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群落功能注釋-FAPROTAX資料庫介紹及使用

2021-03-05 組學大講堂

微生物多樣性分析中,常常需要對微生物群落功能進行注釋,FAPROTAX資料庫方便簡單效果好,一行代碼即可生成功能注釋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該資料庫內容及使用方法。

FAPROTAX資料庫簡介1. FAPROTAX是Louca等人根據已發表的文獻手動構建的資料庫,它把原核微生物的分類和代謝等功能對應起來,目前收集自4600多個原核微生物的80多個功能分組7600多條功能注釋信息,並且還在不斷更新。2. 作者編寫了一個python腳本,把樣本的OUT錶轉換成下圖所示的六個表。分別是:樣本的功能表、過程報告、每個功能分組的OTUs、每個功能分組重疊的表、分析過程用到的注釋信息、輸入樣本OTU表的子表(僅列出與特定功能相關的OTU)。3. FAPROTAX會更適用於海洋湖泊生物化學過程(硫、氮、氫和碳循環)中的功能注釋,因為作者發表的文章中就是用FAPROTAX來分析海洋微生物的分類和功能,所以這方面的功能更全一些,但很多已發表的文章也用它將進行土壤微生物的功能注釋,效果也很好。下面是作者基於FAPROTAX資料庫生成的功能表進行繪製的圖片。Docker使用1. 準備文件:樣本的OTU表(biom格式)、作者寫的腳本和FAPROTAX資料庫。獲取連結:http://www.loucalab.com/archive/FAPROTAX/lib/php/index.php?section=Download
docker search omicsclass  #搜索omicsclass提供的docker鏡像docker pull omicsclass/ampliseq-q1  #下載擴增子鏡像docker images  #檢查是否下載完成

3. 在D盤下建立FAPROTAX文件夾,把準備好的三個文件放進去。
docker run --rm -v D:/FAPROTAX:/work -it omicsclass/ampliseq-q1:latest  #進入虛擬機

python collapse_table.py -i otu_table_clean_rare.biom  --collapse_by_metadata 'taxonomy' -v --force -o faprotax1.txt -r faprotax_report.txt

功能表faprotax1,基於這個表就可以進行樣本和注釋功能的圖片繪製(最好先進行篩選)。

過程報告faprotax_report,可以看到具體信息,挑選感興趣功能的進行篩選。

參考文章:DOI: 10.1126/science.aaf4507更多FAPROTAX資料庫使用說明:http://www.loucalab.com/archive/FAPROTAX/lib/php/index.php?section=Instructions

1.Win10家庭版也可以裝Docker桌面版了!

2. 微生物測序原理

3.做微生物研究必懂的OTU table相關知識

4.微生物組間差異分析之LEfSe分析

5.多方法、多版本的微生物網絡圖繪製課程

6.一文讀懂微生物多樣性中的各種排序分析方法異同點

7.你了解SAM和BAM文件嗎

8. beta多樣性解讀

9. 用測序研究微生物多樣性,您選對區了嗎?

10. 微生物多樣性alpha分析看不明白?看這裡!

