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內的物流是如何進行的

2020-12-25 中國科學院

    10月7日,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詹姆斯·羅斯曼(左)、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蘭迪·謝克曼(中)和德國生物化學家託馬斯·蘇德霍夫(右),以表彰他們發現了細胞內囊泡運輸調控機制,即發現了細胞內主要運輸系統的機理。  

    細胞內的物流

  人體內有無數各種各樣的細胞,儘管它們非常微小,卻如同人類社會生活中的無數個企業或組織,會生產很多物質和產品,例如糧食加工廠生產的糧食。但糧食要運送到每個單位和家庭,則需要物流的配送。生物體的細胞也是如此,細胞可以生產很多蛋白質和化學物質(神經遞質),並且要把它們輸送到生物體所需要的地方。例如,胰島細胞生產胰島素,但是,需要把胰島素運送並釋放到血液中。因此,細胞中也存在頻繁而巨大的物流現象。

  現代物流是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等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實現用戶要求的過程。細胞內生產和加工物質後配送到機體所需要的地方的過程也大致能滿足現代物流的這些條件,因此可以稱為細胞內的物流。

  而且,細胞內的物流甚至比現實生活中的物流更為複雜、精準並且具有自我調控的能力,因為細胞產生的分子,如激素、神經遞質、細胞因子和酶等物質有的要被運輸到細胞內的其他地方,有的則要被轉運出細胞。這就要求細胞生產的所有物質都要在正確的時刻被轉運到正確的地點。

  此次獲獎的三位科學家都發現,細胞內的物質不是散裝運輸的,而是要包裹起來,正如人們寄包裹時需要打包一樣。細胞生產的所有物質都是以小包,即細胞囊泡的形式傳遞的,而且囊泡需要在正確的時間被輸送至正確地點。

  囊泡是由膜包裹的微型小泡,能夠帶著細胞貨物穿梭於細胞器間,也能夠與細胞膜融合,將貨物釋放到細胞外部。囊泡轉運系統對於神經激活過程中神經遞質的釋放、代謝調節過程中激素的釋放等都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囊泡轉運系統,或該系統受到幹擾,就不僅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而且會對有機體有害,如導致神經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和糖尿病等病症。

  但是,三位科學家的貢獻各有不同。詹姆斯·羅斯曼闡明了囊泡與目標進行融合、使分子得以轉運的蛋白質機制;蘭迪·謝克曼則發現了一系列囊泡運輸所需要的基因;託馬斯·蘇德霍夫揭示了指導囊泡精確釋放物質的信號機制。

  不同的發現過程

  細胞內會生產各類物質,為了確保正確的貨物在合適的時間被運送到正確的目的地,需要動用多個系統。最早對這一系統感興趣並揭示其中某種規律的是蘭迪·謝克曼。他在20世紀70年代就決定利用酵母作為模式生物,研究細胞內的這種轉運系統的根本動力,即基因是如何調控囊泡轉運系統的。

  酵母是一種用途最廣但也最不起眼的微生物。由於酵母菌的研究成果不保證能應用於人類身上,謝克曼當年的首個研究資助申請被駁回。但是,他堅持研究了下去,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通過基因篩選,謝克曼發現了細胞轉運機制有缺陷的酵母細胞,在這種酵母中產生的細胞物質在轉運中會受到堵塞,就像公路上的公交車擁堵一樣,表現為一些細胞囊泡堆積在細胞的某些部位。原因在於,某些基因導致了細胞囊泡的運轉不周和擁堵。但是,這些基因是什麼,則需要發現和鑑別。於是,謝克曼一直致力於發現與囊泡堵塞相關的突變基因。通過長期研究,謝克曼鑑定了能控制細胞轉運系統不同方面的三類基因。在1990年5月的《細胞》雜誌上,舒克曼發表的一篇論文解釋了在一大類分泌基因中的三個基因變異會造成細胞囊泡的擁堵。這就能比較充分地闡釋細胞囊泡轉運系統的嚴格調控機制。

  詹姆斯·羅斯曼的成就是,發現了細胞囊泡是如何在正確的地點進行釋放的,正如現實生活中的物流,貨物到了一個正確的目的地需要卸貨一樣。

  羅斯曼的研究並非一朝一夕完成,而是經過了長年累月努力。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羅斯曼利用哺乳動物細胞研究囊泡轉運系統。在1984年12月的《細胞》雜誌上,羅斯曼等人發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一個蛋白複合物(SNARE蛋白)可以使囊泡融合到相對應的內膜系統或者細胞膜中。

