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愣神,愁壞人,媽媽不用擔心,也許這是一枚學霸

2020-09-04 我做爸媽的保健醫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怎麼總愛愣神,叫一下沒什麼反應,不免心中有些焦慮。

01

姐妹家寶寶兩周歲多了,有個問題讓姐妹非常憂慮,孩子特別愛愣神,就是發呆,有時候盯著一處,一動不動,叫也沒有反應。

現在人遇到問題,大多喜歡上網搜,但有時候一查,信息量太大,難以分辨,就更加疑惑了。

大部分醫生給的答案是孩子是不是缺少微量元素,甚至是腦部有什麼問題,這可嚇壞了姐妹,天天觀察孩子,總想著爸爸休息的時候趕緊帶她去醫院系統檢查一下。



但孩子爸爸一直忙,幾個月都沒有時間,這事情就擱置了,沒想到孩子快三歲的時候,這種現象消失了,慶幸之餘,姐妹百思不得其解。

怎麼就突然好了呢?難道之前的表現是正常的嗎?

02

首先我們先了解真正的發呆

發呆通俗的理解是,短時間沉浸在某個點,或者某件事,大腦自然屏蔽了周圍的人和事。

有些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發呆不是腦子有毛病嗎?其實並不是,呆一直從小到大伴隨著我們,他是身體自我淨化的一種方式。

發呆是大人或者孩子都會有的狀態。孩子一般都是不自覺地就呆起來了,與正在做的事出現脫節,有時候自己也會發呆,讓大人一看就是思想溜號,神遊了。

過幾秒或者幾分鐘就會回過神來,這是孩子的大腦在做自我放鬆和調節,可以有效緩解大腦疲勞,釋放壓力。



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睡的太晚,睡眠時間不足或者睡眠質量差導致大腦過度疲勞,精神集中不起來,所以看起來呆呆的,很容易走神。

這樣的「走神」需要看醫生

那什麼情況才有可能是大腦功能有障礙呢?

如果說孩子走神的次數比較多,而且不論做什麼,會突然停止,眼神比較空洞,甚至會出現意識喪失,一般持續十秒左右就恢復正常。無論是怎麼呼喊都沒辦法回神,這種情況被稱為「失神」。

如果一天出現幾次,家長就要注意,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做一下腦電圖的檢查,排除腦功能障礙問題,就不用擔心了,這樣也有利於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03

正常的發呆不僅不用擔心,而且有很多好處。

美國心理學之父william James也發現發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發呆是孩子是注意力高的表現

有時候小孩子走在路上,會因為突然看見螞蟻等小動物而停下來,家長發現的時候,喊也沒反應。這是因為孩子碰到感興趣的東西,比較專注,所以不需要打擾。



其中一個女生是學中文的,一家出版社的編輯,她的文字就像她的人一樣,溫潤流暢,非常走心。有一次聊天的時候,她說「最喜歡什麼都不幹,就這樣靜靜地發呆,感覺一下時間就過去了,特別好。」每次她寫文章的時候,非常專注,而且效率非常高。

發呆讓人的專注力更強。

隨著寶寶的長大,對一些東西開始產生興趣,家裡任何物件,一旦發生興趣,覺得比較有趣,好奇,就會特別關注,出現愣神。你也不知道寶寶具體在看什麼,還是想東西,就是小眼睛盯著一處,一動不動。

在古代這是用來練習射箭的第一步。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個神射手,射箭有百步穿楊的本領,徒弟能力太差,他就告訴他的徒弟,每天把一根針放在離自己幾尺遠的地方,一直盯著看,什麼時候看的像棒子一樣粗,劍就能練好了。而這種練法讓不理解的人看,不就是發呆嗎?

