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玩遊戲花四萬買皮膚,媽媽急哭:如何巧用小工具讓孩子理性玩

2020-09-05 森媽育兒手記

導語:

只要家裡有十幾歲的孩子,家長都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孩子學會了玩遊戲,並且上癮了,怎麼辦?

生在電子時代,不讓他碰觸手機,電腦,不讓他接觸網絡真得可行嗎? 眼看著同伴都在玩遊戲,自己沒玩過,跟同伴在一起時,連一句話都插不上,孩子會不會被疏遠,變得孤僻?

讓孩子玩遊戲,他又控制不住自己,玩著玩著,要求也越來越高,背著家人給遊戲充值買裝備,一個不留意,幾萬塊錢就被他們禍禍光了,家長該如何管教呢?


案例:

河南新密,侯大姐已經一個多月睡睡不好,吃吃不好了,急得高血壓都犯了。

始作俑者是她11歲的小兒子小強。

原來呀,小強趁買東西時偷偷記住了媽媽的支付密碼,然後拿著媽媽手機打遊戲充值。

每次充完值後,他還悄悄地把轉帳記錄刪掉。直到最後一次,侯大姐發現自己的工錢少了兩百,怎麼也對不上帳,細問之下,小強才承認自己在王者榮耀裡買了皮膚。

更可氣的是,小強不僅給自己的帳號充值,還給同學充了一萬多塊錢。這樣裡裡外外,侯大姐辛苦掙來的四萬多塊錢都被小強充進遊戲了。


雖然向遊戲公司申請退款退回來了兩萬四千幾。但同學家長可不配合,拒絕退錢,所以小強給同學充的那一萬多真是有去無回了。

這事擱誰家都淡定不了,四萬塊錢不是小數,更何況現在特殊時期,大家都不能正常工作,家庭收入減少,經濟壓力增大呢。

侯大姐又是重體力勞動,整天忙著給人家扛水泥,扛一袋水泥才掙一塊錢。小強充值的四萬塊,那得侯大姐扛四萬袋水泥才能掙出來。錢沒了,能不犯高血壓嗎?

侯大姐連打帶罵地哭著問小強認不認錯,可不管怎樣,小強始終一言不發,他還覺得自己委屈,犯了錯父母不先從自身找原因,總是先責備他。

後來,小強告訴記者,自己充了一次值後,就一直想一直想再充一次。

玩遊戲就玩遊戲,為啥還充值充上癮了呢?

原來買了皮膚和英雄,入場的時候角色很厲害,別人都會圍著他看,同學也都羨慕他。

說到底,就是在遊戲裡尋找認同感嘛!

其實我挺心疼侯大姐的,但凡有好一點的工作,誰會出去扛水泥呢?真是那一句話,拿起工作陪不了你,放下工作又養不起你。

中年人的辛酸孩子不懂,也不看,只想著大人應該體諒自己,理解自己,讓大人在自己犯錯時先找大人的原因。

可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難道體諒不應該是相互的嗎?父母體諒孩子,孩子也要體諒父母才對呀。你是玩遊戲玩美了,怎麼不懂得體諒父母背水泥掙錢有多累呢?


再說小強,11歲了,早就有觀察生活的能力了,不然他怎麼記住媽媽密碼的?也應該有了對與錯的觀念,最起碼也明白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不然他怎麼充完值後還記得刪除充值記錄呢?

他不是留守兒童,每天看著媽媽辛勤勞作,卻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反而拿著媽媽的血汗錢揮霍,靠炫耀裝備,在遊戲裡找認同感,犯了錯還責備媽媽不反思自己,這真是不應該。

換作是我,真想狠狠地打他一頓,讓他記住這個教訓。然而,打孩子也容易上癮,有時候本來想著打他一頓,教訓他一下的,結果打著打著就成了純粹的發洩情緒了,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讓孩子以後隱瞞父母更多,或者變得膽小自卑、唯唯諾諾了。這又違背了我們教育孩子的初心。

那該怎麼辦呢?

孩子犯的錯超出了我們容許的底線,家長就應該採取極端的限制措施。

和孩子商量好每天用手機的時間,上完課就應該把手機收回來,即便是玩,也要和孩子約定玩的時間,到時間就必須歸還手機。

可是孩子就是孩子,就算答應了玩一會就上交手機,他又怎麼確保自己能夠不超時呢?

