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那個娃是真的熊孩子嗎?也需他只是一個需要幫助的動覺學習者

2020-09-12 文默默愛學習

總有媽媽說:「我家孩子特頑皮,三天兩頭就給家裡換個樣,搗騰他的小玩具搗騰到滿屋子都是,翻箱倒櫃把儲物櫃的豆子、麵粉全倒出來玩,還有前一天放桌子上的文件睡醒後鐵定會被弄得皺巴巴的……這樣的熊孩子,我根本不敢帶出去,怎麼辦?現在特頭疼......」

其實,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有類似的困惑。

但是,你們仔細想過沒有?到底怎樣的才是熊孩子?好動一點、好奇心重愛翻騰就是熊孩子的表現嗎??

這分明是孩子認知發展時期的正常表現啊,別學了一個「熊」字就立馬給娃貼上好不好!

就拿上述這個案例來說,這個娃分明是一個愛研究(玩豆子和麵粉的差別)、愛動手(倒騰小玩具)、愛探索(紙張的差別)的動覺學習者


不過,這裡我先要提一下:年齡低幼的孩子總被人稱為「熊」,在我看來無非是差了些規矩

比如別人安靜的時候熊娃大聲嚷嚷,別人坐著椅子上而熊娃踩在椅背上..當然還有更狠的生活中的例子...這種「熊」大多被看作沒禮貌、沒規矩甚至沒教養,而且大人也並未出手幹涉甚至更加放任這種熊樣子...


但是,「熊」和「壞」是有區別的。以前我一直簡單的認為孩子一般來講都只是頑皮而已,也就是「熊」。但這幾年,隨著一些未成年人甚至低幼孩子的惡性事件(偷盜、搶劫、甚至殺人等)不斷被爆出,讓我顛覆了從前的觀念,越發覺得如果「熊性」不及時制止或引導,那真的有可能轉為「惡性」。

然而,類似案例中出現的這類情況,並不算是真的熊,只是需要調整引導和管教方式而已。

那麼,怎麼做才能讓這種好動的熊孩子「幫正忙」呢?



以下是我的幾點建議,家長們可以酌情採納:


1、投其所好,立下規矩

孩子愛玩愛折騰是天性,與其制止不如順其自然!玩豆子玩麵粉是很好的事情,說明娃有這個興趣!那這個時候家長如果不趁機抓住機會幫娃鍛鍊小手的精細運動,順便進行糧食作物的科普等通識教育,更待何時?!


前提:投其所好,興趣才是最大的老師!

準則:寓教於樂(此處功利心有點重,玩可以,但學習知識不要落下),而且,玩完了必須要自己收!如果不能承擔這個「收」的過程,那對不起,沒有下次了...(家長要說到做到)



2、布置任務、讓熊爪忙的沒時間搗亂

多數時候孩子變熊,是因為玩的時候身邊沒有大人盯著,所以造成了不堪的「犯罪現場」。如果大人沒有時間全程陪著孩子,那不妨提前給孩子布置些任務讓他們完成:


前提:設定一個目標,要求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比如請孩子單獨完成剝蒜、摘菜、掃地等簡單的小任務;或者請孩子參與到大人的勞作當中共同完成(體驗團隊協作的快樂)。

準則:家長放權,讓孩子盡情參與到每項任務中、大人在一旁指導即可但過程中不要批評、也不要指責。讓孩子按照要求一個接著一個任務完成,使其熊爪忙起來,沒工夫搗亂。



3、管教+鼓勵是最高獎賞

前提:國人一說到管教,就會常常與懲罰劃上等號。但這裡所謂的管教,是正面管教。態度堅定而溫柔。不行就是不行,表出態度,但不要對孩子進行嘶吼甚至打罵教育。孩子按照要求完成的好,家長是可以實物或者語言獎勵的,(這個每個家庭因情況而已)做的不夠的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下次一次做的更好。

讓孩子參與討論的過程,這個很重要,有點類似於復盤。如果不邀請孩子參與討論,孩子做得好就獎勵,做得不好就批評或者說教甚至懲罰,那就真的變成了「管教」。贏了孩子,但未贏得孩子。

