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覺得碼農的job security很差嗎?碼農就是吃青春飯?!引發一場巨大爭議…

2021-03-06 一畝三分地Warald

有小夥伴在一畝三分地發帖:沒人覺得碼農的job security很差嗎?

最近perf季,各家的PIP都出來了,亞麻毫無疑問的又是第一,FB緊追其後,連Google的PIP都出來了,總所周知,即使在Google,每年也有4%左右人拿NI,亞麻和FB等等比例就更大的,我以前在一個傳統行業,工資雖然沒有碼農高,但是十多年都沒見過被fire的人的,工作也很輕鬆,我覺得碼農job security差的點有以下幾個:

1)工作經驗毫無價值,或許說唯一的價值就是過簡歷關,不管你工作多少年,面試還是統一刷題,想像一下你35、36歲了,還得跟new grad比茴香豆的幾種寫法。。。沒有辦法把之前的工作經驗變現,更好更快的找到下一份工作,不要質疑我,版上各大senior哪個跳槽的時候不996的準備刷題的?哪個敢拍胸脯說面試官看到我的簡歷項目,直接發offer的?像醫生、律師甚至建築工人這種工作,日常工作雖然瑣碎,但是真的是積累了價值的,不管是跳槽還是後面自己開診所,總不至於突擊複習什麼知識,學到腦子裡的就真的學進去了

2)科技公司Perf文化,幾乎所有的科技公司都有Perf考核,唯一的區別就是有沒有末位淘汰,末位淘汰的比例是多少?但是不管有沒有,公司的目的就是讓你和同事競爭,review的時候一定要搞個ranking,這種制度誰敢放鬆呢。。。。沒有末位淘汰的公司或許還好,但是看到周圍同事一個個的promote,心理難免也不平衡,自發取內卷

我胡亂想了想願意,為什麼科技公司的turn over rate這麼高?因為門檻實在太低了,L6以下真的是說換就能換,換誰做都一樣的,公司才敢每年淘汰一批人,而且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跟CS一樣,每年就這麼多小鮮肉湧入,完全的資方市場。。。

帖子一出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很多小夥伴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看法:

工作經驗毫無價值?那為啥四五年工作經驗可以拿到ng兩倍甚至更高的薪資?至於面試,級別高的design和bq比重更大。

至於穩定性,麻煩樓主給我一個大多數人可選且錢多活少又穩定的option。相比於所謂的傳統行業,我寧願冒風險當碼農每年拿幾倍的工資。

@qqaas :我的感受跟你不太一樣!
工作經驗最大的作用在於輕車熟路:我原來公司的skillset和現在做的比較吻合,來新公司不到三個月就deliver了有impact的項目,而這完全是因為我之前在公司用的tech stack、in house infra tools、做項目寫doc寫代碼上線monitor整個流程、跟TPM/TL/inter team communication都是大同小異的。我在之前公司的工作經驗,幫我在新公司做起活來得心應手,完全碾壓同時期甚至一些進組一年的人我前公司的TL來得比我還晚,來我組後沒幾周就摸透了所有的codebase,開始帶頭做項目,馬上deliver impact,建立威望。

以這個角度來看,job security不是你在一家公司永遠不被開除,而是你作為一個熟練工在市場上總能快速找到tc不錯的下家,以及進入新公司後迅速的成為老手那種自然而然的能力(不需要刻意訓練,隨經驗上漲自然就有了)

@Alan888: sde可以說是相當吃技術的工種了,工作也算相當穩定了,錢也賺的不少,而且本科就能賺錢。你舉例醫生律師就是個笑話,醫生要讀md要做resident花的時間精力太大了,要是這樣出來跟本科畢業的sde半斤八兩誰幹啊....至於傳統工業比sde的job security差的多了去了pay也少得多,不然為啥都轉碼?至於40歲被pip,先不說40歲會不會被pip,至少sde從22歲本科畢業幹到40歲退休能積累相當的財產,40歲後退休搞搞投資日子就很舒服了,不是所有人都想幹到60歲退休的。

