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坎」
共享汽車停車難怎麼破?
已與圓明新園、夢幻水城完成籤約,並在珠海招募合作夥伴,希望有更多的景點、商圈、酒店、物業以及擁有停車位的夥伴能夠加入。
———WarmCar共享汽車工作人員
我們目前也在跟公共服務機構、景區等單位進行合作,以保證取還點的停車位數量有保障。
——— 怡行共享汽車相關負責人
共享汽車均為純電動汽車,如何解決充電難?
「我們會在珠海,甚至更多地方,通過布點形成充電網絡,促進我們共享汽車的發展。」
——— 怡行共享汽車人員表示
借車取車都需「定點」?
「如果布點少,用完了還得到處找地方還車,又得掏打車費回家。」
——— 有市民稱使用難隨性,希望共享汽車布點更多些。
數字
宜步出行首期投放50輛、怡行首期投放20輛 ,WarmCar共享汽車首期投放50輛,今年計劃分別增加200輛、50輛及300輛。到年底珠海共享汽車數量或超600輛。
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如今「共享經濟」越玩越大,甚至汽車也可以共享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使手機開關車門、隨時自助取還汽車等用車場景實現成為可能;城市對車輛規模管控、數量限制與人們持續走高的用車需求之間的痛點,為共享汽車生根發芽提供土壤,汽車製造企業、網際網路企業、租車企業等紛紛布局該領域。
從首家共享汽車平臺進入珠海以來,越來越多的共享汽車平臺在珠海「開花」。半年時間過去,這些平臺現狀如何?南都記者走訪發現,停車難、充電難,仍是共享汽車運營平臺需要解決的問題。
已有三家平臺殺入
今年2月底,已在廣州、深圳開始運營的共享汽車,正式登陸珠海。該消息一傳出,迅速搶佔了珠海市民的朋友圈。當時也有很多市民本著嘗鮮的念頭,紛紛表示可能會選擇嘗試。
作為在珠海最早運營共享汽車項目,來自一家珠海本土企業,由珠海驛聯新能源汽車運營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的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共享項目「怡行」,按照當時其對外發布的消息,首批試點投入20輛共享新能源電動汽車,並表示可在市行政服務中心、香洲區、高欄港經濟區、鬥門以及珠海驛聯新能源汽車體驗館等5處停車點取車。
「WarmCar共享汽車」則緊隨其後,在今年4月份正式進入珠海。不過,這家被稱為北理珠校友企業的共享汽車項目可謂是「來勢洶洶」,獲得天使輪投資後,其在珠海首批就投入了50輛眾泰雲100S電動豪華車型,並設置了21個服務點,並稱預計6個月後,還將投放300輛。
不過,這場搶佔市場的無聲「戰役」還不算完。今年5月份,已在東莞、中山運營的「宜步出行」,也「殺」進珠海。其宣稱在珠海首期投放車輛數量為50輛,同時還要設立5個充電及取還車網點,其中4個為取還車服務點,1個為取還車兼充電服務點。
均稱看好珠海市場
3家共享汽車平臺接連在珠海運營啟動,並迅速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這樣的頻率和進度也算快速。相較於廣州、深圳而言,珠海人口及城市規模均不算太大,為何如此重視珠海市場呢?
