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數量大增 臺灣「無紙化」閱讀漸成氣候

2020-12-19 央視網

電子書數量大增 臺灣「無紙化」閱讀漸成氣候

原標題:

  據臺媒報導,隨著科技進步,島內閱讀生態發生轉變,在線檢索和閱讀電子資源逐漸取代借閱紙本圖書,在高校內蔚然成風,成為圖書服務的主流。

  電子圖書逐漸主流化

  據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最新統計,2017學年島內大專院校圖書館電子書數量已攀升至6429萬冊,相較於2011學年,大幅增加2000萬冊。整體紙本借閱冊次則大幅減少,平均每人借閱冊數少了一半,只剩下10冊。

  據臺灣圖書館2016年大專院校圖書館年鑑數據,島內大專院校用於購買電子資源的經費支出逐年增加,現已佔總經費的2/3。此外,各大專院校的電子書數量大幅攀升,電子期刊種類也從原本的544萬種,累計增加120萬種。相較之下,紙本書報數量逐年下降,報紙及西文紙本期刊數量只剩下2011學年的一半,中、日文紙本期刊也縮減近1/4。

  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稱,由於館藏資源形態發生轉變,紙本圖書借閱人次逐年減少,與2011學年相比,2017學年紙本圖書借閱人次減少36%,紙本圖書借閱冊次則減少46%。學生平均借閱紙本圖書冊數也從原本的20冊,大幅下降至10冊,相當於攔腰砍半。圖書館的閱覽座位數,也跟著減少約一成。不過整體看書的人數沒減少,電子資源檢索人次在2017學年時逼近1.5億人次,6年來增長近六成。

  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分析指出,圖書電子化種類及冊數不斷增加,已成為圖書館館藏的重要資源形態,加上通訊傳輸速率的提升以及雲端等應用,在線檢索及閱讀電子資源逐漸取代紙本圖書,成為圖書服務的主流。預計隨著電子科技及新興信息應用的持續發展,電子圖書主流化趨勢將更日益顯著。

  藝術類圖書館藏大增

  大專院校圖書館在學術研究及支持教學資源上,常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並反映學生的閱讀趨勢與喜好。根據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統計,2017學年館藏增加最多的是藝術類圖書,比2011學年增加約23%,其次為宗教類叢書,增加約19%,而應用科學類及語文類書籍,增長幅度都超過一成。

  據統計,島內閱讀仍以中文書籍為主,中文書籍共有4631萬冊,相較外文書籍1659萬冊,約為後者的2.8倍。而在2017學年的中文圖書類別中,數量最多的語文類有916萬冊,佔比近20%。其次為社會科學類903萬冊、佔比19%,應用科學類809萬冊、佔比17%,分居書籍類別排行第二三名。

  受圖書電子化趨勢影響,2017學年圖書館紙本圖書館藏總冊數共6290萬冊,相較於2011學年僅小幅增加715萬冊,增長幅度約12%。受電子化現象影響,平均每名學生擁有圖書的數量比原先明顯增加,從2011學年的每人41.2冊,逐年上升到2017學年的49.4冊,相當於6年增加近兩成。

  文創業興起助推閱讀

  在近年來各類圖書數量變化上,藝術類圖書增幅最大,從2011學年度僅263萬冊增至326萬冊,增幅達23%。其次是宗教類書籍。2011學年時僅有106萬冊,2017學年已增長至126萬冊,增加19%。根據變化幅度,依次為應用科學類、語文類、哲學類、史地類、社會科學類。所有類別中,以自然科學類變動最小。

  為何藝術類圖書增長幅度最大?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分析,這應與近年文創設計產業興起、島內民眾愛好攝影與重視休閒旅遊有關。而宗教類叢書的增加,應受近年民俗活動探討熱絡影響。

  有臺灣大學生認為,身處地球村,出島旅遊已是一種趨勢,包括畢業旅行、短期打工等,都會優先選擇島外,幾乎每個人都曾到圖書館翻過或借閱過旅遊相關書籍。此外,隨著照片牆、臉書等社群軟體的流行,近年來與攝影相關的工具書也受到歡迎。原因在於許多人希望通過拍美照,在網絡上凸顯自我。而現代人偏好獨一無二的風格,也推動文創產業崛起。

