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一直以來都是海外企業十分看好的地方,得益於人口眾多,在消費這方面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在國內有這樣一個品牌,剛進入市場時受到了廣泛追捧,在國內擁有200多家店鋪,但是因為在本土與國內市場定價不一,因此也讓消費者逐漸對這一品牌失去興趣,企業發展遭遇了難題。
這一品牌就是無印良品,成立之初的理念是回歸本質。正是因為這一理念的誕生,無印良品發展的十分迅速,沒過多久就在日本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無印良品又將目光放向全球,為的就是更好的將品牌發展壯大。
早在2005年的時候,無印良品進入到中國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在國內已經屬於十分知名的大眾品牌了。值得注意的是,進入到中國市場的無印良品,一直將自己定義為「高品質、小奢侈」的品牌,並且伴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多,無印良品甚至走向了中高端路線,在國內市場的定價也超出了日本國內的價格,這樣的情況消費者自然是不願意接受的。
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有所了解,無印良品在日本是屬於比較平價的產品,但是在國內市場的定價卻貴出日本一倍之多,根據統計顯示,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能夠佔據公司整體營收的20%之多。其實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和中國消費者過於「瘋狂」的購物狀態也是有關係的。
那時候無印良品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店外都是排著長隊等待購買的人群。看到在國內市場受到如此熱烈的歡迎,無印良品自然也就制定了和日本不同的定價方案。剛開始依舊有消費者願意購買,不過最近這幾年無印良品的生意每況愈下。
伴隨著國內本土品牌的崛起,不僅在質量上與無印良品相媲美,價格相對來說還更加便宜。對於這樣的情況,無印良品只能無奈採取降價的措施來吸引客戶。也正是從2015年開始,無印良品在國內市場已經先後進行十多次降價的舉動了。其實從降價的舉動就能夠看出,無印良品還是十分重視國內市場的,並且想在國內市場佔據更多的份額。
雖然實行了多次降價的舉動,不過在國內的銷售業績並沒有出現很好的反轉。從2018年的財報統計來看,無印良品的整體營收出現了下滑的局面,因此無印良品也只能將目光放在了印度市場之中。
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做產品,定價是十分關鍵的。無印良品在包裝和質量上都是有著可取之處的,因此還是有著自己的競爭優勢的。只不過在定價上與日本本土價格不一,這樣的舉動確實讓人有些難以理解,也正是無印良品會逐漸失去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