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兔牆裂推薦:
眾所周知,歷年考研英語試題都是選自西方主流報刊雜誌,比如《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Time》(時代周刊),《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等等。而《The Economist》是考研英語命題組最鍾愛的題源。
有人做過一項調查,歷年考研真題中選自《The Economist》的文章數量幾乎是其他幾份雜誌的總和。
所以把他們作為練習閱讀的材料是有很大幫助的:可以作為閱讀背景和寫作材料、積累單詞、積累句式以及積累語法結構等。
大家關注一下吧!戳 戳 戳
考研報考人數是考研人不可不關注的,因為它直接關係著考研人的競爭人數的變化,在2019年達到290萬之後,2020年首次突破300萬人,達到341萬人,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屢創新高。
那麼在萬千考研大軍之中,哪些地區的報考人數佔有重要比重呢?是什麼原因加劇了考研「熱」?而面對日益增長的數據又有什麼相關的政策呢?
01
全國各省市歷年考研報名人數統計
由上面圖表可以看出北京、江蘇、湖北、遼寧、四川、山東、湖南、廣東、浙江、安徽多地考研報名人數都達到了10萬人,其中北京地區2020考研報名人數達到42萬+,山東地區2020考研報名人數達到31萬+,江蘇地區2020考研報名人數達到24+,成為2020考研報名人數最多的3個省份,都再創新高。
由於就業壓力增大,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漸完善,近年來考研報名人數中往屆生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
02
「考研熱」持續熱
1、「雙一流」院校招生規模繼續擴張
「雙一流」啟動後,高校發展進入新的競爭階段,研究生群體作為學科建設的重要力量,招生培養規模顯著增長。
北京理工大學2019年計劃招生人數較2018年4000人,增加了300人。在2020年,招生人數再次上漲200人,達到4500人。
東南大學在2017年至2020年招生規模也在持續增長,2020年招生數量達到5100人,比2017年增加了1100人。
2、提高就業競爭力,為考研主要動機
近年來考研熱不斷升溫,多種因素促使考生報考。《2020全國研招調查報告》調查顯示,選擇考研的主要動機之一是提高就業和從業的核心競爭力。另一個主要動機則是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文化層次,相較以往調查比例有所提升,可見很多考生對自我提升的訴求更加強烈。為了獲得研究生學歷而考研為第三動機。
3、經濟發展與研究生報考熱度成一定相關性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報名熱度較高,考研人數激增,這與我國處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的實際情況是密不可分的。
據國家統計局、教育部發布的數據來看,在1999年至2018年間,我國GDP增長率大致在6%至14%之間,研究生報名人數增長率大致在-6%至36%之間。其中,2007年我國GDP增長率達到了20年間的最大值,約為14.20%,但我國2008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增長率卻幾乎達到了20年來的最低值,約為-6.4%。
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我國GDP快速增長,與此同時,研究生報名人數增長率呈下降趨勢,並在2008年降至最低;十三五(2016-2020年)期間,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15年後,研究生報名人數增長率快速上升。
目前考研熱度較高與我國經濟處於轉型期相關。經濟穩步發展和結構轉型對高層次人才培養提出了迫切需求,考生對於提升自我競爭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4、高校畢業生數量持續增長
高校畢業生的逐年增長也是考研群體增加的重要推手。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74萬人,較上一年增加40萬人,高校畢業生數量近20年來一直處於增長的趨勢。
5、專碩招生規模趕超學術型
2009年專業學位碩士招生人數在碩士招生總人數中佔比僅15.9%,其後在2017年實現首次超過學碩招生人數,到2018年專碩招生人數佔比達到近58%,專碩招生規模正逐年增長,已經超過學術型碩士,佔到了我國碩士研究生群體的一半以上。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到2020年,我國「專業學位碩士招生佔比達到60%左右」。專碩招生規模的增長,符合當前我國對研究生培養結構布局,滿足我國經濟發展需求。
在社會對專碩認可度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日趨完善的背景下,專業學位碩士報考人數比例持續增加。
湖北省2015年報考專業學位碩士人數為45819人,在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中佔比45%,2019年報考專業學位碩士人數為86934人,佔到了報考碩士人數的60%以上。
河北省2015年報考專業學位碩士人數為34151人,佔比42%,在2019年報考專業學位碩士人數為85580人,佔碩士報考人數的59%。
