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星際戰爭的冷酷 《星戰前夜》的毀滅與重生

2020-12-20 騰訊網

[摘要]視頻遊戲《星戰前夜》是冰島最大的輸出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幻作品。競爭對手來來往往,只有其活下來了,這都得益於一個獨特的民主試驗。

騰訊遊戲 5月19日 楊亮編譯 白豆整理

駕馭著一艘太空船,和夥伴們一起探索、戰鬥在美麗的銀河之中,這就是《星戰前夜》,一款神秘的科幻遊戲。

從某種層面上來說,這款遊戲就如真是社會的縮影一樣,你可以觀看旅途中的風景,也可以體驗星際航行的快感,但是你要學會在浩瀚的太空之中生存,察覺交易之中的騙局,小心身後的背叛,在愛船被毀後白手起家重新踏上徵程——帶著深深的惡意使人慾罷不能。

但從另外一種層面來說,這款遊戲的社交屬性為玩家提供了持續的吸引力,遊戲當中一個最大企業的一名資深成員說:「人們常說這是一款關於飛船的遊戲,但他們說得不太對,這是一款關於人的遊戲。」《星戰前夜》提供了一種無可取代的體驗,玩家留下來不是因為遊戲中可以開飛船打人,而是因為可以和人打交道,遊戲當中和遊戲之外都是如此。

以下為翻譯原文:

Natalia Dmytriievska首次接觸《星戰前夜》時才15歲,當時她迷戀火舞。一年前她的男友教她波伊舞,波伊舞是毛利人的火舞,舞者用栓有火球的鏈子、棍棒等表演。Dmytriievska每天都會練上好幾個鐘頭,在練習前會在身上畫上花和其它圖案。Dmytriievska說:「我喜歡火,喜歡那種控制火的感覺。」幾年之後她在家鄉基輔加入了一個馬戲團,靠在數以百計的觀眾面前表演火舞來勤工儉學。2007年6月,馬戲團開始排練演繹以埃德加·愛倫坡詩歌《烏鴉》為主題的舞蹈。當背景音樂第一時間響起來時,首先是管風琴,其節奏讓人崇拜,很快就加入了跳動的吉他和激烈的鼓點,Dmytriievska開始登臺跳舞,但她完全不能專注。當她完成舞蹈離開舞臺,走到混音臺問她的朋友:「這音樂出自哪?」

朋友說,是《星戰前夜》的原聲。他進一步解釋到,《星戰前夜》是一款科幻遊戲,遊戲設定在一個包含數萬顆恆星和行星的浩瀚銀河系當中,居住有五十萬左右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他們每天通過網際網路一起探索和戰鬥。Dmytriievska回家首次嘗試了這款遊戲,原來遊戲很複雜,首先就要求玩家做出很多的選擇,如性格、種族、頭髮長短、身體上是否有穿孔、紋身和疤痕等等。

今天,在經過多年的升級和完善後,加入《星戰前夜》的新玩家,作為遊戲當中的居民,可以在飛船當中自己的陰暗宿舍房間裡,在一面等身大的鏡子當中看到自己在遊戲當中的樣子,而當年Dmytriievska加入遊戲時,就簡陋多了。Dmytriievska的新角色被送上一艘新手船,並很快被送上了太空。這艘太空船是遊戲當中最低級和最弱的,免費提供給新手。在屏幕上,銀河系的中央,Dmytriievska看到她的太空船,像一顆星星在夜空當中閃爍。很快,船體被一團火焰包圍,敵船教會了她《星戰前夜》當中最基本的規則:在太空中,每個人都渴望聽到你的尖叫。

Dmytriievska當時英文不好,也找不到其他烏克蘭或俄羅斯玩家來帶新人。《星戰前夜》是冷酷而充滿惡意的世界,你可以停下來欣賞太空當中的美景,也可以通過星雲到達遙遠的行星,但遲早你得考慮在荒涼的銀河當中謀生的手段,新飛船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Dmytriievska的首次遠徵後就面臨選擇,是要在她角色數字腦中安裝社會適應晶片以增加魅力,還是安裝目鏡過濾器以增加感知?Dmytriievska鬱悶的關掉了遊戲,但她沒有放棄,而是開始學習,就像自己每天花幾個小時學習火舞一樣,她開始每天花幾個小時學習《星戰前夜》這款遊戲。