這個時候,藉助一些工具就變得尤其重要了,比如說計時器。

計時器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在規定的時間放下手機,就是在平時的學習中,跟孩子約定好學習和寫作業的時間,可以使得孩子集中精力,而且更高效地完成作業。

我自己也是定時器的收益者,為了限制孩子玩遊戲,我們總是會提前約定好遊戲時間,每次用計時器定好時間後,我就去做自己的事情,時間一到,為了下次能繼續玩,孩子就會遵守我們的約定,乖乖地把手機還回來。

而且,我也把計時器用在孩子寫作業上,每次讀書,寫作業,我們都會用計時器定好時間,在一小段時間內,孩子注意力會非常集中在作業上,有效地改善了磨蹭拖拉的習慣,學習的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卸載手機裡會讓孩子玩上癮的APP,修改支付密碼,確保孩子不能隨便支付。

多給孩子講一講自己的工作,甚至如果條件允許,帶他去自己工作的地方看一看,讓他明白父母每一分錢都掙來得不容易。

讓他明白,好的生活是父母用勤勞和汗水創造的,也需要家人一起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

如果有機會,讓他去體驗勞動,體驗一下掙錢的辛苦,讓孩子為自己犯錯所造成的後果承擔責任。

孩子犯的錯誤,不能讓他白犯,只有記住教訓,增長經驗,以後不會再重複,錯誤才會變成孩子學習的機會,否則他還會再犯的。

總結:

孩子就像一顆小樹苗,要茁壯地成長,除了陽光和雨露,也離不開園丁的勤修剪,以確保它軀幹筆直。父母就是園丁,小樹長歪了就得去指引他,幫他修正。

關於計時器的用法,這裡可以給大家推薦一本書《番茄工作法圖解》,這是一本非常好用的時間管理工具書,我自己讀完後,把作者的方法用在自己的工作中,也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並且慢慢養成科學管理時間的習慣。

