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真3D 快門式與不閃式液晶對比評測

2020-12-18 太平洋電腦網DIY硬體頻道

  【PConline 對比評測】對於液晶產品來說,3D並不是一個新奇的概念,相比起前兩年的爆發式增長,近期的3D顯示技術明顯變得理智。許多在電影院體驗過3D效果的消費者,幾乎都會異口同聲地表示眼睛疲勞。在經濟型「裸眼3D技術」還沒有正式商用之前,3D註定只是一個不慍不火的選擇,不過並不代表這一領域就沒有競爭。目前市場上存在兩大3D陣營——快門式3D和偏光式3D。PConline有幸收到來自來自華碩的兩款27英寸顯示器,分別搭載了上述兩種3D顯示技術,下面一起來看看其3D效果對比評測。

●顯示器參數對比

  對比之前,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兩款參測顯示器,均來自華碩高端27英寸3D顯示器,詳情可查看如下規格表。

參測顯示器規格一覽

產品型號 華碩 VG27AH 華碩 VG278HE
尺寸(對角線) 27英寸
點距 0.311mm
解析度 1920×1080
響應時間 5ms
屏幕比例 16:9
標稱亮度 250cd/m² 300cd/m²
面板類型 IPS TN
3D顯示類型 不閃式3D 快門式3D
最高刷新率 60Hz 144Hz
接口類型 VGA,DVI-D,HDMI×2 VGA,DVI-D,HDMI
可視角度 水平178°,垂直178° 水平170°,垂直160°
參考價格 ¥2999元(含兩副偏光眼鏡) ¥3999元(不含3D眼鏡)

  從官方數據來看,前者是IPS廣視角面板,配備了2個HDMI接口,採用的是偏光式(不閃式)3D顯示技術;後者的最大亮度達到300cd/m²,最高刷新率達到144Hz,採用的是傳統TN面板和快門式3D顯示技術。

●顯示器外觀對比

  外觀方面,華碩27英寸的顯示器幾乎都來自同一模子,所以外觀幾乎看不出什麼差別,相同的底座,相同的支架,相同的背面設計和可調整空間,一般玩家很難辨認出來。下面筆者教你三招根據外觀快速辨別這兩款顯示器。為了表述的簡潔性,下文統一由字母A代表華碩27AH(不閃式3D),B代表華碩VG278HE(快門式3D)。


兩者外觀幾乎一致

  液晶面板表面鍍膜不一樣,A為鏡面屏,B為霧面屏,鏡面屏看起來漂亮一些,但容易引起反光。TN面板選擇霧面屏,是為了通過漫反射增加可視角度。

  菜單按鍵設置不一樣,A有一鍵2D轉3D按鍵,B則沒有。一鍵2D轉3D功能支持任何畫面上的影像轉化為不閃式3D內容,戴上偏光眼鏡即可觀看。而快門式3D則需要在NVIDIA顯卡驅動裡面進行設置才能實現。

  使用3D功能的條件不一樣,A支持任何顯卡,B僅支持NVIDIA獨立顯卡。NVIDIA 3D眼鏡與NVIDIA獨立顯卡、NVIDIA顯卡驅動是一個大型3D視效系統,並且還需要3D液晶顯示器具備120Hz的刷新率。

  另外,A顯示器還比B顯示器多一個HDMI接口。如果你想查看上述兩款顯示器的詳細評測,可以點擊以下連結查看相關內容。

●偏光式3D眼鏡與快門式3D眼鏡對比

  看完了顯示器的外觀對比,我們來看看這兩款顯示器的3D眼鏡有什麼區別。A顯示器標配了一副偏光式3D眼鏡和一副偏光式鏡片,其特點是輕便,無需充電即可隨時使用,鏡片是專為戴眼鏡的用戶而準備的。

  從圖中可以看出,偏光式3D眼鏡構造簡單,輕便,成本低廉。快門式3D眼鏡比較厚重,做工精良,價格昂貴。

  B顯示器並沒有標配3D眼鏡,用戶需要額外購買。NVIDIA第一代3D眼鏡的價格為1200元左右,自帶紅外發射器,第二代3D眼鏡分為兩種,帶紅外發射器的版本價格1100元左右,方便新用戶直接購買,不帶紅外發射器的800元左右,老用戶可以沿用第一代的紅外發射器。 