與魚、鋁和比約克一樣,《星戰前夜》是冰島最大的輸出品之一。這款遊戲於2003年發布,體現出前所未見的規模和野心。《星戰前夜》的世界被稱作是新伊甸,包括了7500個星系,任何人都可以穿梭於星際之間。遊戲中的角色多種多樣,包括礦工、交易員、海盜、記者和教育工作者。你可以獨自冒險,也可以加入企業或聯盟,他們中最大的包括有上萬名成員。

作為人類活動的一個縮影,這款遊戲已經被學術界用來進行創造政治模型,經濟學家也用來進行金融測試。在其宇宙當中,每顆子彈、貿易、友誼和背叛都可以被跟蹤、記錄和測量,《星戰前夜》提供了一種心得方式去理解我們的物種和我們世界的社會系統。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國際政治高級講師Felix Ciuta說:「在《星戰前夜》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政治共同體模型的層次機構、權力、法律、力量、暴力和勞動分配。玩家將其政治和思想準則投射到其中,人們在遊戲當中的行為方式可能並不反映其在現實世界當中的行為方式,但他們的虛擬行為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他們關於世界究竟是怎樣運作的想法的表達。」

Dmytriievska開始了她的研究,她閱讀了關於遊戲的三個主要區域。高度安全區是一個戒備森嚴的空間區域,此區域的犯罪活動主要由無人機和步哨槍實施;低度安全區是更危險的區域,肆無忌憚的土匪劫持船橫行其中;零空間則是最臭名昭彰的區域,是銀河系當中的狂野西部,所有人都生活在危險當中,當然高風險也意味著高回報:金錢、名譽與權力的轉移。

Dmytriievska研究了遊戲當中那些爭奪領土控制最臭名昭彰的派系和企業,她閱讀了關於他們的著名領導人以及其戰鬥方法的優劣。她《星戰前夜》大學中學習,這是一個由玩家運營的虛擬機構,由志願者帶領新手入門,她還了解了傳說中的巨人泰坦,這艘巨型飛船大到能破壞整個行星的潮汐。

終於,在2008年,經過數月的學習、閱讀在線指南和遊戲論壇的潛伏之後,Dmytriievska覺得自己已經做好重返新伊甸的準備了。她鄭重其事的點擊了《星戰前夜》的遊戲圖標,在擱置了近一年之後,她重返遊戲,並從此以後留了下來。

1997年,Reynir Haroarson, Thorolfur Beck和Ivar Kristjansson三人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創辦遊戲工作室 CCP(Crowd Control Productions)。他們的野心簡單而可笑:創造一個「比現實生活更有意義的虛擬世界」。他們夢想打造一款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人們的遊戲,這個夢想太大了,因為當時冰島還沒有寬帶網際網路,因此他們仨首先發起了一款名為Hattuspil(危險的遊戲)的桌面遊戲。

為籌集創業資金,他們不得不將一位好友奶奶的房子抵押。幸好他們成功了,《危險的遊戲》大賣,差不多冰島八分之一的家庭都購買了這款桌遊。靠著桌遊賺來的錢,團隊終於可以開始《星戰前夜》大作的開發,在三年的不間斷工作之後,遊戲終於在2003年發布了。

在視頻遊戲首次誕生20年後,人們仍然只能通過同一塊屏幕或者同一區域網來一起遊戲。網際網路的出現帶來了新的可能:虛擬空間當中可以同時有多個人的存在,並且能從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聯入。但這些虛擬世界很快就面臨到一個問題:其永遠出在被淘汰的邊緣,玩家們經常從一個遊戲到下一個遊戲,每一個新世界都在技術上領先於之前的世界。當太多玩家離開時,遊戲伺服器往往因為成本的原因而不得不關閉。對玩家而言,這是個災難性的事件:關服意味著在那個世界當中,一切都不存在了。

自從首個圖形化的虛擬世界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推出以來,已有超過50個圖形化虛擬世界因為人口銳減而關閉。其中的一些,例如《樂高宇宙》(2010-2012)悄無聲息的就關閉了;其它則為玩家展示了遊戲當中的世界末日來臨

時候的景象:《Rubies of Eventide》(2003-2009) 關閉時,開發商將首都點燃,每個玩家的角色都死於火中;一些開發商則提供一個機會讓剩下的玩家來緬懷他們的回憶和悲傷,在《星球大戰:星系》(2003-2011)關閉前的幾小時,天空被延綿不斷的煙火所照亮,為這款運營了八年,顛峰時期曾有百萬名玩家的遊戲默哀。

《星戰前夜》是少數已經運營了10年以上的網遊之一。不過,330名CCP的員工也擔心其會有同樣的命運,這些員工大部分服務於《星戰前夜》這款遊戲,分布於公司設在雷克雅未克,亞特蘭大,上海和紐卡斯爾的辦公室。遊戲的執行製作人Andie Nordgren則認為,《星戰前夜》不僅存活了下來,而且保持繁榮發展,究其原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幻作品」。

