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物流系統」如何運作?南科大學者首次揭秘新機制

2020-12-16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通訊員 魏志毅 付文卿

細胞有雖小,卻有一個神奇的「物流系統」,一旦細胞內物質運輸體系發生紊亂,則會引發各類疾病。那麼,細胞的「物流系統」是如何運轉的呢?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魏志毅課題組與餘聰課題組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論文,揭示了細胞內廣泛存在的分子馬達蛋白所介導的物質運輸的新機制。

細胞雖小,卻隱藏著巨大的奧秘。細胞中製造的大量蛋白質、激素、神經遞質等「貨物」需要在各種細胞器之間運轉,有的甚至要運送到細胞外去。細胞如何組織它的「物流運輸系統」,是個複雜的生物學基本問題。

設計:丘妍

據介紹,類似現實世界中複雜的物流系統,細胞內物質的運輸及分配也需要進行嚴格的時空調控,保證「貨物」可以在準確的時間被輸送到指定的地點,發揮特定的生物學功能,這是維持細胞正常生長、增殖、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動的重要基礎。細胞內物質的有序運輸,依賴於細胞骨架和分子馬達蛋白二者相互配合來完成。前者相互交叉形成網絡,分布於整個細胞中,為細胞內各類物質轉運提供軌道;而後者則是胞內物質運輸的直接承載者,負載貨物行走於細胞骨架構成的軌道上,將貨物運送到特定區域。一旦細胞內物質運輸體系發生紊亂,則會引發各類疾病。研究表明,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茲海默症、亨廷頓舞蹈症等,都與神經元軸突中分子馬達蛋白介導的物質運輸受阻有關。同時,糖尿病,腫瘤和心血管類疾病的發生也都與胞內囊泡運輸失調息息相關。因此,對分子馬達蛋白介導的胞內物質運輸的機理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學領域的熱點。

V型肌球蛋白是發現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在微絲細胞骨架上行走的運輸型肌球蛋白,對其結構和功能的研究一直引領著對於整個肌球蛋白家族功能的理解。魏志毅、餘聰的研究以人體中一類常見的V型肌球蛋白(MyoVa)作為研究對象,發現一種細胞骨架解聚因子MICAL1可以直接結合MyoVa,並與MyoVa共定位於細胞分裂中間體(一種決定細胞分裂的重要細胞器)。

進一步的細胞實驗顯示,MICAL1招募MyoVa並調控其運輸的貨物囊泡成功卸載於中間體區域,為細胞分裂提供所需的信號分子和膜組分。通過結構生物學分析,該研究團隊發現微絲細胞骨架解聚因子和聚合因子可以競爭性地與MyoVa相結合,並通過控制MyoVa行走軌道的組裝和去組裝,對MyoVa的貨物運輸進行調控,這一發現得到了生物化學和細胞生物學多種方法的驗證。

根據這些研究發現,文章提出了V型肌球蛋白的貨物運輸新機制——在「貨物」轉運的起點,V型肌球蛋白招募細胞骨架聚合因子來「鋪路」並啟動運輸;到達目的地後,微絲解聚因子通過競爭結合V型肌球蛋白, 促使細胞骨架聚合因子離開,同時進行「拆路」,終止V型肌球蛋白的運輸從而卸載「貨物」。該研究首次提出分子馬達蛋白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通過競爭性招募不同的行走軌道調節因子,進而控制其行走軌道的動態變化來調控「貨物」的準確裝載、運輸和卸載,對胞內物質運輸的時空調控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

