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行業現狀,你願意去日本做碼農嗎?

2020-09-03 憶蓉之心

前語:不要為了讀文章而讀文章,一定要帶著問題來讀文章,勤思考。

Why Write This

對於大部分在東京讀計算機碩士的小碼農來說,找工作幾乎是每個人畢業前最頭疼的事。東京又是個非常奇特的城市,同樣是東大碼農,收入低起年收400萬,高至超越1200萬,一切皆有可能。但是東京的許多大學,據我所知,學校就業處的信息可以說是一無是處,無法對小碼農就職提供足夠的幫助(主要還是因為學校一般把情報理工算在工學部裡,和工學部一起提供信息,而忽視了計算機行業近幾年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時,東京的碼農職位又處於一個十分奇妙的環境下,年功序列的百年老店,諮詢服務,金融技術,矽谷網際網路,同時存在於東京碼農的招聘市場,而且分別有一套互不兼容的招聘流程。在這篇博客中,讀者很容易就會發現,我自己也並沒有(也實在做不到)參與所有類型的公司招聘,僅僅能對博主自身經歷過的一些求職活動進行詳細的論述(並包含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希望讀者可以自行甄別),對於博主沒有親身經歷的部分,只能通過資料和道聽途說(主要來源於和其他認識的求職學生談天說地)進行論述,對於觀點的客觀性,資料的準確性和時效性都不作保證。

不過由於 1.大數定律,足夠多的樣本中的噪聲服從正態分布。2.大多數的超線性回歸模型都可以對包含正態分布噪聲的樣本進行無偏預測。因此寫這篇博客並非毫無意義,希望讀者可以多多尋找其他資料,理性分析理性看待,數據越多,預測越準。

這篇博文將結合我自身經歷,概述日本東京應屆畢業生在計算機領域的求職情況,以及對如何做準備做一些微小的建議。

同時希望讀者可以理解,找工作本身是一個主觀性極強的小馬過河式的問題,有的技巧對我來說和吃飯一樣自然,但是對一些朋友來說可能是需要艱苦訓練才能獲得。同時對於有的朋友來說易如反掌的事情,我本人怎麼都做不好。這是十分正常且普遍存在的現象,希望讀者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自己進行切實的分析。

About Some Rumors

幾經思考,我決定把這一段寫在最前面,因為我發現在日本計算機求職這件事情上,中文網際網路的消息幾乎都包含幾個十分錯誤,甚至會對不了解的人有毀滅性誤導的謠言。因此我想先把這幾個很常見的謠言拿出來單獨說一下,希望大家仔細辨別,好好斟酌。

日本寫代碼工資就那樣,和所有行業都差不多

日本應屆生薪資是有名的平均主義,似乎只有在商、法、醫、稅這幾個傳統貴族行業才能免俗。然而近年來,隨著日本經濟和社會的改革,尤其是就職市場的改革,再加上美國網際網路公司的瘋狂衝擊(中國帶來的衝擊也有一些,但不明顯),碼農的薪資水平開始逐年甩開其他行業,逐漸向貴族行業靠攏,因此一些努力,一些聰明的選擇,還有成噸的運氣,碼農是能夠達到讓其他人瞠目結舌的應屆生收入的,切不可自暴自棄。

傳統日企

傳統日企的IT就職和其他專業的就職沒有任何不同,典型的日式平均主義。Pros:不太可能被裁員。Cons:其他所有。

外資網際網路

在日本招聘的外資網際網路少得可憐,例如Google最大的對手Facebook在日本就不招聘技術崗位。在日本進行校招的外資公司有:Google, Microsoft, Amazon, Indeed. Apple在日本主要招硬體,不怎麼招軟體。

Pros: 在日本打工族裡算最高一級的收入水平。全球領先的技術。完善、健全、全球一流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職業體系。純英語的招聘流程和英語為主的工作環境。Transfer去其他國家、地區的機會。