與其它MMORPG如《魔獸世界》等不同的是,《星戰前夜》的故事沒有正式的著作權,而是完全由玩家來驅動,共同創作完成。其故事撰寫由玩家主體行為來引導,個人與集體,周而復始。遊戲當中沒有「贏」的設定,也沒有「完成」的設定,甚至沒有設定首要目標。一旦你在遊戲當中成為一名虛擬的百萬富翁,擁有了一艘最強大的船,《星戰前夜》就成為了一款關於社交互動和自己制訂目標的遊戲,這些都給這款遊戲以獨特的力量。

一個故事說明了這種力量。2005年4月18日凌晨5點,遊戲中最大企業之一:Ubiqua Seraph軍團的CEO Mirial在她最信任的副手陪伴下一起穿越哈拉斯星系的星門。其沒有想到的是,一個由Istvaan Shogaatsu創建的間諜組織GHSC(Guiding Hand Social Club)正在等待著她,當「妮可」這個代號出現在Shogaatsu的聊天頻道當中時,Mirial遇刺身亡。

十個月前,Shogaatu就答應為一名匿名客戶刺殺Mirial,報酬是10億ISK(《星戰前夜》當中的虛擬貨幣)。在這期間,Shogaatu和他的代理人進行了精心的策劃,甚至派人潛入Ubiqua Seraph軍團,與軍團裡的其他成員搞好關係,很快在軍團的每個層面都有了Shogaatsu的人。當代號發出後,間諜網絡馬上採取行動,Mirial的戰艦和逃生艙都被摧毀,最後,她冰凍的遺體被交給GHSC的客戶。Shogaatsu的間諜們劫掠了企業的機庫和辦公室。此次的伏擊和搶奪共造成300億ISK的損失。當時,這是視頻遊戲世界中最大的虛擬財產搶劫案。

隨後的新聞報導讓《星戰前夜》成為全球玩家關注的對象。一些人擔心,這會毀掉《星戰前夜》。CCP的早期成員之一,2004年成為公司CEO的Hilmar Petursson說:「這是一個關鍵時刻,人們希望CCP進行幹預。他們感到被背叛了,非常的憤怒。但是,我們了解了發生的事情之後,認為沒有什麼規則遭到了破壞,只有信任被打破了,我們的工作不是確保信任。」

當時CCP發表了一份聲明,從而導致了來自玩家和工作人員認為其顛倒黑白的強烈抗議。對很多人來說,遊戲和現實之間的界限被打破了,一夜之間有500名玩家退出了遊戲。短短幾天,新伊甸就瀕臨毀滅的邊緣。

《星戰前夜》躲過了這一劫,不久之後,一本英國視頻遊戲雜誌報導了這個故事,吸引到五千名感興趣玩家的加入,遊戲獲救了。此後,管理者為其虛擬世界確定了一條關鍵規則:只要不違反現實世界的法律,玩家們可以用任何方式玩遊戲。狡猾和背叛的行為甚至可以使他們在遊戲當中出名。

也許這就是《星戰前夜》可獲得一些用戶永恆忠誠度的原因。自從2004年之後,幾乎每一年,來自世界各地的《星戰前夜》都會聚集到冰島的首都。他們一起喝酒,慶祝,分享知識和在遊戲當中快速致富的方案。例如2014年聚會的主題是:「一個《星戰前夜》億萬富翁的自白」。在Harpa音樂廳當中,與會者對CCP宣布其即將推出的虛擬銀河計劃吶喊和歡呼,當CCP宣布新的更真實船體皮膚系統時,玩家們高興壞了。

第一年的聚會有120名玩家參加,今年則有1200名,其中許多人花費了幾千美元來到這裡。其它流行的視頻遊戲製作方都各有他們不同的年度節日,但這個活動是不同的,至少因為《星戰前夜》的玩家而不同。這款遊戲與《星際爭霸》這種靠咖啡因刺激的遊戲不同的是,其勝利來得很慢。玩家需要進行長期投資,甚至一些領導技能。CCP稱,超過50%的玩家是工程師。一位參加聚會的玩家說道:「如果一位玩家在《星戰前夜》中做出了重大的事情,那麼,他肯定也在現實生活中做過一些重要的或者有意義的事情。」

