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囟門的存在為超聲提供了良好聲窗,所以2歲內小兒均可以進行超聲檢查.一般選用前囟門進行系列冠狀切面和系列矢狀切面。
進行頭顱檢查前,應系統複習顱腦的解剖(大部分超聲同志,包括我自己不如CT同志熟悉顱腦的解剖結構),這是認識正常超聲結構的基礎,也利於進一步進行疾病的診斷。
儀器:均可.由於囟門較小,一般選用小凸陣探頭,頻率最好大於5Mhz.我們使用直腸端掃探頭,頻率一般為7.5Mhz。
手法:注意檢查前用酒精棉球擦手和探頭,防止交叉感染。
體位:小兒取舒適安靜位即可。
準備:小兒毛髮軟,不用備皮,適當加用偶合劑。
掃查切面示意圖(老外書裡拷貝的)
與之對應的超聲圖像
示意圖縮寫如下:CC:腦皮質,BV:側腦室體部;FH:側腦室前角;OH:側腦室枕角(后角);CN:尾狀核;M:中間塊;PR:松果體隱窩;3:第三腦室;TH:側腦室顳角;SR:視交叉上隱窩;IR:漏鬥隱窩;CP:脈絡膜組織;4:第四腦室;CB:小腦;
超聲圖縮寫FL:額葉;f:側腦室前角;C:尾狀核;TL:顳葉;P:豆狀核;B:腦幹;S:半卵圓中心;b:側腦室體部;c:脈絡膜組織;T:丘腦;V:小腦蚓部;PL:頂葉;G:脈絡叢;OL:枕葉.
實心黑箭頭:大腦縱裂;白色三角:胼胝體;實心白大箭頭:外側裂;空心白箭頭:頸內動脈分叉;長實心白箭頭:扣帶回;彎箭頭:小腦幕;
以上為足月兒的切面,早產兒與足月兒的區別在於:1.大腦溝回發育不完全,腦溝回產生的回聲線較少且稀疏,腦整體回聲較細膩、純淨。2.早產兒腦室尚未回縮,呈伸展的「S」型。3.早產兒透明隔間腔尚為回縮,十分明顯。一般,以34周為分界。下圖為正常早產兒側腦室增寬,腦回聲細膩的表現。
經前囟矢狀斷:1正中矢狀斷:示意圖:CC:胼胝體;CSP:透明隔間腔;CP:脈絡膜;CV(cavum vergae):查字典為環腔,與CSP相通;PR:松果體隱窩;SR:視上隱窩;IR:垂體下隱窩;A:中腦導水管;CB:小腦;PCA:胼周動脈(大腦前動脈的分支);CS:扣帶回;M:中間塊;T:小腦幕;OPF:枕頂溝。超聲圖:FL:額葉;P:頂葉;OL:枕葉;細常箭頭:胼胝體;短粗箭頭:扣帶回;CS:透明隔間腔;C:脈絡膜;V:小腦(蚓部);3:第三腦室;4:第四腦室。
探頭平面向外側偏轉:2 旁正中矢狀斷:示意圖:F:額葉;P:頂葉;O:枕葉;FH:側腦室前角;CTG:尾狀丘腦溝;B:側腦室體部;OH:枕角;TH:顳角;SF:外側裂;T:丘腦。超聲圖:FL:額葉;P:頂葉;T:丘腦;c:尾狀核;C:脈絡膜組織;箭頭:尾狀丘腦溝;CH:小腦半球。注意:側腦室走行與矢狀面有夾角,所以掃查時,探頭的切面應與正中矢狀面有一定夾角,即:切面的額葉端內偏,沿側腦室的長軸掃查。
矢狀斷面掃查,探頭繼續向外偏轉,可以看到島葉的聲像圖表現,足月兒島葉腦溝回呈樹枝狀分布,而早產兒溝回回聲少。通過溝回的分布,可以判斷新生兒腦的發育情況。
後囟窗較小,一般不用。側囟掃查平面類似CT斷層,但探察範圍有限,一般在檢測大腦中動脈血流時使用。
由於產科超聲的廣泛應用,目前新生兒的顱內畸形已罕見。超聲的主要檢查疾病:各種原因的顱內出血,缺血缺氧性腦損傷,以及以上疾病繼發的腦積水等改變,此外可以評價腦的發育程度。
腦出血的原因有:產傷(可發生硬膜下和蛛網膜下腔出血,超聲不敏感);缺血缺氧、機械通氣等引起血液動力學改變的因素導致腦室和腦實質的出血(超聲敏感並特異),此種原因對早產兒更重要:1.早產兒血管壁調節能力差,處於被動灌注。2.早產兒生發層未完全退化並且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容易受影響,是出血的好發部位。即:室管膜下,尾狀丘腦溝處。足月兒以脈絡從為多。超聲發現出血後應動態觀察,一般急性期程中強回聲,邊緣淡薄,邊界清晰。2-3天後,出血穩定局部回聲增強,均勻,邊界清晰,表明無繼續新鮮出血。7-10天後,血塊處於吸收期,中心可為無回聲,最終出血可完全吸收或成囊腔或機化成團。
早產兒室管膜下出血,左側尾狀核頭區異常強回聲,左右不對稱。
足月兒脈絡膜出血,右側脈絡膜增粗,可見異常強回聲附著,側腦室后角增大明顯並強回聲團呈鑄形樣分布
腦出血的分度與CT的分度一樣,根據出血侵犯的部位而劃分。超聲觀察顱內出血後,隨訪的主要目的1.出血是否引起腦實質組織的積壓,即腦室旁的白質病變2.出血導致的梗阻性腦積水,爭取在臨床發現顱壓高的症狀前提示臨床及時治療。超聲特徵:側腦室明顯擴張,前角圓鈍,甚至呈球形;中線到側腦室外緣距離與中線到同側顱骨內板距離之比增大,大於1/3。矢狀面側腦室深大於2mm;冠狀面第三腦室增寬,大於3mm。精製的腦積水可臨床觀察,而進行性發展者要及時外科處理。
除顱內出血外,另一類疾病既缺血缺氧性腦病或曰腦損傷(HIE,HIBD)。在足月兒一般表現為大腦皮層周圍及背側矢狀竇兩旁的區域水腫、缺血梗死等病理變化。早產兒則以PVL(腦室旁白質軟化)和室管膜下出血(上述)為多。依據病理過程:腦水腫:強回聲,根據發病的程度和患兒是否足月,可以是廣泛大腦半球的,也可以是局限在腦室周圍的,回聲增強使得腦內結構顯示不清。同時,水腫壓迫造成不同程度側腦室受壓變小的改變;在水腫的基礎上,7-10天後,強回聲不消退,提示出現神經元壞死的表現,即大腦半球回聲不均勻增強,散在分布的粗大強回聲顆粒,此時腦室多以恢復正常大小;隨病程進一步發展,出現腦實質的萎縮表現和原水腫區內腦梗死後的多發軟化灶,即囊腔樣結構(3-4周後)。下面是一例動態觀察的PVL
冠狀切面
7天後隨訪
20天後
觀察些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及窒息的新生兒主要從以下幾方面
1.顱內結構層次是否清晰
2.腦中線是否居中
3.雙側腦室腦室擴張情況
4.雙側脈絡從是否對稱,回聲是否均勻,形態是否規整
5.腦室周圍情況
6.大腦皮質溝回顯示情況
來源:即時超聲
版權聲明:本文為公益性學習交流平臺,歡迎廣大粉絲投稿,所轉載文章均已標明作者和來源,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