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談於歡案、崑山龍哥案:要把防衛人當普通人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3日電 據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消息,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3日談及「於歡案」、「崑山龍哥案」時指出,要把防衛人當普通人,不能強人所難。正當防衛的具體適用,蘊含著價值判斷和事實認定問題,必須結合具體案件情況作出準確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和典型案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表示,正當防衛制度與人民群眾的正義觀、安全觀密切相關。

姜啟波指出,近年來,「於歡案」「崑山龍哥案」等涉正當防衛案件引發廣泛關注,億萬網民參與討論。這一方面反映出,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社會的公平、正義、個人權利、安全等有了新的認識和更高期待;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對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在司法理念上要進一步提升,在具體規則上要進一步明確。

姜啟波表示,意見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一目標要求,對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應當堅持的理念、應當把握的規則,特別是司法實踐中容易把握出現偏差的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對此,他談到三點。

第一,要嚴格公正辦案,捍衛法治精神。實踐中,「人死為大」的觀念在社會上仍然根深蒂固。電梯勸阻吸菸猝死、私自爬樹摘楊梅墜亡等事件之所以會成為訴訟案件,明顯是受到這一觀念的影響;有的涉正當防衛案件在處理時之所以出現偏差甚至嚴重失當,也與此有關。這種不問是非、不分對錯一味強調「人死為大」的觀念顯然與法治原則不相符。因此,意見首當其衝要求,必須把握立法精神,嚴格公正辦案,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目的是要捍衛法治精神,讓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

第二,要把防衛人當普通人,不能強人所難。正當防衛的具體適用,蘊含著價值判斷和事實認定問題,必須結合具體案件情況作出準確認定。實踐中,個別案件的處理結果與社會公眾的認知出現較大偏差,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辦案人員脫離防衛場景進行事後評判,而沒有充分考慮防衛人面對不法侵害時的特殊緊迫情境和緊張心理。這就勢必導致對正當防衛的認定過於嚴苛,甚至脫離實際。因此,必須堅持一般人的立場作事中判斷,即還原到防衛人所處的具體情境,設身處地思考「一般人在此種情況下會如何處理」,堅持綜合判斷原則,不能對防衛人過於嚴苛,不能強人所難,更不能做「事後諸葛亮」。

第三,要堅持法理情統一,不能簡單司法。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第七次全國刑事審判工作會議上指出:「司法絕不能背離人之常情、世之常理。要將法律的專業判斷與民眾的樸素認知融合起來,以嚴謹的法理彰顯司法的理性,以公認的情理展示司法的良知,兼顧天理、國法和人情。」司法實踐中,個別涉正當防衛案件的處理看似於法有據,但結果得不到社會認同,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有關辦案人員沒有充分考慮常理、常情,導致對法律規定的理解和適用與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一般認知出現偏差。基於此,辦理正當防衛案件,要注重查明前因後果,分清是非曲直,確保案件處理符合人民群眾的公平正義觀念,真正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相關焦點