審讀:譚錄崗

相關焦點

  • 細胞內的物流是如何進行的
    細胞內生產和加工物質後配送到機體所需要的地方的過程也大致能滿足現代物流的這些條件,因此可以稱為細胞內的物流。  而且,細胞內的物流甚至比現實生活中的物流更為複雜、精準並且具有自我調控的能力,因為細胞產生的分子,如激素、神經遞質、細胞因子和酶等物質有的要被運輸到細胞內的其他地方,有的則要被轉運出細胞。
  • 細胞「物流系統」如何調控?中美聯手借冷凍電鏡開啟解碼之路
    真核生物細胞內蛋白質、脂類等「大型貨物」的運輸,被生物膜這道屏障天然阻隔。上個世紀60年代,科學家開始認識到細胞內存在一套有條不紊的「物流系統」,即囊泡轉運。作為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過程,囊泡轉運很快成為諾貝爾獎熱門領域,1974年至今已累計五次與之相關。
  • 復旦大學發現內耳幹細胞調控新機制—再登Stem Cells雜誌封面
    復旦大學發現內耳幹細胞調控新機制—再登Stem Cells雜誌封面 2020-07-08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子巴士:高效細胞外電子傳遞新機制
    高效的EET是生物被膜在各種極端條件下「適者生存」的保證,在最極端條件下(無營養物質),生物被膜甚至可以通過細胞外電子傳遞「吃電子」(從金屬獲得電子),從而維持其生存,而這一金屬與微生物間的電子傳遞導致的微生物腐蝕每年能造成全世界上千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與細胞色素和納米線促進EET研究的快速發展相比,可溶性電子載體(物理擴散)如何促進EET的研究進展十分緩慢。
  • 研究揭示玉米胚乳早期發育新機制
    該研究首次克隆和功能解析了馬達驅動蛋白在玉米早期胚乳發育過程中的關鍵作用,揭示了早期胚乳細胞數目增殖對最終籽粒大小決定的重要分子機理。  胚乳早期發育是籽粒發育的一個重要階段,伴隨著快速而活躍的細胞分裂過程,短時間內形成大量的胚乳細胞,是決定玉米籽粒大小和產量的關鍵因素。
  • 北大劉穎組封面文章揭示細胞非自主性線粒體UPR新機制
    UPR新機制,該文還被選為封面文章於2016年11月8日見刊,另據悉,Cell Research還將針對該文發表評述性文章(RESEARCH HIGHLIGHTS)。論文解讀蛋白質作為組成細胞的基本單位之一,其準確的構象摺疊是其發揮生物學功能的基礎。細胞內負責維繫和保障蛋白質處於正確摺疊狀態的系統我們稱之為蛋白質穩態(proteostasis)系統。
  • RLOM模型:基於產品風險控制的主動式逆向物流運作
    RLOM模型,即主動式逆向物流運作參考模型(Reverse Logistics Operation Model in-proactive-manner),由上海市物流協會逆向物流分會 (SLA-RLB)與國 際逆向物流協會(RLC)聯合開發支持。
  • 國際物流公司運作流程
    國際物流公司運作流程:1、接單,客戶提前將發貨計劃發給物流公司;2、調度運輸,物流公司根據客戶的要求安排調度車輛;3、貨物跟蹤,物流公司根據發貨記錄,跟蹤貨物在途情況;4、處理結算,根據合同結算。
  • 當年十歲參加高考 566分被南科大學錄取的泰安小神童現如今怎麼樣
    被南科大學錄取, 蘇劉溢還自己開發了一套自己的個性可視化linux作業系統界面。蘇劉溢小時候還拿過泰安賽區一等獎英語大賽,山東省第一等獎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希望杯"數學競賽全國銅獎等。像這一位傳奇小神童如今怎麼樣了呢?
  • 天津大學/北京大學發現肝癌細胞有氧糖酵解的新機制
    研究真核細胞中lncRNA的功能可能發掘調控生理過程的新規律和新機制,將從不同於蛋白質編碼基因的角度注釋和闡明基因組的結構與功能。lncR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是其發揮功能的重要分子基礎,研究lncR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是探索其未知功能和機制的重要途徑,對了解lncRNA未知的生理功能和相關分子機制至關重要。
  • 福建首個保稅物流中心正式封關運作
    本報訊 記者殷陸君、通訊員劉頻報導:9月7日,福建首個保稅物流中心廈門火炬(翔安)保稅物流中心正式封關運作,使區內的近400家高新技術企業就近享受出口及時退稅、進口料件保稅的優惠政策,將進一步完善高新產業區的配套功能,有利於企業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靈活地規避市場價格波動風險。