準則:正面管教、大人孩子遇到問題一起商量、溝通。

那在這個過程裡,孩子學習到的,不僅僅是規則、邊界、責任、後果、還有如何面對和解決問題。

(這裡,我推薦兩本書籍,一本是《正面管教》,另一本是《非暴力溝通》。這是親子教育與家庭教育中非常著名的兩本書)。


4、觀察熊性的變化,及時調整策略

前提:父母在家中對待孩子,首先要去掉「標籤」,不要把「你就是個調皮搗蛋的傢伙「等等這樣的詞語掛在嘴邊


在文章的開頭,我提過一個詞「動覺學習者」。在這裡,我簡單引用一下網上關於動覺學習者的資料(感興趣的知友可以再查找下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美國成長發育心理學家和教育研究員Howard Gardner經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在八十年代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每個人天生有自己喜好的學習風格,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種:視覺型(Visual),聽覺型(Auditory)和動覺型(Kinesthetic)


視覺型學習者通過「看」學得最好,他們喜歡通過看文字、圖片、圖表、視頻等學習模式來記住信息或者掌握知識; 聽覺型學習者通過「聽」學得最好,他們更喜歡聽課或者大聲重複信息的學習模式; 動覺型學習者通過「做」學得最好,他們喜歡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移動、觸碰一些東西或者親自參與動手測試。


通常,動覺學習者最容易被貼上「熊孩子」的標籤。因為他們好動,坐不住,愛搗亂,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這類孩子也最讓老師頭疼。所以,為什麼第4點建議,我說需要觀察「熊性」的變化。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大了之後在學習過程中特別喜歡運動、上躥下跳、精力旺盛,但頭腦聰明...(此處省略潛在的一萬個好)那麼很有可能你的孩子就是動覺學習者了。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家長就需要調整引導方法,充分利用孩子的這種優勢(因為動覺學習者類孩子是個大寶藏),切莫可以壓制



上述內容要敲黑板!!很多老師都會反映孩子坐不住,還會給他們貼上專注力差的標籤,其實不是的!!孩子不一定是專注力差,只是他們接受學習的方法不同。再一個,是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在我眼裡,正常情況下沒有笨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需要注意:孩子是動覺學習者還是多動症,二者需要區分開來。因為他們的相同點都是「動」,但不同的是動覺學習者通過動的過程,把一些需要學習的都學會了;而多動症是動的時候,需要學習的記住的很少,有的什麼都沒有學會


而針對動覺學習者的引導方法(我這裡簡單舉例,家長借鑑下根據自身娃的特點進行調整):

1、經常給孩子小事情做,發揮他們愛動手的能力。這時候,第1條建議:「投其所好」就剛好派上了用場。愛學什麼就給孩子鑽研的空間,並鼓勵和支持。


2、勞逸結合,根據孩子的興趣培養相應的體育愛好,發揮愛動的特長,消耗掉過多的精力。讓他們回到學習中精力可以更集中。


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熊孩子,早期把握好幾個大原則都能調教過來。但確實需要家長付出很大的耐心和各種方法的實踐。但熊孩子轉變為「壞孩子」也是量變的積累轉為質變的過程,家長切莫掉以輕心。如果但凡發現有那麼一絲要轉變的苗頭,就必須採取措施,用更長遠的眼光和科學的方法去調教。


