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靈活使用漏鬥模型麼?——TY聊思維1

2020-12-11 TY聊思維

今天是TY聊思維的第一篇,今天我們要聊的模型是漏鬥模型。

為什麼第一次要聊這個模型呢?

是有什麼特別重要或者特別有紀念意義的地方麼?

Emmmm,答案是:我今天正好要用,所以就認真整理了一下。哈哈

(好隨意啊:))

什麼是漏鬥模型?

顧名思義,就是長得像漏鬥一樣的模型(一句廢話)

正經話:漏鬥模型就是以漏鬥的形狀和功能進行抽象,然後用於對規律的表達。

漏鬥模型可以用來描述過程,輔助你更好的實現目標。

漏鬥模型長什麼樣?:

漏鬥模型基本就是長成這樣了。只不過不同的漏鬥模型在層數上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是4層、有的可能是5層、6層),以及在每層的內容定義上有所不同而已。

漏鬥模型的詳細解釋:

1、漏鬥模型的每一層對應了一個環節。這個漏鬥的層數可以是3層也可以是4/5/6層等。根據場景和實際應用不同,層數有所不同。

2、這個模型從上到下,每層逐漸縮小,代表了你的目標對象越來越少。

3、舉例說明:

打個不那麼恰當的比方吧。

以相親到結婚為例:

假設你把這個過程從上到下分成了,親友介紹→見面→雙方都有意思→談婚論嫁,這麼四個環節。

那麼親友介紹這個環節肯定是人數最多的,假設給你介紹的人數是20個(這個數量應該算不多了,哈哈)。

接著,這20個人中,你們可能前期通過微信交流了,並且看了照片,最終可能有你不中意的,也有對方看不上你的,那麼能夠見面的可能也就是10個。這就是第二層了。

見面的10個人中,也有很多是聊的沒感覺的,或者單相思的,所以最後雙方有意思的估計也就2-3個吧。這對應的是第三層。

最後這2-3個在後續的小長跑中,因為各種原因也沒走到一起,所以最後你有一個結婚,或者到目前,還在單著。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漏鬥模型了。

漏鬥模型來自於哪裡?

漏鬥模型的概念最早由 St. Elmo Lewis (美國知名廣告人)在1898年提出的,叫做消費者購買漏鬥(the purchase funnel),也叫消費者漏鬥(customer funnel)、營銷漏鬥(sales/marketing funnel)等,是一種品牌廣告的營銷策略,準確的概括出了顧客關於產品或者服務的流程。(純copy的:0)

Lewis 提出的這個策略,分成了四個層次,分別是意識→興趣→欲望→行動,後來被稱為 AIDA模型(四個步驟的英文首字母)

可用於的領域:

漏鬥模型的應用對象多樣,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組織。

應用範圍也還是比較廣的,包括

1、廣告營銷、網際網路營銷

2、銷售過程跟進

3、用戶運營

4、流量監控等多方面。

常見的漏鬥模型有哪些?

用這個漏鬥模型進行演化的版本其實是比較多的。在這裡舉幾個最常見的例子:

1、用於營銷過程,以網際網路的營銷為主。

下圖為AARRR模型的示例

這個模型將整個用戶運營的過程分解成為了5步,上圖講的比較細緻,在這裡就不用文字贅述了。

2、廣告投放的漏鬥模型

3、傳統銷售流程的漏鬥模型

如何應用:

漏鬥模型主要有兩種用法:

第一種是用於為了完成目標,而對每個過程中數量進行控制

第二個是優化每個層級到下一層次的轉化率(或者說減少流失率)

第一種:對過程中的數量進行控制,以更好的達成目標

比如,我給自己2020年設定的計劃是,投資參股兩家公司,那該怎麼去實現呢?

