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眾黨陷三大茶壺風暴恐釀慘況 港媒看出端倪!
臺北市長柯文哲在2019年8月創立臺灣民眾黨,在2020「立委」選戰中獲得158萬的政黨票,拿下5席不分區,成為臺灣第三大黨!有評論分析指出,有三大茶壺風暴考驗著民眾黨,不然2022恐難有佳績。今年「立委」選舉,柯文哲領軍的民眾黨在不分區「立委」拿下5席,一舉成為臺灣第3大黨,民眾黨成為藍綠以外多數,投票結果代表柯文哲政治光環仍在,將有助替有意角逐2024大選的柯文哲推一把。據《中評社》報導,民眾黨近期正面對著三大考驗。該評論首先提及,民眾黨內在2020大選後,逐漸浮現人事問題。
-
柯P組臺灣民眾黨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發聲明反對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蔣的孫子蔣朝根受訪時證實,基金會發表正式聲明,表達雖尊重各人有組黨自由,但不應該以蔣渭水之名作為個人形象提升,加上黨名相同,可能導致混淆,盼柯文哲再加以斟酌。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蔣渭川(蔣渭水弟弟)孫女蔣理容昨晚率先在臉書PO文提出自己的質疑。
-
柯文哲再失大將 臺灣民眾黨秘書長張哲揚確定請辭
中國臺灣網5月1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近來因錢櫃KTV大火身陷執政危機,加上臺灣民眾黨在桃色風暴後又爆出內鬥爭議
-
宋楚瑜若參選衝擊民眾黨不分區?柯:多多少少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態勢逐漸明朗,對於是否會衝擊臺灣民眾黨的不分區政黨票,形成競合關係,臺北市長柯文哲6日表示,多多少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立場,宋基於自己的立場必須這樣做,他也只能說互相諒解。 針對宋楚瑜5度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柯文哲說,要選第5次很累欸,選舉還是有基本動作,要造勢、要跑攤,哇,很累欸。
-
臺灣學者鈕則勳:柯P爆發的組黨能量
相反地,柯P的滿意度隨年齡漸低,滿意度明顯增加,20幾歲的年輕族群對他甚至有超過60%的支持度;學歷部分也可清楚發現,學歷愈高者對柯P的支持也愈明顯,大學以上學歷者對其滿意度高達54.5%。由年齡及學歷來看,學歷愈高者針對蔡施政的不佳已成定見,但對柯文哲相對直白、區隔傳統政治人物、其較願做實事的性格,仍有相當大的期待。
-
臺灣民眾黨攪了誰的局?
柯文哲日前拋出了他預告的「原子彈」,宣布組建「臺灣民眾黨」,攪翻了整個臺灣政局。柯之所以選擇在此時組黨,其戰略考慮自然與他追求2020大位的野心有關,可分為3個層面剖析。 首先,柯釋出棄選的訊號,誘使郭臺銘參選,從而自2020的不利戰局中脫身;即使無法引誘到郭,也能藉此吸收郭粉,分裂泛藍,累積政治資本。
-
青山宮太吵 民眾凌晨發文怒飆柯P不管(圖)
臺北市艋舺青山宮近日舉行繞境活動,活動一路持續到深夜,遭民眾反應在半夜施放煙火嚴重擾民。(中時資料照) 昨(6日)是艋舺青山王遶境廟會最後一天,祭典活動更加熱鬧,信徒也幾乎將萬華擠的水洩不通,但活動一路延續到深夜,卻引發當地民眾的不滿,就有民眾凌晨4點被街上的煙火、鞭炮聲吵到睡不著,忍不住發文怒轟「柯文哲真的都不管管嗎?」
-
柯文哲媽媽領軍,民眾黨新竹發「菜包」與「草包」
臺灣民眾黨2020「大選」中拿下158萬政黨票,成功獲得5名不分區「立委」席次,其中新竹市投下3萬多票、約15.3%得票率,是民眾黨獲得政黨票最高的縣市。新竹市是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的故鄉,他也在選前多次南下新竹都城隍廟參拜祈福,「大選」後,柯文哲除了感謝城隍爺保庇,也要在城隍廟前發送500顆菜包、500顆草仔粿感謝新竹鄉親支持。
-
「茶壺裡的風暴」改變教育輿論場
「茶壺裡的風暴」最終外溢,這類案例在當下的教育輿論場中並不少見。 「茶壺裡的風暴」是從英美等國引入的舶來詞,原本用以形容不值得大驚小怪的小風波,或組織機構內部的問題。但在傳播過程中,其詞義不斷演進,現在也指代那些原本不是什麼大事,後來卻變得較為嚴重的事件。而「茶壺裡的風暴」外溢出來,會把茶壺之外的桌面、地面搞得一團糟,最近就出現了幾起非常典型的案例。
-
柯P三大關鍵戰略
近期可說是火力全開,先是嗆蔡英文做不好,再嗆蘇貞昌「不要臉」,隨著藍綠營在6、7月的黨內初選順利落幕,柯P雖少了一些曝光度,但也讓他有時間喘口氣。港媒近期即觀察了柯P往後可能參選的三大戰略。港媒《中評社》今發表評論指出,觀察柯P對2020的「三面戰略」,其一是從2月以來,包括臺中花博、媽祖繞境、演講等行程,柯P南下各縣市行腳,六「都」的臺中、臺南、高雄等重點城市,更是聚集不少柯粉,也讓柯不只南下一遍,也進一步整合「空軍」,可預期的是,柯粉俱樂部的組織性,找出各地區的對接口、負責人,已有傳統組織戰的雛形。
-
柯文哲談臺灣民眾黨縮寫:「民眾黨」比「臺民黨」更適合