相關焦點

  • 到底是熊孩子還是「動覺學習者」?家長要搞清楚了再給娃貼標籤
    好動一點、好奇心重愛翻騰就是熊孩子的表現嗎??這分明是孩子認知發展時期的正常表現啊,別學了一個「熊」字就立馬給娃貼上好不好!就拿上述這個案例來說,這個娃分明是一個愛研究(玩豆子和麵粉的差別)、愛動手(倒騰小玩具)、愛探索(紙張的差別)的動覺學習者!
  • 熊孩子,真的只是孩子「熊」嗎?
    不是一個匹配著超強聲波武器以及二十四小時無限精力的小孩而是一個姑息縱容 並且以「他還小」為武器的家長小孩子之所以被稱為小孩就是因為他還沒有形成一個正確的三觀和行為規範熊孩子的養成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這些熊家長的推波助瀾熊孩子之所以放肆 是因為家長根本就沒有起到約束的作用父母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行為
  • 繪本真的可以幫助熊孩子嗎?
    這個都看不出來嗎?是純天然花瓣呀。這套書特別在設計和用紙上採用淳樸之風,每十本書一個主題,選用一種手工紙做環襯。這套是心理篇,用了花瓣,你覺得這是一種暗示嗎?嘿嘿,當然嘍, 繪本鋪子出品的圖畫書經常關照細節哦。細細碎碎的天然花瓣也象徵了孩子們純美、童真的美好歲月。真實而樸素,天然而雅致的感覺油然而生。
  • 家有熊孩子,「春節必備禮儀」要提前教,別等娃捅婁子了再後悔
    但是,有的孩子太放飛自我了,很容易被大人貼上「熊孩子」的標籤。尤其是在春節過年的這個特殊時刻,哪家「熊孩子」一旦出名,十裡八村、街坊鄰居、七大姑八大姨都知道了。輕則,別人說句「小孩子沒規矩」,重則大人被說不會管孩子,孩子「沒家教」,甚至到孩子長大也落一個「壞名聲」,說不定還影響婚嫁呢。所以,家有熊孩子,「春節必備禮儀」父母要提前教,別等娃捅婁子了再後悔。
  • 熊孩子惹到你,你都是怎麼對付他們的?全程那個媽媽跟沒事人一樣
    在飛機上,剛起飛一會我後面的小孩就老用腳踢我的座椅,他踢了幾次我就轉過去跟他講:小朋友,不要踢座椅好嗎?他沒說話,他媽媽坐他旁邊也沒說話,過了一會他又開始踢,他媽媽也沒管,我也這隨便他了,這樣的小孩家長現在放縱,以後總有一天會有人幫你管教的!熊孩子惹到你,你都是怎麼對付他們的?
  • 你以為就你家孩子是熊孩子嗎?別人的萌娃其實只是時機不成熟
    現在滿大街都是萌娃,羨慕不已你有想過一個問題嗎?熊孩子也是從萌娃發展過來的成品!不是你家的孩子才是熊孩子,其實你在大街上看到的萌娃很有可能就是你孩子的同班同學還是一起挑戰極限的死黨,放在80年代的教育方式,這群人很有可能就是死裡逃生的倖存者!!!你媽不打你,那別人就以為你媽得了羊癲瘋,那必須得打你啊!
  • 帶娃過年走親訪友,這些做客禮儀家長提前教,別讓孩子成為熊孩子
    今天略略為寶爸寶媽們分享帶娃過年走親訪友,提前要教孩子的的做客禮儀,別讓孩子成為熊孩子。-01- 做客不空手拜年拜年,除了教孩子送祝福,帶上拜年禮物也是很重要的。不僅是過年登門拜訪,平時串門做客,最好都教會孩子要帶上一樣小禮物。主人不在乎禮物的貴重,注重的是客人的心意。
  • 國慶節,你家的熊孩子是怎麼被你家歐巴桑打死的
    當你家熊孩子玩平板超過四個小時,老婆開始拉扯熊孩子衣物:「快停下,快停下」當你家熊孩子玩平板超過五個小時,還來不及你反應,你家熊孩子應該會傳來撕心肺裂的哭聲。甚至有可能你也要被央及。所以,為了熊孩子和你的自身安全,千萬不要在國慶節的時候和熊孩子組團玩手機或電腦遊戲還超過三小時以上的,這對你們自身安全不太好,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像視力啊、學習啊,也會有一定影響不是嗎?
  • 最怕親戚家熊孩子來串門,熊孩子真有這麼可怕嗎?看完你就知道
    有親戚來自己家做客的時候,大家最怕的是什麼呢?當然是親戚家的熊孩子了,熊孩子非常頑皮,老是讓人心煩。熊孩子不但會在自己家裡翻箱倒櫃,還會玩得無法無天。只需要半天,自己辛辛苦苦打掃的房間就會被熊孩子弄得滿地垃圾。這還不算什麼,熊孩子還會到處找東西玩。
  • 熊孩子誤食降壓藥……
    自從生了娃,心就掛了一大半在他身上。在家帶娃時,不論手裡在幹啥,心裡眼裡都裝著他,就怕不小心磕了碰了或是凍著了……前段時間一位「慌張奶爸」睡覺驚醒後急忙摸孩子腳丫、探孩子鼻息、確認娃無事的視頻火遍全網。新手奶爸的帶娃笑話,卻是寶媽們的日常人間真實。這真的就是我每一個午夜驚醒後的常態操作——確認娃在、呼吸正常。
