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樹的特點
1、根系淺,側根發達。
花椒與洋槐樹一樣,側根發達,順地溜。大部分側根分布在20--30公分的土層內。
2、耐旱、耐瘠薄。
也就是這個特點才有了今天花椒的面積。對於旱地、山地、溝坡地來講,種糧食、種果樹都不行,因為缺水,產量和品質沒有保證,只有投入沒有收入。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大家才選擇了花椒。還好,從2013年到2019年的連續7年間,花椒以前所未有的價格著實回報了椒農。所有椒農以花椒發家,以花椒致富。花椒成了真正的搖錢樹。
3、萌芽率高、成枝力強。
這是花椒樹容易成花的原因,是它的優點,也是缺點。萌芽率高、成枝力強,栽植第二年就能見果,強烈刺激著農民的神經線,所以,平原地的栽植面積也日益擴大。同時,它對短截、回縮、復壯反應也明顯。
4、健壯枝條易成花,虛旺枝條難成花。
這個大家好理解,花椒花芽的生理分化是6、7、8月,形態分化是在10月下旬開始,直到開花前才結束。花椒本來頂芽容易成花,健壯的枝條營養積累多自然成花;秋梢旺長、徒長,造成花的營養全被消耗了,就成不了花芽。正所謂滿樹條子沒有花,有花有果不見條,所有植物都是這個道理。
5、花芽為混合芽。
花椒和蘋果一樣都是混合芽,芽體內既有花器的原始體,又有雛梢的原始體,春季萌發後,先抽生一段新梢(也叫結果枝),然後,在新梢頂端抽生花穗,開花結果。
6、有抽條現象。
早春,有幾天高溫天氣,一到中午,人稍微活動一下就要脫掉棉衣。可土壤還未解凍,根系沒有向上供養,樹體受到高溫影響,沒有木質化的秋梢上的氣孔開放,自然釋放出枝條內,本來就不多的水分,這種冷熱交替導致枝條水分流失。而且,早晚越冷,中午越熱,持續時間越長,失水越嚴重,直到枝條乾枯。花椒、核桃等皮孔粗大的樹種,在樹齡小、施氮肥過多、秋雨多,早春巧逢發生高溫的情況下,抽條就會普遍發生。大家都說是凍死的,其實不是。零下10多度,根本不會把樹凍死,樹畢竟是樹,哪有那麼嬌氣!可是,這種抽條現象對椒農的信心和效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平衡施肥、秋季重摘心,讓枝條成熟,提高枝條的自身抗性。
7、延長頭背後出現競爭枝。
細心的人會發現,有些花椒樹上延長頭長勢弱,而背後出現長勢強旺的競爭枝。估計是剪口留在了秋梢的秕芽上,背後競爭的芽子是春梢上的一個飽滿芽。花椒沒有蘋果春、秋梢交界那麼明顯的盲節,但這個反應就像是蘋果"戴小帽"的反應。這種現象不普遍,只是個別現象。如果在擴冠期,可以用競爭枝換頭;如果在盛果期,就要疏除。
目前花椒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 投資不到位。
在合陽,花椒起步全在旱地、溝坡地,沿黃河岸邊的梯田地。天旱、缺水,樹也長得不好。沒有人給花椒投資,只是讓它佔地、看地。也就在近三、四年時間裡,椒農有了收入,大家才想到了以錢換錢,開始給花椒施肥、灌水、打藥、修剪。儘管果農的認識改變了,思想重視了,開始了管理,但力度還是不大,與科學管理、配方用藥、平衡施肥、合理灌水、四季修剪的要求還有距離。
2、 椒農不了解花椒樹的生理特性,一味按照自己的意願強行管理。
