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山寨AirPods的暴利江湖:批發價低至22元,商家月賺數千萬

2020-12-20 騰訊網

山寨AirPods的流通環節可謂層層暴利,以搭載傑裡晶片的三代「AirPods」為例,其硬體成本在40塊左右,工廠出廠價為50塊左右,華強北批發60到70塊左右,電商平臺的售價從一百到三百不等,而到了微商手中,售價基本高於400塊。

作者:馬圓圓

編輯:康曉

出品|深網·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你放心,我們家的機子,就算是蘋果CEO庫克來了也分辨不出。」深圳華強北賽格電子大廈,經營山寨蘋果耳機的陳銳展示著手裡的高仿AirPods,滿臉「自豪」的對《深網》說道。

高仿AirPods是華強北時下的熱銷貨,在賽格電子大廈和周邊幾座數碼商城裡,這些做工精緻山寨貨擺放在櫃檯的顯眼位置,商家熱情招攬前來詢價的客戶,「商機」面前,似乎沒有人擔心背後存在的風險。

很長一段時間,華強北都以完備的電子零部件配套而聞名,隨著珠三角地區電子代工業繁榮帶來的工程仿製能力,讓它被視為全球消費電子的風向標。

2016年9月,蘋果在秋季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初代AirPods,這款主打降噪和音質的無線藍牙(TWS)耳機迅速引爆了一個全新市場。相比於不到300元的硬體成本,初代AirPods 1276元的起售價,讓蘋果獲得了超過400%的毛利。以AirPods為主的可穿戴設備業務拉動著公司股價節節攀升,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蘋果聲學產業鏈上的公司也受益其中。

很大程度上,AirPods是蘋果繼iPhone 之後推出的最成功的產品。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TWS耳機的規模為1.2億部,AirPods銷量佔其中的近一半,預計2020年,TWS耳機的市場規模將達2.3億部,AirPods銷量也將增長至8900萬部。

快速增長的市場、巨大的利潤空間,AirPods自然難逃被山寨的命運。陳銳告訴《深網》,2017年初,第一代AirPods上市一個多月,華強北就出現了最早的山寨品,起初只是簡單的外觀仿製,經過幾年迭代,現在的高仿AirPods除了外觀上與正品一模一樣,AirPods有的軟體功能也全都能實現。

多位業者向《深網》展示的高仿AirPods都足夠以假亂真,開機後能自動與iPhone手機進行識別配對,可以查看序列號,支持改名、定位,降噪、通透等功能一應俱全,甚至能用蘋果語音助手Siri來喚醒。

山寨AirPods越來越逼真背後是巨大的財富效應,低調的華強北商人有時並不避諱講述身邊的財富故事:「前幾年做的基本都發財了」,「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賺幾十萬都有過」,「我有朋友靠做白牌在深圳買了幾套房」……

與正品外觀相同的高仿AirPods

「一場關係與金錢的較量」

兩年前進入白牌耳機行業的李飛,向《深網》還原了山寨AirPods的生產過程。

李飛告訴《深網》,如果有人想要做白牌的生意,一般是先在行業內尋找公模,所謂公模就是AirPods的模具。AirPods一代、二代和三代出來以後,就會有人按照蘋果的模具開發一套相同的模具,這種模具做出來的產品能保證外觀和蘋果一模一樣。

也有人為了避開風險,選擇中性模具,所謂中性模具其實也是公模,只是在AirPods的基礎上做了放大或者縮小,如果被問有沒有高仿的蘋果耳機,對方會說這是公模,但其實也是高仿耳機。

當然,一些有深厚資源的玩家不會等到在業內尋找公模,而是在蘋果正式發布AirPods新品之前,就通過自己的渠道拿到了原始圖紙。這背後的灰產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就像新款iPhone發布前,總會有人提前拿到圖紙生產出手機殼開始銷售,而這些人往往能賺到第一波錢。

「這是一場關係與金錢的較量。」 李飛形容。

硬體的部分比較容易解決,軟體的部分則需要專業的藍牙晶片。目前,蘋果、華為都有自研的藍牙晶片,其他布局TWS耳機的安卓系手機廠商則採用高通的方案,華強北陣營為主的山寨玩家基於成本的考慮,大多採用傑理、中科藍訊和洛達藍牙晶片。

很多從業者駕輕就熟,有了外形和晶片,細節功能就看各自的使用的零配件和軟體調教。有實力的山寨廠商會由自己的技術團隊進行軟體調教,而規模較小的廠商則一般外包給方案公司。

