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我國尚不具備12年義務教育的條件

2021-03-01 校長會

(全文共4581字,閱讀大約需要12分鐘)

1.教育部:我國目前不具備12年義務教育的條件。日前,教育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稱,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課程設置是經過長期實踐、反覆調整後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國際上普遍做法,基本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基本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識規律,目前還不具備延長學制和將學前、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2.陳寶生:大力提升青少年憲法法治教育質量。近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座談會上表示,將從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不斷在提升青少年憲法法治教育教育質量上取得新進展。3.鄭富芝:抓好5「結合」,全面提升中小學德育工作。在日前在上海召開的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鄭富芝強調,新形勢下的德育工作要在5「結合」上下功夫:同時,會議發布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手冊》、「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家庭教育指導手冊》。1.哈爾濱: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校)建設工作啟動。未來三年,哈爾濱市將探索構建「培養創新拔尖人才、協同發展優質特色、滿足學生個性成長」的橄欖型哈爾濱高中發展新樣態。哈爾濱市第三中學將聚焦課程組織管理,構建行政班和教學班相結合的管理制度,保留行政班班主任,建立導師制,引入學分績點管理制度;構建具有互動、探究特性的全新智慧課堂,注重加強跨學科綜合性教學與實驗教學,並聚焦考試評價改革。黑龍江省實驗中學將建立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研究「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型,聚焦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哈爾濱市第六中學將建立以俄語培養為亮點的外語特色發展機制,通過分層次教學、學科導師制培養、分層遞進作業管理等有針對性的措施,形成核心素養多維提升式教學模式。2.浙江:提出深化義務教育改革五大重點任務。日前,浙江省教育廳發布《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意見》提出五個大項重點任務,包括:完善五育並舉培養體系,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義務教育質量;實施補短提升培優,促進城鄉一體化均衡發展;按「四有好老師」標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推薦關鍵領域改革。激發學校辦學活力。其中,探索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評選五好學生等信息,成為關注焦點。 1.「首育制」:人人時時事事育人,讓生活德育落地生根。首育制,是濟南制錦市街小學這所百年老校「生活德育」的理念創舉。秉承「說真話、辦真事、做真人」的辦學精神,積極構建立足真實生活的德育課程,學校於2019年正式提出「首育制」概念。首育制的實施有兩個層面:首先,面對問題發生、矛盾出現時,教師「第一時間」 進行關注、詢問,並抓住時間教育引導,讓學生感受到一種基本的承諾:不管發生什麼,教育都在此處,這是「首」的含義。第二個層面,則是「育」,即將遇到的事件作為一種資源,由教研團隊對其進行分析,並針對不同年級的課程內容,梳理共性的教育要點,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實際,解決成長中遇到的不同問題。「首育制」使學校的德育界限被打破,體現出「全員參與」、「無時不在」、「用生活促進課程研發」的特點。2.減負實招:多層次彈性作業制,促進家校共育與分層教學。近期,河北省灤州市第三實驗小學探索實施多層次彈性作業制:學生在完成少量硬性訓練任務基礎上,自主根據個人能力和家庭條件來確定多層次作業內容、完成形式和評價標準。教師布置作業時,標明「必做」和「選做」,在「選做」內容又分為幾個層次,實現「優等生多多做、中等生努力做、差生跳著做」的彈性效果,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作業內容堅持課內外結合,以鞏固舊知、拓展思維為主,不得給學生布置機械性、重複性、懲罰性的家庭作業,更不給家長布置作業。低年級設計趣味性、實踐性家庭作業,讓學生在「玩」中構建新知識體系。中、高年級深挖教材中的資源,設計實踐性的拓展作業。作業期間,家長只起督促作用,有能力的家長可進行輔導;真正有效實現「老師不缺位、家長不越位、學生不錯位」。

1.美國俄亥俄州:推出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師評價系統。我國教師評價為保證教師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往往不由教師主體參與,評估者從高姿態的角度予以反饋,終結性評價結果導致教師產生牴觸心理,難以實現改進教學、促進雙主體發展的目的。