Cons: 和灣區或者西雅圖總部的人比起來,你的錢是比較少的,容易吃檸檬。日本分部組、話語權都有限,這些都有能制約你的職業發展。每年招聘人數很少,因此競爭很激烈(也很玄學)。

What to Expect

可能是由於中文網際網路上對於日本IT業界的信息普遍滯後,許多朋友對於在日本做IT的正常收入、福利水平不甚了解。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博主在這裡粗淺的列出一些大概的數據,同時推薦一個日本網站,叫Vokers,類似於日本的glassdoor,是僱員對於僱主的評價網站,可以在找工作和評價收入的時候進行參考。

Work-Life Balance

總體來說,外資企業比日企要良心許多,得益於其全球統一的福利政策和科學高效的管理模式,很少能找到比外資巨頭更有work-life balance的公司(除了Amazon,Oncall減分很多)。

日系企業各有各的不同。基本遵循給錢多的事兒也多的模式,但是還是不敢像國內996那樣折騰,各個公司的加班時間依舊可以在Vokers上查到。需要指出的是,月均加班在40小時以上的公司已經相當高的加班度了,但是也很少有在20小時以內的公司,所以工作強度差別也並不是很大。

對於一些不太了解碼農就職行情的同學,這裡需要指出一個常見誤區:許多人會說,薪酬不重要,重要的是學到東西和發展空間。這裡把薪酬和發展對立起來,就是和現實不太符合的說法。在計算機行業,普遍而言,你最能學到東西的地方,就是那些給你錢給的最多的地方。所謂的在收入和發展中斟酌,也是指FLAANG(+Microsoft)和獨角獸創業公司/即將上市的新興巨頭(Uber, Airbnb, Pinterest)中斟酌,而上述所有公司,給錢都很大方,區別只在於股票能不能發財。然而在日本,幾乎沒有後者可選,所以能去Microsoft, Apple, Google, Amazon, Indeed,實在是想不出不去的理由。

