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年少成名、差一點就拿到狀元的宋代最著名的文學家,蘇軾對自己的才華還是很有幾份認可的。雖然他在仕途上接連碰壁,但他的文學成就在當時的文壇上無人可比。不管是唐宋八大家,還是北宋詞壇,他都是那個最有才華的人。
所以這樣滿腹經綸的才華也讓他很有底氣,有底氣去看待這世界上的一切,有底氣讓他對自我有更高的變價。也正是因為有這份底氣,蘇軾寫出了一首很自戀的宋詞,在激勵後輩的時候還不忘誇耀自己「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
別酒勸君君一醉,清潤潘郎,又是何郎婿。記取釵頭新利市,莫將分付東鄰子。回首長安佳麗地,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為向青樓尋舊事,花枝缺處餘名字。
這首宋詞的題目是《蝶戀花·送潘大臨》,是一首送別宋詞,潘大林是蘇軾的一個學生,跟著蘇軾長期學習詩詞的創作。這一年科舉考試就要開始,蘇軾就送潘大林上路。寫下了這首詞作為離別和祝福,其中不乏激勵之語。
作為一個長輩,作為在科舉考試當中贏得榜眼的前輩,蘇軾在這首詞當中給予了潘大林很高的評價。送別的時候更是頻頻勸酒,「別酒勸君君一醉」,誇讚對方是「清潤潘郎」,並且預祝對方科舉成名天下知,成為富家大戶招婿的對象,「又是何郎婿」。
但是在激勵對方之後也提出告誡,「記取釵頭新利市,莫將分付東鄰子」,若你此番能夠一舉成名,定然會得到很多人的拉攏。也會有人給你喜錢,對於這樣的財富千萬不要結交那些小人,否則會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下片寫蘇軾回憶自己當年科考經歷,「回首長安佳麗地」,京城繁花似錦。那是一個國家最美麗的地方,30年前的時候,「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蘇軾也曾經一舉成名天下知,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人生由此達到了巔峰。
「為向青樓尋舊事,花枝缺處餘名字」,當年春風得意,曾經出入風月之所。那個時候的蘇軾無論是才華還是相貌都是一等一的,非常受歡迎。蘇軾說這些話是什麼緣故呢?就是為了激勵潘大林能夠像當年的自己一樣,科舉考試當中獲得更好的成績。
雖然看上去其中有些風流韻事的表達,但向來才子美人很是符合傳統文學的價值觀。雖然說蘇軾非常自戀,說自己是「風流帥」,但不得不承認蘇軾當年確實是一舉成名天下知,更因為滿腹才華而實至名歸,他的詩詞在今天一直被傳唱。
所以他寫出這樣的詩句,是對自我才華的肯定。有那麼一點自戀。,但終究並不過分。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