①按照自己的想像隨意留枝,認為大枝越多越好、分枝越大越好。所以,一棵樹上有留4、5個大枝的,5、6個大枝的;而且,大多是多頭枝。別說人走不到樹下,就是打藥都很困難,藥都打不透,防治病蟲害的效果很差。
②按照自己的想像摘心和疏除果臺副梢。這個問題,下面專門要講。
3、 不會綜合管理。
花椒也同樣講究綜合管理,土、肥、水、藥、剪、管環環相扣,哪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一個環節出問題,全盤皆輸。綜合管理是花椒管理的核心技術,以後有時間再講,今天講四季修剪。
花椒樹的四季修剪
1、冬季修剪。
(1)水、光兩路。
水路,是從根繫到樹上各生長點,通過木質部輸送無機養分的通道。方向是從下往上,作用是促進生長,包括萌芽、抽枝、展葉、開花、坐果。而光路呢?光路是葉片將光合產物(也就是有機營養)通過皮層回流到根系的通道。方向是從上往下。作用是促進生殖,包括腋芽形成、腋芽向花葉的轉化,果實品質的提高等。
(2)傷口的作用。
從水路來講,傷口阻擋了一部分無機營養的上流,使前部生長勢緩和,生長量減少,抑制了嫩芽的發生,降低了赤黴素的合成,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達到平衡,有利於控制樹冠和成花。同時,有利於傷口後部增粗、發枝,避免光禿帶產生,多發枝條,提高後部產量。
從光路來講,傷口阻擋了一部分有機營養的回流,使前部有機營養積累,起到快成花、多成花的作用。
(3)傷口有大有小,無論大小都是人的意識反應。
剪口稍微抬高一點,次年還會出枝;剪口平滑,次年不會出枝,有利於癒合;剪口故意造傷大一點,就會起到前部早成花、多成花;後部增粗、多出條。達到復壯、高產的作用。
(4)花椒有壯枝結果習性,儘量留背上斜生枝和側枝結果。
背上90°直立強旺枝和背下弱枝一般疏除。
冬季修剪的時間:是從落葉後到萌芽前的一段時間。
當然了,弱樹年前剪,旺樹年後剪。
冬季修剪的原則:
1、因品種修剪。
品種不同,各自脾性不同,修剪反應就會不同。黃蓋枝勢開張,頭重腳輕;次椒枝條硬,枝勢直立;大紅袍介於兩者之間。枝勢不一樣,角度不一樣,修剪方法不一樣,管理重點不一樣。比如說:次椒前期著重強調拉枝和開角是重點。大紅袍一次就可以拉到位。黃蓋要注意控制梢部的旺條,預防過旺生長導致頭大、身細、一張弓的現象發生。
2、因樹形修剪。
花椒一般都採用的是三大枝軸開心形,也有人搞下三上二的兩層樓。兩種樹形修剪方法和留枝方法還是有區別的。兩層樓對通風透光的講究更多一點。
3、因結構修剪。
單軸延伸有空留枝,沒空疏除,修剪和管理最簡單,也最方便。同時,由於單軸上結果枝組更新速度快,都是新枝結果,所以,果穗大,品質好,效益高。合理的單軸是三個,當然,還有四個的、五個的。枝軸多少不一樣,分枝的大小、多少也就不一樣。
多頭枝講究就多、比較麻煩,側枝的擺布、緩放、復壯等都要考慮。
4、因密度修剪。
由於地理位置限制、地面長寬不等,栽植密度不盡相同。密度決定樹形,樹形決定結構,結構決定修剪。稀植樹是放,密植樹是縮。縮、放之間差別很大,手法不一樣。
5、因勢修剪。
勢,就是樹勢、枝勢。有強、弱之分。強勢的放,弱勢的縮。放、縮之間手法不同。
冬剪的幾種手法:疏枝、短截、回縮
1、1-4年樹的冬剪。1-4年樹屬於擴冠期,也就是骨架形成期。
總體要求:開心樹形,高定幹、三枝軸、有角度。
1) 高定幹。