●NVIDIA第一代快門式3D眼鏡與第二代對比

  正好PConline評測室同時有NVIDIA第一代和第二代3D眼鏡,不妨來一起看看NVIDIA第一代和第二代3D眼鏡有何區別。

  總之,第二代比第一代升級是肯定的,最大的改善就是亮度方面提升了很多,寬大的造型令佩戴者更舒適,價格還比第一代便宜一些,選擇二代絕對沒錯。

●3D顯示原理對比

偏光式3D

  也叫偏振式3D技術,屬於被動式3D技術,眼鏡價格較為便宜,目前3D電影院、3D液晶電視等大多採用的是偏光式3D技術。和快門式3D技術一樣,偏光式3D也細分出了很多種類,比如應用於投影機行業的偏光式3D需要兩臺以上性能參數完全相同的投影機才能實現3D效果,而應用於電視行業的偏光式3D技術則需要畫面具有240Hz或者480Hz以上的刷新率,從實現的方式二者也存在很多差別。


偏光式3D工作原理圖

  其實偏光式3D技術原理上是利用了光的特性,光是由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形成的電磁波,顯示器加入了偏振光板,就能向用戶輸送兩幅偏振方向的畫面,由於偏振眼鏡的每隻鏡片只能接受一個偏振方向的畫面,這樣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兩組畫面,再經過大腦合成立體影像。

  上圖是中華映管推出的需要佩戴眼鏡的偏光式3D技術顯示器,這款產品支持2D轉成3D影視,成本優勢強悍,通過全新的PowerDVD 10便能實現2D轉3D。適合觀賞距離是:60到80釐米。製作3D立體電影,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法。它利用兩個偏光軸互成90度的偏光鏡,分別放在兩部放映機鏡頭前,再將影像重疊,達到3D立體效果。眼鏡方面,亦使用偏光鏡片。


 RealD 3D技術廣泛運用於3D影院

  目前市場中較為主流的偏光式3D有RealD 3D系統、MasterImage 3D、杜比3D系統三種。特別是RealD 3D技術,其市場佔有率最高,而且不受面板類型的影響,可以幫助任何支持3D功能的電視和顯示器產生出高清3D影像。

快門式3D

  主要是通過提高畫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達到120Hz)來實現3D效果,屬於主動式3D技術。當3D信號輸入到顯示設備(諸如顯示器、投影機等)後,120Hz的圖像便以幀序列的格式實現左右幀交替產生,通過紅外發射器將這些幀信號傳輸出去,負責接收的3D眼鏡在刷新同步實現左右眼觀看對應的圖像,並且保持與2D視像相同的幀數,觀眾的兩隻眼睛看到快速切換的不同畫面,並且在大腦中產生錯覺(攝像機拍攝不出來效果),便觀看到立體影像。


快門式3D工作原理圖

  得益於NVIDIA在顯卡市場中的領先地位,和德州儀器DLP在投影機市場佔據半壁江山優勢,快門式3D技術在電腦和投影機行業已經成了3D技術的代名詞。但是快門式3D技術的一大制約便是眼鏡的價格,由於屬於主動式眼鏡,所以成本和售價較高,很多消費者難以接受。


針對快門式3D亮度不足推出的高亮度顯示器

  NVIDIA的3D stereo、德州儀器的DLP Link還有XPAND 3D系統都是均屬於快門式3D技術。從片源來看,快門式3D技術的資源也最為豐富,刷新率提升到120Hz的視頻和遊戲均可實現3D立體效果。

  上圖說明了新快門3D眼鏡工作原理和以前的有一點不同,首先眼鏡快門關閉的時候,面板光源開啟,以補充損失的亮度。其次,採用控制快門打開時間,令快門打開時間佔更高的比例,儘量降低損失的亮度。

●3D PC平臺搭建

  在進行3D測試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本次使用的平臺配置狀況。

硬體配置

CPU Intel Core i5 2500K
主板 華碩 P8Z77-V
內存 金士頓 Genesis 4G×2 1600MHz
硬碟 西數黑盤1TB+OCZ Vertex4 128GB
顯卡 GTX660Ti
顯示器 華碩 VG27AH,華碩VG278HE
3D眼鏡 偏光式3D眼鏡,NVIDIA第二代快門式3D眼鏡