  島內民眾閱讀習慣有變

  從臺灣社會整體觀之,據臺灣公共信息圖書館2017年度借閱統計,總借閱達52萬人次、272萬冊次,借閱人數上升11%。臺灣公共資訊圖書館電子書借閱量則成長11%,反映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島內民眾閱讀習慣正發生變化。

  臺灣公共資訊圖書館閱覽諮詢科長許瓊惠說,電子書平臺全臺讀者皆可使用,2016年度借閱近23萬冊,2017年則增加至27萬冊,超過5萬人次借閱,較前一年大幅提升。電子書借閱大躍進,數字會說話。

  許瓊惠說,紙本書籍借閱到期,要親自歸還。而電子書借閱方便,不用到館取還書,直接上網借閱和還書,非常便利。即使忘記歸還也沒關係,借閱時間一到系統就會自動歸還,不受時空限制,外縣市民眾也方便借閱,提高借閱率。在便利性方面,電子書總體比紙本書籍好上許多。

  近5年來,臺灣公共資訊圖書館借閱數量提高30%以上,而且集中於青壯年人,加上親子閱讀電子化,電子書閱讀人口將越來越多。根據臺灣公共信息圖書館2017年度借閱排行榜,電子書借閱類別上,童書、休閒類與工具書最為熱門。排行榜上位居前20名的書籍,有半數是親子書,其它為休閒、投資金融、語文學習等。實體書借閱則多達181萬餘冊次,武俠小說排名奪冠,仍是讀者的最愛。

  實體書借閱仍是大宗

  在實體書方面,最受歡迎的仍是文學類書籍,借閱排行榜上位居前20名的作品,有超過一半的書籍是去年排行榜之作,大多為武俠小說,黃易《天地明環》、《日月當空》分居冠亞軍,金庸作品仍受熱烈歡迎,往年最熱門的《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之外,新入榜《笑傲江湖》。而去年影視改編小說一度非常熱門,今年卻只剩下《後宮·如懿傳》獨領風騷。

  在非文學類作品方面,排行榜上前20名的作品類型包括科普、史地、投資等,有多達13本新入榜,齊柏林在去年年中拍攝紀錄片《看見臺灣Ⅱ》時不幸遇難,使第一集《看見臺灣》廣受關注而入榜。而在兒童書方面科普類受到歡迎、漫畫書則持續是日系漫畫的天下。

  目前在臺灣公共資訊圖書館中,實體書借閱仍是大宗,去年總借閱量達1811677冊次,同比下跌1.18%。為吸引更多民眾前往閱讀,部分分館進行了整修,以全新面貌重新示人。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最新和最受歡迎的圖書,方便其進行選擇,部分樓層新設「熱門新書·精選好書」展示牆,以帶動更多民眾投入閱讀。(北京晚報臺灣特約記者 俞曉  製圖 關印) 

  