我相信做法有很多種。包括過程的跟進辦法也有很多種。

在這裡採取漏鬥模型就是一個可取的方法。

如上圖所示,我把能夠實現最終目標的過程分成了如上四層。

找到潛在創業者→雙方有意向並詳細了解→達成合作意向→籤約。

每個環節都會有轉化率,或者說流失率。

以從第一層到第二層為例,你找到了50個潛在創業者,這其中可能有不缺錢的,或者這其中有你認為商業模式不可持續的,那麼就很難100%達成合作意向。

以此類推,每個環節都有轉化率,這個應該相對好理解。

我們先假設好每個環節的轉化率,如上圖。

我們倒著推演一下。

1、如果我想最終成功投資2家公司,那麼我可能需要跟更多達成合作意向的創業者去談判,談一些具體條款(比如出資多少,佔多少股份等)。談不好就走不到「籤約」環節,在這裡假設的轉化率是40%,所以,我起碼需要找到5個達成合作意向的創業者進行談判。

2、如果想跟5個創業者達成合作意向的話,那我可能要跟更多有被投資需求,並且我也能看中的創業者詳談。假設這裡的機率是50%的話,那麼我得找到10個這樣的投資者。

3、如果我要找到10個有雙方都有意向深入了解的創業者,我可能要跟50個潛在創業者聊天(假設這裡的轉化率是20%)。

好了,那麼採取這種倒推的方法,我要達成目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分解50個聊天的指標。

我需要把這些指標分解到每月,每周,如果過程中每個環節的機率變化不大,我大概率就能按照這個模型,實現我的目標。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是管理一個B2B銷售部門的負責人,你也需要按照如上的方式進行倒推,同時跟進每個時期的進度。

這個例子是闡述,如何設定過程數量以達成最終目標的。

第二種,優化每個環節的轉化率。

假如你個人或者組織的漏鬥模型已經確定好了,並且第一層的數量因為各種原因所限,不能無限的擴大。那麼你當前面臨的核心就是要關注每個環節的機率或者說轉化率是多少。

我們以某個B2B的流程舉例來說明。假設這個B2B的漏鬥模型如下圖

分成了五個層級

初期溝通→意向需求→關鍵人認同→商務談判→籤約。

假如你現在因為人力所限,比如你就5個銷售人員,短期也不能擴充了。

假設這5個銷售人員,每年就能維護100個「初期溝通」客戶,也就是你每年就能觸達的客戶就500個。

你如何去利用這個模型擴大你的營收和利潤呢?

答案就是提高每個環節的轉化率。

我們在這裡用非常簡單的數字舉例。

假設,你現在每個環節的轉化率都是30%。那麼你目前每年能籤約的是多少呢?

就是500*30%*30%*30%*30%=4.05個。

所以我們看到,每個環節的轉化率雖然看起來還可以,但通過漏鬥這麼一漏,其實沒多少了。

好了,假設你現在通過提升你業務的溝通能力,標準化他們的拜訪動作,在後臺給與他們很多支持,以使得各個環節提升了5%,達成了35%。

那麼你今年的籤約量就變成了500*35%*35%*35%*35%=7.5個。

這就是提升每個環節轉化率的驚人效果,沒有拼命的讓業務在他們的工作量之外,加大拓展量,就是提升了每個環節的轉化率,或者說降低了流失率,你企業的籤約量就將近翻了一倍。

當然,在現實應用中可能不會是這麼簡單的數字,但總體應用的原理是一樣的。

這個例子,闡明了漏鬥模型的第二種用法,提升每個環節的轉化率。

當然,以上兩種方法可以結合使用最好,又能設定了第一層的數量目標,同時也不斷的提升每層之間的轉化率,最後的效果肯定很贊。

是否可拓展?

