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質量問題頻發,中國區銷量大不如前

2020-12-20 BTech

繼日本無印良品商標權輸給北京無印良品之後,一直運氣不佳的MUJI最近被曝出中國市場銷售額首次出現下跌。對此,MUJI中國總部相關負責人出來緊急闢謠,稱報告中所說的數據與MUJI實際情況不符,且MUJI從未對外公布任何中國大陸的任何相關銷售信息。

在事件未發酵之前,將輿論扼殺到搖籃裡,闢謠速度倒是挺快。但根據查驗表明,雖然無印良品並未出現文章中所說的銷售額下降的現象,但從去年開始,整體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現象。根據無印良品2019年度發布的財報表示,2019年3月——8月,無印良品實現營業收入2164.51億日元,同比增長7.54%;然而淨利潤卻下降了132.7億日元,同比下降26.69%。

至於為何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跟無印良品的整體發展策略有關,另一方面,自然是跟無印良品這些年來頻繁被曝光的的質量問題有關。

2019年1月,無印良品售賣的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乾,被檢測出內含致癌物質;2019年2月,無印良品旗下出售的一款「天然水」也被檢測出致癌物質,隨即無印良品發布聲明,對在售「天然水」全部召回;2019年7月,北京質監局對流通領域家具進行隨機抽查,抽查結果不合格11種家具有6種都來自無印良品......

一系列的質量問題,加劇了消費者對無印良品的不信任程度,尤其是中國消費者。雖然在日,無印良品是一家大型雜貨店,但在中國,其主要服務群體卻是中高層消費人群,MUJI產品的高顏值自然是吸引中高層消費者購買MUJI產品最重要的因素,但倘若高顏值卻沒有內涵,那和花瓶無異。有著一定生活水平、知識水平的中高層消費人群,自然不能忍受自己購買花瓶產品。

除此之外,2019年9月,無印良品在微博發布中國地名,使用「法租界」地名,被眾多中國網友集體炮轟,稱無印良品此舉有侮辱中國之嫌。雖然隨後無印良品刪除了相關微博,但影響卻並未減退。

以上種種,讓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差。雖然門店數量目前為止還在持續增加,但對於員工、公司相關管理人員的培訓機制卻始終跟不上趟。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近兩年來無印良品質量問題頻發的原因。

