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氣很好,在房間裡宅久了,準備去客廳散散心。
這是我聽到過關於描述宅男宅女們最搞笑的一句話了。
雖然挺逗,但也反映出社會層面的一類人和生活習慣。
如今,電腦和網際網路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同樣,也衍生出一些社會現象。
與原先大家成群結隊出遊、感受大自然的現象不同,很多大學生開始以宅為樂,感受宅帶給個人的獨立空間和舒適。
他們在宿舍裡、在家裡,白天玩遊戲、看電影,各種娛樂,晚上各種躺姿刷手機,偶然瞄兩眼書。
今天要聊的這部影片,片中的女主,比這種現象有過之而不及,它就是《不求上進的玉子》。
一
這部2013年上映的日本電影,由山下敦弘執導,講述了一位女大學生,一年四季宅在家,靠父親一個人照顧,不求上進的故事。
山下敦弘是一位非常關注細節刻畫和人物內心塑造的導演。他的電影,擅長以諷刺的手法直達觀眾內心,引起強烈的共鳴和感悟。
她對片中玉子死宅精神的刻畫,是在春夏秋冬四季流轉中表現,讓人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更真實的展現出這種精神的生活現狀,引起觀眾的自我反思和覺醒。
對於細節的把握,更是精準。對於因宅所衍生出的人物自尊心很強、社交恐懼症的性格特質,給予很好表現。
因父親看到前田敦子丟棄的簡歷,高興給她買手錶,反而令她十分生氣。
她為參加偶像團體,偷偷拍寫真,被父親得知後鼓勵她,反而讓她很惱火。
出門碰到自己的大學同學,故意逃避,不願與她們溝通交流。
這些細節,從側面足以把玉子的死宅精神,詮釋的十分到位。
對於玉子而言,作為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面對擇業,面對從學生到職場身份的轉變,是存在恐懼和不適應心理的。
從本質來說,她她的這種行為,是屬於自然逃避模式,是缺乏自信的心理特徵。
二
從心理層面,這種行為的人通常有幾種表現。
焦慮:焦慮在心理層面常見的表現就是不安、緊張、失眠,經常患得患失,沒有方向。
片中的玉子,表面看起來一副淡定的樣子,當著父親的面該吃吃該睡睡,一種死宅到底的架勢。但暗自卻偷偷寫簡歷,拍寫真,實則內心惶恐不安,充滿焦慮。
依賴: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在未找到工作的情況下,容易形成依賴家人的習慣,這種依賴,不單單是外在,因為內心的脆弱,更多是心理層面的依賴。
片中的玉子,生活起居、洗衣做飯依賴父親,習以為常的生活。但內心卻十分敏感脆弱,即使父親責罵為什麼不去找工作,她表面跟他犟嘴,實則內心心虛,十分脆弱。
當閒談中聽到別人要給父親介紹對象時,她感到危機,暗自接觸介紹對象,表現出不安情緒。這也是一種心理的依賴。
自卑:從學生到職場身份轉變的過程中,如果受到投簡歷、面試挫折,容易引起自卑情緒和心理,造成自我不信任,缺乏自信的心理特徵。
片中的玉子,在不斷扔掉寫的簡歷、和拍寫真怎麼也拍不好,在見到昔日同學表現出不遠接觸時,都是她自卑特徵的外在表現。
整部影片的表現,沒有採用聲嘶力竭,誇張的方式,而是以時間為線索,通過居家日常生活,以講故事的方式,毫不費力的表現對人物的心理特徵,以「無中生有」的方式,引起觀眾的自我審視和覺醒。
原來我也是喜歡房子的,一張床,一個封閉的空間。不被人打擾地自生自滅。抑或,何嘗不是一種自由。蜷縮,一種死亡的狀態。頹廢,內心卻是平靜,絕好的一種結束。美名曰:死宅。
死宅被大學生日益追捧的生活方式,像片中玉子這樣,慢慢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
宅在家,沒事聽聽歌,玩玩遊戲,放鬆,自由。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加入進來,形成了一種泛「宅文化」。
但在追求個人自由、獨立空間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會像玉子一樣,陷入依賴、焦慮、自卑的心理特徵的漩渦之中。
這種心理特徵引發的性格變化,會間接引起社交障礙,阻礙個人求職,生存和發展。
那對於他們而言,如何自救,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擺脫這種困境呢?
三、
其實影片中也有相應的啟示,當父親最後下達通牒,讓玉子搬出去後,玉子也開始有所改變。
相對於外力來改變,我認為更好的是由內而外的自我改變。
我認為,他們想要自救,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1、認清自己,學會規劃未來。
我認為,大學生處於踏入社會的初級學徒,應該先正視自己,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並結合所長和專業有針對性的進行求職,並按照自己的興趣,給自己做短、長期規劃。
影片的玉子,之所以宅,是因為她沒有認真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憑藉著一時興起的拍寫真、投簡歷,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的。
而正確的做法是,應該結合專業和興趣點,針對性選擇求職公司,精準投簡歷,應聘,才能事半功倍。
當然,葉子也沒有規劃自己的未來,任憑時間流逝,頹廢消極。
這樣只能讓自己越來越失去信心和鬥志,淪為真正的家裡蹲。
2、拒接死宅,走出家門,擁抱社會。
之所以宅,是源於內心對社會交往的厭煩和逃避。片中的葉子一種選擇這種方式面對生活,過得十分狼狽。
而面對社會,作為大學生應該具備積極的心態,學會走出家門,接觸社會,才能逐漸適應。
宅久了,宅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自己出不來,別人進不去。
如果繼續宅,那可能等待你的會是更多內心的空虛、冷漠,索然無味,別人也很難進入你的內心,去幫助你。
社會的大熔爐一方面是冷漠,但另一方面也是火焰,積極心態的人奔向火焰,死宅消極的人擁抱冷漠。
所以,放平心態,嘗試邁出第一步,哪怕是去附近的廣場逛一圈,也是一種進步。
3、參加社會活動,打開自己的心扉和愛。
很多時候,宅在家裡,剛開始會感到愜意,但時間一長,便越發感覺索然無味。
這種模式如果長時間持續,會讓我們愛的感知力下降。
所以影片中的葉子面對父親無微不至的照顧,也無動於衷。
而參加社會的公益行動,則可以擺脫這種困擾,有利於打開自己和培養愛的能力。
比如植樹、養老院慰問老人,這些活動,都是可以的。
這樣的活動,既能鍛鍊自己,不用在家宅,也能培養愛的能力,更好的打開自己的心靈,為以後擇業適應社會打好基礎。
寫到最後
《不求上進的玉子》這部影片,初看平淡無奇,再看內涵豐富,這樣的電影往往最能打動人,不得不說,山下敦弘導演的功力非同一般。這種平淡中見證偉大的佳作,不該只有豆瓣7.3的評分。
對於大學生這樣一個群體而言,宅男宅女不在少數,如玉子一樣,過著頹廢而不自知的生活,希望看完這部電影,他們能有所覺醒,做出一些改變,至少能對得起含辛茹苦養育我們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