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夥伴在一畝三分地發帖:沒人覺得碼農的job security很差嗎?
最近perf季,各家的PIP都出來了,亞麻毫無疑問的又是第一,FB緊追其後,連Google的PIP都出來了,總所周知,即使在Google,每年也有4%左右人拿NI,亞麻和FB等等比例就更大的,我以前在一個傳統行業,工資雖然沒有碼農高,但是十多年都沒見過被fire的人的,工作也很輕鬆,我覺得碼農job security差的點有以下幾個:
1)工作經驗毫無價值,或許說唯一的價值就是過簡歷關,不管你工作多少年,面試還是統一刷題,想像一下你35、36歲了,還得跟new grad比茴香豆的幾種寫法。。。沒有辦法把之前的工作經驗變現,更好更快的找到下一份工作,不要質疑我,版上各大senior哪個跳槽的時候不996的準備刷題的?哪個敢拍胸脯說面試官看到我的簡歷項目,直接發offer的?像醫生、律師甚至建築工人這種工作,日常工作雖然瑣碎,但是真的是積累了價值的,不管是跳槽還是後面自己開診所,總不至於突擊複習什麼知識,學到腦子裡的就真的學進去了
2)科技公司Perf文化,幾乎所有的科技公司都有Perf考核,唯一的區別就是有沒有末位淘汰,末位淘汰的比例是多少?但是不管有沒有,公司的目的就是讓你和同事競爭,review的時候一定要搞個ranking,這種制度誰敢放鬆呢。。。。沒有末位淘汰的公司或許還好,但是看到周圍同事一個個的promote,心理難免也不平衡,自發取內卷
我胡亂想了想願意,為什麼科技公司的turn over rate這麼高?因為門檻實在太低了,L6以下真的是說換就能換,換誰做都一樣的,公司才敢每年淘汰一批人,而且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跟CS一樣,每年就這麼多小鮮肉湧入,完全的資方市場。。。
帖子一出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很多小夥伴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看法:
工作經驗毫無價值?那為啥四五年工作經驗可以拿到ng兩倍甚至更高的薪資?至於面試,級別高的design和bq比重更大。
至於穩定性,麻煩樓主給我一個大多數人可選且錢多活少又穩定的option。相比於所謂的傳統行業,我寧願冒風險當碼農每年拿幾倍的工資。
@qqaas :我的感受跟你不太一樣!
工作經驗最大的作用在於輕車熟路:我原來公司的skillset和現在做的比較吻合,來新公司不到三個月就deliver了有impact的項目,而這完全是因為我之前在公司用的tech stack、in house infra tools、做項目寫doc寫代碼上線monitor整個流程、跟TPM/TL/inter team communication都是大同小異的。我在之前公司的工作經驗,幫我在新公司做起活來得心應手,完全碾壓同時期甚至一些進組一年的人我前公司的TL來得比我還晚,來我組後沒幾周就摸透了所有的codebase,開始帶頭做項目,馬上deliver impact,建立威望。
以這個角度來看,job security不是你在一家公司永遠不被開除,而是你作為一個熟練工在市場上總能快速找到tc不錯的下家,以及進入新公司後迅速的成為老手那種自然而然的能力(不需要刻意訓練,隨經驗上漲自然就有了)
@Alan888: sde可以說是相當吃技術的工種了,工作也算相當穩定了,錢也賺的不少,而且本科就能賺錢。你舉例醫生律師就是個笑話,醫生要讀md要做resident花的時間精力太大了,要是這樣出來跟本科畢業的sde半斤八兩誰幹啊....至於傳統工業比sde的job security差的多了去了pay也少得多,不然為啥都轉碼?至於40歲被pip,先不說40歲會不會被pip,至少sde從22歲本科畢業幹到40歲退休能積累相當的財產,40歲後退休搞搞投資日子就很舒服了,不是所有人都想幹到60歲退休的。
@qwseda123 : 能讓你用醫生和律師來做對比 這本身就是一種碼農的勝利。
醫生律師 vs 碼農 門檻是一樣的麼?門檻不同不能對比啊。
我做碼農不是因為我不想做醫生律師,是因為他們門檻高 ,入學門檻高執業門檻高,千軍萬馬過了獨木橋必須要保證安穩,否則誰去吃這個苦。
讀個master花兩年時間可以轉碼,門檻很低了,人文社科藝術挖掘機都可以轉碼,各路妖精菩薩神仙過河各顯神通,這ROI很高了啊。
那請你舉幾個除了醫生律師以外的職業 從學習成本 職業發展來對比對比碼農??