美國俄亥俄州推出的最新教師評價系統,則使教師與專業評估者雙方保持良好合作關係,在正式課堂觀察前的會議中,分享學情、制定教學目標,溝通教師想要重點反饋的需求;在觀察後的會議中,評估者反饋教學問題,並與教師共同制定解決方案。在年終總結中協助制定專業發展計劃或改進提升計劃。該系統體現了美國教師評價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新特點,可為我國當前中小學教師評價改革提供參考。

內容來源:世界教育信息公眾號 作者:劉豔妹、徐佳月

2.姜伯駒院士:中學數學課程應改用彈性的體系。對於目前的基礎教育,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首任院長姜伯駒院士有些「痛心疾首」,他認為,我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一刀切。「課標+高考」使高三年級蛻化變質,我們的高等教育是「帶傷起跑」。

姜伯駒院士建議:取消高三的備考制度,中學數學課程改用彈性的體系,以快慢班或者選修課的方式,使畢業生學過初等微積分的比例達到15%左右;高考試題不含微積分,但是這門課的經歷與成績記入招生檔案,給高校的專業錄取與選課指導做參考。

投稿請提供:姓名、職務、學校、聯繫方式及個人照片

提醒:本公號僅接受基礎教育學校原創投稿

拒絕一稿多用,謝謝!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明確:目前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尚不具備條件
    近日,「將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議題正熱。教育部對代表提出的「關於將幼兒教育納入十二年教育的建議」回覆中明確,考慮我國的國情和發展階段,目前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尚不具備條件。根據答覆,關於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教育部組織專家做過研究論證。專家們認為,義務教育具有普及、免費和強制等特點,目前老百姓對學前教育的主要訴求是希望政府承擔更多責任,加大投入,保障入園機會和合理分擔教育成本,儘快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 幼兒教育納入十二年義務教育?教育部回應:尚不具備條件
    教育部指出,目前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尚不具備條件,當前最迫切的是著力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加快普及學前教育,滿足老百姓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的需求。在答覆函中,教育部表示關於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教育部組織專家做過研究論證。
  • 義務教育改為十二年制?教育部:目前不具備條件
    教育部:目前不具備條件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發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
  • 義務教育從「9年」改為「12年」?教育部:普及高中不具備條件
    教育部回應,將9年義務教育改為12年制教育部針對「將九年制義務教育改成十二年制義務教育」做出回應,直截了當回應,目前還不具備延長學制,將學前班和高中放進義務教育制的條件。首先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截止2019年我國大學錄取率在89.6%以上,而高中錄取率僅有51.4%左右,這也就意味著,初中一個班40人,有18個人無法進入高中學習階段。
  • 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教育部:目前尚不具備條件
    近日,教育部在對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574號(教育類433號)提案的答覆中表示,關於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教育部組織專家做過研究論證。針對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的「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疇」的建議,教育部回復稱目前尚不具備條件。
  • 12年義務教育呼聲大漲,教育部:不具備條件。教授:小初高年限長
    01「12年義務教育」呼聲大漲,教育部委婉謝絕。在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後,我國的教育事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其實不然,2019-2020年,如上圖教育部官方數據,一年內初三學生數量高達14540936人,按50%的概率計算,將有720萬以上的初中畢業生不能通過正規渠道讀普高。每年近720萬個畢業生背後就是720萬個家庭。為孩子操碎了心的家長們,非常期待「12年義務教育」。
  • 教育部回應「九年義務教育升級為十二年」:不具備條件
    人民網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林露)「當前,還不具備把高中階段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高中階段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加快普及步伐,滿足初中畢業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要。」針對近日網傳「九年義務教育升級為十二年制,中考將取消」的消息,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回應表示,現階段不可能將九年義務教育升級為十二年制。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了《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 義務教育將延至12年?教育部部長是這樣回應的……
    不過在1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回答說——目前尚不具備相關條件!義務教育是我國一項非常重要的基本教育制度。義務教育向上或向下延伸,要依法確定,是國家事權。陳寶生還指出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普及、均衡等特點如果將學前或高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從要求來看都會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我國的九年義務教育普及時間還不長、水平還不高,中西部地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還面臨很多問題,向上、向下延伸基礎還不牢靠;其次,在學前和高中階段
  • 9年義務教育變12年?教育部回應!