從山寨AirPods的進化路徑來看,傑理、藍訊和洛達等第三方藍牙晶片廠商的技術進步,以及專業方案公司的成熟,讓山寨產品做得越來越精緻,也催生了白牌市場的繁榮。

從外觀上,已經無法辨別仿品與正品的區別。華強北的多位業者告訴《深網》,目前AirPods的壓感、觸控、喇叭和降噪等功能配置,在仿品上都能實現,不過真實體驗自然不如正品。「你花一百塊買一個中性(仿冒)的,和一千多的真貨比肯定還是有區別的。」一位從業者說。

目前山寨AirPods製造環節中最難的是降噪功能,李飛告訴《深網》,「降噪技術難度大,要靠公司實力,調得很好,降噪就好,如果調得不好,就差一些。降噪的功能是華強北還沒有攻克的,很多宣稱有降噪功能的其實是靠晶片自帶的,或者單純把耳塞做大了一點,物理降噪。蘋果已經把降噪做得非常好了,無論是白牌市場還是品牌市場都想攻克這個難題。」

華強北倉庫一批做好標記的外貿山寨AirPods

「有人每月能賺一兩千萬」

山寨AirPods的銷售環節主要分為線下和電商兩個渠道,據《深網》了解,華強北地區主要做線下批發和外貿市場,電商則集中在深圳坂田和光明兩地。

賽格電子大廈的從業者陳銳告訴《深網》,華強北主要靠走量,很多店家都有廠,買個模具過來就可以做,開模需要花點錢,把模具做出來還可以賣給很多家,公模產品出來就是跑量,每個賺幾塊錢就可以了。

陳銳稱,他店裡每天的「蘋果耳機」銷量也就幾十、上百個,他位於賽格電子大廈三層的櫃檯主要是充當引流,做批發生意,客戶主要是三四線城市的從業者、網店、微商和海外商家。

「以前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賺幾十萬都有過,今年疫情不好做,外貿基本上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但是也還好,今年很多人不做了,我們多了一些新客戶。」陳銳說。

在華強北,山寨AirPods按照使用的晶片分為不同型號,洛達晶片的性能最好,其次是中科藍訊,再次是傑理,而產品價格也從兩百多塊到幾十塊不等。

陳銳提供的一份報價單顯示,搭載傑理晶片的二代「AirPods」批發價為50元,二代洛達90,三代傑理70,三代洛達帶通透120,三代藍訊帶降噪無通透150,三代洛達帶降噪帶通透220。

有商家提供了更低的報價。主做外貿市場的從業者張強,向《深網》展示了他與一位菲律賓客戶的聊天記錄,他給這位客戶報的批發價二代傑理為22元,二代藍訊為30元。

張強告訴《深網》,這批貨主要是一些庫存貨、殘次品和翻新貨,所以價格能做到這麼低,如果用更差的零部件成本甚至能做到10塊以下。「我以前主要做東南亞、中東和南美,現在歐洲也越來越多了。」張強介紹。

華強北業者在低端仿冒市場激烈廝殺的同時,也有人瞄準了「高端」市場,產品報價達到了300至400元。李飛對《深網》表示,他認識的一位業者採用洛達晶片,把音質、降噪和續航都做得非常好,每個月出貨做到了300萬副以上,保守估計每月能賺一兩千萬。李飛稱這樣的從業者都非常低調,不會對外發聲。

除了華強北為主的線下渠道,經營山寨AirPods的店家也把渠道鋪到了國內各大電商平臺。電商平臺的商家不會明目張胆的使用AirPods字樣,而是配以「華強北蘋果耳機」「華強北黑科技」「蘋果官方三代」「官方原封三代耳機」等引流文案。

有的店家為了規避平臺審核風險,還會採用與AirPods相似的英文名,比如AirPors、AirPros、AirPlus等等,不過換湯不換藥,銷售的產品其實也都是使用相同公模的山寨AirPods。

電商平臺上的商家主要做零售,但也不乏工廠店,基本上是線上引流,線下成交。這些店會標註「接受定製」等字樣,能對買家的訂單進行個性化定製,比如包裝盒上、圖標、識別碼等等。

山寨AirPods店家在某電商平臺的宣傳圖

山寨AirPods的流通環節可謂層層暴利,以搭載傑理晶片的三代「AirPods」為例,其硬體成本在40塊左右,工廠出廠價為50塊左右,華強北批發60到70塊左右,電商平臺的售價從一百到三百不等,而到了微商手中,售價基本高於400塊。

而且無論是在華強北線下還是電商平臺,購買者都可能遭遇山寨品中的「以次充好」。由於外觀無法辨別,有商家會用成本較低的傑理和藍訊晶片耳機,冒充洛達耳機售賣。

山寨耳機傷害了誰?

