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

2020-12-16 理性吃瓜少女

導語: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

美國矽谷一直以來,就是很多高科技人才追求夢想的聖地,中國被全世界公認的世界網際網路中心,就是一個科技聖地,在這裡,混的最好的應該就是我們中國人和印度人了,但是還要一點非常奇怪,那就是印度碼農在矽谷的待遇要比中國碼農好得多。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

就拿在全世界都比較出名的谷歌和微軟來看,他們的CEO大多是印度人,而矽谷的公司,很多高層也是印度人,佔盡了中國人的資源,但是中國人在矽谷高層的卻很少,而在矽谷工作的清華畢業生,最少有一萬名,還有很多名牌大學畢業的,這些人如果在中國,絕對也能創造出一個中國矽谷,但他們在美國矽谷,卻只能做個打工仔,最簡單的程式設計師。印度碼農真的統治矽谷了嗎?那美國矽谷要變成印度谷了嗎?

在幾年前的一個數據中,美國500強企業中,有10名都是印度人,而中國的只有2位,這些印度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而且都是在印度理工學院畢業的,要知道,這所大學是全世界都最難考的大學,錄取率只有3%,2018年,報考印度理工學院的人數有45萬人,但是只有一萬三千人被錄取,可以說,能考上這所大學的都是印度的精英。

而培養出來的這些人幾乎都會選擇到矽谷闖蕩,但他們很少再回印度,所以這也是印度人才流失的一個訊號,而中國人做出成績之後,往往會選擇回國報效祖國,而且做出了一定的成績,所以才有了印度碼農統治矽谷的現象,但是雖然印度精英們都是CEO,也是給歐美資本打工的,而我們中國的科技市場卻拿下了印度市場。大家說可笑嗎?