  在後來的研究還發現,這樣的蛋白複合物有很多,其作用也是為了確保貨物被交付到準確的位置後才能卸貨,所以囊泡只能與目標膜以特異性的方式進行結合。囊泡結合細胞外膜釋放細胞貨物的原理與在細胞內進行轉運的原理是相同的。而且,謝克曼發現的那些酵母基因中,有一部分基因的蛋白產物是與羅斯曼在哺乳動物中發現的蛋白相對應的,這也揭示了細胞轉運系統有著古老的演化起源。

  蘇德霍夫的獲獎主要源於其對神經細胞之間的功能性接觸區——突觸的研究。突觸是神經信號即神經遞質傳輸的關鍵通道,無數突觸形成天文數字的溝通互動,從而產生人類各種活動、感覺、情緒和記憶。神經細胞產生的物質(分子)也是通過細胞囊泡的方式來傳遞的。

  蘇德霍夫在1990年的《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闡明,囊泡通過與神經細胞外膜融合將神經遞質釋放到細胞外。這其實就是謝克曼和羅斯曼已經發現的機制。但是,蘇德霍夫的發現更進了一步,囊泡只有在需要向相鄰的神經細胞發送神經信號時才能將包含的神經遞質釋放出,那麼,這個過程是怎樣進行精確控制的呢?蘇德霍夫解開了這個謎。

  原來,鈣離子參與了控制神經遞質釋放的過程。蘇德霍夫於20世紀90年代致力於觀察神經細胞中的鈣離子敏感蛋白。隨後他揭示了對鈣離子進行應答、並促使相鄰蛋白質迅速將囊泡結合到神經細胞外膜的分子機制,也即囊泡的拉鏈被打開、神經遞質被釋放。這個過程可以表述為,當突觸前細胞內游離鈣離子和一種蛋白——突觸結合蛋白結合時,會導致突觸囊泡和細胞膜融合,使神經遞質釋放。

  正是蘇德霍夫的發現才解釋了囊泡轉運在什麼時間發生,並闡明了囊泡中的物質(分子)可以通過信號來控制釋放。

  細胞內運輸機制的意義

  三位科學家的發現表明,生物體中的每一個細胞都像一個工廠,會生產和輸出許多物質,這些物質被包裹在囊泡內運輸到細胞周圍和細胞外。因此,了解細胞內物質輸送的原理可以指導如何在細胞內把物質在適宜的時間運送到正確的地點。這種原理特別適用於藥物研發。

  另一方面,囊泡以膜融合的方式運送物質也表明,蛋白質和其他物質可以在細胞內和細胞之間進行傳遞,細胞可以利用這一過程來阻止它們的活動並且避免混亂。因此,細胞內物流的發現也解釋了為什麼胰島素釋放入血液時人的生理會有較大變化,同時也闡明了神經細胞之間的信息傳達,以及病毒感染細胞的方式。

  當然,三位科學家,尤其是蘇德霍夫的發現對今天美國繼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開啟的另一個宏大的科學研究——腦計劃研究更有意義。神經突觸是神經元信息傳遞的關鍵結構,當神經興奮時,神經電活動傳遞到突觸前膜,導致細胞外鈣離子經過離子通道擴散到細胞內,鈣離子和突觸結合蛋白是突觸囊泡釋放的開關,囊泡釋放涉及囊泡和細胞膜的融合,這個融合過程是神經遞質釋放的關鍵步驟。

  人在感覺、思考或運動時,腦內神經元之間必須進行通信聯繫。神經元可以在微秒時間內進行信息交換。當神經元被激活時,突觸前神經釋放神經遞質,遞質經過突觸間隙擴散到突觸後細胞膜,和細胞受體結合併產生作用。因此,蘇德霍夫等人的發現對理解正常生理和解釋一些疾病的病理方面有重要作用。

  例如,通過對囊泡輸送的分子機理的認識,可以觀察和了解不同神經元的不同類型突觸以及不同的神經遞質傳遞的機制。而囊泡要傳遞細胞生產的物質,就首先需要一些分子,例如,需要突觸蛋白和突觸細胞粘附分子。但是,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和自閉症患者的突觸蛋白和突觸細胞粘附分子有異常,說明這些患者存在突觸傳遞障礙。從這個方向研究,可以找到治療這些患者的藥物或療法。

  此外,蘇德霍夫的另一些研究已證明,破傷風菌和肉毒桿菌毒素能通過選擇性阻斷突觸小泡蛋白和突觸小體相關蛋白(SNAP-25)來抑制囊泡和突觸前膜的融合。因此,通過這種機制,可以研發出治療破傷風和肉毒桿菌感染的藥物。

