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席琳·迪翁,對中國樂迷來說並不陌生,不論是她的為《鐵達尼號》獻唱的《My Heart Will Go On》,還是後經林志炫該唱的《沒離開過》,甚至初登央視春晚,與宋祖英合唱的《茉莉花》,都成為中國樂迷喜歡的經典。
1
席琳·迪翁無疑是偉大的歌手,她的音樂對世界音樂史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比起讓人震撼的歌喉,她的愛情更讓人肅然起敬。
席琳·迪翁1968年出生在加拿大一個清貧的家庭,母親在小鎮上開了一家小酒吧,從五歲起,她就在小酒吧裡開始演唱。她的音樂天賦也從駐場是開始展露,那時的她,一定沒想到音樂帶給她的遠不止生活的溫飽,還有靈魂上的慰藉。
在1980年,席琳·迪翁的母親為她寫了首《Ce N'etait Qu'un Reve》,並將其錄製成樣帶寄給了經紀人Rene Angelil。她用她的歌聲打動了Rene Angelil,與Rene Angelil的第一次見面,她這樣說道:「當時我惴惴不安地離開自己居住的小地方,去大城市蒙特婁見他。對那時的我而言,搭乘大城市裡的公交車和地鐵是一次野外郊遊式的冒險。這個冒險終結於我乘坐電梯來到一個辦公室裡,見到一個打著領結的男人。那一刻,我遇見了世界。」那是的她12歲,而他已經38歲了!
當時的Rene Angelil也正處於事業的灰暗期,而年僅12歲的席琳·迪翁也一貧如洗,為了幫助這個被上帝親吻過的天籟嗓,Rene Angelil不惜抵押了自己的房產,義無反顧的為席琳·迪翁出唱片。在一年之內,兩張專輯,並取得不菲的成績,之後的席琳·迪翁更是輟學,全身心投入到音樂訓練中去。兩人在工作上的契合也延生到了生活中,通宵達旦的音樂錄製,讓席琳·迪翁覺得已經已然完全離不開Rene Angelil。
然而這一幕幕全被席琳·迪翁母親看在眼裡,無疑母親對Rene Angelil是感激的,沒有他就沒有席琳·迪翁的今天,但是讓一個有過兩次婚姻,還有三個孩子的男人娶自己的女兒,她完全不能接受。於是她求Rene Angelil可不可以不要給自己女兒機會。Rene Angelil這時才意識到原來席琳·迪翁對自己的親暱竟是出於愛情。他知道這段感情不可能,於是他藉口去遠在大洋彼岸的拉斯維加斯處理業務,從而躲避席琳·迪翁。
而席琳·迪翁也早已看穿這不過是他躲避她的手段,於是她暗下決心「我要變成一個真正讓Rene Angelil欣賞的女人。」她去醫院矯正自己可愛的虎牙,學習塑形,不穿清純可愛的衣服,而是換上貼身顯曲線的洋裝。她甚至還報了英語課程班,每周五天,每天學習9個小時。
而在拉斯維加斯的Rene Angelil此時也正受著相思的熬煎,他沒想到自己身後的跟屁蟲,有一天甩掉會如此難受,而好友的一句:「如果是真愛,怎麼會是傷害」也點醒了Rene Angelil,於是他決定飛回加拿大,面對這一場註定不平靜的愛情。
2
再次見面的兩人更加篤定要在一起的決心,於是19歲和席琳和45歲的Rene Angelil開始了袒露心跡後的第一次約會。雖然郎才女貌,但卻難以逾越年齡的鴻溝,但是兩人用自己的情真意切打動的身邊的人,就連最反對的母親也對此有所緩和。1991年,二人終於訂婚。愛情得到確認後的兩人,在各自的工作中投入了更多的心力。1992年她與Peabo Bryson合唱電影《美女與野獸》的同名主題曲《Beauty And The Beast》,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和格萊美最佳流行合唱獎。至此,在北美流行音樂界,席琳·迪翁的名字無人不曉。1993年,她於電影《西雅圖夜未眠》中,再度與男歌手合作對唱主題曲《When I Fall In Love》,這首歌再度讓她於隔年入圍第36屆葛萊美獎"最佳二重唱";同年,她的第三張英文專輯《The Colour Of My Love》推出。
