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
都說男人全是女兒奴,起初我並不相信,哪怕自家的「木頭」也有這個趨勢,我也沒當成是普遍現象,不過最近兩件事改變了我這個看法。
一是我「重男輕女」到骨子裡的表哥成了女兒奴,二是我從科學層面知道了原來父親變成女兒奴是有原因的。
上周出差,正好到了表哥所在的城市,想著有段時間沒見了,正好去看看孩子,也看看家裡的老人。但是沒想到這次見面表哥的表現簡直讓我大跌眼鏡。
表哥是典型的重男輕女,家裡的老大是兒子,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他很開心,覺得這輩子有了兒子就夠了。
兩年後,嫂子意外懷孕了,兩人想來想去決定留下孩子,男孩女孩都行,這是上天賜予的禮物。老二出生後是個女兒,兩口子都很高興,因為有了兒子,表哥對女兒也並不排斥。
不過後來發生的事情連嫂子都不敢相信,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曾經這個「重男輕女」到骨子裡的男人,對女兒是越發的寵溺,對兒子越來越嫌棄。
甚至常常說,以前真傻,一直以為兒子比女兒好,現在才知道還是「小棉襖」比較好!昨天來車站接我的時候都是帶著女兒來的。
晚上吃完飯和嫂子聊天,嫂子告訴我,我哥現在就是個標準的「女兒奴」,女兒出生不到兩年就把兒子忘了,成天圍著閨女轉,妥妥的把閨女寵成了「掌上明珠」。
用嫂子的話說,有時候都感覺表哥是不是「失去理智」了,簡直把女兒寵上了天。對兒子的態度不及女兒的十分之一。
照顧女兒從不怕髒嫌煩,換尿不溼、處理臭臭、給女兒洗屁屁樣樣在行,抱著閨女出門一連幾小時都不嫌累。
甚至為了哄女兒睡覺,從來不去KTV的跑調選手竟然學習起了唱歌。 但對兒子卻越發的「嚴格」,「作業好好做,到點兒了趕緊睡覺,被總讓我吼你!」
其實像我表哥這樣的「女兒奴」父親不在少數,不少明星都逃不出這個圈,黃磊、鄧超、貝克漢姆,哪一個不是寵女兒寵到骨子裡。
就連前陣子在綜藝《一起出發吧》裡面因為對兒子太苛刻而被網友大罵的楊爍,在面對女兒時都是一臉的寵溺,轉過臉對兒子又秒變嚴肅臉。
同樣的還有周杰倫,雖然育有一兒一女,但是顯然,在杰倫心中常住的只有一個女兒,甚至在綜藝上Jay也曾直白的表示,「不給兒子學音樂,把最好的都給女兒。」
為什麼當父親的都寵溺女兒?這裡面其實有科學原因
貝克漢姆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曾回答,「這是我的本能。」
還別說,真讓他說對了。
一項刊登在美國知名心理學術期刊《行為神經科學》上的研究報告,從生理的角度,給了我們答案——爸爸寵閨女,是大腦的自然反應。
研究團隊來自美國埃默裡大學和亞利桑那大學。他們在大學附近的社區,招募了52個孩子(30個男孩,22個女孩),進行跟蹤研究。
他們給孩子的父親佩戴了一種特殊錄音設備來分段的記錄父親和孩子的對話。通過這種記錄,科研人員就能清楚的知道父親是如何和兒子或者女兒交流的。
通過研究錄音,他們發現,父親對女兒的問題回答更顯情感化,而對兒子的回答則更偏於理性,父親在給女兒解答問題平均時間是給兒子解答問題平均時間的5倍。
不僅如此,哪怕是和孩子做一些「粗魯地」一點兒也不淑女遊戲時,他們花在女兒身上的時間也是花在兒子身上的3倍。
有意思的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並不是父親經過考慮的結果或者有意為之,而是直接被大腦「指揮」的結果。
他們的大腦會認為,女兒更喜歡父親的情感化表達,兒子更趨於喜歡理性化表達,如此一來父親的外在表現就像是傻乎乎的「女兒奴」了。
父親這樣寵女兒的行為真的好麼?
當然了,而且好處不止一點
1)孩子更有安全感
一個積極參與女兒成長的父親,有助於形成女兒足夠的安全感。
被父親帶著長大的孩子,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會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變得很有勇氣,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難得品質,這些經歷也是難忘的回憶。
2)孩子更理智
除了安全感和勇氣,被父親寵溺大的孩子還會習慣理性思考,在遇到問題時會更加冷靜的做出判斷,削弱情感的影響,這在關鍵時刻是一種很難得品質。
有研究數據顯示,63%的女孩,因為在童年時得到父親的關愛,長大後遇到挫折時心理的自愈能力也更強。
3)擇偶觀更健康
女兒能和父親建立親密的關係,這會有助於孩子日後和丈夫建立親密健康的關係,女兒會從父親養育的這段經歷中對男性有初步的印象,也能學會和男性相處的方式方法。
更重要的能準確的判斷男人的「好壞」——和父親相差多少,基本也是很多女性擇偶標準。
女兒成年後的擇偶觀和與男性的相處模式,與父親的影響關係密切。
總之,女兒奴這件事,如今是沒什麼好說的了,有科學依據,並且,父親寵女兒的好處也是數不勝數。不過沒關係,做兒子也不要擔心,這樣的事是一樣的,研究表示媽媽更愛兒子。
其實世界還是很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