這個模型是可以根據獨特的需求,自己調整模型的。

快快想想,你能將整個模型用在哪裡吧~

動手用模型

好了,以上基本就是漏鬥模型的重點內容了。

下面就是更加重要的《應用》了

現在,拿起身邊的工具:紙、筆或者電腦,以及最重要的大腦。

假設一個現實問題,開始嘗試用下漏鬥模型的方法吧。

1、想好你的目標或者場景。寫下來。

2、考慮以上的場景或者要實現目標,大概分成幾個環節

3、考慮下每個環節的機率or轉化率。

4、畫一個對應的倒三角(漏鬥),將環節和轉化率寫入對應的層級。

5、好好考慮一下,你該如何實施你的行動?

比如固定轉化率,開始追求第一層的動作的數量,並且進行分解?

或者開始看看每個環節的轉化率,有哪裡是薄弱環節,是可以提升的。

OK,漏鬥模型基本就是這樣子了。不知道關於這個模型,你有沒有一些感悟,或者哪裡有疑問的點,歡迎通過留言或者私信等方式交流。

「參考文獻」:——打引號所表達的意思是,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參考文獻。

1、http://www.uisdc.com/marketing-funnel

2、https://www.cnblogs.com/wzrong/p/10733667.html

PS:你有哪個想聊的思維模型,或者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歡迎:

評論、私信、發郵件troy_yang@qq.com、加微信troyyang2~~

如果你覺得喜歡,歡迎收藏,轉發,或者打賞(如果有這麼個按鍵的話,哈哈)

