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明,每天飲用一定量的牛奶或酸奶,能夠加速腸道蠕動,利於腸道健康,還能順帶補個鈣,均衡營養。所以呢,很多家長「野心勃勃」,總擔心母乳、配方奶、輔食不能夠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便迫不及待的想為孩子早早地添加上酸奶、牛奶或其他乳製品。
接下來,小編就講講嬰幼兒什麼時候喝酸奶和牛奶最好?以及喝多少、怎麼選,才更有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何 時 喝 ?
酸奶和牛奶最好等到寶寶2歲之後喝。
這是因為母乳和配方奶中的營養素、維生素含量比酸奶和牛奶更優越和全面。所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明確表明不建議2歲以內的寶寶喝牛奶,而是要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
但事情還沒有結束…《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7》中修改了以往的標準:現在建議1~2歲的孩子可以少量嘗試酸奶和純牛奶。
看清楚重點了嗎?關鍵詞就是:少量!雖然1~2歲的孩子可以喝酸奶和牛奶,但仍要以由少到多的原則去添加,莫讓酸奶和牛奶搶了母乳或配方奶的「風頭」。
1歲前不能喝純牛奶,原因之一是其高含量的蛋白質和鈣,可能傷害寶寶尚未發育完善的腎臟。但是寶寶的發育為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不會因為一翻過12月的坎兒,寶寶的腎臟功能就一下增強了。
此時一定不能馬上換成純牛奶,不管是胃腸消化和肝腎代謝方面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有些對牛奶蛋白過敏正在吃特殊配方奶的寶寶也不適合馬上換成純牛奶。
1歲後純牛奶可少量嘗試,可仍然以配方奶粉或母乳為主,這個過渡可持續到2-3歲。1-2歲總奶量為500ml,2-3歲為300-400ml。
不過美國兒科學會認為,6個月之後家長可以將酸奶當做輔食給寶寶偶爾添加、少量嘗試。所以,如果寶寶沒有什麼異常,那麼偶爾嘗試一下也未嘗不可,但牛奶還是要等到寶寶1歲後再少量添加~
怎 麼 選 ?
酸 奶 篇 ▼
酸奶怎麼選?著重看配料表、食品添加劑、蛋白質含量、碳水化合物這幾個指標。
配料/配料表 :首選只有生牛乳或鮮牛奶為配料的酸奶。
食品添加劑:如果配料表中還添加白砂糖、增稠劑(羥丙基二澱粉磷酸酯、明膠和果膠)、乳清蛋白粉、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最好不要選購。
蛋白質含量:蛋白質含量不得低於2.9克/100克。
碳水化合物:這一項指標多來自於糖分,少量來自於食品添加劑。所以,碳水化合物越高越不健康。正常來說碳水化合物≤5克/100克較為健康。
Tips: 此數據也適用於選購純牛奶
牛 奶 篇 ▼
牛奶分為鮮牛奶、純牛奶和生牛奶,家長根據具體需要選購即可。
鮮牛奶 就是低溫殺菌的巴氏消毒奶,新鮮、口味佳、營養保留最為完善是它的優點,但由於鮮牛奶保質期不長,所以不建議存儲,建議即喝即買。
純牛奶 是超高溫滅菌的牛奶,所以肯定會有一部分營養成分被「誤殺」掉,但好在保質期長,而且可以常溫儲存,適合愛囤貨的粑粑麻麻和不定期喝牛奶的寶寶。記住,開封後如果沒喝完要放入冰箱冷藏,且儘快喝完。
生牛奶 是沒有殺菌的牛奶,千萬不能給寶寶喝,因為奶中的細菌可能會誘發嚴重的疾病。
小結
如果寶寶體重正常,就選擇全脂的牛奶,因為每100g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在3克左右,所以不要太緊張全脂牛奶的脂肪,脂肪對於寶寶的發育是有促進作用的,而且全脂牛奶更香,寶寶更容易接受。對於體重超標的寶寶,可以在營養醫生的指導下選購低脂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