系統軟體

作業系統 WIN7 64位旗艦版+DirectX 11
顯卡驅動 NVIDIA Forceware 310.90 For Windows 7 64bit

  整個3D平臺搭建比較簡單,並且NVIDIA最新顯卡驅動已經包含了3D Vision設置程序,玩家只需要啟動打開3D眼鏡電源開關,一步步完成這個設置程序,就可以完成平臺搭建,透過3D眼鏡看到顯著的3D效果。


在顯卡驅動裡開啟3D Vision設置

  當開啟3D遊戲,或者用NVIDIA驅動程序附帶的3D播放器觀看電影、圖片時,用戶可以戴上3D眼鏡感受3D視界,視覺距離以正常看顯示器的距離為準,大約60-80cm。


快門式3D顯示效果下的重影

  在3D模式下,不佩戴3D眼鏡時,用戶裸眼看到的顯示器畫面會有顯著的重影,這正是左右眼畫面重疊的結果。當戴上3D眼鏡後,左右眼就可以接收到屬於自己的畫面,並經過用戶大腦處理後形成3D視覺。

  而另一臺顯示器方面,原理則比較簡單,顯示器菜單設置有一鍵2D轉3D按鍵,無論使用何種顯卡,都可以呈現出3D畫面,裸眼觀看時也有一定重影,但沒有快門式3D那麼顯著,這可以從接下來的畫面對比中看出。

  整個測試過程全程採用24針DVI線輸出,使用VGA線不能支持快門式3D顯示,使用HDMI則至少需要HDMI 1.4標準。同時,雖然顯卡同時支持兩個DVI接口輸出,但不支持雙屏操作時開啟3D Vision,否則144Hz的顯示器會提醒超出顯示範圍。

●3D電影效果對比

  上面我們已經強調,快門式3D方案最大程度地整合了NVIDIA在顯卡領域的技術積累,充分利用顯卡性能來實現海量的3D運算。與此不同的是,偏振式3D更側重於顯示器技術,所以偏光式3D能夠將所有顯示其畫面轉換為3D界面,而快門式3D效果不是恆定的,只支持一些3D電影和3D遊戲,圖片和網頁均是普通顯示效果。以下圖片均為單眼相機透過3D眼鏡而採集的,理論上沒有經過人眼和大腦處理,所以其3D顯示效果可能會不明顯。


快門式3D效果圖


不閃式3D效果圖


快門式3D效果圖


不閃式3D效果圖

  從以上兩組實拍圖來看,一般用戶可能發現沒什麼區別,這種不經大腦處理的圖像自然沒什麼區別,只是亮度方面快門式3D仍然比偏光式3D要暗一些,畢竟各自3D的實現方式有很大差異。

●兩種3D效果的畫面覆蓋程度對比

  在偏光式3D顯示效果中,整個畫面的3D效果平均顯示在顯示器上,需要在合適角度觀看,否則有可能失去3D效果,而只有一片重影。

  但是在快門式3D顯示效果中,通過控制景深來實現立體顯示。畫面的焦點部分無需佩戴眼鏡可看得非常清晰,離焦點越遠,重影效果則越強,能夠感受到到明顯的前後延伸感。

●3D遊戲效果對比

  平臺準備就緒之後,我們首先在顯卡設置裡開啟了快門式3D的設置選項,首先來看一組標準3D遊戲圖像的顯示效果,以下遊戲圖片來自NVIDIA顯卡驅動在成功完成3D設置後的官方樣張。


裸眼3D效果


透過3D眼鏡後的效果


裸眼3D效果


透過3D眼鏡後的效果

  此外,我們還試玩了一下近期比較火爆的兩款遊戲《戰地3》和《使命召喚9》,來對比兩款顯示器的3D效果,因為無法實時雙屏3D操作,同時相機拍攝存在一定延遲,畫面可能存在不同步的情況,以下圖片均為單眼相機透過3D鏡片而採集的真實圖像,僅供網友參考。


偏光式3D顯示效果


快門式3D顯示效果


偏光式3D顯示效果


快門式3D顯示效果

  通過這兩組遊戲圖像的對比,偏光式3D雖然能夠做到全部遊戲的3D一鍵轉換,但透過3D鏡片之後的影像仍有一定重影,且兼容性欠佳。而對NVIDIA顯卡特別優化過的遊戲畫面則好很多,景深立體感更強,顯示屏會變成一個有縱深的「3D箱子」,箱子裡面呈現的3D畫面更接近真實效果,但支持的遊戲並不多。