TY聊思維,一起學點思維模型,讓我們共同走在成長的路上。下期見!~

相關焦點

  • 漏鬥模型怎麼畫?5步快速創建模型圖文教程
    漏鬥模型的常見用途營銷漏鬥模型的分析,不僅可以用來分析營銷業務,還可以用來分析企業所在的問題,找出問題所在,加強管理。1、產品設計:為產品設計提供數據分析,通過用漏鬥模型分析相似產品的特點、客戶的需求,找出該產品存在的問題。
  • 什麼是數據分析的漏鬥模型?
    本文主要談談漏鬥模型的本質、漏鬥模型案例分析以及如何繪製漏鬥模型。漏鬥模型關於漏鬥模型,我認為本質是分解和量化。為什麼這麼說,這裡以營銷漏鬥模型舉慄。百科給出的解釋:營銷漏鬥模型指的是營銷過程中,將非潛在客戶逐步變為客戶的轉化量化模型。營銷漏鬥模型的價值在於量化了營銷過程各個環節的效率,幫助找到薄弱環節。
  • 如何應用漏鬥模型輔助數據診斷與決策?
    漏鬥模型基本上是做所有分析時都或多或少會用到的工具,本文結合一些簡化的虛擬案例,來跟大家說說如何利用漏鬥模型輔助數據診斷與決策?其實很多產品也會有這樣的問題,好不容易吸引來用戶之後,如何讓他們真正開始持續使用,激活他們?
  • 產品運營分析的萬金油——漏鬥模型
    另外衍生出「路徑分析方法」,包括:關鍵路徑、擴散路徑、收斂路徑、端點路徑,每一條路徑,都是一個漏鬥。今天我們說簡單一點的,單一路徑的分析,也就是簡單的漏鬥模型。電子商務的漏鬥模型案例舉一個電商的實例,一般的用戶購物路徑為:
  • 產品運營 | 漏鬥模型是什麼鬼?
    漏鬥模型是什麼鬼?世界上的任何東西,發生相互之間的傳遞、轉化時,一定會導致損耗,換句話說,你投入的資源不可能完全轉化為你想要的東西。在產品設計中,也是一樣,再牛X的產品也不可能達到100%的轉化率(利潤率可以達到或超過100%,但是轉化率不行,這個需要強調)。
  • 詳解漏鬥模型及如何通過行為設計提升轉化率
    一、概述漏鬥模型的概念最早由St.(1)動機:有動機/意願;——即用戶想做這件事。如果用戶用戶對一個事情沒有意願,就算我們在這一環節的轉化率提升了,下一個環節用戶還是會流失,整體的轉化率並沒有改善。但是「25」這個數字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科學測定的結果——幹過25單,你就習慣了……(2)動態目標比如司機跑累了,點擊手機app說要下線,就會有提示:你今天只要再掙6美元,就能夠掙40美元,你真的想現在就下線嗎?等你掙到40美元它又會問你為什麼不掙到60美元?
  • 從拍腦袋下決定到科學做選擇——決策樹模型-TY聊思維5
    1、小柔的前老闆John Mason許諾第二年夏季提供一份為期12周的實習工作,薪水為$12000,招聘期限到10月底有效2、小柔在一次論壇上偶遇了VanessaParker,一個投資銀行權益部的副總裁,她願意考慮明年夏天僱用小柔的可能性,希望在她公司於11月中旬進行暑期招聘計劃時,與她直接聯繫。3、學院在每年1月和2月會舉辦公司春季招聘會。
  • 轉化分析新漏鬥模型:用戶決策過程漏鬥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付費轉化的場景下,我們經常會採用漏鬥圖來分析問題,但是這種漏鬥圖分析只能告訴我們業務現狀,沒有告訴我們具體的原因,我們不能根據漏鬥圖的數據找出迭代方向。一種新的漏鬥:用戶決策過程漏鬥1. 構建決策過程用戶到底想要做什麼?
  • 跟營銷漏鬥說byebye,HubSpot提出flywheel飛輪模型和落地路徑
    我覺得這個模型確實解決了一些以前漏鬥模型存在的盲點,也對解決當下營銷問題有參考價值。而且給出了實際落地路徑,模型立馬接了地氣。所以還是決定系統介紹一下。欣賞一下他們家漂亮的營收增長曲線:這次關於HubSpot,大概會有三篇文章:第一篇介紹flywheel模型和落地路徑第二篇案例分析上第三篇案例分析下為什麼BrianHalligan要放棄營銷漏鬥,採用飛輪模型
  • 漏鬥圖怎麼畫?快速製作漏鬥圖的圖表工具
    我們常見的有銷售模型漏鬥圖、產品多樣性漏鬥圖等。漏鬥圖常見用途漏鬥圖在常常應用於各行業的管理。拿銷售漏鬥圖舉例,在數據完整、持續和真實的情況下,銷售管理員可以了解銷售員的客戶開發率和轉化率。合理分配銷售的地盤,有效指導和督促銷售員,甚至可以避免員工跳槽時挖走客戶。
  • AARRR流量漏鬥模型|喜馬拉雅FM分析報告
    本文利用AARRR流量漏鬥模型,對喜馬拉雅FM用戶獲取、留存、獲取收入、自傳播的產品,以及其一系列運營動作進行了詳盡地分析,最終給出進一步優化的建議。和時間速率可得上圖,由此可見在產品在該30個月內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增長,並作為AARRR流量漏鬥模型的時間標準。1. Acquisition 用戶獲取:用戶獲取的方式主要分為產品產品(內容)獲取、運營獲取和營銷獲取。使用各種推廣手段,如地推、廣告投放、KOL 推廣、APP 應用商店分發等途徑,目的是獲取新用戶,運營黑話「拉新」。
