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在中國重新定價,4年降價9次,依然挽回不了敗局?

2020-12-20 東南財富

2019年6月,根據無印良品的官網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財報,無印良品在中國內地市場銷售額跌幅達到3.9%,這已經是無印良品連續5個財年營銷下滑的狀態。而從東南亞市場來看,2018年第四季度利潤為64.77億日元,僅增長1.1%,而此前三個季度是36.6%、23.8%、23.3%。不管是中國區銷售,還是東南亞市場,無印良品似乎已經疲軟,甚至份額在逐漸萎縮。

是什麼導致無印良品的退敗?

自2014年10月,無印良品在中國重新定價,4年下降9次。甚至到2020年,無印良品致力將中國產品售價降至日本同樣水平。其實降價策略也是無印良品不得以為之,因為中國的消費品正在從低端走向高端,價格成了無印良品唯一抓住用戶的機會。但即使再降價,也抵不過中國本土產品的物美價廉,要想打價格戰,根本沒有勝算。

無印良品在中國還受到商標糾紛的拖累,從2001年無印良品在中國就深陷商標糾紛。國內有一家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擁有包括織物、床罩等24類的「無印良品」商標使用權,導致日本「MUJI無印良品」在中國根本無法使用。由於LOGO十分相似,門店和品類也別無二致,中國的無印良品截走了日本無印良品很多用戶。

不過日本的無印良品本身也有問題,近些年食品安全和質量問題頻發,導致曾經高端形象在國人心中減分不少。3.15晚會中曝光過,其進口產品來自日本核汙染區,另外還有致癌物餅乾、飲用水和服裝被質檢不合格。價格特別高,問題還特別多,這讓無印良品在中國幾乎沒了立足之地。

無印良品自身問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國產消費品的崛起,讓國人有了更優質的選擇,無論從低價還是從質量來看,無印良品的競品都有很多。低價的包括名創優品,質量的包括網易嚴選。加上京東、淘寶、小紅書這類電商,別說是無印良品受到衝擊,就連美國巨頭亞馬遜都退出了中國市場。

至今還有很多顧客到無印良品的店裡,充其量都是抱著逛逛的心態,根本就不是衝著買東西的心態進店的。這讓無印良品處在尷尬的境地,要說品牌知名度也有,粉絲流量也有,可就是提高不了銷量。說白了還是國人對無印良品的產品失去了信任。

無印良品創辦於日本大蕭條時期,主打好物低價,通過簡化包裝和品牌商標等手段,將產品回歸本質。無印良品在日語裡指的就是沒有貼商標的產品,這一定位是好的,但是來到中國完全調了個方向,不但價格昂貴,而且質量問題顯而易見,這才是無印良品在中國無法存活的主要原因。不過現在即便再降價,無印良品也很難挽回顧客的心了。