  • 「你家孩子在求救!」熊孩子「敲門」玩家長不管,鄰居想出妙招
    導讀:「你家孩子在求救!」熊孩子「敲門」玩家長不管,鄰居想出妙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家孩子在求救!」熊孩子「敲門」玩家長不管,鄰居想出妙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當年那個熊孩子,忽然長大了|編輯部口述
    「熊孩子3分鐘來回橫穿馬路13次被撞。」在危險的邊緣來回試探?「熊孩子高空潑墨父母洗衣擦牆道歉。」自己親生的,哭著也得管。「熊孩子連掰14輛奔馳車標。」爸媽:就當是一場夢,醒來以後還是不敢動......熊孩子的花樣,你根本想像不到。
  • 家有「熊孩子」管不住怎麼辦?
    但是你有想過你為什麼會管不了一個孩子嗎?你知道他喜歡的東西嗎?你在家庭教育上是否有出現以下情形呢?平常你有沒有教孩子一些規矩 ,並要求孩子遵守呢?你是不是孩子一做錯事就一頓打罵?你帶孩子的方式是不是什麼事都依著孩子?過度縱容、溺愛孩子?
  • 你家的熊孩子喜歡攀爬嗎?家裡裝個它,讓熊孩子爬個夠
    因為疫情,北京幼兒園的孩子可以說在家待了整整8個月了,經常在各種場合、各種網絡群聊裡的家長在吐槽家裡的熊孩子在家是如何如何的淘氣的,在家踩著沙發背行走,上桌子,爬柜子,甚至爬到窗臺上站著玩,住高層的家長一看心都直哆嗦,家裡被搞的凌亂不堪。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安靜下來。
  • 教育「熊孩子」,真的就得這樣做嗎?
    當熊孩子惹出事來的時候,他們的家長總會說,「他只是個孩子,不懂事」,「你這麼個大人,為什麼和孩子過不去?」去你家做客時,弄斷你的口紅,摔碎了粉餅,倒掉了乳液,「不小心」弄亂你珍貴的手辦;因為不讓其玩王者榮耀,還可以連劃小區地庫裡的29輛私家車;看到別人手裡的玩具,耍賴撒潑地非要得到,得不到就鬧脾氣
  • 我是想要一個娃,但我不想要那個男人
    ,開始按時回家,但回到家就說自己有工作,哄孩子,帶孩子,餵孩子一律不參與,飯後立即進書房,雨素好幾次發現他根本沒有忙工作,只是把聲音關了玩遊戲,或是戴著耳機看劇。雨素長期積累的情緒瞬間被點炸,她和老公吵了起來:當爸爸就是偶爾逗一下娃兒嗎?你餵娃吃過一頓飯嗎?哄娃睡過一次覺嗎?我每天都要累死了,你每天就想著怎麼躲!
  • 「佛系奶奶」帶娃走紅,倆熊孩子興奮「拆家」,奶奶陽臺淡定賞花
    文/瀟媽聊育兒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生前都很期待孩子的出生,在孩子出生後又後悔想把孩子「塞回去」,因為孩子調皮搗蛋的程度真的難以想像,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那家裡分分鐘成戰場,更別說家裡有兩個熊孩子了,帶這樣孩子的家長一般都很無奈啊。
  • 熊孩子在小區家屬院被孤立,家長卻都默許,為什麼?
    最後一次是我家娃正專心在那練著呢,他突然打了我家娃一錘。當時,我臉色就不好看了,但也沒說什麼。我只是在晚上和教練說,以後上課不要讓這兩個娃挨著。但是後面發生了讓我大跌眼鏡的事情。好長時間之後,我才知道,事後那媽媽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嫌我表情不好看,嫌教練處事不公----只批評他家娃,不批評我家娃。
  • 嬰兒飛機上哭鬧媽媽被埋怨:我帶娃出個門,就欠了全世界嗎?
    帶出門打擾到別人,就是你的錯,不道歉還好意思懟別人。」但是要知道,那個一直在哭鬧的孩子還只是個嬰兒啊!要他控制好自己的行為,本來就是不可能的。而且視頻裡,那位崩潰的媽媽也反覆在強調:「我一直在管啊、問下這麼多人我是不是一直在管!」
  • 心理測試:選擇一個你喜愛的仙女髮飾,測他對你動過心嗎?
    心理測試:選擇一個你喜愛的仙女髮飾,測他對你動過心嗎?,並且事實上的一個情況是他從來沒有和你說過話的,然而最是遺憾的一個地方就是:儘管說你是有這樣的一份心意去珍惜珍愛對方,但是你卻始終的是沒有向對方表達出你自己的一個想法態度,所以說當你真的想要想要說出口的時候,卻發現這個人已然是不在你的身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