在今年的活動當中,兩位紋身藝術家在Harpa音樂廳的寬敞走廊當中開設了一個臨時攤位,為玩家提供《星戰前夜》遊戲系列紋身;在旁邊的攤位上,COS成遊戲當中人物的玩家在瀏覽遊戲當中飛船的微縮模型;這還賣燒壞的電路板,是從淘汰的遊戲伺服器當中替換下來的。在上午的活動結束前,我走近一個穿著沉重教士袍的老男人,其衣服上有著鑲金的裝飾和華麗的扣子,他叫查爾斯·懷特(Charles White),蓄著修剪整齊的鬍鬚,戴著一副細框眼鏡,說話帶有柔軟的口音。他在美國宇航局推進實驗室工作,參與了「火星探測漫遊者」登陸火星的項目。他說:「遊戲中的玩家叫我新伊甸的教皇,傳播信仰的先知。根據玩家們的意見,我做了一款服裝並且穿來了。因為我已經55歲了,對什麼都不在乎了。」

懷特從2008年開始玩《星戰前夜》,並為其未來發展擔憂,他說:「我沒有什麼終極目標,但我擔心那些老玩家們。一旦你擁有了泰坦(遊戲中最強大的戰艦),你基本上就贏得了遊戲。挑戰在那裡?必須有事情可做才行。」玩家出走只是《星戰前夜》面臨的一個威脅,為了保持對玩家的吸引力,遊戲需要不斷的改進,但這種改進必須保證是正確的方向,否則走錯一步,就有可能對遊戲造出威脅。

CCP在2011年宣布了一個新功能,該功能是18個月內的首次更新:一家遊戲內購數字商店。玩家們可以用現實中的金錢購買遊戲中的物品(服裝、飾品等)。這是一場大災難,幾乎把新伊甸第二次帶到了毀滅的邊緣。在此次聚會上,義大利玩家弗朗西斯科·蒙達(Francesco Munda)回憶道:「那時候,遊戲有很多的技術問題。然後,在那次重要的更新中,CCP給了我們一個數字商店。其他的所有問題都被推到了一邊。遊戲迫切需要修補,但是,什麼也沒有被修補。」對於許多玩家來說,數字商店體現了CCP的貪婪。在商店中,玩家佩戴的虛擬眼鏡被賣到45英鎊。

接著,公司CEO Hilmar Petursson的內部備忘錄遭洩露。在備忘錄裡,他斥責玩家的抱怨為「噪音」。這進一步激怒了玩家群體。成千上萬的玩家聚集起來,開始炮轟一個主要貿易中心外的巨型紀念碑。這次事件成為抗議活動「憤怒夏日」(Summer of Rage)的開端。抗議總共持續了一周之久。

玩家們的抗議生效了,CCP做出了從未有過的讓步。Petursson向玩家們寫了一封公開信,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他向我解釋道:「這是因為我們的原因而引起的混亂,我必須為此負責。」隨後,CCP對遊戲當中的3D紀念碑的模型作出更改,使其永久保持被炮火破壞的形態。這是為了紀念遊戲中的這個時刻:遊戲開發者聽到了玩家群體的聲音,並且做出了回應。

只有少數的視頻遊戲通過這種方式來接納玩家的意見,《星戰前夜》的開發者籍此認識到,遊戲世界的未來不僅取決於玩家的滿意,而且,玩家們要對自己生存的世界擁有控制權。Petrusson形容說,他的公司只是遊戲世界的看護者。更為準確的比喻是,他和CCP公司員工是遊戲中的眾神。他們積極參與到遊戲之中,確定規則和現實的界限,傾聽玩家的聲音,然後決定是否對其作出回應。

在眾神與凡人之間,火舞者Nataliia Dmytriievska就像是一個大天使。在重返《星戰前夜》後,為避免像她這樣的新玩家重蹈覆轍,Dmytriievska開始幫助他們。她加入了一個一萬餘人的大聯盟,並且開始招募新人。每周她召開兩次教學,向新人傳授遊戲知識。教學內容包括一般理論或飛行實踐課,如怎樣在太空當中操縱飛船飛躍危險性較低區域。在玩遊戲的過程中,Dmytriievska結交了一些CCP的工作人員,她說:「我問他們,在CCP工作是什麼樣子的,他們告訴我,就像一個家庭。我想要加入。」

Dmytriievska向CCP發送了許多的工作申請,每一次都被拒絕了。不過,在她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四年後她終於收到公司的面試通知。如果能夠通過面試,她將成為一名遊戲管理員,在遊戲當中解答玩家的疑問。家裡人勸她不要去,他們說,烏克蘭女性移民往往最後都成為了性奴。但Dmytriievska剛獲得了犯罪心理學的學士學位,決心找到一種把自己的愛好變成職業的方式。