對於無印良品的沒落,你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9次降價也賣不動,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一、銷量不佳的無印良品據新快報的報導,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日前發布的二季報顯示,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4%至947.53億日元(約合55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0.6%至102.41億日元(約合6億元人民幣),淨利潤同比增長26.9%至85.58億日元(約合5億元人民幣)。
  • 中國市場屢遇坎坷無印良品降價促銷
    1月24日消息,無印良品陷入「質量門」後宣布,將在中國實行第十次降價。有觀點認為,其此舉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刺激銷售,挽救業績。但值得注意的是,無印良品前9次降價,平均降價幅度為20%左右,都沒能緩解無印良品在中國的放緩趨勢。
  • 無印良品,「降價」也可以這麼清新脫俗?
    隨後的2017年和2018年,也基本上沿襲「為美好生活而新定價」的思路,只是稍微做了一些調整。  2017年降價的理由是,讓顧客在需要的時候用合適的價格買到合適的商品;2018年的理由是,生活還在繼續,改良便也在繼續。也就是說,儘管每年給「新定價」找的理由都各不相同,但實際上不過是噱頭而已。在無印良品看來,降價的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姿勢一定要優雅。
  • 無印良品在中國賣不動了,日本成功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一、銷量不佳的無印良品據新快報的報導,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日前發布的二季報顯示,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4%至947.53億日元(約合55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0.6%至102.41億日元(約合6億元人民幣),淨利潤同比增長26.9%至85.58億日元(約合5億元人民幣)。
  • 頻頻降價消費者仍不買單 無印良品還是「貴」了
    截至目前,無印良品已經在華完成九次降價了。但如今有媒體稱,儘管經歷九次降價,但是不然中國消費者仍然認為無印良品在中國很「貴」。關於降價的原因,無印良品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由於近年降低進口關稅、優化庫存管理、擴大生產規模和減少物流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分攤到每件商品的成本降低,才導致了「新定價」活動的興起。所謂新定價,無印良品在官方微博給出的定義是「持續檢視商品的開發及設計,對商品的價格進行重新審視」。
  • 無印良品中國頻繁降價 背後的玄機究竟是什麼?
    Ltd. (7453.T)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本宣布,再度下調MUJI無印良品大中華市場價格。   據悉,這是MUJI無印良品自2014年來持續開始實行「新定價」降價策略後的第五次降價。此前最近一次中國降價為1月中旬農曆年前。   此次降價包括,家電、家居等類別產品售價下調10-30%不等。降價幅度平均達20%。
  • 無印良品在中國第7次降價,MUJI價格不再高冷?
    無印良品在中國第7次降價,MUJI價格不再高冷?8月26日,MUJI無印良品在中國降價了。一貫以簡約文藝範稱道的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上一直有著「高冷」的價格。而外表高冷的無印良品,卻已經是第7次在中國降價了。
  • 無印良品接連降價謀翻身
    不過,不管是消費者還是「無印粉」,均對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第十次「價格的重新審視」有點無動於衷。記者在門店看到,此次新定價涉及服裝類和生活類的數十款產品,降價4-162元,幅度在6%-30%。其中,無側縫雙層紗織睡衣系列,原價298元,新定價248元,降幅16.8%。大容量超聲波香薰機降價幅度高達29.5%,由原定價550元降至388元。
  • 無印良品宣布明年降價超20% 中國網友聽說後炸了
    在中國的無印良品店裡,一個數字大掛鍾可以賣到650元,一雙棉拖鞋128元,一件一字領女士T恤1498元……《北京商報》曾報導稱,無印良品的國內定價比日本貴一倍。開業第一天,這家店的銷售額也刷新了無印良品在中國單店單日的銷售紀錄。截至2016年10月,無印良品已在中國擁有187家店鋪,預計年底要開出第200家店。不過,最近一則關於無印良品要降價的消息,中國網友聽說後卻炸了……
  • 降價後的MUJI或許才是真正的「無印良品」
    核心提示:近日,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進行了第八次大降價,而這距離上一次2017年的秋冬降價,只隔了四五個月。 來源: 杭州網—杭州日報 記者 王莉莉 一向「高冷」的無印良品(MUJI),似乎正越來越親民。
  • 無印良品業績放緩頻降價 對消費者吸引力下降難挽頹勢