相關焦點

  • 細胞的「物流系統」如何運作?南科大學者首次揭秘新機制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吳吉通訊員 魏志毅 付文卿細胞有雖小,卻有一個神奇的「物流系統」,一旦細胞內物質運輸體系發生紊亂,則會引發各類疾病那麼,細胞的「物流系統」是如何運轉的呢?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魏志毅課題組與餘聰課題組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論文,揭示了細胞內廣泛存在的分子馬達蛋白所介導的物質運輸的新機制。細胞雖小,卻隱藏著巨大的奧秘。細胞中製造的大量蛋白質、激素、神經遞質等「貨物」需要在各種細胞器之間運轉,有的甚至要運送到細胞外去。
  • 細胞內的物流--2013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解讀
    生物膜構成了細胞及細胞器之間的天然屏障,使得一些重要的生命活動能在相對獨立的空間內進行,從而產生了細胞之間、細胞器之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的過程。細胞內的膜性細胞器之間的物質運輸(如蛋白質、脂類)主要是通過囊泡完成的。囊泡是由單層膜所包裹的膜性結構,從幾十納米到數百納米不等,主要司職細胞內不同膜性細胞器之間的物質運輸,稱之為囊泡運輸(圖1)。
  • 細胞「物流系統」如何調控?中美聯手借冷凍電鏡開啟解碼之路
    真核生物細胞內蛋白質、脂類等「大型貨物」的運輸,被生物膜這道屏障天然阻隔。上個世紀60年代,科學家開始認識到細胞內存在一套有條不紊的「物流系統」,即囊泡轉運。作為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過程,囊泡轉運很快成為諾貝爾獎熱門領域,1974年至今已累計五次與之相關。
  • AI打造首張複雜細胞3D圖,可精準展示細胞內病變
    在細胞對抗疾病時,確切觀察個體細胞內部發生的狀況是特別困難的,這也意味著難以了解什麼方法才能讓患者病情好轉。為了更徹底的觀察個體細胞內的變化,艾倫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藉助人工智慧創造了首個複雜的人體細胞3D模型,它能準確的展示單個細胞內的不同部分和結構如何結合和工作。這個3D模型顯示了單顆典型的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hiPSCs)是什麼樣子。為了對人工智慧進行培訓,研究人員對數千顆細胞進行了精細掃描。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在線工具也為他們提供了3.2萬個3D細胞模型。
  • Science:蛋白在細胞內的「定位」機制
    (圖片來源:史家嵐)生物谷報導:加拿大和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一種單價酸性脂對蛋白在細胞內的精確「定位」起到調控作用。該研究結論回答了一個重要的細胞生物學問題,並為一項相關的爭論找到了依據。相關論文發表在1月11日的《科學》雜誌上。
  • NK細胞:人體內的「逆行天使」
    正文   如果用一種免疫細胞來形容醫護人員,很容易想到NK細胞。而   其他免疫細胞,就像科研、物流、後勤等。如果用一種免疫細胞來形容醫護人員,很容易想到人體內先天性免疫系統的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細胞),他們都具備以下特點:永遠是走在最前線的戰士,第一時間迎向肆虐的病毒;具有廣譜「殺敵」作用,不需要特異性識別或者擴增,啟動時間最快;反饋及時,發現「敵情」立即「上報」並啟動整個免疫系統。
  • 速賣通無憂物流發貨標籤如何列印?無憂物流發貨常見問題解答
    Q5:我用的是自有ERP,可以直接選擇「AliExpress無憂物流」發貨嗎? 可以,對接線上發貨API接口即可。 Q6:使用「AliExpress無憂物流」發貨,我該如何把貨交給速賣通? 2)攬收區域外,需賣家通過國內快遞將包裹自行寄送至倉庫(寄送至倉庫的費用需賣家自行承擔) 特別提醒:賣家需要自物流訂單創建起的5個工作日內,通過攬收或自寄的方式將包裹交接給國內倉庫且確保成功展示攬收或籤收成功信息(註:對於倉庫攬收需預留2個工作日/自寄方式需要預留1個工作日,給倉庫進行貨物處理及信息上網展示時間),若發貨延遲,平臺將不承擔訂單退款賠償,且該筆訂單產生的糾紛
  • Science:利用單細胞基因組學進行人類細胞表型分析
    2019年10月20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篇近期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標題為「Mapping human cell phenotypes to genotypes with single-cell genomics」的綜述類型文章中,瑞士研究人員認為在了解構成人體的細胞表型和人類基因組如何被用來構建和維持每個細胞的目標中
  • 看「物流淘寶「—天地匯如何玩轉」網際網路+物流「
    王:天地匯成立的初衷是什麼?  天地匯認為必須創造價值才能生存,因此在現有物流園區網絡內,正在打造「天地卡航」和「i配貨」,包括金融等服務產品,為園區和專線,貨代,司機創造價值。  將來:  王:現在整個社會倡導聚集社會力量來共同發展,作為平臺公司更是強調這個特徵。天地匯作為平臺型公司,本身也處在物流供應鏈極其重要位置,有什麼想對合作夥伴和潛在合作夥伴說的嗎?