Dmytriievska沒有聽從家人的勸告,於2013年3月12日抵達雷克雅未克。她下飛機的時候正是黑夜,天空陰沉沉的,看不到星星,非常的寒冷。她回憶道:「我一夜未眠,對來到這個國度和CCP會面感到十分的激動。」在面試中,與Dmytriievska的期待相反,CCP並不關注其專業背景和性格,而是對其在《星戰前夜》當中的知識和成就感興趣,那時候,她還不知道,CCP已經給她安排了一個特殊的工作,成為宇宙當中的中間人。

四年前,CCP曾開展了一項以新伊甸政治狀況為主題的研究,希望能了解如何更好地管理這個龐大的虛擬社會。研究表明,《星戰前夜》當中的社會已經從過去的部落結構演化成為更加複雜的社會等級。因此,遊戲當中需要一個由玩家參與的政治體。為此,CCP建立了一個名為星際治理委員會(CSM)的組織,這是遊戲當中基於虛擬社會團體而設計的民主組織的惟一案例。每年,不同地區的候選人競選14個委員會席位。正如現實社會中一樣,候選人需要在遊戲內外進行宣傳和拉票。

一年兩次,如果玩家願意的話,CCP會把競選成功的候選人帶到他們位於雷克雅未克的公司總部去幾天,參與激烈辯論,這是凡人與眾神的會面。在此期間,委員會成員將於CCP工作人員會面,工作人員將聽取他們關於銀河未來發展的建議。會談常常很激烈,有很多有爭議性的問題,甚至委員會成員之間也會爆發爭吵。委員會扮演了一個連接和拉近遊戲廠商與玩家之間距離的重要角色。在2011年的玩家暴動事件發生後,CCP曾把委員會召集到冰島舉行了一次緊急會議,Petursson承認,CSM的建議直接影響到他決定道歉的決策。

Dmytriievska的最後一輪面試最終流於形式。一周後她的職位是擔當CCP在委員會的官方協調員,她是保持遊戲活力的關鍵角色,處於遊戲創造者與玩家之間的人。她必須執行遊戲創造者的設想,也要考慮到遊戲當中居民的不同優先級。就好像在宇宙當中眾神與他們的子民發生戰爭,而Dmytriievska被夾在了中間。

對遊戲進行調整有可能會疏遠玩家,與之類似的是,CCP也面臨其它挑戰行為,這些行為從遊戲延伸到現實世界當中。2014年,CCP雷克雅未克辦公室外面揭幕了一尊雕塑,上面列有2014年3月1日遊戲當中的所有主要人物的名字,是為了紀念遊戲用戶超過50萬人。對開發商而言,這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時刻,雕像由當時的雷克雅未克市長Jon Gnarr(他長相英俊,曾是一名喜劇反串演員)親自揭幕。幾天後,四名玩家從雕像上刮去了競爭對手的名字,最後,他們被警方抓獲,並被終身驅除出遊戲。

還有玩家被他人勒索,一名俄羅斯玩家聲稱,有黑客威脅他,當他玩這款遊戲時,將把他的能源偷到競爭對手那邊去,以竊取他的泰坦飛船。這艘飛船花費了幾周時間建造,價值2000-2500英鎊。去年的玩家日活動最後以街頭鬥毆而告終,有玩家受了輕傷,一些人聲稱他們只是在打著玩。遊戲的執行製作人努德格倫(Nordgren)說:「我曾聽說過夫妻因為玩《星戰前夜》而導致離婚的例子。」

許多玩家已經玩了多年的《星戰前夜》,這款遊戲的社交屬性為玩家提供了持續的吸引力。單純發展某個人的飛船很快就沒意思了,遊戲當中一個最大企業的一名資深成員說:「人們常說這是一款關於飛船的遊戲,但他們說得不太對,這是一款關於人的遊戲。」

《星戰前夜》當中最著名的玩家當屬Alexander Gianturco,又名Mittani,他是遊戲當中最大聯盟:Goonswarm聯盟的領袖,他的名聲遠揚到虛擬星系的每一個角落。他的Twitter照片是其跪下親吻美國宇航局查爾斯·懷特的手。他可以號令近四萬名玩家,他從自己在美國威斯康辛州麥迪遜的家中直接指揮聯邦的戰鬥和行動。

Gianturco曾為華盛頓特區的一家企業擔任律師,他在遊戲當中經營著一家媒體帝國,成天把遊戲當中的新聞發布到他自己的網站和YouTube頻道當中。Gianturco經常吹噓自己已經有三年沒有登陸《星戰前夜》了,然而,他一直從聊天室和在線論壇當中招募成員。