蘋果對市場上泛濫的山寨AirPods並非毫不知情。事實上,由於出現山寨 AirPods騙過蘋果官方售後渠道的情況,蘋果已經悄然升級了AirPods的售後規則。

一位蘋果Apple Store店員告訴《深網》,AirPods一代和二代的時候,蘋果售後看了外形和序列號就會給顧客更換新耳機,但是後來有人拿假的AirPods換了正品,蘋果售後現在都會對耳機進行詳細比對和檢測。

奇怪的是,相較於對山寨iPhone 的窮追猛打,蘋果對華強北地區和電商平臺上隨處可見山寨AirPods卻幾乎坐視不理。華強北地區的多位業者向《深網》證實了這一點,「蘋果的人從來沒管過,而且我們賣的時候就已經說了是高仿,沒出過事。」一位從業者說。

多數TWS行業研究人士的普遍認為,蘋果置之不理是因為山寨AirPods沒有撼動它的利益。

正品AirPods的售價均在一千元以上,售價幾十、幾百元的山寨AirPods並不會搶佔蘋果的市場,只會侵蝕相鄰價位的國產自主耳機品牌。有人甚至把蘋果的這種做法,與當年微軟放任盜版軟體的策略相提並論,「其實這樣打擊了國內的自主耳機品牌」。

華強北地區一位代理自主耳機品牌的商家對《深網》表示,從2019年初開始,他的生意就明顯受到了山寨AirPods產品的衝擊,因為當時周邊開始出現高仿AirPods,開蓋彈窗、查看電量功能都有了,但是價格基本沒變。該商家稱從去年底他開始轉型賣起了遊戲機。

近年來,山寨AirPods愈發肆虐。據行業研究機構旭日大數據結合藍牙晶片出貨量等信息測算,山寨AirPods今年的出貨量將達到2億對,佔整體TWS耳機市場50%的份額,而剩餘的50%中,又有50%左右是蘋果正品AirPods的市場。顯然,留給其他品牌耳機的生存空間已經十分有限。

長期關注消費電子行業的第一手機研究院院長孫燕飈對《深網》表示,「如果沒有白牌手機的泛濫,華米OV可能更早就出現了,因為白牌手機壓低了價格,讓廠商缺少利潤,也就沒有研發,沒有競爭力,白牌手機從來沒有擠佔諾基亞的市場,它侵蝕的是國內自主品牌。今天的TWS耳機市場也是一樣,山寨產品帶來的仍是價廉質劣的產品,比如電池系統就存在安全隱患,又由於這些廠商存在偷稅漏稅的行為,同價位的國內自主TWS耳機品牌市場深受影響,華為、小米、OPPO、VIVO、安客創新和漫步者等國產自主品牌市場都受到侵蝕。」

華強北從業者陳銳向《深網》提到了一個細節,在拆封之前,首先可以通過包裝盒上的塑料膜辨識真偽:如果封裝膜有明顯的切割和粘熨痕跡,那一定是仿品。

山寨AirPods外包裝塑料膜有明顯褶皺

陳銳告訴《深網》,目前行業內的山寨AirPods一般是人工封裝,即便使用機器封裝也非常粗糙。如果要實現和正品AirPods一樣的封裝效果,機器的投入成本需要數千萬元,這會讓每一個山寨AirPods增加幾塊錢的成本。

可就是這幾塊錢的成本,導致幾乎無人使用更先進的機器封裝。多名業者均對《深網》表示,雖然行業裡已經有工廠能做,但是目前市面上沒人用,也就沒有和正品AirPods一樣的外包裝。「拆了反正都看不出來」,一位從業者說。

如今的山寨AirPods行業,像極了2010年前後的山寨手機市場。自主TWS耳機品牌面前,一面是品牌和技術實力都更勝一籌的蘋果,另一面是偷稅漏稅、掀起價格戰的山寨廠,突圍之路任重道遠。