發呆可以讓人有思考的空間,身心放鬆,有益健康

當我們很累了,難過了,我們經常會說,我想自己呆一會,這時候人就非常需要獨處空間,靜靜地呆著,可能會回憶思考,也可能會大腦一片空白,什麼都不想,什麼也不做。身體、表情非常自然而平靜,身體處於停頓的一種狀態,是一種休息和調節,特別是對於壓力大的人來說,更需要這種調節。



比較受人喜歡的易烊千璽在《這就是街舞》表現很優秀,雖然參加節目的時候才十九歲,但非常沉穩,有大家長的風範,在節目中坦言自己最喜歡的事「比較喜歡獨處,然後就是自己發呆」。

很多人都不理解,讓易烊千璽教一下怎樣發呆,其實這是一種緩解壓力和放鬆心情的方法,和我想靜靜差不多。

愛發呆的孩子創造力更強

走神是一種無意識創造

我們上學的時候都有這種經歷吧,一道題很難,做了很久都沒有結果,暫時放置一邊,去打打籃球或者放鬆地玩一會,突然靈光乍現,這道題的思路就出來了。這就是無意識或者說潛意識的一種應用,當然是在一種完全放鬆的狀態,而發呆也是一种放松的狀態。



發呆走神也被稱為心智遊移,加州大學有關學者Baird做了一個心智遊移和創造力的分組實驗。測試中發現,創造力最高的組是走神程度最高的那一組。Baird推測說,走神屬於無意識狀態,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的不同神經網進行了碰撞,產生了奇特的想法,也就是創意。

愛發呆的孩子有可能是個學霸

我身邊很多朋友都表示很喜歡發呆,而且愛發呆的大多學習也非常好。

親戚家有一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地地道道學霸,也看不到他有多努力,平時在家就是各處玩,沒有任何不一樣的地方,但只要考試就是第一,第二,最開始我聽到他說自己愛發呆的時候,覺得有的好笑,他說「就喜歡發呆,盯著一個東西看,什麼也不想,就是這樣」。

愛發呆的孩子之所以學習好,也是有科學原因的。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一是發呆是很好的提高專注力的方法,二是可以讓大腦得到放鬆,做到有張有馳,回過神來再學習,就像休息了一會,自然會更高。

