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真博大精深,這些常見漢字放在地名裡,你一定會讀錯!

2020-12-17 妙筆談歷史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旅行途中,想問路,卻發現總有那麼幾個地名,不知道該從何下念;又或許你問起朋友的家鄉,被告知之後你卻頻頻念錯還毫無意識。每當遭遇類似的情景,真是一個大寫的尷尬。

那麼就請看今天歷史君為大家帶來的乾貨,讓你漲知識學新知,對地名不再一讀就錯。

生僻字地名組

安徽亳[bó]州

安徽亳州,別稱譙[qiáo]城,距離省城合肥330公裡。這座老被人念錯為毫[Háo]州的歷史古城位於華北平原,據記載自新石器時代起就有人類在此活動。在魏皇初二年(221年)當時還稱作譙郡的亳州,被封為 「陪都」。作為安徽三大旅遊文化中心之一的亳州境內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26餘處,佔安徽省的三分之一。花戲樓、太清宮、曹操運兵道、華祖庵、曹氏宗族墓群都是當地著名的歷史名跡。

河北蠡[L]縣

如果不是歷史人物範蠡的存在,想必大多人看到「蠡」這個字時,都是一頭霧水。蠡縣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與滄州,衡水交臨。蠡縣是河北省為數不多的回民居住聚集地,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擁有耕地60萬畝,達到土地總面積的73.3%,是地地道道的一個農業城市。

吉林鎮賚[Lài]

「賚」字也是一個生僻到讓人乍一看完全摸不著頭腦的生僻字。吉林的鎮賚縣處於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結合部,是松嫩平原和科爾沁草原交融匯聚地帶。鎮賚擁有中國最大的溼地博物館,是莫莫格保護區生態和鳥類資源的大觀園。2010年,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鎮賚「中國白鶴之鄉」的榮譽稱號,

多音字地名組

浙江麗[Lí]水

麗水,古稱處州。位於浙江省西南部,是省轄內佔地面積最大的城市。許多人會依照普通話的習慣,誤將麗水中的「麗」讀作四聲而非二聲,而吳語中「麗」常發二聲,麗[Lí]水也就由此變音而來。麗水被譽為「浙江綠谷」,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豐饒的地理環境促成了麗水境內民族的多種多樣,數據顯示麗水市內生活著多達53個少數民族,佔到麗水市總人口的4.81%。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的宋朝政治家,文學家劉基,正是浙江麗水人。

安徽六[Lù]安

六安,別稱「皋[Gāo]城」,處於長江與淮河之間。不少人錯將其讀成六[Liù]安,其實[Lù]是「六」的古音念法,是中國比較罕見的一個姓氏。六安得名之由源遠流長,由漢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國。六安為大別山區域中心城市,是歷史悠久的皋陶文化起源地,同時這裡也是紅軍文化的發起地之一。自1932年起,皖西北特委等黨組織先後在六安創辦了《紅旗報》、《火花》半月刊、《紅旗》三日刊、《蘇維埃》周報等。

河北[Dài]大城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地名,下意識地就會念成大[Dà]城。同六水一樣,大城之所以為[Dài]城,也是從古時讀音脫胎而出的。這個河北省廊坊市下轄的小小縣城,古時有個響噹噹的名字,「徐州」,曾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和燕國的必爭之地。五千年悠悠歷史長河中,大城縣出現過許多名人,大太監李蓮英,愛國總理張紹曾,民族英雄張學良等都出生於此處。

看完歷史君帶來的地名乾貨,大家有沒有一種恍然大明白的感覺呢?又或許你還知道一些其他容易念錯卻還不為人知的地名,快來留言告訴歷史君吧!