相關焦點

  • 臺灣「無紙化」閱讀漸成氣候:電子書數量大增 文藝類圖書走俏
    據臺媒報導,隨著科技進步,島內閱讀生態發生轉變,在線檢索和閱讀電子資源逐漸取代借閱紙本圖書,在高校內蔚然成風,成為圖書服務的主流。電子圖書逐漸主流化據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最新統計,2017學年島內大專校院圖書館電子書數量已攀升至6429萬冊,相較於2011學年,大幅增加2000萬冊。
  • sop電子作業指導書成為車間無紙化的標配
    SOP電子作業指導書領你進入新時代一曲優美的旋律,要按曲譜來彈奏。一件符合要求的產品,當然要按標準來製造。致遠E-SOP實現作業指導書電子化,並統一管理和集中控制的一套管理信息平臺。無紙化作業,降低企業成本;減輕SOP管理工作負擔,提高企業協同;目視管理,提高企業形象與現場管理水平。深圳科創致遠科技的E-SOP不僅僅是把紙質的SOP搬到電子顯示屏,還集合了SOP文檔存儲、管理、審批功能,更利用「一塊屏」實現公司的文化宣傳、消息廣播、工位叫料、數據採集、圖紙查看、信息看板。
  • 無紙化電子作業指導書的提升企業工作效率
    無紙化電子作業指導書廠家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企業要實現更加靈活的生產、更苛刻的質量要求以及具備競爭力的成本優勢等目標,只有投資具有成本效益的生產線,使用最新的科技才能達到。當前,獨立的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和優化程度已經很高,進一步改進的空間非常有限。而僅局限於總體計劃的編制,並沒有考慮設備的實際狀況和生產線的工藝約束。
  • 紙質書不可替代,電子書漸成潮流
    電子閱讀:從方興未艾到漸成潮流《2019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數據顯示,當年中國數字閱讀行業市場整體規模達到288.8億元,增長率為13.5%,總體用戶規模達4.7億,反映出讀者對數字閱讀的認可度與歡迎度日益提升。
  • 高齡智慧醫療體現 臺灣成大醫院導入全球最大尺寸電子紙
    臺灣成功大學與全球電子紙領導廠商元太科技攜手,在成大附設醫院老年科病房設置全球最大尺寸的42寸醫療照護信息交流板及13.3寸電子紙床頭卡,成大老年科主任張家銘強調,電子紙應用在醫院,不只是信息無紙化,「滾動式高齡醫療照護內涵,更是成大高齡智慧醫療中的重要精神。」
  • 如何看待2017年的電子書閱讀器市場
    2017年除了火爆的手機市場外,電子書閱讀器市場也有很多新品,甚至直到年底,還有QQ閱讀的新品發布,風煙從年初到年底。那麼,我們要如何看待這個市場呢?閱讀內容呈現百花齊放看出版書就可以鄙視看網絡文學?兩強爭霸局面漸成閱讀器中的第一強,就是kindle,但其在2017年只有一款新的Oasis上市,令粉絲稍感遺憾。由於2016年的Oasis續航力一般,所以2017年款Oasis變成了一體化機身,增大了電池,但提升了處理器後續航力還是大幅減少,令很多用戶吃驚。
  • 2015年臺灣紙質圖書出版下降電子書大增
    新華社臺北2月19日電(記者何自力 王昀加)臺灣圖書館19日公布的「2015年臺灣圖書出版現狀及趨勢分析」顯示,去年臺灣紙質圖書出版首度跌破4萬種,創下10年來新低。與此同時,電子書出版大幅成長31%。
  • 臺灣「內政部」:明天戶政事務所服務邁向無紙化
    華夏經緯網6月3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內政部」今天宣布,戶政服務無紙化時代來臨!7月起臺灣戶政事務所實施「綠色櫃檯文件電子化功能」,民眾臨櫃申辦業務,將可直接在數字籤名板顯示的電子申請書上簽名,節省紙張及文件產制費。
  • 司法機關無紙化辦案:利也,弊也?
    如果因為cu檢的這篇文章,引發同仁大討論,最後各地都為法官檢察官配備大屏索尼電紙書,防藍光眼鏡,曲面寬屏電腦,那就是推動了法治向前一毫米,善莫大焉。徐院長的體會有四點:一是基層法院辦理的案件絕大多數是簡單案件,一本紙質案卷裡面,證據材料也就幾頁紙,另外都是各類程序性文書材料。幾十個案卷、幾百頁材料的案件,一年下來屈指可數。無紙化辦案對絕大多數簡單案件還是很適用的。二是全面無紙化不代表絕對無紙化,對疑難複雜、卷宗量大的案件,法官認為必要的話是可以提取紙質案卷。
  • 當「無紙化」碰上報銷:「電子發票」遭遇現實瓶頸
    當「無紙化」碰上報銷,真鬧心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無紙化」辦公成為一種趨勢和潮流。然而,當「無紙化」遭遇報銷,相關制度和配套措施不完善的弊病就暴露出來了,既浪費資源又浪費時間,讓當事人非常鬧心。山東煙臺的王先生經營著一家電子器材公司,每年公司報銷需要使用的電子發票少則三四千張,多的時候近萬張。「做生意時對方給開具電子發票,我們有時也給客戶開電子發票,但是到報銷的時候,還是要把這些電子發票列印出來去報帳。」王先生說,列印一般都是用A4紙,紙張比普通發票還要大,除了不利於企業降成本,對紙張也是一種浪費。