相關焦點

  • 印度人統治矽谷,中國人淪為打工仔?後院早已被中國佔領
    在矽谷華人精英紛紛退場的同時,印度人卻以此為契機成功開天闢地並逐漸"稱霸"矽谷,不少人調侃,印度不僅是仿製藥的天堂,還是矽谷各大科技巨頭CEO的搖籃。但大家也不乏疑慮,矽谷被印度人統治,中國人真的要淪為印度的打工仔了嗎?
  • 印度裔闖矽谷為何遠超華人 「抱團文化」氛圍濃厚
    3名矽谷實習生的故事初到矽谷,《環球時報》記者就聽說了這樣一個真實故事:一家公司招來3名實習生,分別是中國人、美國人和印度人。美國實習生做事兒只求完成就好,一到下班時間立馬走人。有統計稱,2006年至2012年間,矽谷每10家企業中,有大約4家的創始人或聯合創始人是外來移民,他們創建的公司中約1/3由印度人發起。緊隨其後的中國人佔比5%。《彭博商業》2014年報導稱,矽谷1/3的初創公司由印度裔美國人創建。「印度裔在矽谷的成就似乎與人們的直覺相悖。」
  • 印度觀察|印式英語的矽谷競爭力
    在印度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家庭,會在家裡使用英語。與中國類似,印度也有許多方言或地區語言。政府承認的就有13種官方語言。與普通話在中國廣泛使用的現狀不同,印度沒有一種通用語言。就連印地語也只是在北方各邦較為普及,去到南方如果只會說印地語便會寸步難行。所以英語成為了聯繫各地的紐帶,地位和重要性也就非同一般了。
  • 【易眼看矽谷】「碼農」們為何要回國創業
    偏低的工作挑戰讓很多矽谷工程師感到不安和不甘,「當我可以想像10年、20年後自己的樣子時,我覺得我不想要這種生活」。在工程師的身份背後,他還有很多角色——業餘攝影師、「灌籃高手」、因週遊世界博客成為網絡紅人,還是圈子裡知名的「情場殺手」和兄弟們信賴的「泡妞顧問」。他希望自己的職業生涯也可以一樣豐富和精彩。同樣,李一帆並不是頭一個感到迷惘的中國人。
  • 理性分析:在美國矽谷中國人為什麼混得不如中國人?
    在美國矽谷滯留的科技人才,一部分已經獲得了美國綠卡成為了美國公民。另外一部分依舊每年靠著換籤H1B籤證在美國矽谷的中基層打拼,很多人反映中國人在矽谷的發展已遭遇空窗期,大多做到中層就舉步維艱。
  • 美國矽谷大裁員,華人抱團自救
    根據layoff.fyi的數據,美國目前已有超過529家科技公司實施裁員,波及員工近7萬人,其中矽谷的公司佔了39%。 一個華人工程師,如果被裁員,會有什麼後果呢?
  • 在矽谷吃日料是種怎麼樣的體驗?說說矽谷二三事|史丹福大學|美國...
    好幾個大學早就在這裡深根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世界頂級醫學中心)、還有史丹福大學這些都是有上百年歷史的名校,這些學校構成了美國西部的學術中心——所以,依託著這些學校的科研資源和人才資源,矽谷得以形成世界一流的科技中心。在矽谷吃一頓日料是怎樣的體驗呢?
  • 矽谷華人高管少?看印度 CEO 怎麼培養軟實力!
    如果你有一個印度朋友,你就會了解印度對待他們的國球 - 板球的態度,就跟咱們對待桌球的態度差不多。探長:一個體育項目跟日後當上CEO有什麼關係呢?在美國的印度高管團裡,曾經在校隊打板球的CEO並不少見。
  • 印度人為什麼在矽谷混的比中國人好?背後原因竟是這樣
    最近很多人都在討論,印度人在矽谷或者歐美的大公司混了給華人更好這個話題,普遍都認為在歐美的大企業裡面印度人混的僅次於白人,遠遠比咱的華人強,其實這個印象相信大家都有,因為別的不說,現在中國人最熟悉的歐美大公司像谷歌和微軟,這兩家大企業的現任ceo都是印度裔的。
  •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
    正是從50年代開始,印度負責火箭和衛星空間研究的國防研究發展組織、印度科學研究組織、國家航空實驗室、印度斯坦飛機製造公司等一批國字頭的高科技研究機構在班加羅爾安營紮寨,形成了以空間技術、電器和通訊設備、飛機製造、工具機、汽車等產業為龍頭的一批產業,逐步奠定了班市雄厚的科研基礎,成為印度有名的「科學城」。二是教育環境。
  • 「矽谷,我們是CEO,中國人是打工仔」印度人正吹著,後院已著火
    美國的矽谷一直是高科技的象徵,在這片寸土如金的地方,存在著許多高科技的企業。每一位美國留學生都渴望在矽谷站穩腳跟,無論是發展前景,還是技術帶來的便利,矽谷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科技中心。隨著大量留學生和技術人員的湧入,美國的CEO漸漸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逐漸取代美國CEO的是印度人。
  • 印度「特產」:CEO
    印度是 CEO 輸出大國,尤其在高科技公司雲集的矽谷,印度裔 CEO 格外多,矽谷儼然要變成「印度谷」了。2019 年是印度裔在矽谷話語權升級的一個標誌性節點。這年年底,谷歌兩位聯合創始人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宣布卸任 Alphabet CEO 與總裁一職,新任 CEO 桑達爾·皮採正式成為谷歌的新統帥。
  • 從矽谷人口變化說起
    能否制定符合國情的人才戰略,能否從全球人才流動中獲益,已成為各國政府面臨的重要課題。從今天起,本報闢出「他山之石·人才競爭」專欄,刊發本報記者就此主題採寫的文章,同時,熱烈歡迎各界讀者參與討論。隨著越來越多亞洲技術人才的遷入,矽谷地區的人口構成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1970年,聖塔克拉拉縣(矽谷所在地)人口中82%是白人,而今天在矽谷中心,白人比例只有49%,亞洲人則達到23%。矽谷人口比例的變化,反映了美國在世界信息技術人才爭奪中已佔得先機。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薩克森尼安教授說,這些來自亞洲的移民是知識經濟時代美國所需要的那種勞動力。
  • 李彥宏低調現身印度頂尖科技大學,網友:這是要和矽谷搶人?
    矽谷快要被印度人佔領了,這已經不是新聞。根據此前《財富》雜誌報導,世界500強公司中,30%的公司CEO由印度人擔任,矽谷三大IT公司微軟、谷歌和蘋果,更是有兩位印度裔CEO。而隨著這個「CEO兵團」的走紅,培養了眾多科技企業領袖的印度理工學院也開始享譽全球。
  • 為什麼美國精英職場,中國人卻比不上印度人?今天算是了解明白了
    而中國人或說華裔出任美國比較有影響的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的現象卻幾乎沒有。因此,人們不禁會問中國人為什麼沒有印度人在美國的精英職場上發展得好?事實上印度人在美國精英職場的優勢還不止這些,比如印度人在美國矽谷所佔人口比例僅為百分之六,但其所創立公司在矽谷佔比卻為百分之十五還要多,由印度人做高級領導的公司佔比為百分之三十多。
  • 2006年,深圳的GDP高於「印度矽谷」300億美元,現在差距多少
    如今,網際網路領域更是不斷地深入到中國人的餐飲、外賣行業中,特別是外賣平臺的不斷崛起,給很多工作很忙的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讓很多人不用自己親自下廚,就能享受到熱氣騰騰的飯菜。可以說人們的生活正是由於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而不斷豐富了起來。
  • 矽谷的中國人為什麼會輸給印度人(之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矽谷生活家(ID:silicon_valley_life),作者:矽谷維立前瞻網已獲授權轉載語言能力差和對主流文化的不熟悉,顯然影響我們在職場的發展。但為什麼這些問題一直不能解決,值得思考。剛來美國時英文不如人還情有可原,畢竟人家在英語環境裡生活了多年。
  • 除了當碼農 中國人在矽谷還能幹什麼? | 獵雲網
    跟其他矽谷碼婆的背景類似,徐玲同樣是技術出身,以留學生身份來到美國。北大空間物理專業本科畢業後,她跟老公在89年一起跑到美國讀博。同時擁有內華達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與空間科學博士學位,徐玲後來還拿到了斯坦福的EMBA學位。
  • 兒子的印度情節和印度同學
    我們都知道,印度已經成為一個「盛產」CEO的神奇國家,在美國矽谷,印度裔佔總人數的6%,但是創辦的公司佔到了矽谷所有公司的15.5%。矽谷也不乏華人精英,可是在高管序列中和印度人卻差了一截。另外,超過60%都能拿到美國H1B工作籤證,中國留學生只有6%能拿到。
  • 在印度的矽谷壓馬路,班加羅爾,印度著名的軟體工業中心
    在印度的 「矽谷」 壓馬路來 班加羅爾 ,其實是因為我們要抵達 印度 的最後一站 科欽 ,而這裡是 果阿 通往 科欽 交通的必經之地班加羅爾 是 印度 著名的軟體工業中心,素有 印度 的「 矽谷 」之稱,作為我跟濤先生兩個曾經的IT人士,對這裡並不算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