相關焦點

  • 這幾個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些人讀錯也不知道,你知道讀音嗎?
    這幾個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些人讀錯也不知道,你知道讀音嗎?中華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文化底蘊使我國的漢字功底造詣非常高,所以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漢字的文化博大精深。關於地名,我們時常會遇到生僻字,遇到生僻字我們一時讀不對還情有可原,還有一種情況,看著很眼熟,就是讀不對的字也很讓人頭疼。安徽是一個非常美的地方,那裡人傑地靈。說起安徽,有很多景點讓人留戀,也有一個地的出名,說起這個地相信很多人都熟悉。但是它的名字讓人既熟悉又陌生,似曾認識又常常讀錯。
  • 易讀錯的河南地名還有麼?這6個能讀對一半厲害了,尤其是第6個!
    上次我們講到5個容易讀錯的河南地名,像浚(xùn)縣、武陟(zhì)、澠(miǎn)池縣、羑(yǒu)裡城、中牟(mù)縣等!都是被認為是容易讀錯的河南地名!不過,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有許多地名都有幾千年的歷史,這些地名非常容易讀錯,下面我們再給大家分享下那些一讀就錯的河南地名!
  • 中國生僻多音的漢字,人們經常讀錯,並且有些人一輩子都改不過來
    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來就有大小篆書、草書和楷書等等多種字體,日本文字甚至就是模仿我們的漢字發明的。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的我們,每個人都不能完全保證知道所有的漢字,其中很多包含著古人的智慧是非常精湛的,如果大家不相信,不信就跟著小編來看看這幾個「一讀就錯」的漢字,有人讀錯好幾十年年還不自知。
  • 這些地名,你是否一直都在讀錯?
    因為歷史的原因,中國的許多地名,一直在跟我們的常規認知作對!明明在我們的詞典和常規意識中,那個漢字十分簡單,好認好記也好寫,可它們一落到地名兒中去,就頗讓人牙酸腦疼了。但咱們中國許多地名兒中的字,你要是太隨意,那特定掉溝裡去!小編下面整理了幾個地名,你看你平常讀對了幾個?還是上邊的河南,有個河南濬縣,那個浚字咱平常都讀的是疏浚的「jùn」,然而一到這縣名上,卻該讀成「xùn」。安徽亳州,一不留神恐怕就讀成「háo」州了,然而它卻該讀「bó」。
  • 山東最容易讀錯的四個地名,字人人都認得,但讀音很奇怪!
    在有些地名上面我們就能感受到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根本原因在於漢字的智慧,同一個字,語境不同、詞性不同,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同一字有時讀音也不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多音字,此外,漢字的智慧還在於字體結構,有些形體相似,但僅一筆只差,可能就會被誤讀。多音字或形似字很多被用於中國地名。
  • 這幾個漢字大多數人一讀就錯,你知道該怎麼讀嗎?
    這幾個漢字大多數人一讀就錯,你知道該怎麼讀嗎?文/第三視角賞歷史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無論在哪一方面,都匯集了古人的智慧與結晶。其中,文字更是博大精深的一個具體體現。日本和韓國長期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基本上也是從小開始學習漢字的,如果說文字是一個國家的重要標誌,那麼以文字影響其他國家的我們中國,則確實稱得上是文化大國了。雖然我們每天都能用到漢字,書寫,交流,溝通等等。但基本上都是一些日常的字,很多人一定以為自己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 中國最易讀錯的5個地名,看完要記住正確的讀音,否則可太丟人了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許多地方的地名也是體現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名字中不僅存在多音字不容易讀準,還可能存在乾脆就不認識的字,晦澀難懂很少見到,如果讀錯了那可實在是太丟人了,而今天芒果就給大家介紹我國最易讀錯的5個地名,讀錯的話當地人會笑話你,看看你能讀對幾個?
  • 最容易讀錯的10個漢字,大部分都會讀錯,你全都認識嗎?
    漢字世界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國漢字經過數千年的演變、發展、沉澱,記錄了華夏輝煌,表達了民族文化,可以說,每個漢字就是一幅畫毫不過分,漢字數量極多,多音多樣,很多漢字由於外觀很像,所以非常容易讀錯,小編總結了10個易讀錯的漢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世界最偉大的文字是漢字,我們來看看日本的這些地名就知道了!
    說到好聽的地名,在中國就有很多,比如我喜歡的地名像西安,洛陽,陽朔,嘉興,蘇州等,不過也有朋友說中國有一些地名真的好難聽,比如像駐馬店,合肥,平頂山,包頭等,有網友還評出了中國十大最難聽的地名,真是太有才了,不過大家應該知道,這些地名的來歷都是有一定的歷史淵源的,都是獨特的。
  • 漢字博大精深文化底蘊深厚,寫好字也是做中國人的光榮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哪些屬於中國文化呢?我認為,最有中國文化內涵和底蘊的乃屬中國漢字。1、中國文化中最有活力的當屬於漢字。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漢字是唯一延續至今的文字,在全世界的認知中,中國的漢字都是出類拔萃的,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漢字,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漢字不論在知識匯集和藝術美觀上都是被公認的,尤其漢字有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漢字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最值得驕傲的國粹和文明傳承。
  • 68 個高出錯率漢字 趕緊看看你讀錯了多少