所以,愛發呆的孩子自然發現發呆的妙處,變成了「會」發呆,表面成了讓人看不懂的書呆子,也成了最聰明的人。

現在人們對發呆的認識越來越科學,越來越全面,還會充分發揮發呆的好處。

2019年,南京還舉辦了一場和考拉比發呆大賽。有八十多位孩子和家長一起參加,受益匪淺,讓人們放下手機,全身心地「發呆」,做自己。



有時間,和孩子一起看看藍天,看一朵白雲悠然飄過,看一片落葉優雅落地,靜靜地,靜靜地,就像時間都靜止。或者什麼也不想,逕自讓太陽照在身上,感受這身心的自由。

這個秋天我們不悲秋,來一次「發呆」之旅吧。

作者簡介:85後全職媽媽,經濟學專業,從事過養生保健師,高級灸療師資質。喜歡中醫,育兒,熱愛學習,分享,歡迎關注,一起交流成長。

相關焦點

  • 數學課上若有「這3種舉動」,孩子說不準是學霸,父母不用愁
    小娟是一名女生,眾所周知和男生相比,女生在理科方面會稍弱一些,所以小娟的數學成績也非常一般,這讓媽媽非常操心。 小娟顯然已經成為了班裡的小學霸,這讓媽媽非常自豪。其實在課堂上通過孩子的舉動,就能看出他們的成績。
  • 準媽媽這3處長得好,將來孩子不用愁,顏值不會低的
    導讀:準媽媽這3處長得好,將來孩子不用愁,顏值不會低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準媽媽這3處長得好,將來孩子不用愁,顏值不會低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點讀機女孩:高考成績來了,媽媽真的「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
    一句「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的廣告語,讓全國無數人認識了點讀機女孩高君雨,甜美的笑容下的從容和自信,不知讓多少人相信了點讀機的作用。當然,也有不相信的,自然就會懷疑點讀機女孩能否真的讓「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而且,這種懷疑聲從未斷絕過。
  • 【光明之路】(校長版)愛讀書的孩子不用愁;幸運的雞蛋;愧疚難忘;家長的先進典型
    【校長文摘】愛讀書的孩子不用愁張豐
  • 孩子,沒考好,媽媽依然愛你!
    孩子成績不好,我們都不知道怎麼教,你看看,那些學霸當了家長,他們可省心了,孩子一定優秀啊。」而我想說,這可不一定啊。我就認識這麼一對學霸夫妻,他們當了家長之後,也沒有少操心過。 這對夫妻,丈夫是北大碩士畢業,妻子是人大碩士畢業,兩個人都是人中龍鳳,而且學習成績特別好,當他們有了自己的兒子,小杉之後,他們也充滿了期待。
  • 孩子不要錯過這菜,促進骨骼生長發育,個子躥得快,身高不用愁
    導讀:孩子不要錯過這菜,促進骨骼生長發育,個子躥得快,身高不用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不要錯過這菜,促進骨骼生長發育,個子躥得快,身高不用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歲小孩挑食不愛吃飯,90後媽媽一番神操作,結局讓人意想不到
    孩子的身體健康是父母最操心的問題,為了讓孩子營養跟得上,身體棒棒,媽媽們真的是操碎了心。只是,小孩子難免會出現挑食厭食的現象,父因此也愁壞了。趙雯是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最近碰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在看到鄰居家小孩吃的香腸後,吵著要吃香腸。
  • 孩子不好好吃飯,父母愁,試試這幾個方法,或許你不用追著孩子餵
    「琦想媽媽,你家琦想長高又長胖了,我家涵涵每天都不好好吃飯,都沒怎麼長,真是愁人。」涵涵媽看著倆孩子說。涵涵媽還說孩子吃飯成了一件令她和家人頭疼的事。女兒總是不好好吃飯,每次吃飯時,不是看電視,就是爬上爬下、玩玩具,要不就是要大人喂,甚至是要滿屋追著到處餵飯。每次家裡吃飯時就會搞得跟打仗一樣。
  • 學霸媽媽「母憑子貴」,學渣媽媽氣得心碎!人間真實了,哈哈哈……
    ,班主任要表揚表揚那幫學霸家長們,「敲打敲打」這幫學渣家長們。 學霸老母親跟學渣老母親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甚至是,兩種物種。 我閨蜜有兩個娃,一大一小,全是學霸: 哥哥放學回家就在書桌前東搞西搞,但不妨礙一考試就是第一; 弟弟雖然不如哥哥天才,但寫作業從來不用督促,成績也穩居班級前三名。
  • 「媽媽,我不想當學霸,我要當李子柒」: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作者:主創團·神蹤卡拉 昨天,閨蜜和我吐槽說,對女兒的教育太失敗了。 高考成績發布這幾天,她有意識地給孩子看那些高考學霸採訪視頻,想激勵下女兒上進好學。 可幻想再美好,終究還是敵不過現實。
  • 孩子,媽媽到底該如何愛你
