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馮茵倫
當地時間1月21日,美國總統川普在世界知名經濟學家和企業界人士齊聚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年會上,發表講話大談美國經濟繁榮,引發質疑。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今年的主題為"凝聚全球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是重要議題之一。但川普只宣布美國將參與植樹10億棵的計劃,並沒有直接提及對於氣候變化及其嚴重後果。
而根據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當天的直播視頻,在30分鐘的致辭中,川普不斷強調,過去美國經濟不景氣,本屆政府對全球經濟復甦起了重要作用。他認為,美國經濟在全世界具有模範作用。
川普表示,美國政府創造了"噴湧的機會之泉"(roaring geyser of opportunity)。他還宣稱,"美國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更好,更強大。"
"德國之聲"21日在名為《躊躇滿志的川普和失望的通貝裡》的報導中指出,"川普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的出場,有如為自己的選戰造勢,對氣候環保議題幾乎沒有提及。"
那麼,就像川普所炫耀的那樣,美國經濟真的值得稱讚嗎? 一些經濟學家對此提出質疑。
據彭博社報導,金融危機還未結束的2009年10月,美國當地失業率達到10.2%。歐巴馬政府時期,失業率稍有降低。川普就任後,截止到去年12月,失業率為3.5%,創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值。
就業崗位方面, 2009年1月,美國當地約有80.8萬個就業崗位被取消。隨著2010年經濟趨於穩定,工作崗位數開始呈現增加趨勢。8年來,歐巴馬每月創造約10.9萬個工作崗位。而川普政府,也保持了這樣的增長趨勢。
川普執政後,失業率降低,就業崗位增加,但工資上漲卻停滯了——川普任期初期,工資上漲了3%以上,但在去年9月,漲幅放緩至2.9%。而在小布希政府時期,工資增長每年保持在2%至4%之間。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個局面,反映出勞動力市場的低迷。
前北卡羅來納州經濟學教授卡爾·史密斯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比起支付給勞動者更多的工資,美國當地僱主們更青睞短期員工。"這對勞動市場的恢復是否有所幫助,暫時不得而知。但明確的是,這對美國的'大規模(blockbuster scale)'經濟毫無幫助。"
世界銀行前副總裁、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對《衛報》表示,美國如今的製造業就業人數增長率,仍低於歐巴馬執政時期的2008年,更達不到金融危機以前的水平。同時,創造就業崗位的速度,也明顯低於歐巴馬執政時期。
他還指出,美國經濟蘊藏其他的脆弱性——GDP放緩,財政赤字增加。
美國2019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為2.1%。川普競選時曾承諾,要將GDP增長率提高到4%,但目前的水平還不到歐巴馬執政時期的2.4%。斯蒂格利茨認為,考慮到巨額財政赤字和超低利率帶來的經濟刺激效果,美國的GDP實際增長率可能更低。
△美國DGP增長率,來源:FRED,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Economic Data
從理論上來說,經濟一旦健全,政府就會減少開支,提高稅收空間,聯邦財政赤字就會相應減少。但據統計,2019年,聯邦政府的財政年度赤字為9844億美元,達7年來的最大值。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曾預測,2022年,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將突破1萬億美元。
國家經濟健全,能讓該國市民的生活得到提高,隨之更為健康、長壽,但美國目前的情況並非如此。
據美國國家保健統計中心(NCHS)的資料,美國人2017年的預期壽命為78.6歲——在發達國家中,預期壽命值最低。而這一預期值在川普就任後的前兩年持續下降,中年人的死亡率達到了二戰後的最高值。
斯蒂格利茨直言,"川普對1%的上層人士,特別是對0.1%的頂端人士來說,是一個好總統,但是對其他人來說,他不是。別說保護環境,他在經濟方面的得分也是'不及格'。"
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年會21日在達沃斯開幕,為期5天,共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000名政商學各界和公民社會等利益攸關方代表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