溝坡地定幹60公分,平原地定幹80公分,低洼地100公分。定幹高度很有講究,低洼地不通風,定幹要高,有利於病蟲害的防治。特別是煤汙病、褐斑病等的發生,與園內通風透光條件關係密切。合陽椒農深有體會,椒園通風不良,煤汙病發生嚴重,損失不小。園內通風病害少,通風不好病害重。平原地,通風相對好一點,定幹中高就可以。山地、溝坡地風路通暢,定幹低一點,完全可以。
2) 開角。
溝坡地風大,開角要大,70°-80°。
平原地開闊,相對鋒利,開角70°-75°。
低洼地通風困難,開角60°-65°。
3) 冬剪擴冠。
每棵樹留三個等角度(120°)的方位枝進行培養。每年冬剪時,可根據枝條長度、粗度進行相應的短截,剪口留飽滿芽。
由於品種、肥、水條件不同,長勢差異較大。所以,剪留長度有別:
枝條短: 中剪。在中部飽滿芽上剪,讓它發出強旺的長枝條。
枝條長: 輕剪。在秋梢飽滿芽上剪,讓它前頭髮枝稍慢一點,後部加快增粗,發出分枝。
虛旺長枝:秋季貪長、停長晚、芽質不好、生長量大的虛旺長枝,在中部短截。迫使後部增粗、芽子成熟,發出分枝,前部正常擴冠。
背後競爭枝可以帶頭:個別延長頭不如背後競爭枝長勢旺,可以用背後競爭枝換頭擴冠。
4) 其它分枝的處理。
背上90°的直立強旺枝疏除,密擠枝疏除。斜生枝、側枝一律短剪,去掉1/3,留下2/3,次年結果。
2、5-15年樹的冬剪,也就是盛果期樹的冬剪。
盛果期就是高產期,總體要求枝軸豐滿,枝組健壯、數量充足。
修剪方法:以疏為主,見枝打頭,去弱留強,枝組復壯、回縮控冠。
1) 花椒樹背上健壯側生枝和側枝結果好。座果率高,果穗大。
2) 疏除萌櫱枝、徒長枝、90°直立強旺枝、背下競爭枝、密擠枝、弱枝(包括雞爪枝、細弱枝、衰弱大枝)、背下枝、病蟲枝等。
3) 短截秋季沒有重摘心的當年背上斜生枝、側生枝、果臺副梢等。秋季重摘心的枝條冬季不動剪,其它枝條剪去1/3,留下2/3.
4) 回縮大分枝和枝軸梢部。回縮的輕重根據枝勢和空間而定。枝勢弱的重回,空間小的重回。
3、16年以上老樹冬季的更新復壯。
花椒樹相對蘋果樹壽命短,16年就該更新復壯了。具體方法:
1)枝軸更新復壯。原則:弱到哪裡回縮到哪裡。無藥可救的直接疏除,重新培養一個枝軸。如果三個枝軸都沒有價值了,全部疏除,重新培養。
可利用根部萌櫱條、幹上萌櫱枝,或者枝軸後部潛隱芽重新培養。花椒潛隱芽易於萌發,只要鋸掉前部老化部分,後部就能發出很多新枝,如果管理得當,第二年就有收穫。
2)枝組更新復壯。枝組復壯是目的,更新是手段。將一個弱勢的大枝組回縮,就是更新;用附近新枝組取代細弱枝組就是更新;疏除一個老弱大枝,讓再發出來的新枝取代它的位置,也叫更新。更新是每年冬剪都要做的,但老樹的更新要受到重視,更新數量要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樹齡更長,貢獻更大。不管咋說,重新栽植不如老樹更新的代價低,產量高,效益好。
3)要想樹體壽命長,單純憑藉修剪是不可能的。只有綜合管理水平高了,樹體才能健壯,免疫力和抗性提高了,自然長壽。
4)冬季修剪有一項特別重要的事情,就是傷口保護。雖然是冬季,腐爛病菌照樣活動,即使冬季不傳染,還有其他時間可以侵染。不僅是病菌問題,還有癒合的問題呢!新傷疤及時保護後,傷面木質不乾裂,有利於周邊新生組織發生,癒合快。根據多年經驗總結,一般傷口不過夜,當天傷口當天抹完。用什麼藥呢?就用"陝西聯合喜農的老村長"。特點是:粘的牢,不掉落;癒合快,新生組織生長量大;防病效果好。操作要求:傷面塗抹均勻,傷面四周的好皮上也塗抹0.5-1公分。如果是回縮的大枝,傷面要塗抹成瓶蓋那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保護作用。