  • 最高法談於歡案、崑山龍哥案:要把防衛人當普通人
    中新網9月3日電 據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消息,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3日談及「於歡案」、「崑山龍哥案」時指出,要把防衛人當普通人,不能強人所難。正當防衛的具體適用,蘊含著價值判斷和事實認定問題,必須結合具體案件情況作出準確認定。
  • 正當防衛認定新規!最高法提到這兩起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3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 正當防衛認定新規!最高法提到這兩起案件……
    涉正當防衛案件近年來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最高人民法院3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 熱點 | 正當防衛認定新規!最高法提到這兩起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3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
  • 矯正「誰鬧誰有理」,正當防衛有了新標準!還特別提到了這兩個案例
    「趙宇案」「於歡案」「崑山龍哥案」......近年來,涉正當防衛案件常常引發廣泛關注。涉正當防衛案件千差萬別,具體案件可能由於一個細節因素就會導致性質認定發生變化。同時,要立足防衛人防衛時的具體情境,綜合考慮案件發生的整體經過,結合一般人在類似情境下的可能反應,依法準確把握防衛的時間、限度等條件。要充分考慮防衛人面臨不法侵害時的緊迫狀態和緊張心理,防止在事後以正常情況下冷靜理性、客觀精確的標準去評判防衛人。
  • 「崑山龍哥案」兩年後,正當防衛新規不一樣了!
    進行正當防衛相關的判斷,應當立足防衛人在防衛時所處情境,按照社會公眾的一般認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斷,不能強人所難。文 | 王 煜近年來,「崑山龍哥案」「福州趙宇案」等涉及正當防衛的案件,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
  • 正當防衛認定新規來了
    涉正當防衛案件近年來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最高人民法院3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 最高法:要把防衛人當普通人 對正當防衛提出「十個準確」
    最高法院3日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了十方面規則,也可以稱為「十個準確」。要準確理解和把握正當防衛的法律規定和立法精神,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同時,立足具體案情,依法準確認定。要立足防衛人防衛時的具體情境,綜合考慮案件發生的整體經過,結合一般人在類似情境下的可能反應,依法準確把握防衛的時間、限度等條件。
  • 最高法:於歡案等案反映正當防衛適用的司法理念需進一步提升
    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 崑山龍哥被反殺兩周年!網友:他為完善正當防衛立了大功
    9月3日,最高法頒布了針對正當防衛的《指導意見》,最新發布的意見對處理此類案件進行了進一步的規範。其中,《指導意見》第七條作了明確指示:「明知侵害人是無刑事責任能力人或者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的,應當儘量使用其他方式避免或者制止侵害;沒有其他方式可以避免、制止不法侵害,或者不法侵害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可以進行反擊。」這個時刻,不少網友惦記起了去世兩周年的崑山龍哥。網友紛紛感慨:「感謝死去的崑山龍哥,他可能對完善正當防衛起到了正面加速作用。」
  • 正當防衛出新規了,這些情形你可以出手
    意見同時規定,對於不法侵害是否已經開始或者結束,應當立足防衛人在防衛時所處情境,按照社會公眾的一般認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斷,不能苛求防衛人。「要把防衛人當普通人,不能強人所難。」最高法研究室主任姜啟波說,「必須堅持一般人的立場作事中判斷,即還原到防衛人所處的具體情境,設身處地思考,堅持綜合判斷原則,不能對防衛人過於嚴苛,更不能做事後諸葛亮。」
  • 長安劍刊文:於歡案為何是最高檢介入,而最高法「按兵不動」
    於歡故意傷害一案,最高人民檢察院於26日權威發布稱「已派員赴山東閱卷並聽取山東省檢察機關匯報,正在對案件事實、證據進行全面審查。對於歡的行為是屬於正當防衛、防衛過當還是故意傷害,將依法予以審查認定……」這是一個讓很多網民為之一振的消息,因為於歡已經提起上訴,案件將進入二審階段,最高檢的介入對於案件最終得到公正處理無疑有著積極的作用。隨後,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也宣布已經受理該案二審,將會依法處理。於是有人由此提出了一個疑問:為什麼最高人民檢察院宣布介入,但最高人民法院卻「無動於衷」?
  • 個別涉正當防衛案處理結果為何不被社會認同?最高法這樣回應紅星新聞
    9月3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會上,最高法研究室主任姜啟波回答紅星新聞記者提問時,詳細解釋了個別涉正當防衛案處理結果不被社會認同的具體緣由。
  • 最高法:有的涉正當防衛案件在處理時出現偏差甚至嚴重失當
    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並發布7起典型案例。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及正當防衛案件的過程中,如何保證案件的裁判結果與公眾的正義觀念的理解相契合?
  • 「正當防衛」成熱詞 什麼樣的尺度算「正當防衛」?專家談
    「正當防衛」成熱詞 什麼樣的尺度算「正當防衛」?專家談 法治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4月02日 13:45 A-A+   事實上,這兩年隨著山東於歡案、崑山於海明反殺案結果的改變,有關「正當防衛」「防衛過當」「特殊防衛」這些法律專業名詞逐漸步入公眾的視野。它也衝擊著包括執法者在內諸多專業人士對「正當防衛」尺度、界限的認知。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 第一檢察廳廳長 張志傑:「在司法實踐當中,過當與正當,這個界限還是比較難拿捏的。
  • 永州襲胸案讓我想起崑山龍哥反殺案,最終都將會被公平處理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御之者……。這幾天,永州這個地方又因為一起襲胸案被全中國關注。中年男人雷某在公共場合故意觸碰只有17歲的女孩艾某的胸部並多次逃跑,被艾某的朋友胡某追趕並踹倒導致受傷,當地派出所拘留了胡某。事發之後,當地派出所所關鍵的視頻證據已經被覆蓋了!
  • 最高檢:於歡案喚醒「沉睡條款」,檢察機關近4年認定正當防衛案不捕...
    11月27日,最高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準確理解把握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今年9月聯合發布的《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資料圖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分別是甘肅省涇川縣王某民正當防衛不批捕案、河北省辛集市耿某華正當防衛不批捕案、江西省宜春市高某波正當防衛不起訴案、湖北省京山市餘某正當防衛不起訴案、安徽省樅陽縣周某某正當防衛不起訴案、湖南省寧鄉市文某豐正當防衛不起訴案。
  • 從「趙宇案」到「淶源反殺案」,喚醒「正當防衛」休眠條款
    從"於歡案"到"崑山反殺案",從幾天前作出糾偏的"趙宇見義勇為案"(點擊回顧案件)再到"淶源反殺案",它們關涉到正當防衛的認定問題,雖然最終都迎來了符合世道人心與司法正義的結果,但過程中也引發了不少爭議。這實際上是暴露了司法實踐中對當防衛認定的"模糊地帶"。在這幾起引起廣大輿論的案件中,司法機關的最終決定都順應民心,撫平了之前對近年司法實踐狀況的部分擔憂。
  • 正當防衛新規來了
    兩高一部關於正當防衛認定新規出爐,瞬間引起刷屏。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外公布,對正當防衛制度的總體要求和具體適用作出細化規定,明確要求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防止「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做法,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