@qwseda123 : 能讓你用醫生和律師來做對比 這本身就是一種碼農的勝利。

醫生律師 vs 碼農 門檻是一樣的麼?門檻不同不能對比啊。

我做碼農不是因為我不想做醫生律師,是因為他們門檻高 ,入學門檻高執業門檻高,千軍萬馬過了獨木橋必須要保證安穩,否則誰去吃這個苦。

讀個master花兩年時間可以轉碼,門檻很低了,人文社科藝術挖掘機都可以轉碼,各路妖精菩薩神仙過河各顯神通,這ROI很高了啊。

那請你舉幾個除了醫生律師以外的職業  從學習成本 職業發展來對比對比碼農??

@trump: 我組裡的architect,90年代的PhD,已經五十多歲了,股票大把還有專利費,感覺人家每天高興的一b,每次和我meeting都是笑嘻嘻的,只能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jerrygenius: 傳統行業經驗重要是因為沒有像科技行業這樣的發展。科技行業技術棧/經驗都沒有發展出固化的體系,所以純經驗沒有那麼重要,但這也說明這個行業還有很多的機會。能選個向上發展的行業總是在一潭死水的地方更幸運。

但是lz對科技行業職業發展可能有些誤解,sde年限多之後做的事情和年限少的時候做的事情是完全不一樣的,技術也從來不局限在寫代碼寫算法這件事情上,具體可以參考各大公司的job ladder。純粹經驗積累的價值不高但是sde職業發展上升職會更類似於「轉職」,考慮的abstraction會越來越大。

不過要是說到能不能在一個公司鹹魚,微軟,google不也是一大把10年l4嘛。在發展的行業選擇總是更多的,不是只有那麼兩家公司。

@WarriorZ :pip確實客觀存在,要一直學習也是事實,但這已經是大部分碼農的最優解了,光抱怨有啥用,能哭死董賊嗎?傳統行業轉碼的表示你們太naive了。在國內碼農一年薪水能頂傳統行業10年(就拿我自己之前的行業)。國內傳統行業穩定,在你老到幹不動之前工作還是好找的,但是月薪5000你願意幹一輩子嗎?至於升職加薪是一樣的,有人十幾年L3自然有人十幾年技術員。在美國你就更別說了,有幾個傳統行業入職給辦h1b和綠卡的?真覺得碼農不行建議知行合一用腳投票,我反正是自己allin也把我對象送進大廠了。

@ali2001: 碼農就是吃青春飯,別以為幾十萬的大包裹能拿一輩子。年過四十,有家有娃了以後,精力明顯下降,別說刷題,你連好好睡個覺的機會都不多了。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早做打算總比PIP來的靠譜!

也有很多小夥伴們認真探討問題:

@hoopeht:我自己不是這個行業的,不知道理解對不對。
科技公司只需要碼農有編程能力,所以哪怕你有幾年經驗,也還需要和經驗更少的人比拼編程能力,所以哪怕有幾年工作經驗也還是要刷題。
但其他行業更看重你對行業和公司業務的理解,這是需要時間沉澱的,沒在這個行業工作過不可能理解得透徹,所以經驗多的人不需要和經驗少的人競爭。

然後小夥伴們也來回答:

@wxr.dal: 不對。碼農是自嘲的說法,sde的碼並不是全部工作內容,甚至一半都佔不到,你說的那叫programmer而已。編程能力並不清楚是什麼能力。sde比拼的是design能力,學習能力,只是更新換代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等等等等。面試刷題是一部分,做不出來題是一定沒offer的,全做出來也未必有,bq、communication、potential learn capability都是要看的。別的行業需要時間沉澱,sde當然也需要,entry level的人當然不能去面principal。

