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近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特斯拉國產Model Y納入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向購車者補貼2.5萬元人民幣。這是國家扶持和推動電動交通工具的措施之一。
據俄羅斯自由媒體網12月3日報導,這並非突然發生,而是中國政府深思熟慮的行動和中國企業努力的結果。
還有其他舉措:免費發放牌照、分配停車位等。之前的補貼為5萬元人民幣,去年才下調金額。但如果有人認為錢用完了,那他就錯了。這麼做是依據戰略,即鼓勵製造商通過創新而非補貼獲利和發展。
報導稱,過去十年,中國打造了強大的電動汽車產業,今年將生產約200萬輛。它們涵蓋不同車型和價位,滿足不同需求。許多中國車企提前對變化做好了準備,因為停止補貼的計劃早就宣布了。電動交通工具的補貼政策自2009年起施行。
報導還稱,今後,補貼將只適用於30萬元人民幣以下乘用車。至於這個價格以上的車型,僅對「換電模式」車輛網開一面。同時,提高了對續航裡程的限制門檻——由250公裡升至300公裡。可以看出政府正在將中國汽車業推向何方:製造既經濟又舒適的汽車。
例如,像蔚來ES8這種以俄羅斯標準來看十分夢幻的車型將可繼續享受補貼。這個百分之百中國汽車業的產物本土售價約44萬元人民幣。但由於採用了換電技術,仍能獲得2.5萬元補貼。順便說一句,政府控制的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是蔚來的投資者。或許,俄羅斯人有朝一日也能購買該車,當然前提是俄羅斯終於開始安裝充電樁。
報導認為,對中國而言,這樣的充電樁和汽車則稀鬆平常。如果說首批Model Y只是剛從上海郊區的特斯拉新廠下線,那麼同樣受到中國政府補貼的Model 3,一年前就已在當地特斯拉唯一的海外組裝廠組裝。2018年7月特斯拉與中國籤署了建廠協議。2019年底,該廠已生產首批特斯拉,並打算使年產量逐步增加至50萬輛。項目總投資額72億美元(1美元約合6.6元人民幣——本網注)。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對此毫不吝惜,因為看準了自己在這個快速發展和全球最有前景電動汽車市場的收益。畢竟根據中國政府計劃,2025年中國將產銷700萬輛電動汽車,佔整個中國車市的五分之一。考慮到中國有未來完全取消燃油汽車的計劃,這個數字只會增長。
報導指出,現在,中國有幾百家公司從事電動汽車生產。每家這樣的企業在成立時都能指望一些補貼。結果,中國在該領域遠超歐美。
據報導,2020年7月,小鵬汽車開始供應新款轎跑P7。在性能與特斯拉相似的情況下,中國電動車卻比美國車便宜不少。而這是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所謂大眾消費品。中國一汽將於年底上市面向更高端用戶的旗艦電動運動型多用途車(SUV)。紅旗E-HS9很像勞斯萊斯。這也難怪,畢竟該車設計師正是勞斯萊斯前設計總監賈爾斯·泰勒。
工作人員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內作業(11月20日攝)。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