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對於很多本科生來說,已經成了必然選擇。無論是在就業市場還是從事科研活動,研究生和本科生相比,無疑佔有絕對的優勢。
讀研最直接的方法無疑就是保研了。相對於考研來說,這是一個安全,便捷的快速通道。既能早早就確定最後結果,也無需和千軍萬馬在考場上去拼殺。
近日,上海財經大學公布了今年的保研名單。從名單上可以看出,上財在保研上一如既往,不歧視學歷,雙非學院的學生和知名985同框顯然已經成了常態。
上海財大在保研上很大可能是最令人心服口服的學院,其秘訣只有一個,公平。且並不是完全向本校傾斜。
2020年上海財大公布的保研數據中,總共保研人數為287人,保研率僅14.2%。而2019年,這個數字甚至低至11.3%。這個數據在全國知名大學中,至少排名50以後。
在保研面試中,上海財大從制度設置上就為了儘可能地彰顯公平原則。比如,夏令營是保研的一個第一個重要機會。
在夏令營,入營憑藉的是成績,但讓你出彩的則是學術和英語。為了避免出現熟人作弊或者照顧現象,上海財大的夏令營面試環節全部採用匿名抽籤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公平。
研究生複試中也存在著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的本科院校。本科名校的學生天然佔盡優勢,而雙非學校甚至專科學校的學生就非常吃虧。
但這個過程又無法避免,無論是簡歷還是自我介紹中,都會包含著這方面的信息,即使學生不說,有的老師也會問。
這其中學歷歧視的現象必然存在,不太可能完全避免。而上海財大不同,財大的複試屬於匿名複試,老師並不知道學生的本科學校,也不會問出這類的問題。
當然,你一定要說,那也沒問題,但一般情況下,既然已經定出了這項規定,目的已經非常清楚,就是為了防止學歷歧視的現象。
即使你名校畢業,在上海財大的複試環節中,也未必就一定能佔到優勢。
金融學三大國際頂級期刊,各校發表的論文數量
也有相當部分同學質疑,那些本科畢業於上海交大,復旦大學的同學,為什麼不在本校保研,而非要去上海財大保研?
這主要是由於兩方面的原因。無論是上交的安泰、上交的高金、復旦管院還是復旦泛海,和上海財大交叉學院相比,確實總體實力要稍稍強些。但很多學生不能保證本校保研,所以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差不多同一級別的上海財大。
全球24本管理學頂尖期刊上的發文數量(UTD大學發布的統計)
其次,上海財大的學術水平也非常高。從國際一流論文的發表數量來看,上海財大的會計學,國內第一;統計學,國內第二;金融學,國內第三;管理學國內第三,綜合實力同樣也是非常強勁。
尤其是上海財大在保研和考研中的公平性得到了一致的公認。幾乎沒有任何考生或者其他方面的有關人士質疑上海財大這方面的問題。
不歧視本科學歷、公平公正、實力強勁、注重學術,本身又是極端專業的211院校,實力甚至強過相當部分的985院校。
這樣的高等院校,在保研和考研中被人追捧,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