美國一位名為安德魯·格羅恩(Andrew Groen)自由撰稿人曾為

《星戰前夜》的頭一個十年畫過一個歷史圖表。據其圖表所述,Gianturco改變了這款遊戲的基調:「《星戰前夜》遊戲的早期歷史是一個角色扮演的社會,當時遊戲還是白紙一張,所以誰能引起最大的動靜,誰就能成為最引人注目和最強大的玩家。」在這個虛構的世界當中,玩家往往也真誠和嚴肅以對。

格羅恩說,今天遊戲當中的人們更加的冷漠,這種改變部分因為遊戲當中已經是一個成熟的世界:「Goonswarm聯盟的文化是,如果你認真對待遊戲,那麼你就能在遊戲當中成長為強者。所以Goonswarm的戰鬥口號是:『我們是遊戲中的恐怖分子。』這意味著他們能笑著面對得失,嘲笑戰敗者,讓敵人嘗盡痛苦。」

CCP聲稱,

《星戰前夜》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受玩家的歡迎。在2013年的時候遊戲當中的人口就超過了50萬,公司的民主試驗在「憤怒之夏」之後也得到了回報,新玩家也在持續的加入,就在上月,公司簡化了超過七成的入門話題,不少於73個教程,希望能吸引新手,使其不被遊戲的複雜度所嚇倒。

但遊戲當前也面臨其它挑戰,其競爭對手不僅僅來自其它的太空模擬遊戲。畢竟,這款遊戲由老舊的技術所打造。在一個以科技實力為關鍵的市場競爭當中,這是有風險的。遊戲的未來真的安全嗎?Petursson說:「《星戰前夜》畢竟是一款用15年之前技術打造的遊戲,我們已經學會了妥協,但這款已經12歲的遊戲在許多方面仍然是最具有創新性的。可以說沒有其它的在線世界能呈現出這樣成熟和微妙的社會結構,或者像Gianturco做的那樣,讓玩家從遊戲之外也能暢玩,《星戰前夜》是不可複製的。」

儘管競爭加劇,但《星戰前夜》當中的許多居民都同意這個觀點。在今年玩家節的最後一個小組會議議程當中,一名委員會成員談及他自己關於遊戲未來的看法時候說:「《星戰前夜》提供了一種無可取代的體驗,這就是我們留下來的原因。我們留下來不是因為遊戲中可以開飛船打人,而是因為可以和人打交道,遊戲當中和遊戲之外都是如此。」

格羅恩對這款遊戲的前景同樣充滿信心,他說:「我覺得這款遊戲還能再戰十年,甚至25年。CCP真的相信他們關於建立一個不朽的虛擬世界的哲學理念。」這就和冰島一樣:堅忍且無畏。當你在冰天雪地的環境當中看到Harpa音樂廳,就很容易把這個國家與遊戲當中的環境產生聯想。

《星戰前夜》的哲學就是黑暗,他的居民都迷失太空,在進行永無止境的衝突。這反映出冰島冬天死寂的恐懼,有一種粗獷和野性的美,但也會讓人感覺悽涼和壓抑。格羅恩說:「這就是關鍵,《星戰前夜》給我們提供了這種烏託邦式的想法:在遊戲當中你永遠都不會死,可以無限復活。但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我們真的想把自己綁到機器裡面,發動戰爭,直到時間的盡頭嗎?』」

對於Dmytriievska而言,答案是明確的,在《星戰前夜》當中,他找到了支持和自己想要的家庭。她說:「我們彼此幫助,你可以依賴他人。在烏克蘭我從未有過這種感覺。」 如今,她與《星戰前夜》的社區經理保羅·埃爾西(Paul Elsy)訂婚了,他們倆也是通過遊戲認識的。

不過,Dmytriievska對《星戰前夜》的依賴並不僅僅是因為浪漫情懷。她說:「我從未覺得自己生活在正確的地方,直到我來到了這個大西洋中央的火山冰川之上。在這裡,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機構正在創造著宇宙,而我成為了它的核心當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齒輪。我感覺這很有趣也很重要,我可以為這個世界的火焰永遠燃燒提供幫助。」

在烏克蘭,Dmytriievska的家人仍對其選擇表示懷疑。她看著地板說:「有時候,家人讓我好好審視下自己的生活,或許應該去找個嚴肅的工作。」過了一會兒,她抬起頭,說:「我只是簡單回應『沒有比太空船更嚴肅的東西了。』