有心的家長可以買來讀一讀,對自己和孩子都是很有幫助的。

相關焦點

  • 孩子玩遊戲花光40萬,孩子的金錢觀該如何培養?看董明珠的教育觀
    近段時間,孩子利用上網課和用手機學習的機會,偷用家裡的銀行卡給平臺主播打賞、充值遊戲的現象頻頻發生,讓很多家長憂心忡忡。徐州10歲小學生玩網路遊戲時,僅90分鐘就花了1800多元,幸好家長及時發現,未造成更大損失。
  • 「媽媽我為什麼不能出去玩」,如何跟孩子解釋疫情?巧用繪本
    最近,很多的父母發微信給我說:"外面現在的疫情情況嚴重,可是孩子卻總是爭吵著要出去玩,想要把疫情的嚴重性解釋給孩子聽,一方面受到自己表達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怕孩子理解不了。"在抖音上也看見一個小男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你不讓我出去玩,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媽媽回答說:"可是有病毒啊!"孩子卻說:"我看不見,我迫不及待的想去跟病毒玩。"
  • 孩子嘴巴巧不巧,邏輯思維能力很關鍵,玩一玩這些遊戲有幫助
    其他孩子見狀,跑去告訴老師,跑在前面的一個高個子男孩對老師說:「老師,王皓哭了,他摔倒了,子勝就這樣(比了個動作),啪的一下就倒了。」高個子男孩說完,老師一頭霧水,皺著眉頭不知道他在說什麼,等著接孩子的家長聽到高個子男孩的「匯報」忍不住笑了。這個孩子邊說邊比劃,很是賣力氣,就是沒把事情說清楚。
  • 熊孩子玩遊戲,三天充值3萬!如何管理孩子玩遊戲
    ,被網絡世界吸引,忍不住充錢買遊戲裝備,或是打賞網絡主播。現在家長的手機都綁定了銀行卡,孩子用爸爸媽媽的手機玩遊戲,要想往裡面充錢的時候,即使不知道密碼也能做到。孩子很多都愛玩遊戲,用爸爸媽媽的手機玩,微信和銀行卡上面的錢一不小心就會被孩子花在遊戲了。用他自己的手機玩,要麼是毫無時間限制,不停的玩下去,他還可以把錢給別人,幫他充值。
  • 孩子天天玩遊戲?警惕遊戲障礙
    孩子天天玩遊戲?小北是一個初中二年級的男孩,成績尚可,人緣不錯,信奉「遊戲社交」,有著自己的遊戲好友圈子,常常跟朋友們相約打遊戲。可自從本學期開學以來,小北開始做作業拖拉,甚至乾脆欺騙媽媽玩遊戲而不做作業,期中考試成績明顯下降,可他卻不以為然,每天晚上偷偷玩遊戲到深夜甚至凌晨,第二天上課無精打採。直到有一次,小北偷偷地用媽媽的支付寶帳號為遊戲充值了三千塊錢,被媽媽發現,母子倆大吵一架後,媽媽要拿走手機,小北情緒十分激動,揚言「如果媽媽拿走手機,自己就去死」。
  • 這樣帶孩子玩遊戲,不花一分錢,健全大腦執行功能
    有一種遊戲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特別有好處。在這種遊戲當中,孩子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把自己假想成另一個不同的人。這就是角色扮演遊戲。幾個孩子正興致勃勃地討論誰來扮演什麼角色、做什麼事情。「我們來玩過家家。我來當媽媽。」
  • 男孩玩遊戲氣暈 救醒後大喊「氣死我了」 好勝心用錯地方怎麼辦?
    今天看到這樣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個男孩喊了句「媽媽,我難受!」,就倒了下去。驚慌失措的媽媽嚇得大喊,聞訊而來的社區醫務人員立刻對孩子展開急救。在專業人員的急救下,孩子終於醒了過來,誰知熊孩子醒來第一句話卻是:「他們氣死我了!」
  • 「媽媽/爸爸,我可以玩會遊戲嗎?」你的回答,藏著孩子的未來
    於是,我們好好總結了這位極具理性思維老爸的方法,用三步法跟大家好好聊一聊。在花了多少時間玩遊戲這件事上說謊。2. 為了獲得興奮感,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和金錢。3. 玩的時間減少時,會煩躁或不安。4. 通過遊戲來逃避其他問題。5. 為了能玩遊戲,不在做日常工作,也不完成作業。6. 偷遊戲,或者偷錢買遊戲。
  • 「媽媽爸爸,我可以玩會遊戲嗎?」你的回答,藏著孩子的未來
    於是,我們好好總結了這位極具理性思維老爸的方法,用三步法跟大家好好聊一聊。在花了多少時間玩遊戲這件事上說謊。2. 為了獲得興奮感,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和金錢。3. 玩的時間減少時,會煩躁或不安。4. 通過遊戲來逃避其他問題。5. 為了能玩遊戲,不在做日常工作,也不完成作業。6. 偷遊戲,或者偷錢買遊戲。