2、春季修剪。
春季修剪也叫春季管理。
內容:除萌、疏除無花枝、有花弱枝、密擠花枝。
時間:在芽子萌動後,到花穗顯露期。
目的:節約貯藏營養。
對象:1)從枝軸基部30公分到主幹基部的所有萌芽,一律抹除。
2) 抹除枝軸背上萌芽。
3) 疏除無花枝、細弱花枝、密擠花枝。
4) 有時間也可以拉枝。拉枝秋季比春季好,各人根據自己的時間和樹體長勢靈活運用。
3、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也叫夏季管理。
內容:疏枝和摘心。
時間:春梢生長末期(陽曆6月20以後)。
疏枝的對象:萌櫱枝、密擠枝、背上直立強旺枝、徒長枝。
摘心的對象:所有當年新梢(包括果臺副梢)。
目前,夏季管理存在兩大問題:
1)摘心過早,沒完沒了。既不科學,還加大投工。
2)剪掉果臺副梢。
先說說摘心。摘心沒錯,錯在時間上。好多自詡老師、能人的人,在新梢長到10多公分時,就讓椒農摘心。理由是新梢與果穗爭奪營養。結果呢?不出一星期,又長出幾個新芽子。這些新芽子,不僅更招惹蚜蟲,而且長得更旺。你想啊,赤黴素是生長素,就存在於根尖、嫩芽和種子中,現在一個嫩芽變成了幾個嫩芽,赤黴素多了,那不是更旺了嗎?好多椒農夏季就忙到摘心上了。
摘心的合適時間:6月20以後春梢生長末期。春梢只摘這一次心。摘去頂梢幼嫩部分大約5公分左右就可以了。
再說說不要果臺副梢的問題------截至目前,各椒區曬出來的圖片、各位老師的指導資料、科技能人的椒園樹上、各位椒農的抖音作品裡,無一不是在果臺副梢長到10多公分時齊跟剪掉。理由是:果臺副梢與 果穗爭養,剪了果臺副梢蚜蟲少。
對此,我強烈抗議。第一、剪了果臺副梢蚜蟲並沒少。為什麼呢?果樹地下、地上是自然平衡的。正值春梢旺長期,你剪掉了果臺副梢,多餘的營養沒處去,只能逼迫潛隱芽萌發,照樣招惹蚜蟲。只是你沒意識到營養點和生長點轉移了。第二、葉片製造的光合產物是回流營養,從上往下,先腋芽再果實最後到根系。果臺副梢就是花椒果穗的奶源,剪掉了果臺副梢就是給孩子斷奶,不想讓孩子長大,有悖光路理論。第三、果臺副梢既與果穗爭營養,同時還哺育果穗。母親與兒子同吃一鍋飯,但同時還給兒子餵奶。你說,這個母親該要不該要,是殺還是留?動物與植物同理,想明白了再做。總之一句話,果臺副梢不能剪,誰剪誰錯。
4、秋季修剪。
時間:陽曆的8月20以後(500米以上海拔高度的地區通用)
修剪內容:
1)拉枝。1-2年樹拉枝,再大了就不需要拉了。拉枝角度前面已經說過了,按照地形、樹形的不同,確定拉枝角度。
2)疏除萌櫱枝、密擠枝、徒長枝和未木質化的嫩枝。
3)齊跟剪掉夏季摘心後再冒出來的秋梢。
剪後反應:剪後剪口芽不再萌發,冬季不用再剪,次年果穗一串,果穗大,採摘的時候用把抓。
秋季修剪很簡單,但很重要。關乎到花椒樹安全越冬的問題,次年坐果問題,果穗大小問題。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
花椒大面積栽植時間不是很長,大家對花椒的生理特性還不是很清楚,管理上也就到而不到,馬馬虎虎,顧此失彼。(文/國家科普帶頭人 省級科技特派員 雷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