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最佳懷孕年齡一般為23~29歲,年齡超過35歲的孕媽媽就屬於高齡產婦了。
隨著醫療水平和生育技術的發展,生育年齡也得到了延長,因為各種原因,女性在四五十歲生育孩子也變得普遍。
我的一位客戶是位43歲的高齡媽媽,10月份才剛生完孩子。用她的話說:「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我一定早幾年生孩子,實在是太遭罪了。」
首先,高齡媽媽孕期更易出現各種併發症。
我的這位客戶媽媽,因為是高齡產婦,孕初期不穩定,有流產的跡象,為了保胎,光保胎針就打了200多針,加上懷孕的胎位低,害怕早產,床就成了她孕期呆得最多的場所。她也害怕,怕自己要是生孩子沒了,自己已經70多歲的父母怎麼辦?
雖然不是說高齡產婦一定就「高危」,但是孕期的確更容易出現各種併發症,比如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等,如果病情控制不好,對胎兒和產婦生產將非常不利,嚴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其次,高齡媽媽生產時更難。
我客戶生孩子時,宮口開了,就是生不下來,最後還是順轉剖,受了兩茬罪。她說打了麻藥後,自己一直發抖,簡直生不如死。
隨著年齡的增加,35歲後,產婦的關節會逐漸變硬,子宮的收縮力也較差,以至於分娩時間延長,極易發生難產。即使平安生產,身體恢復的時間相對也更長。
《世界衛生組織》一則數據顯示,全球死於妊娠或分娩相關的併發症的產婦中,高齡產婦最多,所以高齡產婦,生孩子本就更困難和危險。
再次,更易產後抑鬱
據統計,約50%到75%的孕婦在分娩第一周內,孕激素迅速下降,情緒不穩定,會出現產後抑鬱的症狀,而高齡產婦的比例更嚴重,她們更愛哭,脾氣不可控,嚴重的還會有帶著孩子跳樓的。
之前就有好幾例產後抑鬱的媽媽選擇抱著孩子離開這個世界,只因為她們對自己自責,對生活感到絕望,認為如果自己離開了,寶寶以後會過得很苦,所以就帶著寶寶了。
產後抑鬱症,有的是來自生理的疼痛,有的是來自精神的疲憊。像生產後遇到的脫髮,妊娠紋,胸下垂,長斑,肥胖,各種疼痛,睡眠不足等,如果家人又不理解,也許一件小事就可能成了壓垮她們生命的一根稻草。
我客戶說,剛生孩子那段時間,看著自己黑黑的手術刀疤,和自己憔悴的臉和肥胖的身子,有種再也回不去的沮喪。好在自己的老公貼心,什麼事都安排的妥妥的,特別照顧自己的感受,所以給老公生個孩子還是幸福的。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但是還有很多男性和家人,對產後抑鬱症並不了解,認為媽媽是矯情,這又得多傷她的心?
當然,不是說所有的高齡媽媽都會遇到上述的情況。人與人的體質也是有差異的,但不管怎樣,身體的衰老是自然規律。我想如果不是因為愛,也許沒有幾個女性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生育孩子吧。
在此也呼籲一下,如果可以,育齡女性最好在什麼時候就做什麼事吧,能在35歲之前生寶寶的話更好,不僅體力精力更足,也更利於寶寶健康及自己的健康和恢復。如果您家有高齡產婦,也請好好愛護她!
高級育兒師,一手養娃,一手寫作,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獲取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銀花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