    大寶今年已經上幼兒園3周了,女寶一枚,長得漂漂亮亮的。看起來也是十分聽話可愛。因為從小也沒享受過父愛,總覺得虧欠孩子太多。儘可能的給孩子所有的愛。可我漸漸的發現我把她寵的不像樣子了。現在自己不能獨立吃飯,在家的每頓飯都要我來喂,一頓飯餵半天。在幼兒園也不知道是不是餓著呢,反正每天下午回來都是餓。但是還是要我喂。我知道這個餵飯的毛病是我慣出來的,但是不餵從來不主動吃飯。
  • 課後輔導不用愁 優學派U27學生平板評測
    據小編了解,知名電教品牌優學派的新品——學生平板U27,就廣受家長和孩子青睞,它的廣告語是「課後輔導不用愁,快用學霸小助手」,究竟是怎樣一個「學霸小助手」,就跟隨我們的詳細評測,一起來看看。關閉/開啟安卓平臺、設置孩子使用時長、上網管控等,還能每天接收孩子的智能學習報告;哪怕是爸爸媽媽出差在外,孩子的學習情況也能一手掌握。
  • 讓你別告訴媽媽的,都是壞人
    作為一位養育女孩的母親和剛上崗的育兒頭條博主,秉承著傳遞知識,正能量的原則,大早上刷到這條熱搜,看完評論整個人都氣到顫抖,那是我們的孩子啊,是我們費盡一生力氣需要保護的心頭肉啊。1.上學的時候不要走偏僻的小路,不要在上下學的路上停留2.當有人向你問路的時候,不用回答,直接跑,沒有一位有認知的大人會向一個年幼的孩子尋求幫助3.當有人需要你帶路的時候,語氣堅定的回答他爸爸媽媽就在前面等你,然後迅速離開現場4.父母可以教孩子一些
  • 孩子從小有這五種表現,將來肯定很愛媽媽,全中是媽媽修來的福氣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懂事,但結果往往是有人歡喜有人愁。趙女士和黃女士的兒子都8歲了,兩個小孩上同一個小學,在同一個小區生活,但兩人的性格差別很大。趙女士兒子經常在學校惹是生非,脾氣暴躁的他,動不動就喜歡打人,這幾天趙女士身上多了好幾處抓痕都拜她兒子所賜,看著這不生性的孩子,趙女士時常感覺到有心無力:該怎麼教育他?
  • 孩子「少年早識愁滋味」,媽媽從三個方面開導孩子
    媽媽發現剛上初中的笑笑,不再像她的名字一樣愛笑了,常常眉頭緊皺,悶悶不樂,若有所思。媽媽開導笑笑,「少年不識愁滋味,不要為賦新詞強說愁哦」,可是笑笑說,「媽媽,我真的是煩呀......」」「臉上的痘痘怎麼一直也不消失呢」「老師批評我了,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身體怎麼和以前不一樣了」,其實,為了孩子的成長,笑笑媽媽也學習了不少知識,媽媽知道這是孩子青春期成長的困惑和感知。
  • 寶寶可以獨立完成這3件事,說明「生存技能」被激發,媽媽不用愁
    媽媽在經歷痛苦的分娩後,除了關心寶寶的長相,最關心的莫過於健康狀況了。在電視劇中,常常能看到生產場景,如果剛生下來的嬰兒不哭,護士就會抱起孩子拍打兩下,讓他哭出聲來。不明白的人可能還會疑惑:為什麼剛生下來就要「挨打」。其實,嬰兒生下來第一聲啼哭非常重要,如果生下來就會哭,那麼說明孩子的身體是健康的,哭得越響亮證明小身板就越強壯。
  • 孩子不會「交朋友」怎麼辦?小於這個年齡不用擔心
    「孩子不愛和別人玩,是不是膽小內向?聽糕媽的,你擔心的這些事情,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孩子才 1 歲 10 個月,喜歡一個人玩,怕生,見到陌生人就要媽媽抱,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心理學研究表明,3 歲前的小朋友,安全感都不那麼充足,他們正處在吸收安全感的時期,對一些事情感到害怕也是很正常的,也許有的孩子怕黑,有的孩子怕蟲子,也許你的孩子恰巧怕的就是陌生人。
  • 我為什麼要當個勢利媽媽,不讓孩子跟「壞小孩」玩?
    這兩天在朋友圈看到朋友曬她的閨女,寫作業效率越來越高,還不用媽媽督促嘮叨,知道什麼原因嗎?因為她身邊有一個寫作業很快的好朋友!媽媽想為她報一個舞蹈班,她也不願意去。可得知好友雯雯在學民族舞,侄女就改口了:「我也想學民族舞了,媽媽你把我倆報在一個班吧!」孩子的世界,真的很簡單,不過是希望在成長的路上,有一個小夥伴而已。
  • 我家的孩子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她不是學霸!
    這是我上周六晚上把這句話想好後寫在本上,然後讀給孩子的一句話。本以為這話還會像普通的一句話一樣,孩子會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不會當回事。當時她從書架上找了一本以往的課外書就坐在床上讀,這是我沒想到的,因為以前她對讀書有抗拒心理。她奶奶說孩子該睡了,我關燈吧,誰知道她對奶奶說:「奶奶我想看會書,先不要關燈。」我以為是孩子心血來潮,一時興起,我再繼續觀察兩天。
  • 孩子:媽媽,我考了倒數第一,你還會愛我嗎?
    視頻中的媽媽也正是印證了這一點,媽媽聽到孩子的成績後並沒有變臉,依舊笑著接過女孩手上的行李箱。在大部分家長們要求「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時,這位家長的做法可謂是一股清流。很多人認為孩子成績好可以考個好大學,找個體面的工作,一生不愁,是別人眼中的優秀孩子。但是基於這個標準的優秀孩子怎麼樣了呢?