@trump: 我組裡的architect,90年代的PhD,已經五十多歲了,股票大把還有專利費,感覺人家每天高興的一b,每次和我meeting都是笑嘻嘻的,只能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jerrygenius: 傳統行業經驗重要是因為沒有像科技行業這樣的發展。科技行業技術棧/經驗都沒有發展出固化的體系,所以純經驗沒有那麼重要,但這也說明這個行業還有很多的機會。能選個向上發展的行業總是在一潭死水的地方更幸運。
但是lz對科技行業職業發展可能有些誤解,sde年限多之後做的事情和年限少的時候做的事情是完全不一樣的,技術也從來不局限在寫代碼寫算法這件事情上,具體可以參考各大公司的job ladder。純粹經驗積累的價值不高但是sde職業發展上升職會更類似於「轉職」,考慮的abstraction會越來越大。
不過要是說到能不能在一個公司鹹魚,微軟,google不也是一大把10年l4嘛。在發展的行業選擇總是更多的,不是只有那麼兩家公司。
@WarriorZ :pip確實客觀存在,要一直學習也是事實,但這已經是大部分碼農的最優解了,光抱怨有啥用,能哭死董賊嗎?傳統行業轉碼的表示你們太naive了。在國內碼農一年薪水能頂傳統行業10年(就拿我自己之前的行業)。國內傳統行業穩定,在你老到幹不動之前工作還是好找的,但是月薪5000你願意幹一輩子嗎?至於升職加薪是一樣的,有人十幾年L3自然有人十幾年技術員。在美國你就更別說了,有幾個傳統行業入職給辦h1b和綠卡的?真覺得碼農不行建議知行合一用腳投票,我反正是自己allin也把我對象送進大廠了。
@ali2001: 碼農就是吃青春飯,別以為幾十萬的大包裹能拿一輩子。年過四十,有家有娃了以後,精力明顯下降,別說刷題,你連好好睡個覺的機會都不多了。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早做打算總比PIP來的靠譜!
也有很多小夥伴們認真探討問題:
@hoopeht:我自己不是這個行業的,不知道理解對不對。
科技公司只需要碼農有編程能力,所以哪怕你有幾年經驗,也還需要和經驗更少的人比拼編程能力,所以哪怕有幾年工作經驗也還是要刷題。
但其他行業更看重你對行業和公司業務的理解,這是需要時間沉澱的,沒在這個行業工作過不可能理解得透徹,所以經驗多的人不需要和經驗少的人競爭。
然後小夥伴們也來回答:
@wxr.dal: 不對。碼農是自嘲的說法,sde的碼並不是全部工作內容,甚至一半都佔不到,你說的那叫programmer而已。編程能力並不清楚是什麼能力。sde比拼的是design能力,學習能力,只是更新換代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等等等等。面試刷題是一部分,做不出來題是一定沒offer的,全做出來也未必有,bq、communication、potential learn capability都是要看的。別的行業需要時間沉澱,sde當然也需要,entry level的人當然不能去面principal。
@glaciersilent: 你的理解不對,因為像你所說,你不是這個行業的。我覺得這個樓主應該也是一樣的情況,不同的是他明明一知半解,卻要大放厥詞。
科技公司當然不是只要編程能力,對行業和業務的積累是十分重要的,技術和業務都懂的工程師在這個市場絕對是超級搶手,因為他們能做成code monkey做不成的事,也是很多有追求的程式設計師一直努力的方向。甚至退一步講,只需要編程能力,對技術積累和業務積累沒需求的絕大部分都是初級職位和劣質公司。
之所以面試要做題,特別是一些高級別,一是看思維能力,二是剔除一些只會吹水沒有真本領的人和嚴重脫離技術的人。但是對於高級別,做題絕對不是主要部分,對於行業,業務,設計和領導力的考察才是真正的重點,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人面不過高level。
在行內稍微工作幾年的都知道這個行業的情況是如此。所以之所以有這個帖子,基本上出於外行人對程式設計師的刻板偏見。
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也可以掃碼回原帖和大家一起討論!
掃碼回原帖新聞來源一畝三分地職場達人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後臺回覆:APP
下載一畝三分地看帖回帖更方便!
在APP裡可以找到新推出的「交友平臺」
開啟推送更有「熱帖」「重要新聞」的及時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