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懷孕之後,身體在激素的變化下,體溫會有所上升,因此孕婦比常人更容易覺得燥熱。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進入到夏天以後,很多人恨不得一天洗8次澡,尤其是孕婦,她們的基礎體溫比孕期要高出0.5℃,對洗澡的渴望更強烈。
醫生表示:孕婦的新陳代謝增加,汗腺和皮脂腺會比孕前分泌的更多。孕期洗澡不但能讓身體清潔、降溫,它還能加快血液循環,消除疲勞。
但洗澡雖好,也要有次數限制,頻繁的洗澡可能會影響胎兒的安全。
小小是一個特別愛乾淨的姑娘,自從懷孕後,她就總是覺得自己身上總是出汗、髒髒的。特別是現在到了夏天,她每天都要洗3次澡。
這天她洗完澡突然覺得肚子不對,一看下面已經見紅了,嚇得她趕快去醫院,到了醫院後,醫生檢查過後告訴她:「現在胎兒非常不穩定,先給你注射點孕酮,看一下情況。」
小小傻了,寶寶怎麼會突然出事呢?之前明明好好的啊。醫生說道:「你胎兒本就不是很穩,可能是洗澡太多次疲勞引起的,也可能是你洗澡時水溫過高引起的。」
一、洗澡的次數
雖然夏季洗澡很舒適,但孕媽也不能為了舒服而頻繁的洗澡。
專家建議:在孕期洗澡不要超過3次,一般一天一次就可以了,多次的洗澡會讓皮膚反覆受到刺激,影響胎兒的健康。
二、洗澡的時間
孕媽們洗澡的時間也不宜過長,浴室屬於密閉空間,長時間洗澡會讓孕婦處於一個缺氧的狀態,還會影響血液流進胎盤,影響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對寶寶造成傷害。
所以根據醫生建議,各位孕媽們還是把洗澡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最多也不要超過20分鐘。
三、水溫
1)冷水澡:很多人都知道孕婦不能洗冷水澡,這樣可能讓孕婦生病。但其實除了這個原因,洗冷水澡還可能刺激孕婦宮縮,造成流產、早產等。
2)熱水澡:水溫過高同樣對胎兒會造成傷害,尤其是孕早期胚胎中的細胞會被高溫損傷,造成胎兒發育遲緩或畸形。
根據臨床研究,孕婦體溫上升2℃,胎兒的腦細胞就會發育停滯;如果孕婦體溫上升3℃,就有可能殺死腦細胞,這些都會引發一些畸變或智力障礙。
所以孕媽在洗澡時儘量用溫水37℃為最佳。
四、盆浴或坐浴
在孕期也不建議孕媽們坐浴,在孕期女性的免疫本就會降低,坐浴時可能會讓細菌進入體內,造成感染的同時,還影響了寶寶的健康。
另外坐浴時會讓宮腔容積變小,熱水也一直包圍著孕媽,很容易引起胎寶窒息。
五、洗肚子或清理肚臍
長時間衝洗肚子和坐浴是一樣的,容易引起寶寶缺氧。
一些孕媽特別愛乾淨,總是喜歡清理肚臍,但在孕期,肚臍直接與寶寶的臍帶連接,清理肚臍很容易造成宮內感染,直接威脅到寶寶的安全。
六、注意防滑
隨著孕齡的增長,媽媽的身體也會越來越重,行動不便,而浴室又是非常滑的,所以在孕期一定要注意防滑,最好有家人陪伴。
糖果媽媽特別提醒:敏感位置清洗需注意
在清洗私處時要注意儘量用水衝洗,不要使用其他清潔洗劑,以免破壞酸鹼度。
另外在清洗胸部時還要注意動作輕柔,不要大力刺激,不然有可能引發宮縮,造成早產、流產等。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