  • 「工業之美」顛覆普通傳送帶,這款物流系統可秒變分揀機和自動碼垛機
    數量龐大的快遞,如何快速送至消費者手中?使用智能物流系統正成為快遞企業的選擇。現在,德國不萊梅大學生產與物流研究所(BIBA)推出了一款模塊化的萬向細胞傳送帶Celluveyor。它將使快遞分揀和傳送變得更加靈活和速度。BIBA研究所是不萊梅大學最早的附屬研究所之一,重點研究智能生產和物流系統以及ICT(信息通信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
  • 《科學》:我國學者發現細菌感染致病新機制
  • 生物物理所發現調控皮層中間神經元發育成熟的新機制
    研究人員首次系統地對小鼠出生後第1天至第30天各個時間段的大腦皮層2/3層中SST中間神經元各項電生理特徵和形態特徵進行了收集,並基於這些數據分析發現出生後的前兩周是SST中間神經元發育的關鍵時期,這類神經元會在這段時間快速成熟,在出生後第15天以後其自身的電生理參數基本趨於穩定。
  • 港大學者首次獲得豬擴增潛能幹細胞,可發育成任何類型細胞
    來自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劉澎濤教授團隊,研發了一種獲取幹細胞的新方法,在全球首次成功獲得豬和人的擴增潛能幹細胞(EPSCs),這些幹細胞具有胚胎發育初期細胞的特徵,可以發育成任何類型的細胞,這類細胞也被稱為全能細胞。豬和人類擴增潛能幹細胞的建立,為研究人類發育和再生醫學提供了巨大的潛力。
  • 腦科學日報:人類細胞首次實現可控可逆變透明;睡眠不規律的危害
    1,人類細胞首次實現可控可逆變透明來源:科技日報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日發表一項生物技術研究,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研究人員阿隆·格羅德斯基及其同事,受頭足類動物的適應性皮膚細胞的啟示,並從其結構和功能中汲取靈感,著手設計並改造了人類細胞
  • 面對物流配送,7-11便利店是怎麼做的?
    大規模的物流配送系統的確可以帶來低成本,但是因為每家門店的情況都不相同,到底如何可以做到配送上更加個性化、精準化?這是許多零售企業也在思考的問題,而7-11便利店給出了很值得借鑑的答案。「根據溫度管理」這一理念貫徹了整個7-11便利店的物流配送模式系統,而其運作模式也是通過根據產品的保存溫度以建立。
  • Nat Neurosci:大腦長期記憶形成新機制
    (圖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2017年2月22日 生物谷BIOON/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的神經元細胞相互交流以調節學習以及長期記憶的方式。事實上,這一種久未被發現的新的大腦運作機制能夠對我們理解大腦工作方式起到幫助作用,以及能夠幫我們進一步理解神經推行性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等的發病機制。人類的大腦中含有數千億個神經元細胞,每一個細胞與其它細胞之間都存在一萬個左右的突觸連接。而這些連接之間的信號強弱都取決於多種多樣的大腦工作機制,而這些機制則是長久以來科學家們試圖去解釋的。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中心:物流綜合管理信息系統
    實現運輸組織優化資源、系統整合、集中一貫、精幹高效的管理;同時也解決鞍鋼運輸業務如何向滿足核心客戶需求的物流服務模式轉變;為鞍鋼大物流體系整合一體化運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技術支持,為物流管理的集成,信息化、多功能、戰略合作——以信息和數據逐漸取代原始運輸工具,成就佔據高端價值的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供可能的平臺。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業工程專業點評和就業揭秘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業工程專業點評和就業揭秘 2009-12-17 16:04:08 來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