳,肯定有很多人是衝著血小板去的吧)TV動畫《工作細胞》改編自清水茜原作的同名漫畫,由david production製作,通過藝術手法將人體細胞擬人化,訴說著發生在人體世界內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不得不說,雖然此類作品該作並非首創,但該作的誕生卻依舊令人眼前一亮。
  • 人體內細胞癌變,從正常到惡變,大概要經歷多長時間?你知道嗎?
    人體是由無數細胞參與構建的,不同部位的細胞,數量不同、種類也不同。一般來說,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壽命,所以它們存活的周期也就會不盡相同。細胞到了一定時間,就會自然衰老,然後凋亡,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也會有一些細胞,不是按照這樣的軌道去發展的,比如說到了某個階段,一些細胞就會發生惡變,然後形成癌細胞,最後對身體造成惡劣的影響,直至死亡。在這些細胞發生惡變之前,如果能夠用有效的辦法去抑制或清除它們,那麼身體的健康就有望得到保護。但是,若不知道它的變化,就會錯過治療的時機。所以說,了解細胞癌變的時間對於挽救身體健康,將有著重要的意義。
  • 魚類之間靠什麼交流?
    魚類之間靠什麼交流?它們之間的交流是否也同樣容易?或許更重要的問題是,它們能互相交流嗎?答案是肯定的,魚類和人類一樣,也可以互相交流,並且也有著豐富多樣的交流方式。最常見的方式是通過聲音、顏色、生物發光、動作、電脈衝和氣味。這些交流形式通常在魚類的導航、求偶、警告捕食者和戰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生物細胞科學,動和植物細胞是一家,你們知道嗎
    在這裡,小編先給你提一個問題,什麼是動物,什麼又是植物呢?你可能覺得很好笑,這不太容易了嗎,「能成長而生活」的是植物;能「成長、生活且能運動」的是動物。實際上,18世紀的瑞典生物學家林奈就是這樣區分動、植物的。
  • 細說大腦簡史,神經元之間是靠什麼形成連接的呢?
    大腦出現的時間要比人身體上的其他器官早得多,早在胚胎長成人形之前,甚至是在四肢從受精卵分裂形成的細胞團內長出之前,大腦的發育就已經開始了。那時候的胚胎基本還和一顆米粒差不多大小,一串神經細胞就已經沿其長度方向生長,一端形成了大腦,其餘部分則形成了脊髓,也就是大腦和其他身體部分之間的中介。
  • 細胞內的物流是如何進行的
    囊泡結合細胞外膜釋放細胞貨物的原理與在細胞內進行轉運的原理是相同的。而且,謝克曼發現的那些酵母基因中,有一部分基因的蛋白產物是與羅斯曼在哺乳動物中發現的蛋白相對應的,這也揭示了細胞轉運系統有著古老的演化起源。  蘇德霍夫的獲獎主要源於其對神經細胞之間的功能性接觸區——突觸的研究。
  • 寵物犬之間是怎麼交流的,它們通過什麼方式傳遞信息
    寵物犬之間是怎麼交流的,它們通過什麼方式傳遞信息寵物犬能很好的理解主人的意思,雖然它們不能和主人溝通,但是對人的命令它們同樣能很好的完成。它們和主人溝通的方式是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和一些簡單的動作,當我們和小狗相處的時間比較久了之後,我們就能輕易地理解它們的行為想要表達什麼。別看它們不會說話,但是小狗之間同樣可以傳遞信息,那麼小狗們是怎樣交流的呢?它們還是通過什麼方式傳遞信息的?它們擁有著靈敏的嗅覺,這是它們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
  • 兩塊磁鐵之間的磁力是靠什麼粒子來傳遞的?
    要來分析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了解下兩塊磁鐵之間的磁力是屬於什麼力,那樣才能去了解這種力是通過什麼方式來傳播的!三、弱相互作用力 弱相互作用靠費米子或玻色子傳遞的,它是四種作用力中第二弱、作用距離最短的一種力。它僅僅只作用於電子、夸克層子、中微子等費米子,並制約放射性等作用!
  • 當你「挨餓」時,身體內究竟發生了什麼?