  • 發票「無紙化」遭遇財務「有紙化」,難題怎麼破——電子發票列印...
    6月17日下午,南通市民徐茹云為單位交電話費,但在索要報銷發票時,卻被告知現在電信部門推行「無紙化」票據,客戶要紙質發票,最好自己想辦法去列印。記者就此進行調查了解到,「無紙化」電子發票即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自2012年在國內電子商務領域率先試點以來,現今已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
  • 書墨飄香寶島 臺灣如何愛上閱讀?
    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孩子與家長親子共讀,培養起他們的閱讀習慣。順應移動網際網路發展 普及電子書臺灣網絡書店博客來的電子書服務。圖片來自臺媒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以及各種電子閱讀設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開始選擇閱讀電子書,而各大圖書館和圖書銷售平臺也投入到普及電子書的潮流之中。
  • 臺當局推「無紙化政策」 扣繳憑單紙本化於無形
    據臺灣媒體報導,明年五月報稅將出現重大變革。「財政部」力推「無紙化政策」,每年6400萬張扣繳憑單將化於無形,全臺近600萬戶納稅義務人最快明年就不會收到扣繳憑單紙本。  從6400萬張到0張,「財政部長」張盛和將扣繳憑單無紙化列為明年重大「有感政策」。
  • 陳至中:電子書會取代紙本?
    中新網10月13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刊文《電子書會取代紙本嗎?》,原文摘編如下:能隨身攜帶、輕薄短小的電子書也開始測試市場,電子書有可能取代紙本嗎?學者認為,兩者使用方式和習慣不同,以傳播媒介發展歷史來看,任何媒介都有難以取代的特性,電子書的出現可能使紙本轉型,但不會使紙本消失。
  • 大學生無紙化考試能實現嗎?
    單單是這些考試都要耗費這麼多的紙張,為了環保提議,建議高校考試逐步發展成為無紙化考試。但是其實無紙考試其實已經在高校有運用到,每年的大學生「視頻課」,像是爾雅,智慧樹這些軟體上面的課程考試基本是無紙化操作,確實是比較方便的,但是這樣的考試也會有局限,且不說無紙化考試需要力度更大的硬體設備的投入,學生考試,尤其是文科生,題目不可能都設置成竄則題吧,大學生在學習線上視頻課的時候會發現,考試題目基本是選擇題,以為要是出現很多簡答題,長時間盯著電子設備的耐性要遠遠低於做一張卷子
  • 電子發票「無紙化」遇尷尬:小票省了 報銷紙張更費了
    微信、支付寶掃碼開票,手機裡隨時能查能看,便捷的電子發票早已深入生活。然而,開票時省了紙,到了報銷環節還得落在紙上,不少消費者呼籲,全程無紙化才是真正的電子發票。過半電子發票都得列印在私企工作的市民張女士,因為經常出差的原因,每個月總要去單位財務那做一次報銷。
  • 再論紙質書和電子書的存廢
    作者 | 一灣灣流水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動態據說2020年有196萬種圖書賣出不到上千冊,有近一半賣出不到10本書,看來中國人真要和紙質閱讀漸行漸遠了?網上關於紙質書和電子書的存廢之爭,大致有三種看法,一種認為電子書取代紙質書成大勢所趨,一種認為兩種閱讀形式可以並存,第三種觀點認為紙質書永遠存在,不會退出人們的閱讀方式。最佳的當然是兩種閱讀並存,「道並行而不相背,萬物並育而不相害」嘛。對於那些和網際網路一同成長起來的人來說,豈止是紙質書多餘,連電子書都嫌麻煩,一切都」一網打盡」,一隻手機在手,想查啥查啥,想看啥看啥,多方便呢。
  • 快看電紙書閱讀器,當你的私教
    ,可以與第三方平臺互聯,關注公眾號高校共享健康閱讀,可以和好友分享美文,也可以將書友推薦的書籍,推送至自己的喜閱電紙書中,也可以自己創建讀書圈或加入其它讀書會,上傳自己創作或者喜愛的作品。電紙書採用了300PPI新一代高清解析度,就像在閱讀紙書一樣,重量僅約162g,可以舒適的長久閱讀,還兼容第三方字體、詞典,還支持多種閱讀格式,隨心閱讀!
  • 推進法院無紙化辦案的思考
    原標題:推進法院無紙化辦案的思考   現在很多法院實行無紙化辦案,打開電腦就能在線查閱案件材料,輕點滑鼠還能一鍵生成法律
  • 寫給如今在「無紙化學習」趨勢中迷茫的人們:紙張or電子設備?
    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無紙化學習被越來越多的人嘗試並推薦,許多電子設備如ipad、surface等都推出了手寫功能,身邊的人們從學生到工作者都隨處可見利用平板手寫取代紙張的現象,這不禁使大家有了「無紙化學習是否能取代紙張」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