  • 使用漏鬥營銷理論解讀SEM的嚴密性
    對SEM的愛,從漏鬥營銷說起!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漏鬥營銷?銷售漏鬥是科學反映機會狀態以及銷售效率的一個重要的銷售管理模型。通過對銷售管線要素的定義(如:階段劃分、階段升遷標誌,階段升遷率、平均階段耗時、階段任務等),形成銷售管線管理模型。
  • 不同分液漏鬥的使用注意事項
    一、分液漏鬥   分為球形分液漏鬥、梨形分液漏鬥、梨形刻度分液漏鬥(一般:上面的塞子稱為活塞,下面頸脖子上的塞子稱為旋塞),分液漏鬥用於氣體發生器中控制加液,   也常用於互不相溶的幾種液體的分離。梨形分液漏鬥多用於分液操作使用,球形分液漏鬥多用於滴加反應液使用。
  • 提升思維,助力你實現更好人生的NLP思維邏輯層次模型-TY聊思維2
    可以說,這是2019年對於我來說,收穫最大或者影響最大的一個模型。所以,如果你以前沒有接觸的過的話,牆裂建議,認真看完以下內容,並且多渠道研究下。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什麼是NLP思維邏輯層次?:是不是跟上一篇漏鬥模型比較像?哈哈。
  • 化學儀器之漏鬥
    在初中階段分液漏鬥的主要作用則是控制化學反應的速率。本裝置是科學研究、化學實驗中一種功能較好的實驗器皿。分類:分液漏鬥分為球型球型分液漏鬥、梨型和筒型等多種樣式,球型分液漏鬥的頸較長,多用於制氣裝置中滴加液體的儀器,梨型分液漏鬥的頸比較短,常用做萃取操作的儀器。使用:1.過程:檢漏 ,加液,振搖,靜置,分液,洗滌。
  • 丹江口推薦:管道機器人_有優惠【天儀坤博】TY值得推薦
    產品應用場所:1、城鎮下水道排水管道檢測,管道下水道疏通維護使用 工業管道、下水道出了問題非常令人頭疼的,用這套設備儀器也可以用來直接觀察管道內部情況,然後進行維修2、容器檢測>容器的定期檢查維修,特別是在危險有毒氣體(人不能到達的地方)3、水庫觀測使用 查看河道、水庫、湖泊、江河的管線淤泥泥沙的分布、檢查水底電纜管線是否破損、出水口是否堵塞等等公司潛望鏡產品優點:公司潛望鏡儀器有幾項指標高於這個行業標準,不久將來會以我們公司儀器作為行標,可以這麼說引領行業發展的終是我們,同行的儀器可能是準備要淘汰的產品
  • 精講用戶運營方法論3個模型:漏鬥、金字塔、內容運營生態軸
    方法論和模型這類的內容比較基礎,可能聽起來也會覺得枯燥,所以在分享的過程中我會帶著運營同行們的實戰經驗以及我個人的工作經歷,來幫助大家理解。一、模型一:漏鬥模型用戶漏鬥模型在產品從0到1的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從起點到終點會有很多環節,每一個環節到下一個環節之間都會有用戶的流失,每一個環節之間都會存在轉化率的問題。
  • 商業模式創新的路徑:知識漏鬥
    文/張殿鎮 李志剛 劉振內容摘要:知識漏鬥模型的三個階段與商業模式創新的三個步驟不謀而合,知識漏鬥模型為探究商業模式創新路徑背後的邏輯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工具與分析視角,知識漏鬥模型不但可以從整體上詮釋商業模式創新過程的全貌
  • 要怎麼使用excel搭建數據模型,銷售數據管理軟體
    到了這麼緊張的時刻,老闆就會天天給你施壓,為你打雞血,恨不得讓你把睡覺的時間都拿出來去完成指標,相信你一定會精神崩潰,頭髮直掉一地。 小王是一家保險公司裡的銷售管理人員,手底下管理著幾十個銷售人員,快到年底了,全年的指標只完成了一半多一點,看著這個數字,小王心裡也非常著急。老闆最近也經常找他開會,叫他趕緊想辦法把指標提上來,就算不睡覺都要保證業績可以完成。
  • 銷售漏鬥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銷售漏鬥是科學反映機會狀態以及銷售效率的一個重要的銷售管理模型。同時它也叫做銷售管道(sale pipeline),適合銷售流程比較規範、周期比較長、參與人數比較多的複雜銷售過程的管理。1m築造在設計工程行業,從獲取商機到商機轉化完成,這中間要經過多個部門的協同配合才能完成,如果沒有銷售漏鬥的幫助,商機的留存和轉化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