    68 個高出錯率漢字 趕緊看看你讀錯了多少時間:2019-02-14 12:00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68 個高出錯率漢字 趕緊看看你讀錯了多少 中國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易讀錯的字,一不小心就會鬧笑話。
  • 4個常見的易錯詞語,多數人都讀錯,全對的多半是學霸!
    眾所周知,我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使用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如今亞洲的很多國家都在文化上受到漢字文化的影響。漢字是無數古人智慧的結晶,關於漢字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包括倉頡造字、結繩說、八卦說和刻契說等。
  • 這些漢字一看就認識,卻有六成人會讀錯,你能讀對嗎?
    漢字,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的瑰寶,也是現在人們賴以交流的文字工具。漢字也是極少數隻用短音節就能完成讀音的漢字。據悉,中國的漢字已有85568個之多,而常用的漢字也有5000個之多。正是這5000多個常用漢字,完成了人們99%的文字交流。
  • 常見但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人讀錯好多年還沒有發現
    文字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傳承載體,幾千年來,已經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缺少了文字,很難想像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從上古至近代的悠久歲月中,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祖國的優越文字文化。中文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文字也是當今最難寫的字體,一字多意,一字多音,就算是身為中國人,也都不敢說能完全掌握漢字吧。
  • 最容易讀錯的常見漢字,估計語文老師也讀不對,你能讀對幾個?
    最容易讀錯的常見漢字,估計語文老師也讀不對,你能讀對幾個?當今世界完全通用的語言還不存在,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特色,每一種語言背後的意義都不平凡。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中國的漢字也越來越普及,中國漢字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也開始學習漢字和中國話。橫、豎、撇、捺、點、折、彎、鉤是漢字的基本筆畫,手寫的漢字靈活多樣,每個人書寫出來都有自己的風格,漢字的筆畫有的多有的少,比較難記也比較難讀,更不好懂。
  • 這一刻我才知道 什麼叫「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日常和別人交流中很多話聽上去通俗但能不能懂就又是另一回事兒了舉個簡單例子——小明:「你的牙真好看每當這時候我們都會感嘆:「中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品漢字之美 讀五行之妙 漢字是唯一一種幾千年不曾中斷的表意文字體系它記載了中華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漢字之美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些車牌都不好意思念出來,你怎麼看?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這車已經是一個非常普及的交通工具了,而且我們也都知道,一輛汽車想要正常上路,必然要有汽車牌照,但是因為汽車保有量太多,為了避免重複,會給各地車牌號設計不同標誌,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些車牌都不好意思念出來,關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
  • 中國漢字中的3疊字,19個非常容易讀錯,能認出5個相當有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語言漢字博大精深,因為漢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所以有一些漢字其實非常複雜,以疊字著稱,一般的人就算知道有這個漢字,應該怎麼寫出來也不知道這個字究竟怎麼讀,有什麼樣的意思。其中三疊字是大家比較常接觸到的複雜疊字了,一共有大約50多個,今天就來說說非常容易讀錯的三疊字。犇(讀音bēn),本意指牛驚走。後來引申為奔跑,和「奔」用法相同,在網絡上也被用於指某件事或物特別牛,牛到家了。淼(讀音miǎo),本意指水非常大,和「渺」用法相同,蘇軾作品中的「淼淼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常用於人名之中。聶(讀音niè)是現行較常見姓氏。
  • 《人民日報》整理:一讀就錯的116個漢字,你讀錯了多少?
    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也創造了很多文化,這些文化通過文字的形式流傳下來。從最初的結草結記事到在獸骨龜殼上刻字,我們使用的漢字也在一直變化著。但是無論怎麼變化,漢字都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當中去。但其實有些字,你雖然認識,但在平時的生活中卻一直在讀錯。
  • 連地名都讀錯,旅遊不尷尬嗎?盤點那些容易讀錯的地名
    中國地名與詩詞一樣,都是綿延千秋不朽的文化瑰寶。央視的《中國地名大會》,是我國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它不僅弘揚了民族文化,也提升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地名與人名有所不同,地名具有時代性、民族性、地域性以及社會性等特徵,它從約定俗成到標準化、法定化經歷了漫長的考驗,是值得學習與傳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