相關焦點

  • 《星戰前夜:無燼星河》EVE IP手遊英文名正式公布[多圖]
    EVE的手遊之旅即將啟航  2018年8月3日,在網易遊戲與冰島Crowd Control Productions公司(以下簡稱:CCP)籤訂《EVE Online》國服代理運營權時,雙方就曾藉此機會正式公布了CCP旗下最新EVE手遊的官方中文定名:《星戰前夜:無燼星河》,自此揭開了網易遊戲與CCP在EVE端、手遊兩大平臺攜手並肩、共同開拓新願景的大幕。
  • 女主重生未來星際文(爽文)
    陰差陽錯,凌蘭就這樣朝著冷酷狂霸跩的不歸路上漸行漸遠……(這本書很好看,不要被標題誤導,)。《未來之軍娘在上》什麼叫人生贏家?當然是喝最烈的美酒,駕駛最強的機甲,看最美的星海,抽最犯賤的二貨,成為最強的軍娘,徵服最強大的敵人!哦,還要拖走最愛的男人!這是一個劍修強者變身暴力軍娘,一路大殺四方,跌碎旁人眼鏡的故事。某人笑意吟吟:沅,你要拖走誰?
  • 《星戰前夜》:《EVE》技術已在瓶頸 亟求突破
    《星戰前夜》(EVE Online)已經運營16年了,「新伊甸」仍是有源源不斷的萌新湧入。這款老遊戲為何具有如此魅力,是因為它的畫面、設定,還是玩法、遊戲模式?開發商CCP Games的CEO Hilmar Petursson會告訴你,一切都要歸功於開發者和玩家共同營造的互動社區。
  • 《星戰前夜》晨曦加達裡經濟合眾國厲害嗎 屬性特點分析
    導 讀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星戰前夜晨曦中加達裡經濟合眾國的相關介紹,加達裡經濟合眾國主要由三個民族構成,
  • 五本高質量星際蘇甜文,內容情節上佳,連看八遍都不過癮!
    之後就是男女主和化敵為友的小夥伴,一群溫暖的人,一起打怪獸,美好生活的故事了~此文 以男主視角為主,篇幅相對短,男主內心戲稍多,女主性格堅毅果乾,善良真實,從上一世重生回來,知道末日即將來臨,決心利用重生的優勢好好活一次,彌補上一世的缺憾。但一時心軟不忍,救了上一世毀滅了世界的大魔頭男主。
  • 重生拯救了星戰!《星戰絕地》光劍原力 魂系戰鬥 系列最佳!
    11月15日,EA星戰題材遊戲《星球大戰絕地:隕落的武士團》正式發售,登陸PC、PS4、XboxOne平臺,該遊戲由《泰坦隕落》發開工作室Respawn Entertainment開發,是一款動作冒險類遊戲,遊戲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填補電影和遊戲之間的空白
  • 推薦5本星際戰爭完結小說,少年你的夢想是不是徵服星辰和大海?
    ,貿易衝突,星際爭霸,資源競爭,貴族交鋒越演越烈。精彩看點:在星際大時代的背景下,各種衝突越演越烈。一個貴族私生子在考入了清遠大學之際,卻因受人之託,參與帝國交鋒,踏入聯邦爭霸,而登上浩瀚星際的舞臺。——偉大的航天先驅者: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精彩看點:起點最純粹的星戰小說,沒有超能力,沒有魔法鬥氣,沒有肉身直入虛空的強橫身軀。這裡只有勇敢的士兵,堅強的戰士,機智的軍人和盪氣迴腸的鐵血軍魂。一部由士兵到將軍的傳奇,一部徵服星河的史詩。
  • 免費玩 打外掛 網易為這款星戰大作書寫新傳奇
    由冰島CCP開發,網易遊戲代理運營的太空沙盒遊戲《星戰前夜:晨曦》(EVE Online 國服)在今年3月取得了版號,目前,已經開始了不刪檔測試。在眾多玩家的期待之下,網易的運營團隊也一直致力於用更好的內容和更完善的反作弊機制為這款星戰大作「造血」。
  • 讓一群宅內訌的最好方法:討論星戰和星際迷航誰更科幻
    這圖沒毛病(圖源:twitter)作為一個雙 Star 的老粉,本著看出殯不嫌殯大的精神,我來幫助大家建立一下星戰和星際撕逼的坐標系,這樣大家才能更有效率和戰鬥力地互撕。坐標系 1星際迷航的核心構造更科幻,這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星際聯邦開局首勝(圖源:buzzfeed)「宇宙,最後的邊疆。這是星艦進取號的航程。
  • 樂高星戰系列新作《樂高星戰:天行者傳奇》專題上線