@glaciersilent: 你的理解不對,因為像你所說,你不是這個行業的。我覺得這個樓主應該也是一樣的情況,不同的是他明明一知半解,卻要大放厥詞。

科技公司當然不是只要編程能力,對行業和業務的積累是十分重要的,技術和業務都懂的工程師在這個市場絕對是超級搶手,因為他們能做成code monkey做不成的事,也是很多有追求的程式設計師一直努力的方向。甚至退一步講,只需要編程能力,對技術積累和業務積累沒需求的絕大部分都是初級職位和劣質公司。

之所以面試要做題,特別是一些高級別,一是看思維能力,二是剔除一些只會吹水沒有真本領的人和嚴重脫離技術的人。但是對於高級別,做題絕對不是主要部分,對於行業,業務,設計和領導力的考察才是真正的重點,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人面不過高level。

在行內稍微工作幾年的都知道這個行業的情況是如此。所以之所以有這個帖子,基本上出於外行人對程式設計師的刻板偏見。

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也可以掃碼回原帖和大家一起討論!

掃碼回原帖新聞來源一畝三分地職場達人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一畝三分地聯繫
歡迎小夥伴們爆料提供新聞線索發送到:1point3acres.ops.1@gmail.com,會加米喲

後臺回覆:APP

下載一畝三分地看帖回帖更方便!

在APP裡可以找到新推出的「交友平臺」

開啟推送更有「熱帖」「重要新聞」的及時推送!