11. 怎麼做一張好看的分類學樹狀圖

相關焦點

  • 微生物群落多樣性測序與功能分析
    微生物群落測序是指對微生物群體進行高通量測序,通過分析測序序列的構成分析特定環境中微生物群體的構成情況或基因的組成以及功能。藉助不同環境下微生物群落的構成差異分析我們可以分析微生物與環境因素或宿主之間的關係,尋找標誌性菌群或特定功能的基因。
  • NC推薦|柑橘根際微生物群落結構與功能分析
    柑橘根際微生物群落結構與功能分析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global citrus rhizosphere microbiome作者:Jin Xu, Yunzeng Zhang, Tao Jin, et al.
  • UniProt 資料庫介紹
    如果只有比較少的序列,可以通過與近緣物種或模式物種的已知功能的序列進行同源比對,得到序列可能的功能信息;但很多時候我們得到了大量的未知功能的序列,只與一兩個物種的功能序列進行比對,這樣注釋很不全面,這個時候,可以通過與各類功能資料庫進行大批量的序列比對,獲取序列可能的注釋信息。
  • 分析混合微生物群落內細菌協同代謝關係,「代謝組+」聯合助力!
    理解不同微生物間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物質交換(material exchange),可協助研究者理解不同菌種間的競爭或合作關係,有助於發現構建合理的微生物群落所需的關鍵環境因子,對於開發提高複合微生物群落的性能的策略,以及開發監測、預測生物過程的工具至關重要。然而,揭示複雜微生物群落中菌間互作具有挑戰性。
  • 腐根對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長健康有何影響 | 微生物專題
    結果發現與植物類型相比,腐爛根系土壤微生物組對根際微生物組組成和功能的調節作用更大,小麥和鷹嘴豆在根系腐爛系統(DR)存在時,根際微生物組是同質的(65-87%相似),但在DR系統被耕作破壞時,根際微生物組是異質性的(3-24%相似)。在DR存在的情況下,當根際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顆粒相互作用時,根際微生物群落對植物根系分泌物的降解作用顯著,與膜轉運蛋白、碳水化合物和胺基酸代謝相關的基因富集。
  • 細菌資料庫系列——功能資料庫介紹
    之前已經為大家介紹過細菌九大資料庫,並詳細介紹了其中的基因組和宏基因組資料庫(點擊跳轉),這次將詳細介紹其中的功能資料庫:VFDB、EffectiveDB
  • 微生物分類學研究利器: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
    由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建立的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gcType)http://gctype.wdcm.org/,是為分類學家進行基因組研究、新種鑑定的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工具平臺。
  • FEMS高分綜述:追蹤微生物群落中可移動遺傳元件的實驗方法
    在本綜述的後半部分,重點介紹了基於染色體構象捕獲(3C)和甲基化分析的新興宏基因組技術,它們為研究可移動遺傳元件在群落中的存在和轉移打開了新的大門。最好的技術只有應用到合適的模型系統時才是有用的,因此本文還討論了與發酵食品相關的群落如何構成有用的模型。
  • PICRUSt 2——更加強大的菌群功能預測工具
    在16s微生物群落數據分析中,我們一般遵循著從整體到精細、從群落結構差異到功能差異的分析思路。在完成前期樣本整體層面的物種組成、α多樣性、β多樣性等分析之後,通過深入討論樣本中群落的功能,分析不同分組間群落存在的差異功能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分析工作。功能分析在生物學價值上往往比單純的物種組成分析更加重要,在組間差異區分上功能分析也有獨特的意義。
  • 【群落微生物專題】開篇:微生物主宰世界,細菌奴役人類
    群落微生物專題開更,將由我來主持這個專欄。希望和做群落微生物的小夥伴們一起學習。
  • 北京空氣顆粒物相關微生物群落的縱向調查
    雖然空氣顆粒物的理化性質已得到廣泛研究,但其相關的微生物群落仍未充分探索。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秦楠研究員與清華大學朱聽教授、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Jack A. Gilbert教授合作,對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覆蓋幾次嚴重霧霾事件)北京空氣微小顆粒微生物群落進行研究。通過宏基因組測序技術,揭示了PM2.5和PM10的兩組樣本微生物菌群、病毒和抗性基因的多樣性。
  • Science Bulletin:絕對豐度的植物根際微生物群落「擴增-選擇」模型
    根際微生物群落「擴增-選擇」組裝新模型:左圖為基於微生物相對量的根際微生物群落「兩步選擇」組裝模型(two-step selection model),右圖為根際微生物群落「擴增-選擇」組裝新模型(Amplification-selection model)。
  • 功能基因多樣性究極進化啦!
    不知道各位從事或即將從事微生物群落功能生態學研究的大蝦有沒有留意到,通過功能基因擴增子測序技術研究微生物群落功能的文章一般多會將測序獲得的核酸序列通過特定軟體翻譯成胺基酸序列後
  • 環境微生物專欄 | 重要期刊最新研究進展(20210224)
    我們用吸塵器從500間教室的地板邊緣抽取灰塵,其中499份經過處理的灰塵樣品用於16S Illumina MiSeq測序,以探究其細菌群落的組合。測定的DNA序列被處理為可操作的生物分類單位(OTU),並使用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的資料庫進行物種注釋。在屬水平上進行了細菌多樣性和生態學分析。
  • 《核酸研究》:高質量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及分析平臺
    近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Research)》在線發表了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團隊關於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gcType的文章。gcType是由我國牽頭的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測序計劃的重要成果。
  • EM:環境微生物領域一些實用網站
    原文沒有分類,這裡分類簡要介紹。Ecosystem function and microbial diversityhttps://www.frontiersin.org/research-topics/1786/linking-ecosystem-function-to-microbial-diversity這個網站匯集了一些微生物結構及其功能的文章
  • R統計-微生物群落結構差異分析及結果解讀
    圖1 微生物群落物種組成數據。可以對物種數據進行標準化,也可以使用DESeq2包對物種組成數據進行轉化(DESeq主要用於轉錄組數據分析,功能也可以用於微生物分析)。,表示土壤深度與放牧兩個分類變量對微生物群落結構差異解釋度。
  • 哈工大王愛傑團隊JHM | 抗生素對微生物反硝化的選擇性脅迫:抑制作用、微生物群落結構與功能動態
    綜合反硝化效能和功能基因表達水平發現金黴素的抑制效果較其他三種抗生素效果為最弱。即使在很短時間內(24h), 抗生素也明顯改變了細菌群落的結構和豐度,表現為優勢反硝化菌屬的豐度大大降低。研究揭示了不同類型和濃度的抗生素通過降低功能菌屬的豐度並阻礙功能基因的表達來實現對反硝化效能的抑制。
  • 研究繪製微生物群落高度復用的空間圖譜
    研究繪製微生物群落高度復用的空間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4 13:55:55 美國康奈爾大學Iwijn De Vlaminck和Hao Shi研究組合作繪製了微生物群落的高度復用的空間圖譜。
  • ——解密根際微生物群落組裝過程
    但隨著農業生態學的出現和農業生態學的重新定義,在可用於操縱植物-微生物聯合體的公認方法中,微生物接種法是目前被廣泛關注的方法。事實上,與傳統方法中應用單個或多個菌株接種不同,該方法依賴於整個微生物群落的選擇和接種來改變植物表型,即與植物表型變化相關的微生物群落被選擇並接種到新一代/一批植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