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麗育兒達人
計劃生育的宣傳是這樣的: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木。
二胎計劃的宣傳是這樣的:二胎獎,一胎罰,丁克不育都該抓。
不管是計劃生育時的宣傳口號,還是二胎計劃的宣傳口號,好像「孩子」才是「致富之路」。但實際上「生養」可不是像宣傳口號這樣簡單,也不是生下來就能「致富」。
生養生養,生下來你得養才能「富」,但有些家庭卻只管「生」不管養。
她是一個95後的媽媽,今年剛滿25歲。25歲的你在做什麼?是去乾淨敞亮的辦公室上班,還是去和閨蜜逛街購物?
即使25歲的你,結婚生子,怕也只有一個孩子,還得有公婆、爹媽幫忙看管照顧。
但25歲的她不同,她剛剛生完4胎,這是她自結婚以來的第4個寶寶。
而身邊的二寶,看上去只有3、4歲的二寶,在剛剛生產完的她身上滾來滾去。
四寶在她的保護下,正甜甜地睡著。
24小時了,她生下4寶24小時後,這期間沒有人管她,沒有人餵她一口水。
剩下的3個孩子呢?
3個孩子在院子裡,在地上打滾兒!餓急了就喝涼水充飢!
孩子們的爸爸呢?孩子們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呢?
孩子的爸爸在幫助媽媽「接生」完第4胎後,就去放羊了!
羊重要還是媽媽重要!
無奈的是,在這個家裡:金錢比命重要!
人餓一段不能死,而羊餓一頓會瘦,會少賣不少錢,會不產很多奶!
在這個貧困的家庭裡,她作為4個孩子的媽媽,生產後虛弱的身體讓她只能在床上躺著,
而唯一能照顧孩子的勞動力,卻去放了羊!
不知該笑,還是該哭!不知道,在這個家庭中,生娃還有什麼樣的意義。
也許真的印證了網友的那句話:越窮越生,越生越窮。
為什麼家庭越貧困越願意生孩子呢?在這種情況下,二胎政策還會有幫助嗎?
1、為啥家庭越窮,越生孩子
首先,在生孩子的問題上,越窮的家庭越不注意避孕。也不懂得優生優育的原則,這些人可能受到的文化教育低,同時也不懂得什麼叫做避孕。
其次,貧困的家庭想生更多的孩子,主要目的是為了翻身,在生養的問題上他們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這些孩子中能不能有有出息的孩子來幫助原生家庭翻身。
最後,貧困家庭裡的父母,只懂得生,並不懂得養。在生養的問題上,他們不注重養,而注重生。
2、在這情況下,二胎政策還會有幫扶嗎?
二胎政策也是分類的,在民族的劃分上為H族和少數民族兩類。針對不同的民族類型,所規定的政策是不同的。
生二胎的家庭的幫扶政策與當地的幫扶政策有關。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幫助了這位95後寶媽,這個家庭的生存環境也不一定能好。理由可以參考上述三點。
在上述理由中,最難做到的一點,就是「養」。在生下孩子後,如何教養是這對夫妻心中沒有的概念,因此,即使是在金錢上滿足了家庭生活的需求,在教育孩子這一點上,這類父母也不會有所行動。
生養一個孩子遠沒有那麼簡單,無論你想不想要二胎,在生養孩子的過程中,只有學會「養」孩子,才有資格才有能力才有本事生二胎。
生養生養:生下來,還需要教養。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養孩子呢?
1、生而有教視為「養」
在生下孩子後,只有父母去教育他,教他成為男子漢,教他學習懂禮,才算是「養」了一個孩子。
在教授這一課程裡:支持孩子學習文化知識,鼓勵孩子適應義務教育,幫助孩子樹立正確三觀,這才是「養」。
2、生而有活視為「養」
在生下孩子後,父母要做到:能養活,兒子能做到:會生活。才能算是「養」了一個孩子。
1)父母能養活
孩子出生後,父母能通過自己的能力養活孩子,讓孩子好好活在世上,算是「養」。
2)孩子會生活
在孩子長大後,能自己賺錢懂得獨立生活,這才是「養」。
在「養」孩子這件事上,沒有捷徑可言,父母能做的就是付出真心,做到耐心,不然孩子也不會成為一個正真的中華兒女。
可憐這位95後的寶媽,生下小寶寶後,無人照顧,但也可恨這位25歲的寶媽,在生下寶寶後卻不教養孩子。
在一個家庭中,無論家庭環境如何,生孩子就一定要能養孩子。不然的話,哪怕你是千億富翁也不建議你生孩子,因為「生養生養」,有生無養,還不如不生不養。
今日話題:你對「越窮越生娃」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