相關焦點

  • 程式設計師和碼農有什麼不同?從這三個單詞就看得出來
    碼農這個詞很早就有了,但我以為這只是程式設計師偶爾自黑的幽默,直到論壇、博客上越來越多人正兒八經地自稱「碼農」、「碼畜」、「搬磚的」...... 有人認為「碼農」、「程式設計師」、「工程師」等等這些稱謂大可不必過於在意,名稱和真實情況是兩回事。
  • 親戚稱呼程式設計師為「碼農」網友:懟回去,這話只能我們自己說
    因為每天與代碼打交道,很多人就會把程式設計師稱呼為「程序猿」「攻城獅」「碼農」,特別是「碼農」這個稱呼一般都是程式設計師們拿調侃自己的。但是這個稱呼如果是別人來稱呼的話,自己那就有點不被尊重的感覺了。最近在職場論壇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親戚稱呼程式設計師為「碼農」網友:懟回去,這話只能我們自己說,這是怎麼回事呢?
  • 月入五萬的碼農,搶了文科生的飯碗
    下一個問題是,中國的碼農們水平如何,是否配得上讓人豔羨的收入?當然,僅僅憑藉一場非官方組織的競賽就認為中國碼農天下第一,未免一葉障目,但中國人在邏輯和數學上的基礎教育水平,卻是有目共睹的。既如此,中國頂尖的網際網路企業給與碼農們的起薪和薪酬,若放在國際上又是什麼樣的水平?美國企業的薪資水平非常透明,權威的招聘平臺Paysa上可以查到幾乎所有知名企業的薪資範圍、薪資平均值乃至中位數。
  • 40歲電腦技術男,難道大齡碼農就該死?公司:沒資格再去找工作
    圖:網絡 文:職場大志慧導語:一個人如果想在社會上生存下去,那就必須要有錢,不管你歲數有多大,衣食住行總是要花錢的,為了掙錢,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不停的工作,雖然現在大部分人都交了養老金,但是這點錢卻根本不夠用。
  • 35歲碼農有什麼好焦慮的?EasyDL讓中年程式設計師變身AI碼農,供不應求!
    計算機科學奠基人艾倫·佩利堪稱AI的虔誠信徒,「在人工智慧裡呆上一年,足以讓人相信上帝的存在」。酷炫的人工智慧,似乎只是科幻電影裡的異次元場景,或者高科技公司的PPT概念。其實不然,人工智慧已經如同水電煤一般,浸潤到現實世界的方方面面,改變了芸芸眾生的日常生活,也讓諸多讓人咋舌的「神跡」落地成真。
  • 國內的軟體工程師,是吃青春飯的嗎?
    問題:國內的程式設計師(軟體工程師)這一職業,是吃青春飯的嗎?周筠  兒童教育話題優秀回答者 虛晃一槍。十多年前,在CSDN的論壇上就有人在提這樣的問題。這些人雖然離圖靈獎已經挺遠了,但是他們通常要麼有十年及以上的經驗,要麼就是非常有靈性有悟性的程式設計師。       企業客戶類,就是那些根據企業的要求,開發的定製服務軟體。在移動互聯時代之前,前兩類需求畢竟少,在程式設計師群體中,數量上做企業軟體的才是主體,這個是大勢。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我沒考慮網路遊戲的情況。由於我對遊戲行業陌生,不知道那裡程式設計師的生存狀況。
  • 看看行業現狀,你願意去日本做碼農嗎?
    ,找工作幾乎是每個人畢業前最頭疼的事。東京又是個非常奇特的城市,同樣是東大碼農,收入低起年收400萬,高至超越1200萬,一切皆有可能。但是東京的許多大學,據我所知,學校就業處的信息可以說是一無是處,無法對小碼農就職提供足夠的幫助(主要還是因為學校一般把情報理工算在工學部裡,和工學部一起提供信息,而忽視了計算機行業近幾年翻天覆地的變化)。
  • 程式設計師,碼農和工程師之間到底有差別嗎?
    【IT168 評論】關於命名之間的戰爭對技術圈而言聽起來似乎有些奇怪,但碼農、開發者、程式設計師和工程師之間的區別似乎正在被大家遺忘,或者這之間的區別已經消失了。每一個身處工作崗位的編碼人員應該知道職稱的重要性,它可以直觀的告訴面試官你做了什麼,並使你的簡歷看起來很酷。
  • 45歲是公務員的一道坎,35歲是碼農的一道坎
    中興跳樓事件正在發酵,一般而言,焦點的社會事件常常會引發同類群體的集體情緒宣洩,如當年富士康的「十三連跳」就是這種集體情緒最極端的表現。最近一段時間,在水木、知乎等高知分子和碼農的網絡集散地裡出現很多宣洩「人到中年不如狗」的中年危機焦慮和頹喪的帖子和文章。
  • 元旦,領導讓員工自己買禮物互換,某碼農一氣之下準備了一把菜刀
    近日,為了迎合元旦的節日氛圍,某企業領導決定讓員工自己買禮物,然後公司內部相互交換,一位碼農小哥表示不願意,領導便讓HR約見他談話,於是該985高校畢業的碼農一氣之下竟然買了把菜刀來當禮物,領導很無奈發工作圈稱:如果你是他的老闆,這種低情商的員工要不要開除?一時間引發網友熱議。
  • 年薪三十萬碼農看不上月薪三千博士公務員?網友:是人家看不上你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其實大家的婚戀觀念也是在不斷的更新之中了,很多人都覺得結婚不再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了。在我們國家現階段其實男女比例失調的情況時比較嚴重的。所以說大齡剩女和剩男是越來越多了,尤其是高學歷的女生和高科技行業的男生是最為容易被剩下了的。