  • 如何在抗體發現、細胞系開發和細胞療法開發中找到最佳的細胞?
    近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宣布,首個在人體進行的COVID-19中和抗體療法(AZD7442)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劑量爬坡I期臨床試驗(NCT04507256)已開始對首批受試者給藥。
  • 德科學家初步探明細胞內「交通規則」
    南方網訊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分子生理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日前宣布,他們初步探明了控制在細胞核與周圍細胞質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交通規則」。這一研究成果將有助於揭示細胞內各種物質相互交換循環的機理,在醫療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甲方企業如何對內部物流管理團隊進行考核?與你細說3個KPI指標
    大家好,我是許栩,歡迎來到我的專欄,物流基礎知識-第三方物流管理。本篇是專欄的第14篇文章,甲方企業對內部物流管理團隊的考核。(許栩原創系列專欄之《物流基礎知識-第三方物流管理》專欄明細內容請見上圖。)
  • 多消費場景下,品牌商協同經銷商如何進行城市物流的一盤貨交付?
    除此之外,隨著線下渠道的延伸,經銷商在倉儲和物流上所投入的成本也越來越大。打通分銷鏈路,品牌商、經銷商如何降本增效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對於經銷商專業化的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龐大的經銷商群體中,有的經銷商適合做銷售,有的經銷商並不擅長做銷售。
  • 海德堡大學:細胞如何組裝骨架
    研究人員研究微管的形成微管是細胞內的絲狀結構,是許多重要過程所必需的,包括細胞分裂和細胞內運輸。由海德堡大學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最近發現了螺旋形的模塊化微管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控制它們的形成。「為了從單個組件組裝微管,細胞使用模仿微管螺旋層的結構模板,並且可以作為新形成的微管的起點,」分子中心初級研究組負責人Stefan Pfeffer博士解釋說。海德堡大學生物學(ZMBH)。在人類細胞中,γ-微管蛋白環複合物(γ-TuRC)就是這樣的結構模板。
  • 我們的細胞是如何吸收水分的?
    細胞的含水量很高,大約85%—90%,極端的情況像海洋裡的水母,含水量竟然高達97%, 想像一下僅有3%的乾物質就可以構成生命,是不是太神奇了!我們又一次深刻理解了沒有水就沒有生命這句話的深刻含義。那我們的細胞是如何吸收水分的呢?
  • 速賣通雙11如何爆單,物流優化是關鍵!
    (6)平臺抓取物流速度高效。 (7)因物流商在承諾時間內未妥投而引起的限時達糾紛賠款,由物流商承擔。 4、AliExpress 無憂物流優勢 (1)渠道穩定時效快: 菜鳥網絡與優質物流商合作,搭建覆蓋全球的物流配送網絡。智能分單系統,根據目的國、品類、重量自動匹配最優物流方案。
  • 你知道身體內,細胞之間的信息靠什麼傳遞的嗎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你正給一個人發信息不需要及時回復 也不是那麼重要你只是隨便聊聊今天的工作聊一聊辦公室八卦聊天之餘 你翻看社交媒體看到你正聊天的朋友發布了一個他們小孩的視頻非常可愛於是你又在這個社交軟體上給他發了消息這下你就尷尬了對容易想多的人而言 這是噩夢你意識到你正用兩個不同的軟體進行單獨的對話嗎
  • 【湖北】物流大省如何託舉「大物流」
    物流園區是物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新興物流集散方式的集中區域。湖北省物流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經濟學院教授陶君成認為,物流園區存在的意義不是做大物流產值,而是降低全社會的物流總成本。
  • Nature | RNA細胞內相互作用分析新技術
    RIC-seq的步驟如圖1a所示,(1)細胞與Hela細胞甲醛交聯後滲透劑進行洗滌;(2)使用微球菌核酸酶(MNase)隨機切割RNA並使用FastAP使3』端磷酸化;(3) 使用pCp-biotin標記RNA的3』端,接著用FastAP鹼性磷酸酶去除「Cp-biotin」上的3』磷酸基團同時用T4多核苷酸激酶(PNK)磷酸化5』端;(4)經處理的RNA片段在非變性條件可與近距離的
  • 研究揭示羊膜胚胎細胞內pH調控WNT信號通路
    研究揭示羊膜胚胎細胞內pH調控WNT信號通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0:40:23 美國哈佛醫學院Olivier Pourqui及其研究組的研究發現在羊膜胚胎,細胞內pH調控糖酵解下遊的WNT信號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