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有不少公園綠地。其中有一些老牌的公園,承載了一代人的回憶。就像提到人民公園,就想起英語角;提到共青森林公園,就是大草坪和燒烤;提到長風公園,則是划船。
要是說起虹口區的和平公園,生活在周圍的上海小囡一定會記得其中的猴山、獅虎山,還有梅花鹿。小時候在楊浦、虹口一代讀書、生活的孩子,春遊秋遊什麼的,一定都去過那裡。
和平公園是上海中心城區唯一一家有動物的綜合類公園。過去沒有地鐵,小朋友看動物,要麼就大老遠的,去西郊公園,要麼就是來和平公園。
以前和平公園裡的動物展示,不是集中在一起的,而是分散在各處。像老虎、獅子、熊之類的大型動物,就安排在公園的園中央,小一點的梅花鹿、猴子什麼的,還有鳥禽,則分散在公園各角落。
現在的生態動物島,是在2007年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改造中,徵求上千名市民意見,96%的市民要求保留。於是園方把動物們集中到了原先的鳥島上。
而這一次2020年底的閉園改造,是和平公園動物島徹頭徹尾的謝幕了。很多人聽說動物島要沒了,大老遠趕過來看最後一眼。公園方面還延長了開放時間,提供5元電子票、10元現金支付紙質門票的紀念舉措。
閉園前的最後一個雙休日,和平公園迎來6萬多的大客流。動物島十點多鐘就開始排起了長隊。到了閉園前兩天的工作日,市民們依然趁著天氣尚佳,趕來送別和平公園的獅子老虎們。
要說為什麼一定要取消和平公園的動物展示,園方表示這是出於防疫、環保和動物福利的要求。
一上動物島,就看見個販售蔬菜的攤位。不少家長都會買來供孩子餵食小羊、小鹿。在疫情期間,恐怕會增加病毒在人和動物之間互傳的風險。
這裡大部分動物展示都是俯視視角,顯得人高高在上,不符合現在遊客和動物至少得平視的標準。另外飼養的梅花鹿、山羊等糞便味道很重,難免流入河中,引發水體汙染。
也不難發現,這裡的籠舍環境也略顯糟糕。丰容單薄,個體數量少,甚至用以展示的玻璃也花成一片,看不清楚。
在松鼠猴的籠舍裡,甚至只看見一隻小小的松鼠猴縮在暖燈下,俯瞰著下方平臺上好幾隻不知從哪裡偷溜進來的老鼠,啃食著它的飼料。不少遊客看了連連搖頭,這老鼠要是帶了外面的病毒來,把松鼠猴害病了可怎麼好。
儘管有不少遊客覺得動物島取消可惜,以後在市區很難再看到這樣成規模的動物園了;但看看和平公園動物島現在的環境、設施的情況,還是甘願把動物們送到更合適的地方,也還當地居民們一個更好更現代化的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