相關焦點

  • 質量問題頻發,銷售業績慘澹:無印良品,真的要涼了嗎?
    ◆不重視、尊重中國消費者,早晚會被中國市場淘汰。正解局出品無印良品又曝質量問題。就在最近,北京市監局抽檢,無印良品6件產品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自2014年至今,無印良品已經11次降價。然而,消費者並不買帳,無印良品業績陷入瓶頸。曾經在中國颳起陣陣旋風的無印良品,真的涼了嗎?1. 質量問題頻發 7月17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通報流通領域家具質量抽檢結果,其中11件不合格產品中,有6件來自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中國區利潤8年來首降,多次被曝質量問題
    其自身也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引發關注,長江商報記者粗略梳理發現,自2017年以來的近三年時間裡,無印良品被曝質量問題十餘次。經營利潤下滑,質量問題引發關注,同業競爭加劇、商品數次調價無印良品被質疑「走下神壇」,這家來自日本的品牌還能在中國紅多久?長江商報記者通過電話和郵件聯繫無印良品方面,但截至發稿前,尚未獲得回復。
  • 無印良品成次品:家具產品登黑名單 頻陷質量門
    然而,這家瞄準中等收入群體並主打日式簡約生活方式的大眾零售商在中國市場正遭遇信任危機:繼年初榛子燕麥餅乾被驗出基因致癌物後,其旗下家居產品再登監管部門檢驗「黑榜」。  2005年,無印良品正式進軍中國市場,此後一度風光無限。但眼下,伴隨著質量問題的頻發,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經營業績也受到影響。反觀本土大眾零售商名創優品、nome等後來者發展勢頭強勁。
  • 瘋狂的優衣庫,失落的無印良品
    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社長松崎曉曾透露,無印良品中國正致力於在2020年前實現中國市場商品售價,降至與日本市場商品售價同一水平。   來自定價的爭議不是拖累無印良品中國區業務的唯一因素,還有莫名的商標糾紛。
  • 無印良品為何頻出次品?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王敏傑 馬雲飛伴隨著質量問題的頻發,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經營業績也受到影響。反觀本土大眾零售商名創優品、nome等後來者,卻有著強勁的發展勢頭。2005年,無印良品正式進軍中國市場,此後一度風光無限。但眼下,伴隨著質量問題的頻發,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經營業績也受到影響。反觀本土大眾零售商名創優品、nome等後來者,卻有著強勁的發展勢頭。「群狼環伺」的戰場上,未來,無印良品能否突出重圍,重返巔峰?
  • 無印良品在中國重新定價,4年降價9次,依然挽回不了敗局?
    不管是中國區銷售,還是東南亞市場,無印良品似乎已經疲軟,甚至份額在逐漸萎縮。是什麼導致無印良品的退敗?自2014年10月,無印良品在中國重新定價,4年下降9次。甚至到2020年,無印良品致力將中國產品售價降至日本同樣水平。
  • 無印良品中國區利潤8年來首降多次被曝質量問題欲涉足家裝市場
    其自身也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引發關注,長江商報記者粗略梳理發現,自2017年以來的近三年時間裡,無印良品被曝質量問題十餘次。經營利潤下滑,質量問題引發關注,同業競爭加劇、商品數次調價無印良品被質疑「走下神壇」,這家來自日本的品牌還能在中國紅多久?長江商報記者通過電話和郵件聯繫無印良品方面,但截至發稿前,尚未獲得回復。
  • 無印良品成「無良品」?深陷質量門的無印良品究竟怎麼了
    該報導一出,讓不少粉絲大呼上當。其實,無印良品在內地出現質量問題絕不是第一次,早在2014年6月29日市工商局通報的不合格服裝名單中,無印良品一款軍綠色「棉彈力燈芯絨瘦長褲」,耐溼摩擦色牢度不合格,也就是說水洗後易掉色。而一周後,北京市工商局公布新一批服裝質量抽檢結果,無印良品的服飾產品被檢不合格,同一款燈芯絨短褲又出現了耐溼摩擦色牢度不合格的問題。
  • 無印良品門可羅雀,誠心道歉的背後,卻是質量問題接連不斷
    從2018年無印良品的銷售情況來看,東亞市場的銷售額為1200多億日元,而在中國的銷售額則為750多億日元。也就是說,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無印良品在東亞地區銷售額的一半。看似銷售業績不錯的無印良品似乎會繼續在中國攫取,然而,自無印良品曝出負面消息之後,有人發現,現在的無印良品早就不再是那個人滿為患的無印良品了,相比之下,同為日本企業的優衣庫倒是顯得生意不錯。就在9月11日,一則無印良品的官方道歉悄然上線,因為9月10日在一則活動中無印良品引用了不當的描述,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 否認中國區利潤下跌 無印良品多元發展求突圍
    對於中國區利潤下跌的報導,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下稱「MUJI中國總部」)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我司從未公布過中國內地市場具體銷售額數值,且根據現已公布的官方IR信息,報導中所提及的數據存在多處事實性錯誤。尤其是其中提到的利潤額並非指中國市場,而是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的當期淨利潤數據。」
  • 五年前,她把文具換成了全套的無印良品
    02 如果說十年前,無印良品開啟了一個時代的美感,那麼十年後的今天,市場已經成為一整片紅海。不知何時起,無印良品「極簡主義」被中國本土企業大量借鑑,且逐漸有被趕超的態勢。而被她拋棄的舊愛無印良品,5年來在中國已經接連降價11次,也沒能挽救銷售下滑的頹勢,已從「中產標配」慢慢淪為「中產棄子」。這是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 無印良品又曝「致癌門」,距離「無良印品」已不遠矣?
    這3種商品除在日本全國約400家無印良品門店和網絡銷售之外,還出口到了中國的臺灣和香港地區。不過根據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回復,無印良品日本官網聲明中提及的2款「天然水「產品,在中國大陸從未銷售過,另一款「碳酸水」產品,也沒有在中國大陸銷售,目前還未收到危害飲用者健康的相關聯絡。
  • 無印良品質量問題上黑榜 多次質量抽檢不合格!
    【環球網時尚綜合報導】根據新京報消息 2020第四屆中國家居品牌大會發布「2019-2020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聯邦家私、林氏木業、無印良品、水星家紡、小米衛浴、新錦成陶瓷、富亞塗料、亞薩合萊門鎖、悍高五金、佳諾威木業上黑榜。其中有多個品牌出現連續多次質量抽檢不合格。
  • 一個月致癌一次,年年上315黑榜:無印良品,你當不了國產標杆!
    前幾天,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計畫公布了2018/2019 年第三季度的財務簡報。2018 年 9 月~11 月,無印良品在中國同店銷售額下降了 4.1%,比第二季度跌得更慘了。過去幾年,無印良品一直以「降價」的方式挽回中國消費者的心,但業績始終大不如前。越降價,越沒人買。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然而,無印良品卻在布局中國市場多年後,同北京一家同樣以「無印良品」為品牌的家紡店不期而遇,並由此上演了一場商標大戰。一年前,一件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註冊在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等商品類別上的「無印良品」商標,曾讓「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中國『無印良品』」的輿論甚囂塵上。
  • 無印良品在中國賣不動了,日本成功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今年8月底,無印良品宣布進行第9次降價,平均降價幅度為20%,最高達到了四成。但很明顯,降價並沒有為無印良品帶來其期待中的效果。在日本大獲成功的無印良品,到底在中國這個特殊的市場上做錯了什麼?二、為啥降價那麼多還是沒人買?
  • 無印良品、宜家緣何跌落家居神壇
    家居新零售樣本無印良品和家居巨人宜家正步步從神壇跌落。2019年7月17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抽檢結果,無印良品、宜家攜手登上質量黑榜,無印良品上榜的主要原因是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宜家則是因兩款兒童家具「孔及間隙」不合格而上榜。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這已是宜家2019年第三次被檢出產品不合格。
  • 無印良品的中國實驗
    「中國對無印良品來說,是最重要的市場。」無印良品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山本直幸對鈦媒體說到。在山本直幸的直接領導下,從他任職的2011年開始,無印良品在中國開啟了高速擴張的模式。業績上的貢獻讓無印良品更加重視中國市場,而對於它不熟悉的酒店業務,無印良品自然不會輕舉妄動。松崎曉就曾表示,MUJI HOTEL 的構想在十年前就已經提出,可挑戰在於,無印良品如何降低發展新業務的試錯成本。
  • 無印良品的失望與失意
    如今,提起無印良品,粉絲的心態是很尷尬的。作為將精緻美學、日式生活方式帶入中國的品牌,無印良品的「良品」形象正在坍塌。無印良品近日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6款家具材質「以次充好」的事件,與以往的質量「小毛病」相比明顯升級到「嫌欺騙消」。在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已經在營業收入增長的失意之下,品牌形象更讓人失望。
  • 價格不低,質量堪憂 無印良品的「調性打法」還奏效嗎?
    通報顯示,無印良品生產的櫸木衣架、胡桃木實木椅、客廳餐廳兩用沙發椅、邊桌臺、組合式木架等5件家具均存在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梳理,這已經是無印良品今年以來第四次被曝出產品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