# 最後

這一篇主要對於日本IT就職進行了客觀和主觀的綜述,希望能夠對於大家了解日本IT就職有所幫助。

來源:http://1t.click/Rm9


搜索微信號(ID:Java面試那些事兒),可以獲得各類Java面試題、源碼解析、原理講解、IDEA學習指欄。

回復(程式設計師),可以領取作者推薦的程式設計師必讀系列電子圖書。

回復(加群),可以加入到後端技術交流群。

相關焦點

  • 日本遊戲行業從業者收入現狀:高薪靠加班
    日本遊戲行業從業人員的收入要比動畫行業高上不少,不過非開發類工種加班不一定有工資、開發類工種薪資大多低於其他行業程式設計師的現狀也的確也稱不上優待。 日本遊戲行業通常將從業人員按照工作職能大分為「開發類」和「非開發類」兩個類型,像製作人、導演、策劃、角色設計、劇本這些工作都屬於非開發類下,而直接參與遊戲系統、遊戲程序工作的一般統稱為遊戲程式設計師。
  • 沒人覺得碼農的job security很差嗎?碼農就是吃青春飯?!引發一場巨大爭議…
    相比於所謂的傳統行業,我寧願冒風險當碼農每年拿幾倍的工資。@qqaas :我的感受跟你不太一樣!@qwseda123 : 能讓你用醫生和律師來做對比 這本身就是一種碼農的勝利。醫生律師 vs 碼農 門檻是一樣的麼?門檻不同不能對比啊。我做碼農不是因為我不想做醫生律師,是因為他們門檻高 ,入學門檻高執業門檻高,千軍萬馬過了獨木橋必須要保證安穩,否則誰去吃這個苦。
  • 你去過日本的便利店嗎?來看看日本便利店到底有多便利?
    你去過日本的便利店嗎?來看看日本便利店到底有多便利?不管是哪個行業,想要抓住大家的心,那麼一定要給消費者提供便利,因為只有這樣,大家才會來二次消費。今天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日本的便利店,它真的和名字十分相符,「便利」到了極致。
  • 想去日本參觀學習嗎?日本和PISA測試的教育和人口現狀
    然而我們面前的事實是日本的一些右翼元素仍然拒絕中國,之前,中國學生已成為日本留學生的主力軍,中國留學生日本有競爭力嗎?「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ISA)」的最新成績發布,中國中學生在這一系列評估考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取代新加坡成為教育最好的國家。
  • 程式設計師和碼農有什麼不同?從這三個單詞就看得出來
    他們渴望把現有的產品做到行業領先,甚至創造新的產品從而改變市場規則。 程式設計師更注重深度挖掘 和被迫996不同,真正的程式設計師願意為了把一個產品研發到最好的效果,心甘情願地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到公司的產品上面。
  • 年薪三十萬碼農看不上月薪三千博士公務員?網友:是人家看不上你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其實大家的婚戀觀念也是在不斷的更新之中了,很多人都覺得結婚不再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了。在我們國家現階段其實男女比例失調的情況時比較嚴重的。所以說大齡剩女和剩男是越來越多了,尤其是高學歷的女生和高科技行業的男生是最為容易被剩下了的。
  • 華為碼農放棄目前的工作去當中學教師:對這個選擇還有一點顧慮!
    當然如果準備在技術道路上一直發展,無非就是做技術管理或者做架構之類的事情,甚至還有的轉產品或者轉軟體測試行業了,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如果不準備在這個圈子混了,想轉其他行業,那麼範圍就大了去了,程式設計師也是人,只要其他人能幹的程式設計師相信幹一段時間也能達到這個行業的一般水平吧,近期,就有一名華為的碼農網友準備離開這個圈子了。
  • 從提桶跑路到職業碼農,低學歷也能靠這個行業轉型?
    在碼農行業裡,他們被稱為「底層程式設計師」。然而在流水線工人的圈子裡,他們卻處在食物鏈頂端。 萬元薪水與成就感 可觀的薪水和工作環境,是這份工作吸附「廠哥」們的關鍵元素。
  • 45歲是公務員的一道坎,35歲是碼農的一道坎
    最近一段時間,在水木、知乎等高知分子和碼農的網絡集散地裡出現很多宣洩「人到中年不如狗」的中年危機焦慮和頹喪的帖子和文章。中年危機正席捲IT行業,在BAT日漸建成牢不可破帝國的背後,無數IT碼農正陷於一場場職業危機和漩渦中,調崗、降薪、解僱、長時間失業,這些在其他行業看來是小概率事件正大規模地發生在中年IT行業從業者身上。
  • 中國人去日本會從事什麼工作?
    中國人去日本會從事什麼工作?   日本前不久剛剛做了一個調查。現在全日本近250萬常住外國人當中,中國人佔了將近70%。大家做的最多的是三類工作。一個是服務業,就是餐飲店、便利店等服務行業。這個行業目前日本嚴重缺人,工資不高,但各種苛刻要求一籮筐,願意幹的人越來越少。第二個是建築工。