  • 調多了API,來聊一聊SQL - 碼農登陸
    正文作為一名入坑沒多久的「碼農」,操作資料庫恐怕是入職最先接觸到的內容,因此我的第一篇文章便是SQL。一篇很基礎基礎的文章,算是查缺補漏。PS:我就是一個菜雞…希望各位看官輕噴。Group byGroup by分組查詢,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就是根據「By」指定的規則對數據進行分組。例:select job, sum(sal) from emp groupby job havingavg(sal) >2000;這是查詢崗位和工資,根據崗位匯總分組,然後過濾出工資大於2000的崗位。
  • 【實探】奧森one臨售現場,北部碼農上車專列,總價約320萬起
    從位置來看,東小口項目簡直就是碼農的專列,住在這裡,根本不用為換工作發愁。不在海澱,換個角度來看其實也有好處,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價格層面,限均價5.8萬/平米。北側幾百米,隔著一條街,海澱08年的二手房富力桃園,掛牌價6萬多;此外,海澱西北旺區域今年拍出的兩個不限價項目,樓面價一個達到了4.6萬/平米,一個達到了5萬/平米,將來的售價基本都在8萬+。
  • 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
    導語: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美國矽谷一直以來,就是很多高科技人才追求夢想的聖地,中國被全世界公認的世界網際網路中心,就是一個科技聖地,在這裡,混的最好的應該就是我們中國人和印度人了,但是還要一點非常奇怪,那就是印度碼農在矽谷的待遇要比中國碼農好得多。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
  • P8碼農控訴阿里!因言獲罪、強制辭退,阿里的價值觀開始變味
    處理結果出來之後,有媒體稱讚阿里的公關屬於頂級水平,說這事擱別家就是刪帖處理了。但阿里的公關還是高興得太早了,蔣凡事件還沒完全消散,一篇阿里員工的控訴文章又把阿里送到了風口浪尖。1P8碼農控訴阿里「因言廢人」就在阿里公布對蔣凡的處理結果之後,一篇題為《阿里P8碼農質疑 花花董花花 微博被控評後被辭退》的微信文章在朋友圈裡迅速傳播。文章的作者自稱是阿里旗下螞蟻金服的一位碼農,級別為P8。他在文章中寫道:「在我的股票還差三天就歸屬時,公司單方解除了我的勞動合同。」
  • 一道面試題,看一線碼農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然後事實並非如此,在面試很很多人之後,發現此道題目並不簡單。 // 當然,估計也是 candidate 的質量問題。其實,我剛開始面試時還用一些二叉樹相關如非遞歸遍歷等題目的,後來基本上沒人能寫出(社招) 也就放棄了。當被問起這道題目之後,可能遇到的答案如下,這裡我就直接根據答案的滿意度排個升序。
  • 碼農吐糟同事:為啥用機械鍵盤?一人敲代碼50米之外的人受影響!
    用過機械鍵盤的人都知道,那手感的確不錯啊,最具標誌性的特點就是那清脆的按鍵聲,對於敲鍵盤的人來說,這聲音不算噪音,只能說能令人更舒服,相反對於敲著無聲的鍵盤反而讓人覺得很悶,沒有一點意思。這種機械鍵盤寫代碼就像一個樂器在伴奏一樣,這可能就是部分人愛使用機械鍵盤的原因吧。
  • 從一道面試題談談一線碼農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或許你有不同的意見或者覺得我的做法有不恰當的地方, 希望你可以指出或參與討論.面試本來就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 面試官和候選人的地位本應該是一個平等的位置, 面試官希望通過簡單的交流溝通可以對候選人的技術, 溝通等(可能主要是技術)有一定了解進而確定候選人是否匹配相應的職位.因為面試時間有限, 1個小時(一般情況)的時間很難去全面了解候選人的技術實力.
  •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知己碼農iOS定製班(二期)開課啦
    小——我們實行的是精品小班的培訓模式,每班人數不超過40人,有倆名主講教師、一位班主任和一位就業老師,確保每名學員能實實在在的掌握所學到的知識,零基礎的學員一樣棒棒噠!美——因為是校企合作,所以我們必須確保每一位學員學有所成且高薪就業,最終必須讓學員、高校、企業三方滿意。
  • 【易眼看矽谷】「碼農」們為何要回國創業
    然而另一些人,他們生活在這裡、他們有著不錯的收入,他們卻想要回到中國大幹一場。他們是群「碼農」,對於他們來說,李彥宏的故事在激勵著他們。為什麼回國?在矽谷,很多中國工程師都在糾結這個問題——「回國麼?」。在中餐館吃飯,經常隱約聽到隔壁桌子討論中國的發展前景、投資瘋長,甚至偶爾還在議論阿里巴巴8級和9級員工的年薪具體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