「宜步出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珠海經濟特區地理位置優越,處於珠三角中心,「宜步出行」已在東莞、中山上線試運營,並在惠州、佛山等城市拓展中,未來九城聯動實現,珠海作為中心是實現跨城還車的必要存在。
另外,該負責人還表示,珠海作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商旅出行需求大。新能源汽車出行方便快捷,綠色環保,可以很好補充珠海城市出行需求。
「WarmCar共享汽車」負責人也表示,之所以選擇珠海,主要是看好珠海共享汽車市場的前景,助力「綠色」汽車在珠海的推廣。「我們在技術與商業模式上也有特色,不是傳統地依賴政府政策,而是與行業的發展實行『共享』。」其稱。
「怡行」負責人則稱,目前「怡行」在廣州、深圳等地也有進駐,但作為珠海本土企業,目前主要業務還將繼續放在珠海,「我們現在的目標是把珠海市場做好、做大。」
今年底珠海共享汽車或超600輛
既然是看好珠海市場,各家共享汽車平臺自然也有繼續擴大規模的計劃。按照之前媒體的報導,「宜步出行」、「怡行」以及「WarmCar共享汽車」在今年還將在首期投放的基礎上,分別再增加200輛、50輛以及300輛。這意味著今年底珠海共享汽車數量或將超過600輛。
除了車輛數量外,從各平臺目前投放的車輛看,均為電動汽車,因此配套的充電設施是否能夠滿足車輛充電,同樣也很重要。南都記者獲悉,各家平臺對於充電設施的設立也有相應的計劃。
「宜步出行」方面表示,其今年底預計在珠海範圍內的網點將增加到100個,其中每個網點約有3-5個停車位,同時還將陸續建立充電站等。而「怡行」則表示,目前在珠海已經設立了30多個充電站,今年還將繼續加大投入,「預計還將再建設10個左右的充電站,」其平臺相關負責人稱。
市民擔心停車難
共享汽車可以讓有證無車的市民也能過把「車癮」,同時也能通過電動汽車這一綠色能源方式,為綠化環境、綠色出行做點貢獻。但與此同時,在採訪中,一些市民也表示,與投入數量相比,他們更為關心的是停車位如何保障。
按照目前共享汽車的運營方式,租車市民除了要解決車輛臨時停放的問題,同時也會擔心還車服務點停車位是否能夠滿足停車需求。同時,由於還車服務點數量較少,定點還車也使得市民使用起來,無法做到像目前「共享單車」那般隨性。
「怡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市民想法,網點越多,客戶自然越覺得方便,但同時對於企業而言,如何布點、布多少點,則需要從滿足公眾出行需求、布點更為合理和高效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我們目前也在跟公共服務機構、景區等單位進行合作,以保證取還點的停車位數量有保障」。不過,該負責人也坦言,未來五年當中,停車位、充電等方面的問題依然會制約共享汽車的發展。
新模式能否破解車位問題?
與「怡行」一樣,「WarmCar共享汽車」也在尋求破解停車位難題的新方式。據介紹,其目前通過打造「智慧+旅遊+便捷出行」的全域旅遊新體驗模式,以此達到上述目的。
所謂「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WarmCar共享汽車」方面也表示,通過上述模式,並配合Warmcar的其他站點,將為市民遊客實現旅途中的互通互聯,使遊客能夠高效快捷地遊玩,輕鬆愜意地享受行程。目前,其與圓明新園、夢幻水城完成籤約,並向全珠海招募合作夥伴,希望有更多的景點、商圈、酒店、物業以及擁有停車位的夥伴能夠加入。
多平臺稱增設充電點
由於目前珠海投入的共享汽車都是純電動汽車,因此充電問題也頗受大家關注。「怡行」方面曾表示,在運營之初就出現用戶在使用時未注意電量而導致沒電,行程中途出現拋錨的情況。
南都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包括「WarmCar共享汽車」等平臺A PP都有車輛剩餘電量顯示,「怡行」與其它平臺APP相比,雖然沒有車輛剩餘電量顯示,但當你選擇用車後,可以查詢到車輛當前可續航公裡數,用車者可以通過該數據進行預判,決定是否要進行充電,並可導航至最近的充電點。
採訪中,部分平臺並未透露未來設置充電點的具體數量和位置,但都表示一定會繼續增加充電點的布設。像「宜步出行」,其根據系統後臺對各車行駛情況保持監控,一旦發現電量將低於30%,將會讓車輛自動下線,並調派工作人員去充電。
而「怡行」方面對這一問題顯得更為「自信」一些。該平臺負責人表示,公司方面原本就是以充電樁等綠色能源為主要業務,其正在不斷完善其充電網絡,「我們會在珠海,甚至更多地方,通過布點形成充電網絡,以此促進我們共享汽車的發展。」其稱。
焦點
停車充電不夠「隨性」
吸睛容易吸客難
