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討論,印度人在矽谷或者歐美的大公司混了給華人更好這個話題,普遍都認為在歐美的大企業裡面印度人混的僅次於白人,遠遠比咱的華人強,其實這個印象相信大家都有,因為別的不說,現在中國人最熟悉的歐美大公司像谷歌和微軟,這兩家大企業的現任ceo都是印度裔的。平時大家都說印度人聰明,在矽谷和美國的那些科技企業裡面,印度工程師非常多,現在這兩位CEO的出現等於是告訴大家,印度人不僅技術做得好,而且在大公司裡面的上升通道沒有上線,相反的,在歐美的華人表現就遠沒有印度人這麼搶眼了。
有人做過統計,在美國公司的ceo裡面,也就是執行長,華人只佔10%,印度人能佔到40%,對於造成印度人和中國人在歐美職場的這些差異的原因,這些文章進行了討論,總結起來基本就這麼幾種,比如華人比較內向木訥,而且英語口語的能力跟從小就受英語教育的印度人相比有很大差距。還有就是從族群的習性上來看,印度人比中國人更團結,在印度人這個族群中,相互提攜,擅長拍馬屁,還擅長阿諛奉承,擅長拉幫結派,中國人生性喜歡謙虛,不善於誇張表達自己的能力和成績,而印度人的行為方式更西化,非常善於表現自己,當然也有人說印度的理工科教育非常成功,活躍在美國科技企業的印度理工科人才非常多,也非常優秀,這些人出國留學就業主要就集中在美國矽谷這些高科技公司。我覺得印度人既然,有更適應歐美文化的特點,再加上自己的技術特長,在歐美企業中混得好,那是理所當然的,在文化上適應上,中國人的確應該更多的向印度人學習,但是也完全沒有必要過分的吹捧印度人的成功,更沒有必要去貶低中國人一些,不太適應西方社會的性格特點。
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兩個因素必須考慮進去,第一個就是印度,作為英國長達200多年的殖民地,英美文化和價值觀在印度的影響非常深入,甚至可以說是英國人構建了現代印度這個民族,可見這個郵箱有多深,英國的影響不僅僅帶給印度人更適應,西方職場的文化和價值觀,而且還使得印度人很早就開始大規模的進入到西方的職場當中,無論是在英國還是在美國,印度裔的大規模移民都要遠遠早於華人,也就是說你不能把一個剛剛進入歐美職場幾十年的族群,去跟一個已經經營了上百年的族群去做比較,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必須指出,就是中國的迅速崛起,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了,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的數量僅次於美國,而在這份榜單裡面幾乎見不到印度企業的身影,無論哪一個民族,它的商業精英肯定首先是希望服務於本國的企業,其次才是到海外去發展,相信任何一個族群都更願意在本國企業中發展自己,這個是個顯而易見的判斷,所以我們也不能忽視這個因素,就是中國人的精英在國內可以找到更多的機會在國內企業實現自我價值,而印度精英不得不背井離鄉,到歐美去施展自己的才華。
經過了200多年的殖民統治,印度人全面接受了西方的語言文明和價值觀之後,在西方企業中可以混得比較成功,而保留了自己民族特性和文化價值觀的中國人,很難被西方文化所同化,而且絕大多數也拒絕被同化,在西方企業中混的不如印度人,也就不難理解了,這個現象,其實道出了一個現實,就是中印兩個民族的人格,一個是獨立性的,一個是依附性的,這個差異是不同的歷史命運造成的,也是兩個文化內在的個性決定的,隨著中國的崛起,擁有獨立人格的中國人,將來會在全球的經濟競爭中,與歐美企業巨頭做平等的較量,目標是平起平坐乃至於超越取代。而依附性的印度人,未來所追求的更多的是依附於歐美大企業的和個人成功的優越生活,中印兩個民族在,西方企業的職場教育只是一個表象,隱藏在背後的其實也是兩個民族不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