●3D效果用戶體驗對比

  在對比評測的最後,我們找來了三類代表不同使用人群的用戶來分別感受這兩種3D效果,看看他們是如何評價的。真人圖片經過Photoshop陰影線濾鏡處理,網友就不要人肉搜索了。

  電影達人:我平時喜歡看高清電影和微視頻,對3D要求不是很高,畢竟3D片源不多嘛。快門式3D效果好於偏光式,但都不能看太長時間了,不然眼睛會很疲勞,傷不起!

  普通用戶:聽說了很多關於3D的玩意兒,體驗之後發現原來沒有想像中那麼神奇。偏光式看上去會方便點,而且不用專門的N卡和貴到死的眼鏡,屌絲必備啊!

  遊戲玩家:NVIDIA顯卡牛掰之處不用我多說了,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專門的3D VISION優化,效果非常不錯,尤其喜歡那種遠近分明的感覺。不過支持的遊戲還是有限,希望可以更給力一點。

●偏光式3D與快門式3D技術優缺點總結

偏光式3D與快門式3D優缺點對比

3D類型 不閃式3D 快門式3D
顯卡硬體要求 任意顯卡 NVIDIA獨立顯卡
3D眼鏡價格 低廉 高昂
顯示器要求 要求顯示器帶偏振板 要求顯示器刷新率≥120Hz
畫面亮度 亮度一般 亮度損失較大
3D可用性 任意2D畫面一鍵轉3D 只支持兼容的遊戲和3D電影
可視角度 10-20°之間 最大90°左右
最佳3D距離 60-80cm 60-300cm
畫面閃爍程度 不閃 閃爍
解析度 減半 正常
眼鏡是否充電 無需充電 需要充電
3D顯示效果 一般 較好

  在快門式3D平臺上,3D眼鏡需要與顯示平臺同步分幀信號,以確保左右眼鏡只收到屬於各自的畫面。因此快門式3D平臺需要高刷新率顯示器(120Hz)、信號發射器,而且3D眼鏡也需要運作電力(一般內置可充電鋰電池),用戶看到的3D畫面可能會有閃爍。

  偏振式3D平臺能夠分離左眼影像和右眼影像的特殊偏振薄膜貼在顯示器表面和眼鏡片上,左/右眼鏡片只能透過屬於自己的光線,從而實現左右眼分幀。偏振式3D平臺無需發射器、眼鏡電池,更簡單易用,而且畫面不會閃爍,但其致命的缺點是畫面解析度會減半,而且用戶的最佳觀賞角度很有限。

 

●3D技術前瞻

  其實簡單說來,3D顯示技術的原理就是讓左右眼看到不同的信號(模擬現實世界中左右眼分別看到的略有差別的視角),從而讓大腦營建出3D畫面。因此時下3D顯示的關鍵技術在於對左/右眼畫面的分幀送達。當前3D顯示技術尚未形成成熟統一的標準,目前最為常見的也就是快門式和偏振式兩種。其實目前眼鏡式3D普及的障礙主要成本、需佩戴眼鏡以及舒適度等主要問題。另外,經過一些醫生的認證,長期佩戴3D眼鏡的朋友可能會患上眼疾,所以入手3D顯示器的朋友,建議別使用過長時間,應注意休息。

  3D顯示技術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向未來之門,將虛擬世界的展示空間第一次延伸到了屏幕之「外」,是公認的未來顯示技術的一大發展方向。當前家電/電腦領域的許多巨頭都已經制定了3D顯示發展計劃,NVIDIA作為電腦行業圖形晶片巨頭,早在2009年初就推出了完善的3D Vision快門式3D眼鏡解決方案。總的來說,合理價格、容易實現、3D資源多以及觀看舒適這才是用戶真正需要的3D顯示器,以上對比的兩類3D技術顯示器也許只是一個過渡產品,真正完美的3D效果可能還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返回頻道首頁]