一邊是誘人的潛在市場、網際網路概念;一邊是新事物、無成功經驗可效仿,在各家平臺努力在珠海分享「共享蛋糕」的同時,也有一些制約發展的難點是無法迴避的,比如停車位、充電點等。不過,共享汽車在環境保護方面「功勞」不小。以「怡行」為例,從其後臺數據顯示,從投入使用至今,怡行共享汽車已經累計服務2萬多人次,如果進行換算,相當於幫助珠海節能減排近10噸,減少砍伐樹木833棵。
近日,南都記者對目前在珠海運營的各共享汽車APP進行實測,發現不同於共享單車平臺,在不同出行情況下,收費各有優勢。
三家有兩家要交押金
根據實測,「宜步出行」的收費為半小時為10元,1小時為20元,不計裡程數,一天最高封頂159元;「WarmCar共享汽車」的計費方式為裡程數+使用時間,其收費標準為0 .8元/公裡,9元/小時;而「怡行」的收費標準同樣也是裡程數+使用時間。按照其A PP顯示,在使用車輛期間實際發生的裡程費用按0 .15元/公裡,時間費用為0 .4元/分鐘,夜租優惠套餐為78元,超過100公裡按1元/公裡收費。
南都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若統一以小時為單位,宜步出行為2 0元/小時,1 5 9元封頂;「WarmCar」為9元/小時+0 .8元/公裡;怡行為21元/小時+0 .15元/公裡。
三種收費方式在不同的使用情況下,費用各有不同。如行駛裡數較多的時候,使用只計算時間、不計算裡程的宜步出行較為划算;而像開車和朋友吃飯逛街,短途使用,開車時間短、停車時間長的情況,則採用每小時收費低的w arm car更合適。在夜間行駛,怡行20:30-8:30的58元「包夜」優惠價顯得非常有競爭力。
另外,在押金方面,目前怡行暫時無需押金,而WarmCar需交付交付500元保證金,宜步出行需要500元押金,不過芝麻信用超過700即可免押金。
西區和橫琴布點較少
在布點方面,記者通過各共享汽車平臺APP實測,統一以城軌前山站作為測試點。
「怡行」顯示共有6處顯示為有車,分別為泰坦科技園、市體育中心南、市行政服務中心、山姆會員店、國貿購物中心家樂福超市旁、市政府(不對外開放)。其中市行政服務中心區域顯示可用車輛最多,為5輛。其次是山姆會員店,顯示為3輛車可用。其餘均顯示為1輛車可用。
在橫琴區域顯示有4處網點,但可用車輛均為零。另外,西區共顯示有3處網點,除了平沙鎮政府顯示有6輛車可用外,南水鎮高欄港大廈顯示有1輛車可用,其餘網點可用車輛為零。
而「宜步出行」顯示共有16處,基本集中在香洲主城區範圍內,橫琴、西區均沒有網點。其中7處顯示有車,最多的1處顯示有3輛車可用,多顯示為1輛車可用。
另外,「WarmCar」顯示約有50個網點,其中多集中在香洲主城區,橫琴、洪灣、西區也均有涉及。不過,8月2日晚11時30分左右查詢結果顯示,所有網點共有19輛車可用,其中取車點多顯示為1-2輛車可用,最多的是官塘取車點,顯示共有4輛車可用,其次則是北師大珠海分校燕華宿舍沙地停車場內,顯示共有3輛車可用。
另外,有部分網點顯示為「即將開放」,比如顯示位於普陀寺、農科奇觀、體育中心、市行政服務中心、青少年文化宮、綠城花園、九洲港大廈、旅遊大廈、海濱公園等。
對於上述實測結果,有共享汽車平臺負責人表示,實測顯示可用車輛較少,可能與被人借走尚未歸還,或者部分車輛被送至充電點維修充電有關。
市民說法
借車取車要「定點」影響用戶體驗
相較於共享單車,市民對於共享汽車的青睞程度並不算太「火」。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除去駕照等因素外,更多的是共享汽車自身局限以及市民感覺不夠便利等原因造成的。
有時候比打車還貴
根據各平臺規定,借車取車都需「定點」,這也成為市民覺得「不爽」的原因之一。
有市民認為,目前國產電動汽車充滿電後的續航能力約在200公裡左右,「如果從市區去機場,或者更遠的地方,我就不得不考慮中途是否要充電,或者我使用的車正好也不是滿電,那就更擔心了。」該市民稱。
採訪中,一黃姓市民還提到另外一個問題。其稱,以珠海各共享汽車平臺設點的規模,使得市民使用共享汽車的空間也縮小了不少。比如租賃共享汽車後,因此是按照使用時間收費,如果外出辦事或者吃飯逛街,就沒辦法租賃共享汽車使用,因為除了臨時停車等問題外,僅租車費計算下來,也比打計程車要貴很多,且還不包括停車費等。「如果布點少,用完了還得到處找地方還車,又還得掏打車費回家。」其稱。
跨城使用擔心充電
共享汽車的出現,對於有證沒車的市民而言,過把「開車癮」也是不錯。除了布點問題外,還有市民提到了充電方面的問題。
有市民表示,要想更好地使用共享汽車,充電問題很難迴避。比如租賃共享汽車後,如果只是在市區跑跑,充電問題或可不必過分擔心,但若前往中山、江門等地的話,若目的地沒有或者充電點很少,如何方便充電則是很大的問題。
也有市民提出,目前各共享汽車平臺雖然都設置了就近尋找充電點的功能,但缺少查詢其它城市充電點的功能,「沒有這個功能,對於我們用戶來說,還是不敢隨便租車,萬一快沒電了,再來找充電的地方,那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