  • 40歲電腦技術男,難道大齡碼農就該死?公司:沒資格再去找工作
    圖:網絡 文:職場大志慧導語:一個人如果想在社會上生存下去,那就必須要有錢,不管你歲數有多大,衣食住行總是要花錢的,為了掙錢,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不停的工作,雖然現在大部分人都交了養老金,但是這點錢卻根本不夠用。
  • 國內男人在日本工作,為啥不願意回來了?看看日本女人怎麼說
    近年來,我國人民出國旅遊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日本,日本的生活環境是人們所嚮往的,除了去日本旅遊以外,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定居日本。近年來國內男人在日本工作,為啥都不願意回來了?看看日本女人怎麼說。人人都愛景色優美的地方,生活在這樣的地方不僅讓人放鬆還能經常擁有好心情,這也是人們熱愛旅遊的原因,日本這麼受歡迎,肯定離不開它乾淨整潔的街道和它風景優美的富士山,當然還有其他許多著名的景點。但是僅僅因為風景優美就能讓我們國內的男人願意長期定居日本嗎?當然不是。
  • 日本稀缺職業(日本介護年薪20萬人民幣還有保險)你願意嗎?
    日本最稀缺的職業(日本介護年薪20萬人日本最稀缺的職業(日本介護年薪20萬人民幣還有保險) 換做是你願意嗎?日本社會的老齡化問題,使得介護成為了稀缺行業什麼是介護日本的介護,可以說在日本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行業,為在介護中心居住的老年人服務。負責照顧老年人日常生活起居,陪老人聊天說話做遊戲等,說是介護,其實更多的是心靈的陪護,讓老人不再孤單。
  • 月入五萬的碼農,搶了文科生的飯碗
    當然,你可以說是因為他們創造了很高很高的價值。比如,騰訊的微信團隊共有2000人,他們以異常精幹的隊伍為全國十億人口提供了基本的通信服務,同時還拓展了更為高端的閱讀與視頻娛樂,更將傳統媒體的地盤侵蝕了十之八九,其人均創造的產值恐怕以千萬元甚至億元計數。
  • 給你2萬月薪,去偏遠山區教書,你願意嗎?
    最近發布的文章中,有兩篇都提到了城鄉教育的差距,讀者們對這個問題十分關心,小編收到了數百位朋友的留言,讓小編了解到了更多地區鄉鎮中小學教育的真實現狀,在此十分感謝大家。正好今天看到了一個類似的討論帖:給你2萬月薪,讓你去偏遠的山區教書,你願意去嗎?
  • 高校理科專業博士:去做了程式設計師值麼?網友:很喜歡寫代碼麼?
    針對這名博士生網友的情況,讓我們一起看看其他網友們都是怎麼看待的吧!網友三:去高校多好,當底層碼農?是不是年紀有點大了上世是朵花:這名網友覺得做碼農年紀上是有點大,博士畢業應該差不多快30了。網友四:喜歡寫代碼嗎上世是朵花:樓主表示還挺喜歡的,但是做底層的,加班有點多,很心累網友六:底層是有多底層?我覺得錢多+你喜歡碼代碼就算值得。
  • 2020年的IT行業,程式設計師還容易找工作嗎?
    學史明理,作為想進入IT行業的人,首先你要知道行業的發展,技術的發展,相比其他行業,IT行業的變化更替更快速,了解行業歷史和發展,才能找準線下熱門的技術方向,自己的定位以及職業規劃方向;而作為已經在行業內的人而言,更需要了解,才能提升自己的技術,根據市場用戶需求的改變及時調整規劃,這是關乎自己飯碗的問題,不能只顧眼下,只會技術,而沒有大局觀,不去學習新的技術,
  • 「如果年薪百萬,你願意加班嗎?」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走上街頭,分別採訪了北京、上海、成都、南昌的當代「打工人」,想問問看,他們的加班現狀和心態是什麼樣的。你願意接受加班嗎? 「你願意加班嗎?」「你為什麼要加班?」這些看起來甚至沒必要問的問題,「打工人」還是給出了我們意料之外的答案。一位來自江西南昌,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31歲「打工人」坦言:「我不加班,總有別人會加班。
  • 少兒編程 ≠ 寫程序、做碼農
    少兒編程是與各個學科的融合與延伸少兒編程不是一個「寫程序,做碼農」的事情,少兒編程是一個基礎性的學科群體
  • 普通工人去日本打工每月20萬日元?曝光真實收入,你還願意來嗎?
    最近很多小夥伴問我日本出國勞務到底能掙多少錢?去到之後能做什麼?今天我們就說一下日本打工的真實收入與工作生活。日本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發達國家,國民的生活質量相對比較高,這導致年輕人不願意從事工人、農民等體力勞動的工作。為了滿足社會生產力的需要,日本就需要大量的外國出國勞務人員加入到日本的生產建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