相關焦點

  • 不閃式3D+LED背光 LG D2341P液晶首測_LG D2341P-BN_液晶顯示器...
    ● LG D2341P液晶顯示器首測    【中關村在線顯示器頻道原創】目前市面上的3D液晶顯示器,主要分為偏光式和主動快門式兩大陣營,而在偏光式的陣營中,主要以LG和AOC兩家顯示器廠商為代表。在2011年中,LG推出了旗下首款採用了偏光式解決方案的3D液晶顯示器,23英寸寬屏D2341P,而其在價格方面相比之前LG的快門式3D顯示器也有了非常大的優勢。    LG D2341P液晶顯示器雖然是一款以3D為主要賣點的產品,但是它也採用了目前最為流行的LED背光設計,因此能夠擁有更加輕薄的機身和更加節能環保的賣點。
  • 偏光PK快門式 3D電視兩大技術終極對比
    【IT168 應用】平板電視興起時,被分為液晶和等離子兩大陣營,兩者之間的對陣PK到現在仍在繼續,孰好孰壞仍然沒有最終的結論。2010年是3D電視的發展元年,當消費者還在霧裡看花選購時,兩大3D顯示技術的對抗更加模糊了消費者的雙眼,到底該選誰?誰才是3D市場的主流?
  • LG Cinema不閃式3D:觸手可及的舒適
    LG D2342P與D2542P是LG Cinema 不閃式3D顯示器家族中的主打產品,繼承了LG最領先的技術,相比快門式3D產品而言技術更加成熟,且無串擾、無重影,眼鏡重量輕,無輻射等優點,目前受到消費者廣泛的關注,加上相比於快門式3D更加觸手可及的價格,使它不但影響和引領了3D硬體市場井噴式發展,更奏響了不閃式3D生活的新樂章。
  • 不閃式3D有多神奇?偏振顯示方案解析
    不閃式3D有多神奇?快門式3D主要由NVIDIA、SAMSUNG等廠商主推,偏振式則以LG為首。偏振式由於其畫面不閃爍的特點,又被起了個新名字:不閃式。那麼不閃式相比「有閃」的「快門式」有何優缺點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比較普及的3D顯示技術:快門式。這並不是最近才發明的技術,其實早在CRT顯示器時代就出現了,它曾經被稱為「液晶分時技術」。
  • 3D顯示:快門式和偏振式哪個好?
    經常有人問3D顯示快門式的好還是偏振式的好,之前說過很多次了,這裡再多打點字分析下,原理不詳細介紹了,只介紹個人使用感受。一、快門式:快門式的原理就是時分法,把120Hz或60Hz的圖像拆分為兩個60Hz或30Hz,交替顯示給左右眼觀看。
  • 899元買23吋3D?快門偏光用戶更愛誰(全文)_HKC A2351D_液晶顯示器...
    產品技術特點:·百萬動態對比度·不閃式3D技術     AOC D2352P液晶顯示器由於採用了不閃式3D面板,使其相比主動快門式技術的面板,產品技術特點:·不閃式3D技術·一鍵式轉換而且這款產品採用主動快門式3D技術,使其為用戶提供非常出色的畫質效果。
  • 孰優孰劣 主動快門式PK偏光式3D技術
    成本:快門式3D眼鏡價格相對比較昂貴,價格多在三、四百元到上千元,多位家庭成員共同觀看的成本更高  閃爍:由於技術原理,眼鏡開合的情況下,會因環境出現不同程度的閃爍現象  舒適度:快門式3D眼鏡需要內置電池與IC電路,較為沉重,對於已佩戴近視眼鏡的人來說舒適度更為不佳  可視角度:最好正對電視觀看,有一定的可視角度限制
  • 偏光VS快門誰是王者?兩大3D技術對比
    對於3D電視有所了解的消費者來說,大家都知道現如今3D電視之中主要分為兩大陣營:一個是偏光式3D陣營,一個是主動快門式3D陣營,兩大陣營分別以其獨有的優勢佔據屬於自己的市場。那麼究竟什麼是偏光式3D電視和快門式3D呢?接下來,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 主動快門式3D顯示技術有什麼優缺點
    眼鏡式3D顯示技術需要佩戴定製的3D眼鏡,主要可以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主動快門式3D顯示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包括三星、索尼、LG、海信、康佳等廠商推出的3D電視都採用主動快門式3D顯示技術。  主動快門式3D技術,又叫時分法遮光技術或液晶分時技術,它主要是靠液晶眼睛來實現的,它的眼鏡片實質上是可以分別控制開/關的兩片液晶屏,眼睛中的液晶層有黑和白兩種狀態,平常顯示為白色即透明狀態,通電之後就會變黑色。通過一種訊號發射裝置,讓3D眼睛和屏幕之間實現精確同步。