    由於過去遺留的飢餓恐慌記憶,讓很多人覺得一日三餐是基本的必須,否則就好像虧欠了身體一樣。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卻很少有人去深入探究,只是憑藉直覺和想像來處理處理生活中的一切事物。當斷食達18小時時,細胞會開始自噬。這是一個健康的細胞回收利用受損的細胞的蛋白質與微生物的有趣現象。如果你常吃高碳水食物,糖就會與你體內蛋白質結合,開始糖化並破壞蛋白質,血液會變得很粘稠,而且容易在大腦或其它部位造成堵塞。這也是北方城市較南方城市有更多人得心腦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
  • 你知道眼睛的盲點是什麼嗎?
    就像一臺精密的儀器,完成了人體90%的信息採集。然而你知道嗎?人類經過百萬年進化才擁有結構如此精細的眼睛,其結構和功能仍然存在很多不完美的地方,生理盲點就是其中之一。眼睛向正前方注視一點時,看到的是包括注視點在內的一定空間範圍,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視野」的概念。其中,距離注視點30°範圍以內的視野被稱為中心視野,而30°以外的範圍又被稱為周邊視野。
  • 身體細胞每七年就更新?精子和大腦細胞壽命大不同
    作者 | 過客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你知道嗎?每個人體內的細胞都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中。
  • 什麼是信息傳遞理論?
    信號傳遞理論的邏輯就是我們有兩方,一方具有信息,另外一方不具有信息。具有信息的這一方,可能通過做一件事情來傳遞一個信號,告訴不具備私人信息的這一方,他的真實的水平或者是他真實的質量。我給你舉一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 寶寶一吃奶就唧唧哼哼,還舞動身體,這是在給媽媽傳遞什麼信息呢
    這些表現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就有些hold不住,甚至擔心寶寶是不是身體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內附表現舉止和解決方法):1、 寶寶吃奶時,突然產生尿感、便意對於0-3個月寶寶,尤其是新生兒階段的寶寶來說,他們一邊吃一邊拉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孩子正在吃奶的時候突然產生了尿感、便意,那麼他們就會表現出哼哼唧唧或舞動身體的肢體語言動作,這也是在向爸爸媽媽傳遞「我要拉臭臭」的信息。
  • 不同細胞之間具有的一些基本共性
    但作為生命活動基本單位的細胞之間肯定是存在一些基本共性的:1、化學組成成分的相似各種細胞的基本組成元素一般是:「氧O、碳C、氫H、氮N、矽Si、鉀K、鈣Ca、磷P、鎂Mg」,這些化學元素所形成的胺基酸、核苷酸、脂質和糖類,是構成細胞的基本構件。其中氧O、碳C、氫H、氮N,四種元素佔細胞組成的90%以上。
  • 身體的這些小秘密,你知道嗎?
    防疫假期 小魚陪你一起學 二年級 身體的這些小秘密,你知道嗎?
  • 電子巴士:高效細胞外電子傳遞新機制
    長按圖片掃描二維碼閱讀論文細胞外的電子穿梭載體一直是生物被膜細胞外電子傳遞(EET)研究的瓶頸問題之一。為解決這一問題,微生物採取的普遍策略是將來自細胞內代謝的電子通過細胞外電子受體進行遠距離傳遞,這一過程被稱為「細胞外電子傳遞」。關於細胞外電子傳遞的工作近年來一直是微生物領域中研究的熱點問題,其中關於細胞外膜蛋白和導電納米線介導的直接電子傳遞相關工作分別發表在Cell(2019)和Nature(2020)上。細胞外電子傳遞也需要電子載體作為電子與細胞外氧化劑的「橋梁」。
  • 細胞黏附、貼壁、增殖之間的聯繫
    如果未發生轉化和失去貼壁依賴性,那麼絕大多數實體組織來源的細胞都以單層附著方式生長,從組織中分離出來或傳代後,細胞會先附著在底面並在底面上鋪展,然後再進行增殖.最初發現,細胞可以在帶有微弱負電的玻璃上附著和鋪展;後來雙發現,某些塑料,如聚苯乙烯經過帶電離子或高能電離輻射處理後,細胞也能附著其上.現在知道,細胞的黏附是通過特異的細胞表面受體與細胞外基質分子結合實現的,看來,
  • 情緒波動竟會引發身體這麼多變化,你知道嗎?
    我們的身體能聽見我們嗎?當我們在療愈時能得到身體的配合嗎?當然!我們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我們能夠連結上自己最深刻的經驗。BruceLipton博士發現了頭腦和身體的交流,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細胞是如何接收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