    網站截圖 總的意思是:我國共12年的基礎教育課程設置符合國際普遍做法,基本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目前還不具備縮短學制和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
  • 教育部:十年內不考慮延長九年義務教育
    本報訊(記者 魏娜)昨日,我省為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教育規劃綱要》(2010-2020年)舉行了專題講座,教育部官員在講座中表示,9年義務教育暫不考慮延長。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普及學前或高中教育  中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王立英在講座中介紹,《綱要》在徵求意見時,不少人提出建議,希望義務教育能延伸至高中階段,將9年義務教育延長至12年;也有人呼籲將學前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中,但最終的定稿卻仍然堅持了9年義務教育,仍為小學和初中。
  • 教育部:目前還不具備十二年制義務教育的條件
    2日,教育部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將九年制義務教育修改為十二年制義務教育」予以答覆。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課程設置是經過長期實踐、反覆調整後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國際上普遍做法,基本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基本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識規律,目前還不具備延長學制和將學前、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 (責任編輯:羅伯特)
  • 12年義務教育要來了?教育部這樣回應…
    教育部表示,該消息並不屬實,延長義務教育目前條件尚不成熟,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鞏固九年義務教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12年義務教育討論由來已久早在2008年兩會期間,就有代表提出了12年義務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在當時就針對此提案做出回復,表示: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的時機還未成熟。
  • 高中將納入義務教育?9年義務教育變12年?教育部回應!
    網站截圖 總的意思是:我國共12年的基礎教育課程設置符合國際普遍做法,基本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目前還不具備縮短學制和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
  • 高中將納入義務教育?9年義務教育變12年?教育部回應!
    網站截圖 總的意思是:我國共12年的基礎教育課程設置符合國際普遍做法,基本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目前還不具備縮短學制和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
  • 中考取消,12年義務教育?教育部最新回應來了……
    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教育部在回覆中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明確指出,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課程設置是經過長期實踐、反覆調整後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國際上普遍做法,基本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基本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目前還不具備縮短學制和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
  • 9年義務教育變12年?教育部回應!家長、老師再也坐不住了
    網站截圖總的意思是:我國共12年的基礎教育課程設置符合國際普遍做法,基本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目前還不具備縮短學制和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
  • 12年義務教育還有多遠?普通高中或將納入義務教育?教育部回復了
    義務教育試行已經有36個年頭了, 它的施行改變了我國的教育面貌。但是不是所有地方都是有九年義務教育的?為什麼會這樣講呢? 12年義務教育在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早已實行多年 因為12年義務教育只是在我國的一些貧苦省份和少數民族聚集地區,例如新疆、西藏還有甘肅的部分地區都是12年義務教育的。這是國家的一項惠民政策,旨在提高少數民族的受教育水平。
  • 縮短基礎教育年限 尚不具備條件
    在今年5月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有委員在提案中建議「縮短基礎教育年限,擴大義務教育範圍」。近日,教育部在官網給予公開答覆。  教育部表示,我國12年的基礎教育課程設置符合國際普遍做法,基本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
  • 國家要推行十二年義務教育?教育部:當前堅持九年義務教育不變
    南方都市報消息,近期,有聲音稱,我國將進行義務教育機制改革,「九年義務教育時期將一去不復返」,國家將推行十二年義務教育。南都記者從教育部獲悉,該消息並不屬實,「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鞏固九年義務教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教育部稱。
  • 縮短學制、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教育部表態了!
    一 尚不具備條件 我國現行的基礎教育學制為12年,即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從我國基本國情來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義務教育普及時間較短,鞏固提高任重道遠。從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布實施,再到2011年實現全面普及,距今不到10年時間,鞏固普及水平、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