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聽到有人說國家要實施12年義務教育了,高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了。而且說的跟真的一樣,說是教育部都宣布了。這些都是謠傳,是對國家有關文件的誤讀。加上國人好大喜功,又喜歡佔便宜,所以巴不得國家實行12年義務教育,但是,筆者作為一名資深教師,覺得實行12年義務教育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美好,現在的重點不該是去想延長義務教育年限,而是應該落在提高九年義務教育質量上。
1、義務教育還不夠均衡
九年義務教育在全國實施了,但是,別說全國範圍,就是省內市內縣域內,九年義務教育還存在嚴重的不均衡。國家一直在這方面著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這個方向是非常正確的。君不見,鄉村學校凋敝,城鎮學校人滿為患?對擇校熱開出多少藥方,依然無解,高燒不退,就是這種不均衡的表現。所以,現在絕對不是提什麼實施12年義務教育的時候。
2、義務教育階段質量還不高
義務教育是強制性教育,人們看到的往往是免費而看不到這種強制也是有利有弊的。就拿現在的小學初中來說吧,一個兒童少年,進入小學讀書後,並沒有一個質量評估機制,而是不管是否達到了標準,都是一級一級推上去,九年畢業了,是否達到了初中畢業的學業水平品德標準?很少有人去關注這些。而這些,才是最重要的,比義務教育的年限要重要得多!
3、保留高中段教育選擇性是最佳選擇
高中階段是選擇性教育,保留這種選擇性,是個正確的選擇。現在,國家正在實施《普及高中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到2020年普及高中教育。這是大好事,讓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中段教育,但是,普及是普及,義務是義務,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普及高中段教育,讓想讀高中的人有條件接受高中教育,家長和學生是有選擇權的。而如果納入義務教育,就是必須接受,家長和學生是沒有選擇權的。
總之,對於基礎教育而言,義務教育階段,現在是解決均衡和質量的問題,而不是延長年限的問題。對於高中段教育,現在是解決創造條件讓更多的孩子有學上,也就是普及,而不是強制實行義務教育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