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考古學家們的研究顯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是恐龍生存的時期,那個時期最兇猛的陸地恐龍就是大家熟知的霸王龍,當然,恐龍是一種「統稱」,恐龍又分為諸多物種,無論水中、陸地還是天空,都有曾統治一方的恐龍。
提起恐龍時代的天空霸主,相信很多朋友首先會想到的是翼龍。翼龍又名翼手龍,它是一大動物的類別,是一種爬行動物演變而來的,根據考古研究得知,翼龍一共有100多個品種,其中體型最為龐大的就要數風神翼龍和哈特茲哥翼龍。而風神翼龍更是所有翼龍中的佼佼者,是人類目前已知最大的飛行生物。其實翼龍這種動物嚴格來說並不屬於恐龍,它是爬行動物不斷進化而成的。
風神翼龍存在於白堊紀晚期,一隻成年的風神翼龍翼展最長可以達到11米,體重在250公斤左右,風神翼龍的骨頭質量很輕,而且風神翼龍的骨頭都是透氣的小孔,這也讓風神翼龍有著出色的飛行能力,加上它薄薄的翼膜結構,讓風神翼龍可以長時間地翱翔在天空,就好像我們現在放風箏的原理,讓風神翼龍可以憑藉風的流動,在空中自由飛翔。
那麼,風神翼龍的攻擊性怎麼樣呢?我們單從爆發力上來看,風神翼龍無疑是天空中最頂尖的「捕獵者」,它擁有巨大羽翼,還有著尖尖的嘴巴和利爪,這種體型龐大的動物一旦加速,產生的衝擊力可想而知有多可怕,無論是遠古時期還是現代,基本沒有可以和風神翼龍正面抗衡的對手。
但是,由於風神翼龍的翼膜結構,也導致它的靈活性不足,對於一些小型而且靈活的鳥類,如果是一擊不中,那麼風神翼龍就很難再抓到它們了,所以風神翼龍的獵物大多集中在陸地上,比如霸王龍的幼崽就是風神翼龍的捕食對象。
根據古生物學家的分析,風神翼龍很有可能也會在水面捕魚吃,比較類似現在海鷗的捕食方式,當然風神翼龍的獵物要比海鷗的獵物要大的多。風神翼龍的兇猛程度是毋庸置疑的,但關於風神翼龍的食性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結論,有人分析風神翼龍是一種雜食性動物,也有人認為它是純食肉動物。
由於風神翼龍這種生物的骨頭很輕,一直到今天,考古學家們還沒有發現完整的風神翼龍化石,古生物學家只能通過數字建模來推斷風神翼龍的體積和體型,雖然風神翼龍屬於空中的頂級存在,但是由於風神翼龍較輕的身體結構,風神翼龍的防禦能力很差,如果是對比其他的翼龍,風神翼龍是很有優勢,但是對比其他的陸地生物,如果風神翼龍在陸地休息被攻擊到,尤其是風神翼龍薄薄的羽翼,那麼它很有可能就飛不起來了。
同時,也有古生物學家推理:在遠古時期,或許風神翼龍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陸地上生活的,真實的風神翼龍也或許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強大。當然,具體真相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了,風神翼龍已經在第三紀事件中滅絕了,我們只能通過分析和想像來重現風神翼龍在空中翱翔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