事業上的如日中天,並沒有來之不易的愛情變質,兩人在1994年在加拿大蒙特婁市魁北克舉行了一場甜蜜的婚禮。她頭上奪目的皇冠有七磅重,鑲了2000顆奧地利水晶,花費了1000個小時才製成。那一天,她比在任何頒獎典禮都璀璨奪目。十年光陰,她從豆蔻年華走向風華正茂,最平凡的陪伴也是最濃鬱的愛戀。
儘管在婚後有各種不堪的流言充斥眼球,「席琳·迪翁為火不惜被經紀人潛規則」、「光芒四射的巨星總有一天會拋棄老丈夫」.....不被看好和質疑的污衊不絕於耳,但是愛情篤定的兩人在1997年又為樂壇貢獻了恆久的經典,就是《鐵達尼號》主題曲《我心永恆》。有人說是電影成就了歌,有人說歌成就了電影,但無疑的是這一曲風靡全球,成為世界經典。
人生如戲,還未看清幸福的模樣,他們便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劫難。1999年Rene Angelil被確診患有癌症,對於結婚才五年的兩人,無疑是晴天霹靂。但是席琳·迪翁用實際行動證明,不論生老病死,苦痛疾病,我都會在你身邊。在2000年1月1日,席琳·迪翁完成了全球巡演後,告別歌壇,一心一意的照顧丈夫。
在照顧丈夫的那段時間,席琳想為丈夫生孩子,但是Rene Angelil並不同意,因為她不忍心讓席琳成為一個單親媽媽,在沒有他的日子裡獨自撫養他們的孩子。但是心意已決的席琳,在丈夫化療前冷凍精子,之後她除了照顧丈夫,還要接受藥物注射,忍受疼痛,以確保子宮有適宜的生長環境。蒼天不負有心人,席琳在生下兒子後,丈夫的身體也有所好轉,她為了挑起生活的重擔,更是和拉斯維加斯的凱撒大酒店籤約的長達五年的駐唱合約。正式復出後的她,接著又開了堪稱奇觀的713場世界級演唱會,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3
2010年,42歲的席琳再度通過人工授精懷孕,又生下雙胞胎兒子艾迪與尼爾遜。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但沒有想到的是,4年後,72歲的雷尼病情復發。在今年年初,Rene Angelil離開了她。如生前Rene Angelil所希望那般,他死在了她的懷裡。
在1月22日,席琳·迪翁領著自己的三個兒子,出現在丈夫的告別儀式上。她站在靈柩前,作為Rene Angelil的妻子,接待朋友、歌迷和成千上百的陌生人,她和他們握手、擁抱、相互安慰。本就虛弱不堪的她,顫抖與每一個人相擁,她知道,沒有了他,她必須堅強。
這一天她接待了無數人,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前來弔唁,所以隊伍總是望不到頭,但她沒有抱怨,沒有推脫,一站就是一天,滿腹悲傷和思念。
最後她走到Rene Angelil的靈柩前,附身深情一吻,那一吻,想必36年的陪伴一幀一幀浮現眼前。12歲她愛上她,26歲嫁給他,她陪他走過一生,他留給她無盡懷念。
最後的席琳·迪翁渾身顫抖,無法站立,即使如此,她還堅持給前來的弔唁的人一個飛吻,感謝他們陪她一起送別了她的今生摯愛。她遠比我們想像堅強,可是,有時堅強人更讓我們心疼。
村上春樹在《且聽風吟》裡面寫到:「完美的文章並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絕望並不存在一樣。」Rene Angelil已然離去,但是曾有過的嬉笑怒罵、溫暖過往都成了席琳·迪翁前行的憶思。而他們的愛情也告訴我們,愛情本身就是偉大,它屬靈,是天命,可遇不可求。遇見了,是幸,錯過了,是命!而滿大街痴男怨女之所以聲討愛情骯髒和不堪,只因他遇見還不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