(文中陳銳、李飛、張強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揭眼鏡暴利:進價十幾元標價千元 打三折仍賺翻
    [導讀]在生產地批發價幾元至幾十元的鏡架、鏡片,在商店櫃檯上,身價翻了幾十番。個別商家對消費者,有一整套的推銷貓膩。還有商家玩起文字遊戲,山寨國產貨改個英文字母,就變成了國際名牌。近日,新京報記者以導購員、學徒工身份,應聘北京多家眼鏡店、加工車間,發現其中暴利與貓膩:在生產地批發價幾元至幾十元的鏡架、鏡片,在商店櫃檯上,身價翻了幾十番。個別商家對消費者,有一整套的推銷貓膩。還有商家玩起文字遊戲,山寨國產貨改個英文字母,就變成了國際名牌。Q1 部分商家是怎麼賣眼鏡的?
  • 小龍蝦批發價跌至6元1斤,餐廳卻賣198一份,老闆還說不賺錢?
    小龍蝦的江湖故事:批發價暴跌至6-7元一斤,可是售價還是和去年一樣,賣小龍蝦是不是要發財?可是老闆搖搖頭,哭了起來......1條街上10家小龍蝦店零野近日晚上在魔都上海閒逛,發現一條普通的商業街上,隨便數數,竟然有10家左右店鋪都在賣小龍蝦!
  • 外貿「大牌原單正品尾貨」多是假貨 批發價低至3元
    「大牌原單尾貨」基本是假貨批發價低至3元流入正品折扣店  「外貿商品」因其獨特的外觀、相對低廉的價格,一直以來備受國內消費者的追捧。  如今,許多打著「外貿原單」、「外貿尾貨」旗號的外貿小店由線下搬上了電商平臺,通過淘寶、微信的方式進行產品展示和低價售賣。
  • 眼鏡業被曝10倍暴利 成本十幾元的鏡片能賣到200元
    但是,眼鏡行業大量銷售山寨貨品,驗光資質參差不齊,尤其是其中的暴利等亂象,經常受爭議,一直被規範,卻依然在延續。小小的眼鏡,也打造了一個暴利行業,甚至曾被列入「中國十大暴利行業」之一。有眼鏡連鎖公司公然在網站宣稱,由於行業的專業性和特殊性,中國眼鏡業的暴利廣為人知,零售眼鏡的利潤率可以達到200%、500%、甚至1000%。
  • 又一暴利產業浮現!毛利可達1000%,「家庭作坊」就能月入6位數!
    從蘋果官網的數據來看,AirPods藍牙耳機的售價達到1246元,PRO版本的價格更是高達1999元,堪比一款國產手機的定價。至於利潤就更厲害了:以初代AirPods為例,其硬體成本不過300元,起售價卻超過了1200元,毛利足足有400%以上,可謂十分暴利。
  • 蘋果手機殼被指暴利 批發價最低1元
    8月3日消息,蘋果iPhone手機的熱銷也帶動了手機配件市場的興起,這些大街上隨處可見的號稱「蘋果原裝」的手機殼和手機膜,便宜的數十元,貴的則要上百元,其批發價與終端零售價價差達20倍,利潤遠超手機。據蘋果官方表示,大部分「蘋果原廠手機殼和貼膜」中只有一款手機殼是公司生產,而貼膜則為第三方廠商生產。
  • 新開眼鏡店的廣告詞:徹底打破行業暴利,一副眼鏡也是批發價
    其廣告內容中的核心詞對顧客來說很有吸引力:徹底打破行業暴利,一副眼鏡也是批發價。 通過討價還價,我把價格還到了220元。真心地講,220元配一副眼鏡,確實不貴了。
  • 媒體解密眼鏡店暴利:進價十幾元鏡框標價千元
    近日,新京報記者以導購員、學徒工身份,應聘北京多家眼鏡店、加工車間,發現其中暴利與貓膩:在生產地批發價幾元至幾十元的鏡架、鏡片,在商店櫃檯上,身價翻了幾十番。個別商家對消費者,有一整套的推銷貓膩。還有商家玩起文字遊戲,山寨國產貨改個英文字母,就變成了國際名牌。   Q1 部分商家是怎麼賣眼鏡的?
  • 200元眼鏡賣2萬 記者探訪武漢眼鏡行業暴利
    記者隨後走訪漢口華南眼鏡批發市場,據批發商介紹,一副康耐特或依視路的鏡片批發價在20元到70元之間。  據某知情人士透露,眼鏡片分玻璃和樹脂兩種。「玻璃片批發價,1元/付,加膜的5元/付,都在15元以內;普通樹脂片的批發價一般在4元左右,加膜1.56超薄樹脂片價格在7至15元間,非球面鏡片在10元到25元左右,部分品牌的價格可能略高,不會超過50元。」
  • 新京報:眼鏡市場有多少違規的「暴利」
    在生產地批發價幾元至幾十元的鏡架、鏡片,在商店櫃檯上,身價翻了幾十番。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個別商家對消費者,有一整套的推銷貓膩。還有商家玩起了文字遊戲,山寨國產貨改個英文字母,就變成了國際名牌。 眼鏡業價格暴利是公開的「秘密」。本來,只要商家以誠信、品質「立店」,按照市場的合理邏輯獲取利潤,無可厚非。