根據調查顯示,選擇報考專業學位碩士的考生比例達到57%。
考生傾向選擇專業學位碩士的主要原因是側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有助於就業,第二原因是考試難度低於學碩,競爭壓力小。
調查顯示,近八成的考生願意從學碩調劑到專碩,考生對於專碩的接受程度較高。
6、研究生女性佔比持續上升,中西部省份比例普遍高於東部
現如今,在本科和碩士研究生階段,在讀群體中男女比例已基本持平。在2002至2018年間本科階段,女生佔比持續增長;碩士研究生女生佔比在2016年達到最高值53.14%後,在2017年經歷了短暫下降,並於2018年上升至51.18%。
而在博士群體中,男女所佔比例差異較為明顯,從全國近幾年博士招生來看,女生佔比呈明顯上升趨勢,到2018年,女博士佔比上升到四成左右。
近年來,在我國招收的研究生中,女性佔比明顯呈上升趨勢。200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中女性佔比首次超過50%;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數中女性佔比首次超過40%。
從全國各省份2018年研究生在讀情況來看,中西部省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大都在55%左右,其中寧夏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最高,為63.48%,青海、新疆、內蒙古的比例也高達60%左右,吉林、山西和貴州三省的比例均在56%以上。
而大多東部沿海省份或發達城市在校女研究生比例都在50%以下,其中安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最低,為42.79%,江蘇和湖北的比例也在45%左右,而北京、上海的比例也在46%-49%之間。
可以看出,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會對女性讀研產生一定影響。從區域分布上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區域,女性就業觀念更為自由,不局限於穩定的就業方向,而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情況相反。
另外,女性佔比與當地高校類型也有一定關係,例如:安徽、黑龍江兩個省份的在校研究生女性佔比僅為42.79%和47.99%,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理工類院校集中在這兩個省份有關。
03
對研究生學歷的態度
相關調查中,顯示將近六成的考生認為,研究生學歷將對就業有很大幫助。兩成考生持謹慎態度,認為研究生學歷對就業有一些幫助,但作用不大。另外有兩成考生認為視專業而定。
考研熱連年升溫,報考人數屢破紀錄,但在棄考率居高不下的同時, 研究生學歷的含金量也受到爭議。調查顯示,近六成考生認為研究生學歷較之前有所貶值。
論及研究生學歷貶值的原因,考生認為最大原因是研究生招生規模過大,研究生數量大幅增多,其次是研究生「注水文憑」層出不窮,第三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質量要求不嚴格。
近年來,研究生教育由外延式擴張轉向內涵式發展,考研熱趨勢下提高研究生質量已經成為招生單位新的課題。
考研人數越來越多,其背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根據《202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提高就業競爭力是考研的首要動機,在目前的就業形勢下,研究生學歷需求量大 ,競爭力強,也反映出隨著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和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學歷上移將成為一種趨勢。
另一方面,就業難是擺在大學畢業生面前的一大難題,據教育部網站消息,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巨大的就業壓力讓大學生選擇讀研深造,把考研當作就業的敲門磚。
04
「研究生招生111.4萬人」
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帶來的衝擊,今年我國不僅將大幅擴招研究生,還將擴招專升本、第二學士學位生,構成「升學擴招吸納行動」,同時,也將鼓勵科研項目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
根據前不久全國人大表決通過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計劃報告》也公布了可以信賴的官方數字。
《報告》透露,今年將「穩步發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招生111.4萬人」。這將是我國研究生招生計劃數首次突破百萬大關。這樣的招生政策是否讓你灼熱狂跳的小心臟稍稍平靜呢?
總而言之,考研報考人數居高不下,除了社會發展對更高要求的人才需求之外,畢業生人數增多,就業壓力大也確實是考研人數增加的一大原因。
考研人數增多也意味著考研難度增大,21考研的小夥伴確實需要這樣的心理準備。
點在看攢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