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高考692分被北大錄取獲獎50萬,是不良風氣?還是受之無愧?
文|愛上了教育
「讀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很多人的理解都不一樣,高爾基先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能增長我們的見識,能豐富我們的修為,讀書也能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盡知天下事。古人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更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不一樣。
但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讀書並非一件輕鬆的事情,也不是你今天學了,明天就能有回報的事情,讀書需你每天都要保持刻苦專研的心態,和不斷求知的欲望,有很多學生在看不到希望後就放棄了,也有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覺得讀書沒用,不如早早進入社會打工,但是如果說讀書能帶給你巨大的財富,你還會選擇放棄嗎?
自從高考成績公布以後,各地考上名校的學子是一個接著一個,尤其是考上「清北」兩校的學生,更是受到了當地教育部門、學校、和企業的高度重視,不僅給父母掙了光,還無意中成了「幸運兒」受到了巨額的獎勵,數目之大,不僅令網友咋舌!河北周口的一個女孩李蕊就是這樣一個被幸運籠罩的女孩。
李蕊原本是河南周口的一個農村女孩,家庭並不富裕的她,從小讀書卻十分刻苦,在今年的高考中,李蕊靠著自己的努力以692分驕人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醫學院順利錄取,得知自己考上了北大,周蕊和家人都非常的高興,喜訊不僅在十裡八村傳開了,更是轟動了當地的學校和有關的企業,當即決定給予李蕊50萬元的獎勵,並親自送到了李蕊的家裡。
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爭議,很多網友覺得,高考本就是對學生學習知識的驗收,這麼重的獎勵容易引發不良的風氣,如果高考成了賺錢的工具,好學生都拿高考賺錢,復讀生不是更多了?也有網友覺得,李蕊是貧困生,獎勵給家庭減輕不少的負擔,再說:人家憑本事賺錢,當之無愧,說敗壞風氣的簡直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
其實近年來這種「重獎」已經在各地成了一個趨勢,各地學校、企業以及個人的獎勵標準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前段時間,一所民辦高中的考生以707分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而校方給予的獎勵更是驚掉了一眾網友的下巴,「100萬外加三水城一套房」,一個普通人打拼一輩子也就如此,卻讓你個剛滿18歲的學生用一次考試打敗了,這麼大手筆的獎勵到底是對考生的嘉許,還是為學校做宣傳?
1. 獎勵應適當,要符合教育的本意
做的好就要獎勵嗎?我覺得應該,最起碼見義勇為,救死扶傷都應該受到獎勵,不然這個社會就會變得冷漠,而高考的獎勵我覺得不論是企業還是民辦學校,還是當地的部門都應該適當,如果真的是考上了名校,無論是作為榜樣還是激勵個人,獎勵1-5萬我覺得最為恰當,而如果是貧困生,我覺得應當在學費上給予幫助,畢竟在上了大學以後,他們應該自食其力,這才是考上大學的意義,教育的本意也是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而不是通過考試牟利。
2.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高考的大手筆獎勵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叫做「重獎之下必有勇夫」,如果各高中是想通過「重獎」的方式激勵其他的學生,努力學習考上名校的話,我覺得倒不如,多將這些學霸,考神的學習經驗,方法多分享給下一屆的考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讓學生去看那些虛無縹緲的獎勵,倒不如從實際去解決他們學習中的問題,當人人都成了高考狀元,學校的知名度,升學率也會有所提升,像衡水、毛坦廠一樣,不用過多的介紹也會得到認可。
3. 獎勵要均衡,否則會造成惡性競爭
近年來很多考生和家長都把眼光放在了名校上,所以學校也把考名校作為基準,重金獎賞考上名校的學生,那如果這種獎勵真的成為一種趨勢,所有的考生都去報考名校,會不會出現「名校競爭激烈」其餘高校空擋嚴重的問題?所以在獎勵上也一定要均衡,否則人人都想考名校,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不良的惡性競爭。
今日探討話題:你覺得考上名校「重金獎勵」合適嗎?你更贊同怎樣的做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愛上了教育,願每天分享一個教育小知識,希望我的分享對你的大學生活有所幫助,記得點讚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