  • 「媽媽/爸爸,我可以玩會遊戲嗎?」你的回答,藏著孩子的未來
    讓孩子在不影響學習和生活之餘,越玩越聰明,親子關係越玩越親密,讓孩子邊遊戲邊成長,令人驚豔。於是,我們好好總結了這位極具理性思維老爸的方法,用三步法跟大家好好聊一聊。後有重慶12歲少年借上網課偷玩遊戲,買裝備花了10萬元,是爺爺一輩子的積蓄;……這些遊戲,不僅對孩子身心健康無益,容易交到壞朋友、學到壞習慣,連錢包都保不住。
  • 媽媽巧用遊戲,化解親子衝突
    弟弟跑過來,一會兒拿個東西給我看,一會兒跟我講話,看得出他特別希望我陪他玩。可是,我急著把工作做完,所以,也沒有很認真地回應他。顯然,他能感受到我的敷衍。緊接著,一屁股坐到我腿上來,試圖擋住我的電腦屏幕。
  • 孩子玩遊戲上癮,偷偷用家長手機充值怎麼辦?
    我以前見過很多玩遊戲不斷充錢的男孩,多數是高中生或者大學生,現在只是隨著手機的普及,年齡越來越提前了而已。我問了提出問題這位媽媽,原來孩子是因為這段時間沒有上學,過年的壓歲錢都上交了,也沒有自己的零花錢,但是對於玩遊戲的需求又是如此的強烈、無法抑制,只能「鋌而走險」了。
  • 男孩喜歡玩遊戲怎麼辦?家長做好這2點,孩子以後會哭著感謝你
    一位送孩子上補習班的媽媽竟然不躲避兒子攀比家裡的兩個孩子。提起淘氣的男孩家長說起來就停不下話題,男孩到底怎麼了?真的如家長說的那麼不堪?懶惰,上網,打遊戲,熬夜好像每一條畫面中出現的都是男孩的嘴臉。記得我同事講起孩子更是不打一處來,女兒18歲,去年走的985院校,兒子小學成績還說得過去,自從上了7年級一天比一天難管。
  • 2020年了,還在禁止孩子玩手機?5招,教孩子如何正確玩手機!
    「最近宅家上網課,結果發現他上課時,在偷偷玩遊戲。」「作業沒做完,就想方設法的要玩iPad。」「一拿手機就倍兒精神,一說學習就洩氣。」有家長提議說,儘量不讓孩子玩手機吧,遠離這些電子設備,真的害人不淺!
  • 超8成孩子從小學開始玩遊戲,家長如何控制孩子玩遊戲?
    但其實家長不必這麼焦慮,也不必如此激憤,因為即使沒有遊戲,孩子也能找到其他娛樂方式。遊戲是人的天性,它有競技的快樂,又有社交屬性。強行禁止,違背人性,既做不到,也沒必要。只要孩子能對遊戲保持理智,適度、合理地玩,遊戲不過是無傷大雅的娛樂工具之一。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對於孩子玩遊戲這個問題,家長不能太強勢。
  • 12歲男孩運用「機智的小腦袋」玩遊戲充值,花了父母八萬的積蓄
    導語:12歲男孩運用「機智的小腦袋」玩遊戲充值,花了父母八萬的積蓄家長平時在忙生意的時候,也一定要多抽出來時間陪陪孩子,避免孩子因為沒有人的陪伴,而依賴上了電腦遊戲,從而無法自拔,寧波的趙女士說她12歲的兒子平時看起來挺乖的,可是沒想到偷偷的把她
  • 杭州男孩玩遊戲偷轉媽媽11萬元 騰訊表示正在核查
    馬先生說,孩子的舅舅無意中發現,小朋友的遊戲等級很高,如果不充錢的話,根本不可能達到。  "孩子玩那個王者榮耀,還有一個和平精英,這兩款都是騰訊的遊戲,昨天孩子的舅舅發現後說,孩子的積分等級不充錢是達不到的",馬先生說,他問兒子到底怎麼回事,兒子承認偷偷用媽媽手機把錢轉帳到自己的微信上。
  • 8歲男孩在西安找不到人玩 獨自坐車回老家(圖)
    工作人員開始以為有大人跟著他,誰知,小男孩很快就排到售票窗口前,說要買一張到涇陽的車票,這引起了售票員姚芳穎的注意。 車站是有規定的,不允許給小孩賣票,這是為了防止孩子假期獨自外出或離家出走。姚芳穎問小男孩去涇陽幹什麼,小男孩說去找奶奶,「就你一個人嗎?」「對,就我一個人,我只買一張票……」 隨後服務臺人員將小男孩領到了辦公區域進一步詢問。
  • 如何陪孩子玩高質量的遊戲
    :用上面這些工具,通過敲打的方式來製造節奏聲音。寶爸寶媽們可以先示範一下,找一些簡單的節拍,可以鼓勵寶寶自己玩,還可以和寶寶一起創造喜歡的節拍。學到的能力:音樂啟蒙,身體各部位協調性、聆聽的技巧。奶爸泥洹說 :每次去兒童遊樂場所,看到很多孩子都在搶著玩小鼓手的遊戲。
  • 來自孩子的心聲:「媽媽,你玩手機的樣子真讓人討厭!」
    嬰兒車裡動畫片外放的聲音比較響,考慮到孩子較小,大家都沒作聲,低頭看自己的手機。過了幾站路,估摸著父女倆快下車了,爸爸拿走了孩子手裡的手機,只是這一個動作,整個車廂都是小女孩的哭聲。爸爸安慰了幾句,顯然一點效果也沒有,小女孩哭得更撕心裂肺。一車的人,也都抬頭看了看這位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