據臺媒「中時電子報」消息,臺灣民眾黨8月6日正式向「內政部」申請成立,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被問到如何布局2020「立委」選舉,他僅說政黨倉促成立,今天只是開始,未來到「大選」之前再一樣樣處理。目前,外界對於臺灣民眾黨的黨名有不同意見,柯文哲6日強調,社會一定有雜音,但他至少現在是相信蔡英文說不會阻擋,所以等創黨大會結束,整理一下資料,就去「內政部」申請。他也稱,比起「臺民黨」,「民眾黨」是比較適合的縮寫。
-
《中國時報》:臺灣民眾黨一個人的馬拉松
臺北市長柯文哲創立的臺灣民眾黨雖然在2020大選,獲得11%的不分區選票和5席民代,不過選後,由於民進黨空前壯大,不僅凝聚淺綠,對臺灣民眾黨的優勢族群─中間選民,也有一定吸引力,使得臺灣民眾黨在光譜被擠壓的情況下,只能不斷爭取游離的泛藍票。
-
柯文哲一人「玩壞」民眾黨
原是一名外科醫生的柯文哲在2014年攜超高人氣就任臺北市長,2018年成功連任,2019年創立臺灣民眾黨並當選首任黨主席。然近半年,隨著柯文哲的個人光環消退,讓當初風光成立僅一年多的民眾黨身處飄搖。
-
郭、柯、王會面?竟是這原因讓柯文哲急了!
國民黨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左),臺灣民眾黨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右)。(合成圖/中時資料照)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8月1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和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及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近來私下動作頻頻,2020「大選」會不會組「郭柯王」聯盟,外界都相當關注,對此有媒體就撰文分析,郭柯王結盟各種組合中最得利者都是柯。
-
【熱點評論】「茶壺裡的風暴」改變教育輿論場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交網絡的流行,「茶壺裡的風暴」這個從英美等國引入的舶來詞也愈發地活躍起來。在這類典型案例中,微信群就可以看作那個「茶壺」,事實上,微信群如今在各類輿情事件中扮演著日益吃重的角色。「茶壺裡的風暴」外溢關鍵往往在於戳中了部分公眾的心理痛點「茶壺裡的風暴」外溢,關鍵往往在於戳中了部分公眾的心理痛點。家長和教師之間的對話,看似只是兩個人之間溝通不暢,卻暴露出當前家校關係中的一些常見問題。
-
臺灣民眾黨成立能否改變臺灣藍綠二元政治結構?
尤其以柯文哲出任黨主席的臺灣民眾黨的成立最受關注。那麼,頗受各界關注的臺灣民眾黨會成為臺灣真正的第三勢力嗎?能改變臺灣藍綠二元政治結構嗎?外界抱有期待,也有懷疑,筆者也不看好,臺灣民眾黨發展也會呈現「短多長空」態勢,難以取代國、民兩黨的政黨地位。 臺灣新興政黨的不斷成立與出現,是臺灣政治發展的一大特色,也是民主政治的普遍現象。
-
臺灣民眾黨能否成為島內第三大黨?
臺北市長柯文哲成立臺灣民眾黨,聲稱要給臺灣人提供除了藍綠之外的第三種選擇。外界認為,島內政壇恐怕將呈現「三黨鼎立」的局面,不過也有學者分析,如果民眾黨只靠「討厭藍綠」當號召,很快就會邊緣化。柯文哲成立臺灣民眾黨,準備搶攻臺立法機構民代席次。外界評估,這不僅讓國民黨和民進黨挑戰立法機構席次過半的難度更高,「時代力量」等小黨的生存空間也將被壓縮。未來島內政壇可能出現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三黨鼎立」的格局。
-
評論:為什麼柯P聲勢扶搖直上
四年前柯P以「白色聯盟」候選人的身分與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競爭,最初連勝文的民調支持度以大幅度領先柯,民進黨一再鼓動柯文哲加入民進黨,柯文哲始終不答應,只說他的政治傾向是「墨綠」。柯P的戰略是要爭取臺北市的年輕族群、中間選民,以第三勢力代表人的身份吸取中間選民、泛藍、泛綠選票;結果柯P多贏了對手八十五多萬票,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他的策略成功。。
-
柯文哲和他的民眾黨:初試啼聲告捷 再戰心雄志壯
現在,民眾黨誕生8個月,大選也過去一個季度了,柯文哲和他的民眾黨有些什麼作為呢?當初民眾黨剛成軍就立刻投入2020大選,一舉拿下5席不分區「立法委員」,成為島內政壇第三大黨。為了持續精進與壯大黨內人才,民眾黨成立「國家治理學院」,未來將邀請各界菁英與各行專業人士,為學員傳授新知。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強調,這是一場改變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
-
民調:「臺灣民眾黨」成第三大黨「時代力量」支持度腰斬
中國臺灣網8月2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1日證實成立「臺灣民眾黨」,同日「立委」林昶佐宣布退出「時代力量」,為政壇投下兩顆震撼彈。對此,根據最新民調,「臺灣民眾黨」以9.1%的支持度,擊敗「時代力量」,進而成為第三大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