  • LG不閃式27吋3D顯示器D2743P售2800元
    LG D2743P是一款27英寸的廣角IPS液晶顯示器,最突出的特點是該材質的IPS屏幕支持不閃式3D效果顯示,並採用LED背光技術,顯示效果更佳,對視力傷害小,壽命更長,是觀看3D大片的不二選擇。目前這款顯示器在山西安測科技有限公司有售,零售報價2800元,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聯商家。
  • 看央視3D頻道 選擇主動快門式3D電視
    由此可見,以全高清技術徵服消費者的主動快門式3D電視就成為了消費者的寵兒。  三星主動快門式3D電視真實演繹全高清3D畫質  在元旦小長假的期間,筆者自國美電器了解到,主動快門式3D電視憑藉其全高清的3D畫質和逼真的3D體驗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關注。
  • 不閃式3D LG 42LM6600-CA雙十一特賣
    產品型號:LG 42LM6600-CA    市場促銷信息:LG 42LM6600-CA是LG推出的一款42寸LED液晶電視,該機畫質卓越,3D功能強大,功能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
  • 讓遊戲更逼真 LG 3D液晶產品舒適體驗
    讓遊戲更逼真 LG 3D液晶產品舒適體驗 2011年06月11日 01:01作者:王宇編輯:王宇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液晶顯示器頻道
  • AOC 27英寸3D顯示器評測
    AOC推出的首款採用偏光式(也就是不閃式)3D顯示器——AOC e2752Phz,LG Display生產的面板,通過TriDef 3D軟體能夠實現遊戲和視頻、圖片的3D畫面顯示。這次推出升級版AOC e2752Phz,採用更大尺寸的27英寸面板,無疑能滿足大多數發燒級用戶的追求,畫面表現方面相信效果更為震撼,下面為大家評測這款產品。
  • 2D再一次被3D絕殺 LG D2792P顯示器評測
    【PConline 評測】不閃式3D如今在液晶電視、液晶顯示器中炒得火熱,電器賣場隨處可見大屏3D產品。LG最近又推出了新款不閃式3D液晶顯示器,型號為D2792P,配備27英寸全高清IPS面板屏幕,目前該顯示器已到達PConline評測室,下面一起來體驗一下。
  • 快門3D+HDMI接口 華碩27吋液晶上京東
    【中關村在線顯示器頻道原創】華碩VG278HE液晶顯示器憑藉著強大的性能配置以及強悍的外觀,受到了高端用戶們的喜愛。我們看到其擁有27英寸屏幕,搭配快門式3D技術,讓用戶得到的畫面更為震撼。筆者獲悉,這款產品在京東商城僅售3599元,非常超值。
  • 色彩/3D效果都要比 四款3D液晶咋選?
    3D黑水晶超清晰面板HDMI接口Displayport接口LED背光偏光式3DHDMI接口LED背光快門式3DHDMI 1.4接口LED背光快門式3D3個HDMI接口LED背光    在外觀設計是個非常主觀的對比項目,並且每個消費者對於顯示器造型和工藝設計的理解均不一致,因此好壞和美醜都要由大家自己進行判斷。
  • 3D+LED+HDMI!Acer全高清3D顯示器評測
    全球首款HDMI 1080P 3D顯示器宏碁 HS244HQ已閃亮登場,Acer HS244HQ液晶顯示器除了擁有120Hz的刷新率,採用主動快門式3D,它還擁有LED背光的設計,擁有D-Sub和兩個HDMI接口設計,能夠滿足用戶進行多種應用平臺的撥接,擴展性很強。下面我們為大家評測這款產品。
  • IPS面板+LED背光 LG新偏光3D液晶首測
    【中關村在線顯示器頻道原創】目前市面上的3D顯示器主要分為快門式和偏光式兩大陣營,偏光式3D顯示器主要擁有觀看不閃爍、不會明顯降低畫面亮度等等有事,此外,偏光式3D的眼鏡不需要額外的電源支持。LG作為韓系知名的顯示器廠商,已經推出了多款的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