    中文名稱:樂高星戰:天行者傳奇英文名稱:LEGO Star Wars: The Skywalker Saga製作公司:TT Games發行公司:Warner Bros.
  • 蔡英文蹭星戰說「不當星際麻煩製造者」,網友快吐了:一天到晚酸來...
    2015年12月17日,《星際大戰》電影系列續集上映,當時正值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蔡英文與其副手陳建仁貼出這張改編自星際大戰電影海報的PS圖,蹭星戰熱度拉抬選舉聲勢。時隔4年,2020選舉將近,蔡省長又來蹭了↓5月4日,世界多個地方的粉絲髮起星戰慶祝活動。有一個梗:星戰的經典臺詞「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願原力與你同在)與「May theFourth be with you」(願五四與你同在)僅一詞之差且發音趨同,這一天也被圈內稱為「原力日」。
  • 被網友視為門欄最高的遊戲:EVE星戰前夜,到底有多燒錢?
    提到EVE星戰前夜,你會想到什麼?硬核的遊戲操作?中國聯盟決戰十國聯軍?49超旗大戰?要討論燒不燒錢,先帶大家了解一下EVE氪金內容,其實星戰前夜可以充值的物品只有一個,就是伊甸幣(類似於鑽石、點券),伊甸幣可以再官方購買月卡皮膚等特殊道具,但是官方並不會出售任何船艦和資源,這裡幾乎所有船艦和裝備都是要通過採礦獲得資源製造。
  • EVE星戰前夜:無燼星河名字特殊符號有哪些 名字特殊符號一覽
    在EVE星戰前夜:無燼星河中名字可以使用特殊符號,那麼都有哪些特殊符號?這裡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EVE星戰前夜:無燼星河中能夠使用的這些特殊符號!讓自己的名字美起來吧! 在EVE星戰前夜:無燼星河中名字可以使用特殊符號,那麼都有哪些特殊符號?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星戰」老演員回歸新作 「萊婭公主」正式加盟
    「星戰」老演員回歸新作 「萊婭公主」正式加盟 時間:2013.03.0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何小沁
  • 我的三體:死神的繡花針,水滴瞬間摧毀星際艦隊,毀滅你與你何幹
    毀滅你,與你何幹自上一集章北海發現事情不對,帶著自然選擇號逃離太空基地後,褚巖帶著藍色空間號也逃離了太空基地。不久水滴到來並不捕獲,在丁儀給它做物質監測時發現,水滴不管放大多少倍,始終光滑如鏡。人類還未和三體人正式開戰,它們只派出了一個水滴就瞬間秒殺了人類最強裝備,這場黑暗森林的戰爭,人類沒有勝算,水滴在消滅完全部的戰艦之後,瀟灑轉身奔向地球而去。章北海帶著自然選擇號離開之後,藍色空間號和其它三艘戰艦先後也逃離了太空基地,他們是人類最後的希望。
  • 星戰沙盒手遊來襲 EVE平行宇宙即將開啟
    EVE手遊——《星戰前夜:無燼星河》首次公布了其英文名:《EVE:Echoes》,並搶先發布遊戲最新內錄視頻,邀請全球EVE玩家一同感受這場新伊甸之旅。在美國當地時間10月19日,EVE Vegas 2018嘉年華在拉斯維加斯盛大啟動。
  • 20億星際主題公園
    遊客將會變身星際公民,經歷一場星戰旅途。遊客還可以扮演《星球大戰》中的不同人物,穿著喜歡的服裝,進入角色,參與各種冒險的互動體驗。對於遊客來說,Galaxy's Edge不再是目前傳統主題公園的產業形態,比如,排隊體驗各種娛樂項目、在主題區域裡拍照或是夜晚看花車大巡遊和焰火晚會。而是讓遊客進入一個沉浸式的世界,讓他們能夠親自去看、去摸、去感受、去體會關於星戰的一切。
  • 《星際文明》之「星際迷航」精英副本揭秘
    你是否還沉浸在《星際迷航》中「企業號」的處女航的冒險歷程,你是否還記得無畏艦長詹姆士·蔻克與大反派尼諾決戰的激烈戰鬥場景?現在,《星際文明》就帶你領略不同尋常的太空大戰,究竟無窮的宇宙黑洞中藏著怎樣的玄機,又有怎麼樣令人目眩神迷的不同際遇,讓我們馬上走進《星際文明》精英副本--「星際迷航」,掀開這層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