  • 蘋果手機殼暗藏暴利:批發價最低不到1元
    手機配件批發價與終端零售價價差達20倍,利潤遠超手機!成都商報記者昨日走訪批發市場、各大賣場及蘋果授權專賣店,為您揭開手機配件暴利鏈條。
  • 「山寨APP」的暴利圈錢術
    來源:投資界僅僅「雙十一」前後一個月內,仿冒淘寶、拼多多、京東等山寨購物APP數量接近4000個,覆蓋設備超過30萬個,通過惡意植入網頁挖礦木馬,能夠輕而易舉地竊取用戶隱私,侵吞帳戶資金。李鬼之風愈演愈烈,僅僅「雙十一」前後一個月內,仿冒淘寶、拼多多、京東等山寨購物APP數量接近4000個,覆蓋設備超過30萬個,通過惡意植入網頁挖礦木馬,能夠輕而易舉地竊取用戶隱私,侵吞帳戶資金。更可怕的是,在暴利驅動下,山寨APP已然形成一條成熟完整的「黑灰產業鏈」,盤根錯節,難以拔除。
  • 批發價最低跌到每斤8元 小龍蝦市場為啥大跳水
    批發價最低跌到每斤8元  小龍蝦賣得火 市場為啥大跳水  5月以來,重慶市民已經將吃一頓小龍蝦提上日程。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各餐館給出的小龍蝦價格接連跳水,從4斤99元、4斤88元,如今更有給出4斤80元的超低價。  重慶小龍蝦為啥這麼便宜?
  • 美容院三無精油批發價低至5元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多個化妝品批發市場發現,標榜「100%純植物精油」、「100%正品進口」的精油產品價格高低不一,10ml保加利亞玫瑰單方精油批發價最高961元,最低僅需5元。而當這些精油產品換上精緻包裝之後流入美容院,身價可翻數十倍甚至上百倍。
  • 低價服裝暗藏暴利 批發價每斤一元
    低價服裝暗藏暴利 批發價每斤一元 2009-11-11 00:00:00 來源:來源:全球紡織網 作者:泉州晚報 全球紡織網11月11日訊 記者暗訪幾處夜市攤點發現
  • 假冒外貿原單服裝流入正品折扣店:批發單價低至3元
    揭秘假冒「外貿原單」服裝暴利產業鏈:批發單價低至3元假冒產品流入正品折扣店  「外貿原單只是一個噱頭,真正的原單不可能那麼多。」服裝業內人士透露,真正的原單尾貨每款都只有2到3件,甚至一件,許多國際知名品牌現已沒有「原單尾貨」流入市場。
  • 昂貴胎髮紀念品暴利驚人 市場混雜監管尚屬空白
    但記者調查發現,這樣昂貴的紀念品其實成本十分有限:某款銷售價在千元左右的「胎髮筆」筆桿,批發價格還不到百元,其中的暴利十分可觀。  胎髮筆胎毛繡動輒上千  林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寶寶還沒滿月,就有好幾家嬰兒紀念品公司打電話過來攬生意。
  • 屏保貼膜業暴利變形記:主流手機膜成本僅0.8元
    記者近來發現,受其推動,市場上的屏保貼膜產品價格飛漲,從以前的10元左右漲到最低50元,高者150元左右。背後極其豐厚的利潤令商家蜂擁進入市場。手機賣場上的貼膜服務價格從15元-200餘元不等,而地攤上的貼膜價格則從5-50元不等。同一種手機膜,賣場的價格最低是攤販的3倍,高的是4倍,乃至5倍還多。高清晰水晶膜,地攤上的「服務價格」為50元,賣場為200-250元左右,甚至更高。
  • 昂貴「胎髮筆」暴利驚人
    但記者調查發現,這樣昂貴的紀念品其實成本十分有限:某款銷售價在千元左右的「胎髮筆」筆桿,批發價格還不到百元,其中的暴利十分可觀。胎髮筆胎毛繡動輒上千林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寶寶還沒滿月,就有好幾家嬰兒紀念品公司打電話過來攬生意。「都是叫我做胎髮筆,還推薦一種叫『胎毛繡』的,說是純手工刺繡工藝,特別高檔,是給孩子留下一生的美好紀念。」
  • 市面手機貼膜暴利靠忽悠 批發價0.5元賣到30元
    別瞧不上這小買賣,可夠暴利,一張5毛錢批發的貼膜貼上就得二三十元。  前幾天,陶先生在李村一家專業手機貼膜店花60元貼了手機膜。「說是防水而且防磨,可一弄上水,接著起泡了。」陶先生有點納悶,「現在手機貼膜也沒個明碼標價,到底什麼價,都全憑人家一張嘴,就沒有部門來管一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