    1月19日,無印良品公布了在國內的新一輪降價活動,這也是無印良品自2014年以來的第6次降價。在品牌痴迷打折促銷的背後卻是業績持續放緩,據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最新發布的2016年三季度報告顯示,品牌在中國可比銷售額僅增加0.8%,2016財年前兩個季度增速僅在5%左右。
  • 無印良品正在失去中國市場?定價高出日本一倍,多次出現降價舉動
    這一品牌就是無印良品,成立之初的理念是回歸本質。正是因為這一理念的誕生,無印良品發展的十分迅速,沒過多久就在日本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無印良品又將目光放向全球,為的就是更好的將品牌發展壯大。早在2005年的時候,無印良品進入到中國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在國內已經屬於十分知名的大眾品牌了。
  • 無印良品在中國4年降了8次價 可現在賣得還是比日本貴
    文 | 徐秋雨 何苗 蔡琳敏編輯 | 陳臣無印良品又降價了,這在中國內地市場已經是第八次。2018年1月,無印良品宣布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新定價」活動,這次計劃將覆蓋7個系列商品。截至目前,無印良品微信公眾號已經就該次計劃更新了4則「新定價」推文。雖然降價了多次,但現在的無印良品仍然經常被中國顧客吐槽「太貴了」。
  • 無印良品的困局:爆產品含致癌物 十次降價難擋中國市場銷售放緩
    但其在中國市場為高端品牌形象,仍然頻發質量安全問題,則對其品牌形象的衝擊無疑是重大的。   事實上,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一路走下坡,在華業務戰略的重新審視,被多次提及。   中國市場前景堪憂   此前,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發布2018年3月1日-2018年11月30日的經營數據手冊。
  • 無印良品產品價格要與日本接軌?第九次降價最高降幅40%
    無印良品官方網站  中國網財經9月10日訊(記者 段思琦)無印良品官方網站近日顯示,自8月24日起開始實行第九次新定價,下調部分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售價,平均幅度為20%。  中國網財經記者聯繫無印良品官方客服,對方表示,就是新的價格,並不是一次促銷,具體以官網上顯示的價格為準。  無印良品官方微信公眾號顯示,此次降價主要集中在鞋包衣物及家具家居用品,涵蓋基礎款T恤、羽絨服、唇膏、地毯、收納和空氣淨化器等500多件產品,差價約在15-1180元之間,降價幅度在14%-40%,其中家居類產品降價幅度高達40%。
  • 一線城市消費降級 MUJI無印良品中國第9次降價
    >MUJI 無印良品周四宣布在中國市場近4年來的第9次降價,在中國經濟和零售業增長放緩、高房價令一線城市消費降級的情況下,試圖利用行業最大法寶提振低迷業績。自2014年10月在中國推出「新定價」策略來,無印良品在每年年初、年中或年末均會下調價格,從目前的頻率來看,基本達到每年兩次。對於此次降價的說明,無印良品顯得非常應景以及符合中國特色。
  • 日本廉價商品在中國成輕奢品 無印良品打折消費者不買帳
    姆雞粉們肯定清楚,這可以算是該品牌最大規模降價活動了。但是北京青年報記者市場走訪發現,實體門店裡的顧客寥寥,打折搶購潮並未出現。北京服裝學院市場營銷系主任趙洪珊分析,這說明價格敏感型消費行為比例下降,消費者心理越來越成熟。  「姆雞」打折顧客依然寥寥  昨天,在王府井大廈4層的無印良品賣場,超過半數以的貨品都處於打折銷售狀態。
  • 瘋狂的優衣庫,失落的無印良品
    ,雖然已經連續10次降價,但在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場價格依然高企,儼然成了奢侈品牌。 可是無印良品這幾年,在中國市場發展的並不好。2016年起,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可比銷售增幅就在緩步下降。到了2017年,無印良品的同店銷售增幅也開始放緩,並於2018年Q2首次出現了負增長。
  • 無印良品中國價格策略:不打折直接降
    日本零售品牌無印良品,近日宣布在中國展開新一輪的「新定價」活動,即部分商品降價,這是自2014年10月以來,無印良品開展的第五次降價。  支撐無印良品實現降價的最重要原因是,該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規模的迅速擴張。至今年年底,無印良品將在中國擁有200家門店,中國市場已經成為無印良品最大的海外市場。  這一切,是現任無印良品上海總部董事總經理的山本直幸,在2008年剛剛來到中國任職時,所沒有預料到的。
  • 無印良品變「無良印品」?MUJI大半年翻車四次
    雖然極力淡化品牌意識,但它遵循統一設計理念所生產出來的產品無不詮釋著「無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導的自然、簡約、質樸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  2005年,無印良品入駐上海,但業績一直不太理想,2015年,在中國市場的降價策略調整下,中國才颳起了一陣無印良品熱潮,無印良品營收也達到史上最高的3075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